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培育灌木柳生物质能源林的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国际上灌木柳能源林的发展现状、我国高生物量灌木柳良种和栽培技术研究进展,论述了用灌木柳营造能源林的优势和灌木柳在我国生物质能源林培育方向的应用前景。并介绍了我国新选育的灌木柳高产新品种的优良特性及高产优势,供我国培育高生物量能源林使用。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主要是针对沈阳市目前灌木树种应用较少的现状,在制定引种原则基础上,从北京等地引种蓝叶忍冬、紫斑牡丹、猬实等20种灌木进行栽培研究,通过室外观测、抗寒生理实验、繁殖实验等一系列研究方法,了解灌木引种后的栽培技术及如何进行引种灌木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开发优良灌木树种,促进辽西地区灌木林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开发灌木树种的必要性,灌木树种开发利用状况、应用前景、开发途径。开发灌木树种,促进灌木林的发展,对辽宁西部地区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经调查研究,从观赏、食用、药用三个层面,报道了长白山区灌木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长白山区已开发利用的观赏类灌木主要有33种,食用类灌木主要有14种,药用类灌木主要有7种。通过分析,提出具开发潜力的灌木18种。对长白山区灌木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灌木生物量测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及比较了当前灌木生物量研究中较为常用的5种方法:样方法、平均木法、相对生长法、数量化法和非破坏性方法.对影响灌木生物量的环境因子和影响灌木生物量测定的测树因子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最后介绍和讨论了灌木生物量预测模型的变量选择、精度评价指标和选型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依托《中国主要荒漠植物群落调查》项目,对乌拉特后旗的灌木和半灌木群落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调查区63个样地中,有36个灌木群落,10个半灌木群落,以及15个共优半灌木、灌木群落,2个草本群落。说明灌木、半灌木为乌拉特后旗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的主要建群种;乌拉特后旗灌木、半灌木种群以聚集型分布为主,说明乌拉特后旗荒漠草原内的灌木种群由于生境条件匮乏,以母株为扩散中心的传播种子方式;白刺与鹰爪柴种群,霸王与鹰爪柴种群在大尺度范围内,二者均呈现显著性正相关,二者协调共存;白刺种群与黑沙蒿种群两优势种群在较大尺度范围内呈显著负相关,说明为白刺与黑沙蒿种群提供环境资源的生境资源分布差异较明显,两者为争夺环境资源形成了激烈的竞争。  相似文献   

7.
以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研究为代表的灌木研究热潮,正在我国悄然兴起。目前,许多省、地区进行了旨在保护.发展和利用灌木资源的清查, 灌木研究主要集中于灌木造林技术及灌木抗旱生理学研究方面.  相似文献   

8.
开发了灌木切割力测试平台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控制灌木切割刀具的参数,精确测定这些参数对灌木切割力的影响,进而为设计高效的灌木收割设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乌拉特灌木优势种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为该地区的生态保护后期工作提供数据支持。通过样方调查法对该地区种优势灌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乌拉特地区共有野生灌木植物群落50种,隶属于11科,29属;其中优势灌木为20种,对20种优势灌木群落的盖度、高度、数量生物量、干鲜比进行了统计分析,从中选取6种典型灌木,得出了灌木地上生物量与土壤含水量、孔隙度有显著性的关系,而与土壤容重之间没有显著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晋北4种灌木地上生物量预测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收获法对晋北地区4种常见灌木(黄刺玫、酸枣、荆条和柠条)进行随机采样,分析其生物量及分配格局,同时利用简单指标对其生物量构建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灌木地上总生物量间差异较大,从大到小依次为荆条黄刺玫柠条酸枣;黄刺玫和荆条地上不同部位生物量表现为叶老龄枝新生枝,而柠条和酸枣则表现为老龄枝叶新生枝;2)不同灌木枝叶比差异很大,柠条枝叶比是黄刺玫的2.79倍,而荆条和黄刺玫的枝叶比近似于1;3)依据不同灌木及同种灌木不同器官选择冠幅直径乘以高CH、冠幅直径C、冠幅体积V为自变量构建的4种灌木生物量模型均以幂函数模型最优,可用于推算灌木生物量。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灌木的生态和经济价值、灌木平茬设备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国内灌木平茬设备需求的迫切性,指出了灌木平茬设备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千烟洲试验区几种灌木生物量估算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木生物量是衡量植被生产力的重要指标,灌木的生物量与高度、地径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选择千烟洲试验区内的长托菝葜、牡荆、山莓、紫珠4种主要灌木,采用数学模拟的方法,以实测数据为基础,建立了灌木生物量的回归方程,并进行了检验和模拟验证,结果良好,能够用于生物量的估算.  相似文献   

