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对水稻地方品种大粒王与中小粒品种鄂晚10号杂交F2的199个单株进行了籽粒及其相关性状的考察,同时进行了相关性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有效穗数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千粒重、粒长、粒宽对结实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粒长、粒宽对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粒长、粒宽和千粒重与结实率呈极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有效穗数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粒长对长宽比的直接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2.
杂交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将68个杂交水稻的株高、单株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单株产量共7项性状指标分别作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株高、单株穗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与单株产量之间的相关均达显著水平。通径分析的结果表明:单株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大,均达极显著水平。提出杂交水稻高产育种应保持高的单株穗数和每穗实粒数,将千粒重控制在合适水平上。  相似文献   

3.
两系杂交晚稻整齐度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21个两系法杂交晚稻组合杂种一代株高和穗长的整齐度与其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株高整齐度与穗长整齐度均对单株产量有显著正效应,以株高整齐度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在产量构成因素和整齐性性状中,对单株产量的作用大小依次是:千粒重、单株穗数、株高整齐度、每穗总颖花数、每穗实粒数、穗长、穗长整齐度和株高。株高整齐度与其他产量因素的相关不显著,穗长整齐度与每穗总颖花数和结实率负相关分别达到显著、极显著水平,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荣丰A所配系列早杂组合产量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6~2010年参加江西省区试的12个荣丰A所配组合的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表型值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有效穗、株高、穗总粒数、穗实粒数、千粒重和产量等6个性状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大,结实率和穗长的变异系数较小;结实率与产量呈极显著简单正相关,其余6个性状与产量呈简单正相关;有效穗、株高和穗实粒数等性状对产量形成起正向直接作用,穗长、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等性状对产量起负向直接作用。对产量形成的作用大小依次为:穗实粒数>穗总粒数>结实率>株高>有效穗>穗长>千粒重。  相似文献   

5.
杂交早稻主要性状与产量的分析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15个杂交早稻组合生育期、单穴有效穗、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对产量的回归、相关和通径分析[1,2],认为影响杂交早稻产量的最重要因子为有效穗,其次是每穗总粒数和生育期。本文提出杂交早稻组合应符合“足穗、适粒和中熟”的要求。具体是:分蘖力强,有效穗多(单穴有效穗10个以上),穗型中等偏大(每穗总粒数125粒左右),全生育期115d结实率80%以上,千粒重26g左右。  相似文献   

6.
对38个杂交晚稻新组合杂种一代主要性状的整齐度与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株高、穗长、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5个性状的整齐度与产量的简单相关均不显著,但株高整齐度与产量的简单相关接近显著水平。进一步通径分析发现:株高、穗长整齐度对产量的直接作用均达到显著水平,株高整齐度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穗长整齐度与产量构成因素相关不显著;在产量构成因素和整齐性性状中,对产量作用的大小依次是:每穗实粒数、单株有效穗数、千粒重、株高整齐度、穗长整齐度。  相似文献   

7.
以14份高产一晚杂交稻组合和C两优343(对照)为材料,在常德市农林科学院水稻试验站进行大区品比试验,研究了各组合与对照之间农艺性状的差异,分析了各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4份高产一晚杂交稻组合的株高均极显著高于对照(P0.01);单株有效穗数均极显著低于对照;单株平均穗长均长于对照,其中13个组合与对照的差异达显著(P0.05)或极显著水平;有13个组合的千粒重高于对照,其中8个组合与对照的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有8个组合的结实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78.6%组合的单株总粒数低于对照;所有组合的单株产量均高于对照,其中1个组合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余差异不显著;各水稻组合间株高、单株平均穗长、千粒重、结实率的变异较小,而单株有效穗数、单株总粒数的变异较大。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位面积产量与穗长、结实率、单株总粒数呈无显著性正相关,与株高、日产量分别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有效穗、千粒重、全生育期呈无显著性负相关;株高与单株有效穗数为呈著负相关,与穗长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有效穗数与穗长呈极显著负相关,千粒重与单株总粒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全生育期呈显著正相关,而日产量与全生育期呈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各性状对产量的直接作用大小为日产量全生育期穗长千粒重单株有效穗数单株总粒数结实率株高。  相似文献   

