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东北早熟区花生生产科研产业的现状和发展策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东北早熟区花生,本文从生产、科研和产业3个方面对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较为可行的发展对策,为该地区的花生生产、科研及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我国花生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经济作物和出口创汇农产品。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花生产业的生产、加工和出口贸易现状进行总结分析,指出了我国花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我国花生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花生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花生产业在我国花生产业中名列前茅,近几年花生栽培面积约占国内花生栽培总面积的15%~16%,花生总产量约占国内总产量的18%~20%,花生出口量更是达到国内花生出口总量的70%以上。但是,山东省花生产业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其发展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花生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在概述山东省花生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对山东省花生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花生产业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发展不平衡、品种混杂退化、加工类型单一等。本文对花生产业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推动花生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铜仁地区花生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幸玫  易燕 《农技服务》2012,29(1):107-108
通过对贵州省铜仁地区花生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该地区花生产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013年秦皇岛市花生产业进行调研,摸清了该市目前花生种植及产品加工现状;针对该市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大政策扶持、重视花生深加工和重视新技术应用等对策。  相似文献   

7.
连城县红衣花生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连城文亨红衣花生因其独特的药用保健功效而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商标,但其产业起步迟、规模小,且存在的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产业做强做大。本文阐述了连城县红衣花生产业现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从加快新技术推广、建立价格保护机制、加强产品开发研制、培育龙头企业、规范行业管理、实施品牌战略等方面提出对策,以促进红衣花生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花生是山东省的主要经济作物,也是重要出口创汇农产品。但是,花生收获的机械化水平却相对较低,成为山东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利用SWOT分析工具,在调研基础上,对山东花生产业及其收获机械发展状况进行分析,揭示其发展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促进花生收获机械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花生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1990—2011年山东省花生的生产数据和统计数据,在深入调研山东省花生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山东省花生产业在种植、生产、加工、贸易及花生产业链条中存在的优劣势条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全面剖析,从而为进一步发挥山东省花生产业的资源优势、完善花生产业链条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
花生是招远市的农业支柱产业,近年来为破解产业发展瓶颈,促进花生产业提质增效,在全市实施了“五大提升行动”,建立了“四大产业发展模式”,联合打造了“三田合一”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新模式,不断提升花生生产技术水平,推动花生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本文作者对该市推进花产业发展的经验做法进行总结,分析了花生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招远市实际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德州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州处于华北平原腹地,区位优势明显。境内有岗、坡、洼等多种地貌类型,旱涝盐碱为主要制约因素;农村经济发展属中上水平,种植业由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以玉米为基础、畜牧业为主体的农牧一体化模式,种养加与农工商联合经营的产业化道路;非农人口增长与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求职和定居推进城镇化建设;不断调整农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德州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在黄淮海平原具有重要的典型和现实意义。特别是素有“小华北平原”之称的禹城,开辟了一个以科学为动力,旱涝碱综合治理为基础,农工商一体化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中国花生发展及主产区的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花生主产区发生了较大的演变,并表现出一些明显的特点。分析花生主产区演变特征,对于指导生产及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解放以来中国花生生产情况的分析认为:我国花生种植面积扩大空间变小,提高单产和品质是主产区花生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随着产业的发展, 优质专用花生品种种植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主产区花生加工业将深入发展,进而促进花生产业效益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3.