13.
选取金叶女贞和红叶石楠这2种彩叶灌木作为材料,采用对这2种灌木的定植、差异化光照处理、不同时期苗木的叶片生理指标测定等措施,检验出了光照对2种灌木叶色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强度与2种灌木花色苷含量、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的比值呈正相关,而类胡萝卜素相对含量高,使金叶女贞呈现黄色。  相似文献   

14.
1 目的意义灌木柳为杨柳科(Salicaceae)、杨属(Salix)灌木品种的统称,分布范围很广。适应辽宁生长的乡土树种就有蒙古柳、簸箕柳、三蕊柳等十几个品种。灌木柳适应性很强,喜光、抗旱、耐涝、耐盐碱,喜生于河边、沟坡、低湿地,特别是在河滩地上的生长最佳。生长在大洼县东风农场大岗分场辽河滩地上的灌木柳,1987年经大水蒙头7天,待水退后,长势依  相似文献   

15.
通过大田试验,测定了23个不同类型灌木柳树在铅污染土地(270 mg/kg)的存活率、苗高、萌枝数和干物质量,结果显示不同灌木柳的生长表现存在显著差异,初步筛选出生长表现较优的灌木柳树无性系2343,35-9,55-2,2358和2413,为进一步筛选具备修复铅污染土壤能力的灌木型柳树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16.
甘肃灌木产业化发展问题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甘肃灌木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必然性以及可能性的基础上,提出了灌木资源培育要与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相结合,以产业化带动灌木资源培育,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灌木资源培育和产业化发展,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发展重点的发展思路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17.
云南豆科蛋白饲料灌木的研究现状和利用前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豆科灌木树种具有蛋白质含量高、适应性强、生长快、易采收等特点, 是比较理想的植物蛋白质资源。云南山地广阔, 豆科蛋白质饲料灌木资源丰富, 但开发利用尚不充分, 仅有木豆、马鹿花等少数几个种做过较为深入的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研究。广泛栽培、采集、加工利用豆科灌木中有饲用价值的灌木, 代替饲料用粮,是云南省解决粮食问题和畜牧业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解决川西北沙化土地治沙植物材料单一的问题,在调查川西北沙生植物种质资源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川西北藏区高寒沙地适生治沙灌木筛选层次结构模型,从31种乡土灌木中筛选出沙棘、康定柳、杯腺柳、金露梅等8种优良适生治沙灌木,为川西北高寒沙地植被恢复治沙灌木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1982—1984年,我们对省内的灌木柳资源与利用状况进行了考察。全省有灌木柳20余种,面积约40万亩,其中生长较好的有10余万亩。东部山区以杞柳为优势种,间有细柱柳、三蕊柳、蒿柳、龙江柳、卷边柳、紫柳等;中部平原和西部地区以细枝柳为优势种,间有三蕊柳、日本三蕊柳、蒿柳等;西北部风沙较严重地区,以黄柳、小红柳为多。为了合理利用灌木柳资源,进一步提高综合利用价值,我们在进行灌木柳丰产栽培技术研究的同时,开展了灌木柳综合利用的  相似文献   

20.
沙生灌木是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丰富的生物质资源。文中在介绍沙生灌木木材学特性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沙生灌木资源在新型人造板——重组木、木塑复合材、轻质工程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等木质复合材料领域的研究现状,展望了沙生灌木资源在木质复合材料领域的发展趋势,旨在进一步推动沙生灌木资源在木质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