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为了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增长潜力,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根据2003—2012年京津冀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统计数据,针对生存型消费、发展型消费与享受型消费,分别从消费增长情况和消费结构两个方面,对10年间农村居民的消费变化特点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并重点阐述了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从消费水平看,近10年随着经济增长和农村居民收入提高,京津冀地区农村居民总体消费水平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从消费结构看,农村居民消费仍以生存型消费支出为主,发展型消费支出比重有所扩大,享受型消费支出比重降低,但近年来增长势头有所加快。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倾向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按照人们实际支出去向将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分为食品消费支出、衣着消费支出、家庭设备及服务;肖费支出、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交通通讯消费支出、文教娱乐及服务消费支出、居住消费支出、其他商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共8项内容,从农村居民生存型消费结构(食品、衣着、居住、文教娱乐)与农村居民享受型消费结构(交通通讯、家庭设备及服务、医疗保健、其他商品及服务)2方面的变化情况探讨了河北省农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变化状况,得出河北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逐年增长,生活消费水平逐渐提高,生存型消费有所下降,下降幅度不是很大,主要是食品消费下降所到导致的结果,享受型正在消费缓慢增长,主要表现在交通通讯支出和其他商品及服务支出上。根据河北省2003~2007年农村居民调查资料,对河北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8项指标进行定性分析,采用具有消除相关性影响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河北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的变化情况,得出河北省生活消费支出从生存性;肖费向享受型消费转变.农村屠民哇活消静水平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3.
新疆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分布及消费水平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新疆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结构、消费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本文通过对新疆9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1995年及2006年农村居民消费支出进行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得出在这12年之间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水平的变动情况,通过分析其成因,结合新疆区情,提出提高新疆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杜华章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569-11573
以2008年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及其结构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因子分析,得出该地区16个城市在7项指标上的因子得分及城市排名;再运用K-Means聚类分析,将长三角地区分为3个层次,分析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消费支出及其结构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优化农村消费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3):131-133
为了解河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及其演变趋势,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分别对人均消费支出和八大消费支出建立了GM(1,1)模型,并且对河南省农村居民2015~2020年的人均消费和消费结构情况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到2020年河南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将约是2014年的2倍,食品和居住占比下降,而医疗保健和衣着占比增长,消费结构逐步升级,说明了河南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将得到快速提高。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对2012—2022年甘肃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现状进行比较分析,运用扩展线性支出模型、HP滤波方法对农村居民消费倾向及消费潜力进行测度。研究表明,甘肃省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在不断缩小,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与全国的差距在不断拉大,其消费增长大于收入增长,消费水平主要是受收入低的制约;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优于全国水平,但恩格尔系数出现反弹,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极不稳定,存在潜在的返贫隐患,新冠疫情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冲击还需时日修复;交通通信建设落后导致农村居民对交通通信的消费意愿最低,支出最缺乏弹性;农村居民生存型消费支出的潜力发挥相对充分,在教育文化娱乐和医疗保健方面的消费潜力最大,在生活用品、交通通信方面的消费潜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7.
选取2001—2016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数据,运用Stata软件,对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关系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变量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娱乐、生活用品及服务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应该成为新消费刺激的热点;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观念的改善和城镇居民消费示范效应的显现,农村的消费更加多元化,消费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未来建立农村居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对于刺激新消费热点,以及进一步优化农村消费结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王建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2,(11):6857-6858
基于统筹城乡视角,研究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选取1985~2008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性消费支出的相关数据,建立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的回归模型,运用计量软件对其进行回归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当期消费与当期收入、滞后1期的消费、滞后1期的收入之间不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且存在短期均衡关系,当期收入是决定本期消费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政策建议,以提高我国农村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9.
