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引进肉用种公羊杂交改良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肉羊改良技术尚未普及,肉羊群体还不大的情况下,根据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项目暨草畜产业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原州区先后引进陶赛特、特克萨尔、夏洛来、美利奴、杜泊种公羊进行杂交,本文重点以陶赛特杂交改良效果测定为准。试验组F1♀初生重平均为4.25kg,比对照组(3.32kg)提高28.0%;试验组F1♀三月龄断奶平均体重为24.82kg,比对照组(18.48kg)提高34.3%;试验组F1♀六月龄平均体重36.24kg比对照组(27.63kg)提高31.2%。试验组初生期体高、体长与对照组相比呈负增长,胸围与对照组相比略有增加;三月龄、六月龄体高、体长、胸围均比对照组有明显提高。结果表明,引进优良肉用种公羊进行杂交改良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不仅体现在体尺指标和体重上,而且经济收入也明显高于寒滩羊。  相似文献   

2.
波尔山羊纯种繁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适应性、生长发育、繁殖、杂交改良等方面,对引入的波尔山羊进行观测。结果表明,波尔山羊能适应湖北省的生态环境条件,羔羊平均初生重为3.6 kg,2月龄重14.0 kg,6月龄重24.0 kg,周岁公羊重40.0 kg、母羊重33.0 kg,成年体重♂93.5 kg、♀55.2 kg,母羊窝均产羔率171%,各项生产性能基本接近原产地水平。与地方品种宜昌白山羊进行杂交,杂交一代的初生重、2月龄重、4月龄重、6月龄重等指标比地方羊提高36.8%-69.9%,6月龄羔羊出栏体重可达22.6 kg,只均增收65.10元,改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采用对比试验设计,试验组莱茵鹅与本地鹅杂交的F1商品籽鹅50只,对照组本地籽50只,采取短期强化方法进行育肥。本试验试验组育肥杂交商品鹅50只,育肥期(70天)结束时,成活47只,成活率达到94%;对照组育肥本地籽鹅50只,结束时,成活43只,成活率86%。试验组莱茵鹅×本地鹅F1育肥到70日龄体重达3.722±0.352kg,对照组本地籽鹅育肥到70日龄体重达3.142±0.437kg,对照组与试验组差异极显著(P〈0.001)。100日龄屠宰测定的12只育肥鹅,试验组、对照组各6只,试验组平均屠前体重为4.59kg,平均屠体重为3.94kg,净膛重为3.30kg,屠宰率为85.84%,净膛率为71.90%;对照组平均屠前体重为4.12kg,平均屠体重为3.41kg,净膛重为2.88kg,屠宰率为82.76%,净膛率为69.98%。可以证明莱茵鹅×本地鹅F1杂交鹅经短期强化育肥后,比本地籽鹅具有较好的产肉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4.
在洞庭湖地区分别以西门塔尔、短角、利木赞和夏洛来等4个肉用牛品种为父本,本地黄牛为母本开展杂交试验,确定适宜的杂交组合。随机测定了该地区汩罗和岳阳二县(市)905头不同生长阶段的F1代杂交牛(西本杂492头、利本杂59头、短本杂67头、夏本杂287头)的体重、体尺,结果表明:不同生长阶段西本杂与夏本杂各项指标较为接近,利本杂与短本杂相近似,前两者初生重和6月龄以后各阶段体重较后二者大;12月龄公母平均体重达244.5kg 和243.5kg,比后二者提高8%;18月龄公母平均体重为330kg和339.5kg,比后二者提高17%多;24月龄达394kg 和412.5kg。因此,在洞庭湖区第一父本以西门塔尔牛为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宜昌白山羊的生产性能。[方法]通过人工授精,利用波尔山羊精液对宜昌白山羊进行改良,研究F1代杂交山羊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板皮性能。[结果]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F1杂种山羊初生重,2、4、8、12月龄体重均明显高于宜昌白山羊,差异极显著(P〈0.01)。F1代杂种山羊2、4、8、12月龄体长分别比宜昌白山羊提高32.46%、30.00%、32.05%和26.57%,胸围分别提高26.41%、23.68%、29.39%和19.73%。12月龄F1代杂种山羊的平均胴体重比宜昌白山羊高7.52 kg,屠宰率(47.26%)比宜昌白山羊高6.67个百分点。F1代杂种山羊鲜皮重、板皮面积均比宜昌白山羊显著提高。[结论]利用波尔山羊杂交改良宜昌白山羊的生产性能是可行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对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中国群体(C)与俄罗斯群体(R)杂交子一代F1(C×R)亲参的发育情况及其与中国仿刺参群体多种杂交后代的早期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交仿刺参子一代F1(C×R)在渤海北部池塘可自然发育成熟,或经人工促熟后发育成熟。3龄成熟子一代个体体重为(246.5±65.1)g,体重为140-400 g,性腺指数为(15.7±1.6)%,卵径为130-160μm。通过人工催产获得成熟精卵,F1(C×R)与C回交,在温度为(20.0±0.5)℃、盐度为31、pH为8.0、溶氧为7.4mg/L的条件下进行幼体培育,并对其生长指标进行测量。结果表明:各组杂交后代在体长、体重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其中,耳状幼体阶段各组仿刺参生长速度由高到低依次为F1(C×R)♀×C♂〉C♀×F1(C×R)♂〉F1(C×R)♀×F1(C×R)♂〉C♀×C♂;4月龄时各组稚参、幼参体长日增长由高到低依次为F1(C×R)♀×F1(C×R)♂〉C♀×F1(C×R)♂〉C♀×C♂〉F1(C×R)♀×C♂,体重日增长由高到低依次为F1(C×R)♀×F1(C×R)♂〉F1(C×R)♀×C♂〉C♀×F1(C×R)♂〉C♀×C♂。  相似文献   