8.
杂交早稻整齐度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32个杂交早稻中、迟熟新组合的整齐度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株高整齐度与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穗长整齐度与单株产量接近显著正相关,而其它性状的整齐度对单株产量没有显著影响;各性状整齐度与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仅单株有效穗数整齐度与结实率呈显著负相关,其它均未达显著水平;在产量构成因素和性状整齐度中,对单株产量的作用大小依次为:每穗实粒数、千粒质量、结实率、株高整齐度、单株有效穗数、穗长整齐度。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优良食味粳稻新品种南粳9108高产群体特征,以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对南粳9108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粳9108从中产到高产主要通过每穗总粒数的增加实现,从高产到超高产主要通过有效穗和千粒重的增加实现。相关分析表明,南粳9108产量与每穗总粒数和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与有效穗数和结实率呈不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显示,每穗总粒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其次是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通过有效穗数对产量的负效应最大,生产上应协调好每穗总粒数和有效穗数的关系;结实率和千粒重对产量的影响虽然没有每穗总粒数和有效穗数明显,但各因素之间仍存在相互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优良食味粳稻新品种南粳9108高产群体特征,以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对南粳9108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粳9108从中产到高产主要通过每穗总粒数的增加实现,从高产到超高产主要通过有效穗和千粒重的增加实现。相关分析表明,南粳9108产量与每穗总粒数和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与有效穗数和结实率呈不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显示,每穗总粒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其次是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通过有效穗数对产量的负效应最大,生产上应协调好每穗总粒数和有效穗数的关系;结实率和千粒重对产量的影响虽然没有每穗总粒数和有效穗数明显,但各因素之间仍存在相互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11.
播期和密度对百农矮抗58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播期和密度处理对百农矮抗58的群体动态、农艺性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随着播期的推迟,有效穗数、产量、株高等呈减小趋势;同一播期不同密度下,随密度的加大,穗粒数、单株分蘖数、单株成穗数等呈减小趋势;播期、密度对千粒重影响不显著;播期与密度互作对百农矮抗58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差异不显著。百农矮抗58的适宜播期为10月1日到10月15日,适宜密度为每亩15万到20万基本苗。  相似文献   

12.
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油菜品种湘杂油7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进行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油菜品种湘杂油7号产量及品质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和种植密度对湘杂油7号产量及品质有一定的影响,在相同播期条件下,湘杂油7号植株的株高、有效分枝数、单株鲜重、单株角果数、每角果粒数、芥酸和硫苷含量等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递减,千粒重与播期和种植密度关系则不明显;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千粒重是决定油菜产量的变异因子,其中单位面积有效角果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每角果粒数次之,千粒重最小。综合不同播期和种植密度2因素处理对湘杂油7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以9月15日播种、种植密度135000株/ha最好。  相似文献   

13.
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对河北山区夏播大豆产量及品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特殊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其与平原不同的大豆栽培技术。在河北省山区不同种植区内进行施肥和种植密度试验,研究其对夏大豆产量及构成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种植区内,不同试验地点间的产量及构成成分、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中北部夏大豆种植区的环境与肥力间互作对植株高度、主茎节数和单株有效荚数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然而南部不同的种植密度对其产量及构成成分影响极显著(磁县、内丘、武安适宜的种植密度为225 000株/hm~2、225 000株/hm~2和285 000株/hm~2时产量最高)。不同施肥水平和种植密度对夏播大豆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均有较大影响,种植密度与大豆蛋白质含量可能存在正相关。不同种植区配套栽培技术将对河北山区夏播大豆的产量提高和品质优化提供关键指导。  相似文献   