我国花生产业面临的机遇与科技发展战略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分析了我国花生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阐述了我国植物油脂安全对花生生产的推动作用和国内外花生科技发展的趋势和特点。结合现代花生产业科技发展方向,从花生产业创新技术体系建设、花生产业重点发展学科等方面分析了未来20年花生产业科技发展的趋势和着眼点,对于大幅度提升我国花生科技创新水平,实现花生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花生种子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我国年用种量在120万t以上,占花生产量的7%~8%,花生种子市场成为种子企业竞争的焦点之一。我国花生种业如何适应新的形势需要,把我国花生种业做大、做强,是我国花生种业发展中亟须解决的问题。从花生种业现状出发,探讨了发展花生种子产业的意义、花生种业发展的动力,根据花生种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花生新品种覆盖率、提高花生种子加工机械化程度和企业竞争力、完善种子市场监管、创造公平竞争环境等是今后花生种子产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servation tillage modes on crop yield in various ecological regions, we interviewed peasant households in the Northeast China Plain, North China Plain, Chengdu Plain, and Northwest China Oasis, China,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tillage methods on crop yield. An index set was determined from seven yield parameters based on expert consultation and relevant literature.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conservation tillage methods in the various ecological regions was carried out using fuzzy theory. The approaches with the highest scores were identified for each region: wide and narrow rotation planting with high stubble standing retention in the Northeast China Plain; seeding after rotary tilled of wheat under corn straw mulching and no-tillage seeding of corn and other crops under wheat straw mulching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no tillage with high stubble retention in the Northwest China Oasis;and no-tillage seeding of wheat and other crops under rice straw mulching in Chengdu Plain. These research data provide a useful guide for the selection of conservation tillage methods for optimum yields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  相似文献   

16.
提高花生产能,确保油料供给安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我国油料产业现状及花生生产状况和地位,花生较其他油料作物的优势及提高花生产能,确保粮油安全的目标任务、发展对策与建议措施。阐明了我国油料和花生产业亟待解决的发展问题,提出了重点发展沿黄花生产业带、巩固和发展传统优势区域的长期发展战略,加大政策扶持和科学研究支持力度等措施,以解决我国油料供给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杨莉 《北京农业》2011,(15):111
冀州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属于华北平原黑龙港流域地区,土质以黑黏土为主。辖区内有国家级湿地保护区—衡水湖,蓄水能力为1.88亿m3,水质符合渔业用水标准,为发展淡水养殖业提供了先天性的优越条件。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水市湖城"的总体战略,也为我市的水产养殖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研剖析广西花生产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优化广西花生产业布局、提升花生产品竞争力及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7—2019年通过对广西14个地级市的花生种植面积、区域分布、栽培品种、产量、种植收益,以及花生加工企业原料来源、产品品牌建设、加工规模及销售等情况进行调研,综合分析广西花生产业现状,找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结果】广西属于我国南方春秋两熟、油食兼用的花生产区,各地市均有种植,普遍采用轮作或套种等种植方式。根据广西花生种植集中区域的地理位置,主要分为五大产区:桂南花生产区(南宁市和崇左市),桂中花生产区(来宾市和贵港市),桂北花生产区(桂林市),桂东花生产区(贺州市和梧州市),南部沿海花生产区(北海市、钦州市和防城港市)。2019年广西花生种植面积21.85万ha,总产量67.20万t,65%用于榨油、25%用于食用、10%作种用。广西花生生育期短,适应性广,种植效益高,但种植机械化水平较低,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农户自给自足生产为主,无机械干燥设备,花生品质受天气影响较大,且不同年份或种植户间的花生品质差异明显;广西花生加工产品主要是花生油和烤果类,由于本地生产的花生收购价格高,加工企业生产原料主要来源于其他省份或从国外进口,无法有效带动广西花生种植业的快速发展。【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产业布局;发挥区域优势,形成区域特色;加强基础研究,促进产学研联合攻关;加速新技术、新品种推广;提高花生生产机械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从而实现广西花生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的种植方式在华北平原区的农业生产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但传统耕作方式使该区的农业生产不可持续。保护性耕作是一种先进的保水保土的生产技术,对该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作用甚大。阐述了保护性耕作的定义、原理及保护性耕作的历史与发展,归纳总结了保护性耕作对播种、出苗、田间杂草、作物生长发育及作物产量等方面的影响研究。以期为华北平原一年两熟区的保护性耕作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概述了我国出口脱皮花生仁的生产贸易及脱皮、贮藏技术现状,花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脱皮花生仁出口产业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