基于统筹城乡视角,研究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选取1985 ~ 2008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性消费支出的相关数据,建立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生活性消费支出的回归模型,运用计量软件对其进行回归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当期消费与当期收入、滞后1期的消费、滞后1期的收入之间不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而且存在短期均衡关系,当期收入是决定本期消费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政策建议,以提高我国农村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10.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新疆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状况,选取10年的数据建立GM(1,1)预测模型,得出新疆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在未来四年的年增长率达到12.4%。运用关联度模型反映新疆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结果表明,吃穿住等生存型消费支出的总体边际消费倾向呈下降趋势,而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等享受型项目的边际消费倾向呈上升趋势,说明新疆农村居民消费层次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灰色关联与趋势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选取食品、衣着、居住、家用设备、医疗保健、交通与通讯、文教娱乐和其他8个方面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数据,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和GM(1,1)预测模型对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情况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有所改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从生存资料为主开始向享受资料和...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扩展性支出系统对中国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但整体上尚未摆脱以生存性为主的消费模式;消费支出主要集中在食品、教育和居住方面。要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必须发展经济,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加快改革,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体系;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因子分析模型,对河南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变化呈现出阶段性特征,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在各项消费中,食品、衣着、居住消费占42.63%,支出一直在增加;消费结构中生存型、享受型因子并重;最后提出了拉动河南消费需求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总量和分类支出的视角,从宏观层面对地方政府民生财政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进行理论分析,并采用1998~2011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面板数据加以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民生财政支出确实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居民消费,尤其是对以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为主的发展享受性消费的挤入程度要大于以衣食住为主的基本生存性消费;但在民生财政具体分类支出方面影响却存在着差异,即教育和医疗卫生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显著的挤入效应,而文化和社会保障等支出影响微弱。因此,在稳步扩大民生财政支出比重的同时,应注重优化民生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等,全面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15.
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是反映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引导居民合理消费,优化消费结构,对促进经济稳步、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2006—2011年永定县农村居民收入及生活消费支出等数据为基础,对永定县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并研究消费结构的影响因素,提出提高农民收入、培养正确消费观念、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消费环境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肉鸡生产与消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茵 《农业展望》2013,(10):68-74
分析了中国肉鸡生产和消费增长的变动特征。生产方面,中国鸡肉产量增长较快,在肉类中比重增加;肉鸡养殖的地理集中和向大企业集中促进生产的规模化发展。消费方面,中国鸡肉消费总量和在肉类中比重不断增加;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和不同收入水平之间的肉鸡产品消费存在较大差距。定量计算了消费者针对收入和价格变动的反应,对鸡肉需求弹性进行估计。结果表明,中国鸡肉需求的收入弹性在城乡都表现出下降的趋势,农村的需求收入弹性高于城镇。价格变动对城镇居民鸡肉消费的影响相对较大,不同地区农村居民肉鸡消费的价格弹性变动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中国肉鸡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增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7.
王淑芳  郭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2,(13):7932-7933,7936
论述了促进粮食主产区农民家庭生活消费增长的重要意义: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归宿;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分析了粮食主产区农民家庭生活消费增长的限制因素,主要是:农民家庭纯收入绝对量低,持续增加难度大,生产消费支出逐年上升,养老、医疗、教育等支出负担沉重,不良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短期难以改变等。提出了通过国家财政倾斜,粮食生产适度规模化和产业化,提升农户特别是劳动力素质等促进农民家庭生活消费较快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中国农村的消费现状,介绍了灰色关联度方法的基本思想和分析步骤。通过分析农民消费与8项基本生活消费支出的灰关联度,得出了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宏观和微观因素。根据相关统计数据,从时间和截面序列及全国角度出发,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研究了东、中、西部地区及全国范围内农民消费与其宏观、微观影响因素的灰关联度。结果表明,农民消费需求已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开始逐步转向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农业信息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社会保障等宏观因素是影响农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医疗保健、家庭设备及文教娱乐用品是农民今后消费的重点。基于此,提出了相关对策: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的个人可支配收入、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畅通信息系统等。  相似文献   

19.
近30年来中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生态足迹分析#br#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食物消费占用了包括耕地在内的各种农用地资源,本文从包括耕地在内的全部农用地资源角度,动态分析农村居民食物消费,以便更全面合理地评估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对农用地资源需求的影响。【方法】首次对中国主要食物消费项目的用地类型和折算因子进行探讨,运用改进因子的生态足迹模型对中国近30年来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生态压力进行了宏观估算和动态分析。【结果】中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对各类用地的总体占用从1980年的1.465标准亩增加到2006年的1.782标准亩,2000年后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使直接耕地资源占用显著下降。中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支出和食物足迹近30年来保持强相关性,人均肉类水产足迹的支出弹性为0.43。【结论】近30年来中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总生态压力非稳定性增加,主要是食物消费模式的变化(耗粮型动物产品和水产消费增加)导致的农用地资源压力。通过固定单产和可变单产的人均食物足迹差异分析表明,中国耕地生产力的提高大大缓解了中国农村居民在食物消费结构升级过程中的资源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