14.
对 12份法国蓖麻品种的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成熟期、收获期和有效穗数、穗粒数、百粒重及小区产量 8个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①法国蓖麻品种的播种至出苗期与开花至成熟期呈正相关 (r=0 .12 78) ,现蕾至开花期对开花至成熟期的间接作用P3→ 2→y =0 .6 986比其直接作用P3→y =- 0 .6 5 2 8明显。②现蕾至开花期对单株有效穗、单株穗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 (r=0 .2 76 8、r =0 .2 2 4 5 ) ,现蕾至开花期对单株有效穗、单株穗粒数的间接作用 (P3→ 2→y =3 92 75、P3→ 2→y =3 5 4 4 3)比其直接作用 (P3→y =- 2 4 437、P3→y =- 2 2 6 0 2 )明显。③出苗至现蕾期与百粒重呈正相关 (r=0 .346 7、P2→y =5 0 32 9)。④现蕾至开花期与小区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r=0 .1488) ,现蕾至开花期对小区产量的间接作用 (P3→ 2→y =1 4 40 9)比其直接作用 (P3→y =- 0 .74 5 4 )明显。⑤单株有效穗、单株穗粒数、百粒重对小区产量具有真实的通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播种期和密度对直播油菜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油菜(Brassica napus L.)华油杂9号和华双5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播种期和密度对直播油菜单株性状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播种期及播种期与密度互作对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华油杂9号比华双5号增产,主要原因是单株有效角果数增多;早播有利于直播油菜冬前个体生长,单株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均有所增加;而不同播种期所要求的最适密度不同,早播条件下低密度更能发挥增产潜力,迟播条件下增加播种密度、加大群体的增产效应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不同播期对迟熟中粳稻扬20238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求中粳稻扬20238的适宜播种期。[方法]在大田试验中,设6个播期(5月8日1、5日2、2日2、9日、6月5日1、2日),调查各播期水稻叶龄、始穗期、株高、单株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不同播期对所调查性状的影响。[结果]在5月8日至6月12日期间,随着播期的推迟,扬20238主茎叶片数减少、播始历期缩短;不同播期单株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5月8日播种时单株平均产量最高(27.9g),随播期推迟,单株产量逐渐降低;各播期单株有效穗数达到显著差异、穗粒数达到极显著差异,5月8日播种时单株有效穗数和穗粒数较多,分别为8.2个和140.7个;随播期推迟,结实率和千粒重也逐渐降低。[结论]中粳稻扬20238的适宜播种期为5月上旬。  相似文献   

17.
播期对大豆新品种化诱5号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化诱5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的播期对大豆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6月4日~7月2日期间,播种越早,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越高;百粒重受播期影响较小,各播期间差异不显著;而荚粒数随播期的推迟则逐渐增多.在适宜播期内,播种越早,单株产量越高.  相似文献   

18.
群体调控对济南17号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选择我省不同气候、生态条件和地力水平的陵县和菏泽市研究济南 17号小麦播种期和基本苗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 :不同的播种期和基本苗通过对群体发育的调控 ,从而对群体LAI、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和产量产生显著的影响 ;但播期和基本苗对济南 17号千粒重的影响不大 ,不同地域、不同地力和气候因素对千粒重的影响似乎更大些。研究还表明济南 17号小麦具有突出的耐大群体的特点 ,但不适宜晚播。对两试点产量水平分析表明 ,济南 17号适宜在高肥地力条件下种植。  相似文献   

19.
不同播期对油菜品种中双9号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晓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480-9481
探索油菜品种中双9号在江汉平原的最佳播期,完善高产配套技术。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播期对中双9号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随播种期的推迟,鲜重、株高、茎粗、单株总角果数和每角果粒数都相应减少;单株实际产量和单株总有效角果数存在一定的关系,不同播种期间产量存在差异;单株产量与单株总有效角果数、一次分枝数、一次分枝角果数、株高极显著正相关,与主花序角果数显著正相关。单株总有效角果数与主花序角果数、一次分枝数和一次分枝角果数均呈显著正相关。一次分枝角果数与株高存在显著正相关,与一次分枝数极显著相关。春节前较长的营养生长期是中双9号高产的关键。江汉平原中双9号适宜的播期在9月15日左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与直播青菜栽培相配套的密植技术。[方法]以青菜品种苏州青2号为供试品种,利用荷兰AL-640-SNT蔬菜气吸式精密播种机直播,在12种整地方式、播深组合的情况下设计了4种直播株距,研究直播密度对直播青菜形态特征、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结果]在同一种整地方式和播深的情况下,随着直播密度的增加,茎秆粗度、株高、单株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千粒重、每角粒数、单株重量呈现降低趋势,但群体分枝数、群体角果数呈现增加趋势;随着播深的加深,株高、单株角果数、群体角果数呈现降低趋势,而千粒重呈现上升趋势,其余指标与整地方式、播深没有明显相关性。以旋耕2遍、覆土1档、株距为7.2cm的产量最高,产量构成较为合理:基本苗为24.02万株/hm^2,每株有效角果数为293.5个,群体角果数为7017.0万株/hm^2,每角粒数为10.01粒,千粒重为2.18g。[结论]该研究可为上海农场大面积推广直播青菜机械化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