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F-BSG制片法对寸三莲染色体组型及GiemsaC-带带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染色体数目为2n=16,核型公式为2n=16=2st+4sm+8m+2m(SAT),第6对梁色体有随体,染色体长度比为3.3,N.F.值为30,属2B核类型,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n=16=4L+2M2+4M1+6S,Giemsa C-带带型主要为着丝点带。  相似文献   

2.
二倍体和四倍体球茎大麦及其种间杂种的C—带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倍体和四倍体球茎大麦的核型相似,都有5组非常相似的中着丝粒染色体,一组中着丝粒染色体和一组随体染色体。C-带带纹很小,大多数染色体只有一开两条着丝粒带,染色体4有1条中间带,随体染色体有次溢痕带,二倍体类型的带型表现出一定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分带技术,分析了龙陵黄山羊的核型,C—带和银染核仁组织区(Ag—NOR_s),结果表明:龙陵黄山羊染色体数为2n=60,常染色体及X染色体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Y染色体最小,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常染色体着丝粒区均显示C—带,性染色体未显C—带.雌性银染核仁组织区(Ag—NOR_s)分布于No.1,2,3,4,5,25号染色体,雄性分布于No.1,2,25号染色体,显示了性别及分布多态性。研究还发现三种不同的联合(ASSOCIATION)。  相似文献   

4.
二倍体和四倍体球茎大麦的核型相似,都有5组非常相似的中着丝粒染色体,一组近中着丝粒染色体和一组随体染色体。C-带带纹很少,大多数染色体只有一或两条着丝粒带,染色体4有1条中间带,随体染色体有次溢痕带,二倍体类型的带型表现出一定的多态性。根据带型特征,结合染色体形态,球茎大麦的7组同源染色体可以区分,依据四倍体球茎大麦的C-带带型,可以证明其同源多倍体的起源。在种间杂种中,球茎大麦的核仁消失,而栽培大麦的核仁依然存在,表现出典型的“核仁隐性”现象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斑腿蝗科(Catantopidae)2种短翅型蝗虫云南云秃蝗[Yunnanacris yunnaneus(Ramme)]和云南拟裸蝗(Conophymacris yunnanensis Cheng)的细胞遗传学特征,采用常规的液氮冰冻压片法和BSG显带法对2种蝗虫的染色体核型和C带带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云南云秃蝗染色体数目2n(♂)=21,染色体臂数为21,染色体组具有9对端着丝粒和1对亚端着丝粒染色体,性染色体X为端着丝粒染色体;云南拟裸蝗染色体数目2n(♂)=23,染色体臂数为23,染色体全部为端着丝粒染色体。染色体C带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云南云秃蝗染色体有16条C带带纹,其中有11条着丝粒带,5条端带,染色体组异染色质总含量为22.26%;云南拟裸蝗有18条C带带纹,其中有12条着丝粒带,6条端带,染色体组异染色质总含量为23.00%。2种蝗虫除了具有相同的XO型性别决定机制外,在其他的染色体核型和C带带型方面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红拟棒角蝗Gomphocerippus rufus(Linnaeus)的染色体核型及C带带型。[方法]采用野外活体处理,染色体常规制片法制片;利用BSG法进行C带显带处理,显微摄影后,测量染色体和C带带纹的相对长度,计算每条染色体异染色质的含量。[结果]红拟棒角蝗的染色体数目为2n(♂)=21,染色体臂数NF=27。性别决定机制为XO型。染色体组式为4L+4M+2S+X。L1、L2、L3属于中着丝粒染色体,其余的都为端着丝粒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仅具有着丝粒C带带纹,无其他带型。异染色质在整个染色体组中的总含量为19.71%。[结论]为槌角蝗科昆虫的细胞遗传学和细胞分类学研究提供染色体及其显带方面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玉米C型胞质不育恢复主基因SSR标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对恢复系凤可 1、A619与 Cms-C237、Cms-CMo17组配的 F2和 BC1分离群体的研究结果表明:凤可 1有两对重叠恢复基因 Rf4和Rf5。用微卫星标记(SSR)将凤可1中的恢复主基因Rf5定位在第 5染色体长臂上,与引物 bnlg1711、bnlg1346和 phi058紧密连锁,距 3个引物的遗传距离分别为 7.51cM、1.68cM、9.87cM;恢复主基因 Rf4与第8染色体短臂上的引物bnlg2307连锁。  相似文献   