7.
在洞庭湖地区随机测定了该地区岳阳市与常德市的西门塔尔和夏洛来的多元杂交牛总计198头(西本152头,西西本30头,夏西西本16头);其中西本(F1)代、西西本(F2)代和夏西西本(F3)代相比,生长数据R代(夏西西本)>F2代(西西本)>F1代(西本),18月龄公母平均体重分别为330kg、371.5kg和410kg,24月龄公母平均体重分别为407.5kg、477.5kg和524.9kg.因此,建议在洞庭湖区以西门塔尔牛为第一父本,夏洛来牛为第二父本,对本地母牛进行改良,并将F2代杂交牛作为大规模商品肉牛生产,有利于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在人工授精较困难的山区可应用F3代(夏西西本)杂交公牛作为种公牛通过本交改良本地黄牛,即有利于扩大品改覆盖率,也有利于扩大育种效益.  相似文献   

8.
犊牛时期的饲养管理是养牛生产重要环节之一,直接影响成牛的体型结构和终生的生产性能.科学饲养可显示某些优良特性,改善某些表型缺陷.我县自1997年来引进西门塔尔、短角、摩拉冻精与本地黄牛和水牛杂交改良,取得良好效果.在传统饲养条件下,黄牛的杂交犊牛初生重平均18kg,180日龄断乳重平均78kg,比本地犊牛分别提高28.5%、34.5%.水牛杂交犊牛初生重平均34kg,180日龄断乳重平均132kg,比本地犊牛分别提高30.8%、35.7%.  相似文献   