8.
采用CMA(chromomycin A3,CMA)和DAPI(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双荧光染色方法,分析了沙田柚实生苗根尖染色体的荧光带型和核型结构。结果表明:沙田柚实生苗染色体存在6种不同类型的CMA荧光带型,即染色体臂两端及近着丝粒部位均有荧光带(A型)、染色体臂一端及近着丝粒部位共有2处荧光带(B型)、染色体臂两端有荧光带(C型)、仅染色体臂一端有荧光带(D型)、染色体臂一端有较弱荧光带(E型)及染色体上无荧光带(F型)。大部分实生苗染色体的CMA带型公式是2n=18=3A+1B+2C+4D+8F,其他实生苗的染色体组成是2n=18=3A+1B+2C+4D+4E+4F、3A+1B+2C+4D+8E、2n=18=2A+2B+2C+4D+8F和2n=18=2A+2B+2C+4D+4E+4F。染色体的DAPI带型与CMA带型有相反带纹,并存在不同程度的弱带。同时观察到体细胞染色体联会现象和2~4个染色体脆性位点。  相似文献   

9.
采用微量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银染,C-分带技术,对黑河猪的核型、银染核仁组成区(Ag-NOR_s)及C-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二倍体细胞染色体组成为38,xY(公)或38,XX(母);Ag-NOR,为1,2,3和4的频率分别为0.1461,0.62l6,0.1854和0.0469,平均有2.21条染色体呈银染阳性,Ag-NOR_s联会百分率为0.33%。13,15~18号染色体C-带多态性研究表明,13,15~17号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之间大一中型C-带居多,18号中-中型,大一中型居多,10,16号染色体有插入C-带。  相似文献   

10.
黑熊染色体C-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BSG方法研究了22头黑熊的C-带.结果表明:阳性带分布于所有端着丝粒染色体的着丝粒部位,其余部位均浅染;中间着丝粒染色体和X染色体呈弱阳性;Y染色体淡染.而且C-带出现多态性,不同细胞染色体间C-带的大小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火炬松、湿地松和马尾松生长特点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试验林场对引进美国南方松——湿地松、火炬松的生长状况 ,与当地马尾松进行对比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 :在同样的立地条件和抚育条件下 ,国外松优于马尾松 ,在 1~ 2 0 a内 ,湿地松的生长明显优于火炬松和马尾松 .因此 ,作为短轮伐期的速生丰产纸浆林 ,湿地松是适应性比较强的速生丰产的引进树种  相似文献   

12.
3种保水剂对松苗茎水势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水分胁迫下施用科瀚98保水剂对湿地松Pinus elliottii苗木的茎水势和生长的影响,以及科瀚98、黑金子和Stockosorb 400k等3种保水剂对火炬松Pinus taeda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科瀚98保水剂可以明显提高湿地松苗的茎水势,降低水分胁迫对松苗造成的危害。在整个胁迫过程中,保水剂处理的苗木茎水势比对照高0.27~0.87 MPa,而且胁迫越重,两者之间的差异越显著。经过保水剂处理后,湿地松苗的高生长和地径生长有明显的增加,根部、地上部的干物质积累以及根冠比都不同程度地高于对照,而且保水剂处理的松苗长势好,不易萎蔫。在田间用科瀚98、黑金子和Stockosorb 400k等3种保水剂处理火炬松苗近3个月后,苗木株高、地径和茎、叶相对含水量总体上比对照略高,但由于受实验环境的影响,3种保水剂的施用效果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与对照间的差异不显著。图1表3参11  相似文献   

13.
采用活体注射氯化钴和秋水仙素的方法,对中华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athayensis和背瘤丽蚌Lam-protula leai的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华圆田螺二倍体染色体的数目为18,核型为2n=8m 10sm,染色体臂数(NF)=36;背瘤丽蚌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38,核型为2n=24m 12sm 2t,NF=74。两物种中均未发现随体和性染色体。  相似文献   

14.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结果表明,湿地松健康嫩茎组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中有4条酶带,刺伤组织较健康组织新增加3条酶带。分别用松色二孢菌华中型(HZ型)代表菌株JH-1和华南型(HN型)代表菌株BY-2接种被刺伤的湿地松嫩茎,接种弱致病力的菌株BY-2后,感病组织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中比刺伤对照新增加1条酶带;接种强致病力的菌株JH-1后,感病组织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中较刺伤对照新增加3条酶带。2个供试菌株在侵染寄主后导致寄主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上出现差异的表现,与它们在形态特征、产孢条件和致病力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的表现相同。  相似文献   

15.
火炬松等5种松树的醇溶蛋白图谱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火炬松等5种松树进行醇溶蛋白电泳分析,发现这5种松树仅有1条共有的醇溶蛋白带,树种之间醇溶蛋白图谱不同.黑松与赤松的图谱最相似,相似值为80.0.对这5种松树的醇溶蛋白图谱进行聚类分析,在50>λ>41.2时,可聚成3大类,黑松与赤松为第1类,马尾松与湿地松为第2类,火炬松为第3类.  相似文献   

16.
松枯梢病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我省松枯梢病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松枯梢病是松色二孢菌侵染所致,其症状与有关报道基本相似,在我省分布24个县(市、区),为害21种松树.分生孢子一年有3个释放高峰,主要发病时间为4月初至11月中旬,有2~3个发病高峰期,病菌分生孢子产生释放、病害发生发展与温湿度、降雨量密切相关.种子不带菌,但从幼苗直至大树均可受病菌侵染.  相似文献   

17.
赖双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709-10710
[目的]为特种野猪的遗传学研究、基因定位提供依据。[方法]用外周血培养方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宁波特种野猪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特种野猪染色体数目为38,其中,A组由1~5号5对染色体组成,属于近中着丝点染色体(SM);B组由6~7号2对染色体组成,属于近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C组由8~13号6对染色体组成,属于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D组由14~18号5对染色体组成,属于端部着丝点染色体(T);X染色体为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Y染色体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特种野猪染色体数目与家猪相同,但核型有些差异。特种野猪的中部着丝点染色体有6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有5对,与家猪的正好相反。[结论]特种野猪的核型可能是一些罗伯逊易位个体与正常核型个体间反复杂交,染色体重新组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 we reported the karyotypes of 30 Chinese large flowered pot chrysanthemum cultivars, differing with respect to flower type, petal type, and flower colour. The interphase nuclei and prophase chromosomes of all the cultivars are, respectively, of the complex chromocentre and the interstitial type. Somatic chromosome number varies from 49 to 62, mostly falling in the range 51-56 or 58. Most of the cultivars are chromosomal mosaics, with three showing 2n = 6x = 54, and two 2n +1= 6x + 1 = 55. At mitotic metaphase, most of the chromosomes are of the metacentric or submetacentric type, with a small number of acrocentrics and telocentrics. B chromosome (s) are present in about 22% of the entireties. The asymmetry index of the chromosomes ranges between 61 and 66%. The karyotypes can be categorized as reversely symmetrical types "2A" or "2B".  相似文献   

19.
在山东烟台沿海防护林中,据风暴潮过后树种的受害程度将松树分为4种类型:枯死型,濒危型,轻害型,正常型。黑松、刚松、刚火松、赤松、火炬松的受害率为10%-100%,5个树种中黑松抗风暴潮能力最强,当地种源又优于辽宁种源;刚松、刚火松次之;赤松和火炬松最差。黑松受害率低于20%,而赤松、火炬松受害率则达到了100%。方差分析表明,黑松的生长量显著高于火刚松和刚松。  相似文献   

20.
我们采用双峰驼的外周血液淋巴细胞培养方法,对其染色体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双峰驼的染色体数目为 2n=74。并初步摸索出一个比较易行的培养操作过程,为进一步开展骆驼遗传结构研究提供了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