9.
波尔山羊×宜昌白山羊F_1代杂种羊生产性能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助南  向寿隆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778-6779
[目的]提高宜昌白山羊的生产性能。[方法]通过人工授精,利用波尔山羊精液对宜昌白山羊进行改良,研究F1代杂交山羊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板皮性能。[结果]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F1杂种山羊初生重,2、4、8、12月龄体重均明显高于宜昌白山羊,差异极显著(P<0.01)。F1代杂种山羊2、4、8、12月龄体长分别比宜昌白山羊提高32.46%、30.00%、32.05%和26.57%,胸围分别提高26.41%、23.68%、29.39%和19.73%。12月龄F1代杂种山羊的平均胴体重比宜昌白山羊高7.52 kg,屠宰率(47.26%)比宜昌白山羊高6.67个百分点。F1代杂种山羊鲜皮重、板皮面积均比宜昌白山羊显著提高。[结论]利用波尔山羊杂交改良宜昌白山羊的生产性能是可行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大额牛(Bos frontalis)冻精在瘤牛(Bos indicus)体内胚胎生产及杂交改良中的应用前景。【方法】对9头瘤牛(婆罗门牛)供体进行超排,发情后将供体分为试验组(n=5)和对照组(n=4),分别用大额牛和瘤牛(婆罗门牛)冻精人工授精(AI),以第1次AI之日为0天,在第7天回收胚胎;对试验组287号供体左侧子宫角回收胚胎,右侧子宫角使胚胎继续着床妊娠;对287号母牛所产F1代犊牛(大额牛×瘤牛)进行亲子鉴定;测定F1代牛的初生、6月龄和12龄的体重、体尺指标。【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供体的受精率分别是90.5 %和80.8%,头均获胚数分别是4.2±1.3枚和6.5±4.7枚,可用胚数分别是3.0±1.2枚和4.3±5.3枚,可用胚率分别是71.4%和65.4%,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287号母牛左侧子宫角回收到2枚可用胚,右侧子宫角内胚胎继续发育,并成功产下1头母犊,妊娠期为288 d;对F1代犊牛亲子鉴定显示,9个微卫星座位上犊牛与公牛、犊牛与母牛都具有共享的等位基因,父子关系相对机会(RCP)为99.9949%,证明此例亲子鉴定的确是一个三联体家庭,从而证实了种间杂交的真实;F1代牛的初生、6月龄和12月龄重分别为31.5 kg、180.0 kg和280.0 kg;初生~12月龄平均日增重达680.8 g。【结论】大额牛冻精在瘤牛超排中应用效果好;并获得国内首例大额牛(独龙牛)与瘤牛杂种牛犊;F1代牛生长较快,杂种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1.
二杂母猪有土二杂(长白♂×本地♀或大约克♂×本地♀的杂交后代)和洋二杂(长白♂×大约克♀或大约克♂×长白♀的杂交后代)。为了提高二杂母猪的产仔数及其经济效益,二杂母猪的配种应做好以下几项。注意初配年龄与体重土二杂母猪初配年龄为生后6~8月龄,体重70kg以上;洋二杂为出生7~9月龄,体重80k以上。观察发情症状食欲略有下降,或情绪烦躁不安,或爬跨猪圈;耳缘静脉努张,阴户充血肿胀,阴道湿润,有粘液流出,阴道温度稍高;用手压背部,多数呆立不动。抓住配种适期当阴户的红肿消退,变成淡红、微皱,阴户粘有垫草…  相似文献   

12.
波尔山羊与当地奶山羊杂交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舍饲为主的条件下 ,用波尔山羊和当地奶山羊杂交 ,F1代初生重、3月龄断奶重和 6月龄体重分别为 3 5 6kg、2 3 5 2kg和 34 2 7kg ,分别比当地山羊提高 5 8 93%、45 72 %和 32 83% ,差异极显著 (P <0 0 1)。F1代的胸围和管围指标明显超过当地奶山羊 ,体高和体斜长两者基本持平 ,差异不显著。F1代的屠宰率和净肉率比当地奶山羊分别高 15 5 %和 2 6 0 %。  相似文献   

13.
无角陶赛特羊杂交改良甘肃高山细毛羊产肉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进无角陶赛特公羊与甘肃高山细毛羊进行杂交改良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陶×甘细F1平均妊娠期比对照组相差2~3个百分点,产羔率、繁殖率和繁殖成活率分别高2、7、4个百分点,羔羊成活率低3个百分点,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双羔率为123%;陶×甘细F1的初生重、断奶重比对照组分别高16.6%和24%,差异显著(P〈0.05),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高0.11㎏,差异极显著(P〈0.01),屠宰前活重和胴体重比对照组分别高4.78㎏和3.52㎏,差异显著(P〈0.052),屠宰率提高了4.77个百分点(P〉0.05)。  相似文献   

14.
萨福克与小尾寒羊杂交改良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萨福克公羊与甘肃省武威地区当地小尾寒羊杂交,观察杂交改良后的效果。结果表明:萨寒F1代羔羊初生重、2月龄、4月龄和6月龄体重分别为3.93kg、12.68kg、23.15kg和34.56kg,较当地小尾寒羊提高1.13kg、3.11kg、4.07kg和6.37kg。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体高、体长、胸围等均高于当地同龄小尾寒羊,其生长发育速度明显快于当地小尾寒羊。以萨福克羊为父本与当地小尾寒羊进行杂交改良,改良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寒泊羊是以杜泊羊为父本和以小尾寒羊为母本培育的新种群,该种群有较好的繁殖性能和肉用性能。以寒泊羊为父本与本地绵羊杂交,比较杂交F_1代和本地绵羊初生质量和平均产羔率,并对初生质量影响因素和不同胎产羔数的母羊比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杂交F_1代初生质量(3.92±1.10 kg)比本地绵羊(3.52±1.03 kg)提高了11.36%,62.67%的杂交F_1代初生质量集中在3.00~5.00 kg,64.72%的本地绵羊集中在2.00~4.00 kg,其中初生质量4.00 kg以上的杂交F_1代比本地绵羊高17.06%;公羊对后代初生质量影响较大;公羔初生质量大于母羔;随着胎产羔数增加,羔羊初生质量降低。杂交F_1代产羔率(196.71%)比本地绵羊(184.26%)提高了12.45百分点,其中三羔以上的母羊比例比本地绵羊提高了7.91百分点。由结果可知,杂交、公羊、性别、胎产羔数对羔羊初生质量影响显著,寒泊公羊与本地绵羊杂交可显著提高后代初生质量和产羔率。  相似文献   

16.
对豁眼鹅纯系、豁眼鹅♂×四川白鹅♀F1代和四川白鹅纯系3个群体鹅的产蛋数、高峰期产蛋率、季节性休产率、种蛋受精率、种蛋孵化率等指标比较分析,评估豁眼鹅改良短日照品种鹅季节性繁殖性能的效果。结果表明:辽宁地区豁眼鹅群体产蛋性能优良,280 d产蛋数为95.4±22.7枚,高峰期产蛋率为46.3%,无就巢和季节性休产。豁眼鹅纯系、豁眼鹅♂×四川白鹅♀F1代两组的平均产蛋数、高峰期产蛋率高于四川白鹅纯系(P <0.05);四川白鹅季节性休产率为90%,豁眼鹅♂×四川白鹅♀F1代休产率为50%。结果表明:豁眼鹅可以杂交改良其他品种鹅的季节性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7.
选择40头妊娠80日龄的长白×大白二元杂交经产母猪,随机分为试验和对照2个组,每组20头母猪。试验组日粮用全价料添加15%繁殖母猪免疫保健料饲喂;对照组日粮用全价料饲喂。结果表明:平均产活仔数,试验组10.45头,对照组9.35头,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11.76%;仔猪平均初生重,试验组1.36 kg/头,对照组1.24 kg/头,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9.68%;25日龄仔猪平均断奶体重,试验组8.04kg/头,对照组7.42 kg/头,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8.36%。  相似文献   

18.
右玉边鸡配套系选育研究   总被引:9,自引:9,他引:0  
利用右玉边鸡的优良性状分别与AA+父母代肉用种公鸡、海兰褐商品蛋鸡进行杂交试验。结果显示:AA+父母代♂3个组合♂和♀70日龄体重分别是相应对照组的229.39%,214.32%,227.05%和230.46%,241.76%,235.50%,适合选育快长型优质肉鸡;海兰褐蛋用型商品代♀3个组合♂和♀120日龄体重分别是相应对照组的119.78%,118.87%,116.94%和118.36%,119.23%,111.68%,尤以白羽组合较为显著,是配套系选育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19.
选择40头妊娠80日龄的长白×大白二元杂交经产母猪,随机分为试验和对照2个组,每组20头母猪。试验组日粮用全价料添加15%繁殖母猪免疫保健料饲喂;对照组日粮用全价料饲喂。结果表明:平均产活仔数,试验组10.45头,对照组9.35头,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11.76%;仔猪平均初生重,试验组1.36 kg/头,对照组1.24 kg/头,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9.68%;25日龄仔猪平均断奶体重,试验组8.04kg/头,对照组7.42 kg/头,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8.36%。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湛江市雷琼黄牛杂交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旨在促进雷琼黄牛杂交改良技术的应用,提高肉牛生产效益与经济效益。【方法】选取西雷杂F1代(西门塔尔♂×雷琼黄牛♀)、利雷杂F1代(利木赞♂×雷琼黄牛♀)、安雷杂F1代(安格斯♂×雷琼黄牛♀)和雷琼黄牛作为研究对象。在相同饲养条件下,选取初生、3月龄、6月龄和24月龄的杂交牛F1代及雷琼黄牛共390头,测定其体质量与体尺指标;屠宰24月龄的杂交牛F1代与雷琼黄牛各3头,选取其背最长肌进行肉品质分析。【结果】利木赞牛对雷琼黄牛杂交改良作用明显,尤其在初生体质量、24月龄体质量以及体尺发育方面效果显著,其中24月龄体质量提高了37.64%。利雷杂F1代肉质嫩度优于其余3组,而西雷杂F1代肉质嫩度最差。西雷杂F1代的眼肌面积大于雷琼黄牛,利雷杂F1代的眼肌面积大于其余3组,3组杂交牛F1代均可改善雷琼黄牛肉色偏白的情况。利雷杂、安雷杂、雷琼黄牛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而西雷杂F1代必需氨基酸含量极显著低于雷琼黄牛。【结论】利木赞牛在改善雷琼黄牛体型、生长速度及肉品质上综合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