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10年,准噶尔种业试验种植杂交棉标杂A1父母本,以掌握标杂A1父母本特征特性;了解标杂A1制种过程,探索杂交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前,奎屯垦区种植的棉花多为外引杂交棉品种,标杂A1表现出适应性强、丰产性好的特点。通过分析标杂A1在不同密度条件下产量及品质表现,研究标杂A1在奎屯垦区较为合理的栽培密度,为标杂A1提供丰产、高效栽培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棉花标杂A1密度与打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 本文通过棉花品种标杂A1不同密度与打顶时间的双因素裂区试验,探讨标杂A1种植的最佳栽培密度与适宜的打顶时间。  相似文献   

4.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杂交棉豫杂35、中棉29、标杂A2、标杂A1、经杂2号的主茎叶的光合特性及其产量和纤维品质,结果表明:豫杂35由于其叶片功能期Pn较高,且衰老慢,其叶片的Pn、Fv/Fm和ФPSⅡ日变化幅度又较小,对强光利用能力强,全天光合速率较高,从而获得显著高的最高产量;中棉29、标杂A2、和经杂2号获得较标杂A1显著高的产量;标杂A1由于叶片早衰且叶片光合性能相对较差,而产量最低,纤维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河南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相继培育成功一系列杂交抗虫棉,如标杂A1、标杂A2、豫杂0568,即将通过审定的还有豫宝8号和宝杂4号等.特别是标杂A,的育成,开创了棉花简化栽培技术的先河,首次提出将种植密度降到1500株/667平方米,不用整枝打杈的简化栽培模式,随后,标杂A2也延续了这种简化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6.
标杂A2是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在标杂A1研究的基础上,选育的超强优势杂交新组合,具有抗病、高产、优质,适宜与多种作物套种,栽培密度小,管理省工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加速标杂A_1杂交棉的推广应用 促进棉花事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先后于1998年9月上旬和1999年9月10日至12日参加了在鹿邑县召开的标杂A1现场考评会和标杂A1高产验收及示范现场会,参观了大面积标杂A1高产示范田,认为标杂A1是个不多见的棉花杂交种,它在产量水平及品质方面取得了突破,能较好地解决棉花生产中诸多矛盾和问题,是育种思路上的一次重大创新.加速其推广应用,实现生产产业化,对促进整个棉花事业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2008年新湖农场选用杂交棉标杂A1为主栽品种,并探索出推广应用标杂A1的常规种植和育苗移栽技术。  相似文献   

9.
2008年新湖农场选用杂交棉标杂A1为主栽品种,并探索出推广应用标杂A1的常规种植和育苗移栽技术。  相似文献   

10.
2006年90团引进标杂A1试种140公顷,平均667米。产皮棉190千克,最高单产为209.4千克。标杂A1品种具有丰产性、优质性,对棉铃虫有较好的环境抗性,适应本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新陆早44号杂交棉品种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主要性状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标杂A1相比较,新陆早44号生育期和平均叶片功能期缩短,株高日增量在出苗后15 d内较小,而后期迅速增大并且约提前3 d达到高峰期,现蕾发育速度较快,始节位和始节高极显著低于标杂A1,株高和衣分显著低于标杂A1,单株铃数、单铃重和籽棉产量显著高于标杂A1。因此,从产量、早熟性等方面权衡,新陆早44号更适合新疆北疆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标杂A1是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与河北省石家庄市农科所协作,选配育成的高产抗虫杂交棉花新品种.该品种于2001年8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豫审标杂A1.  相似文献   

13.
标杂A1是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与河北省石家庄市农科所协作,选配育成的高产抗虫杂交棉花新品种.该品种于2001年8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豫审标杂A1.  相似文献   

14.
不同整枝方式对棉花新品种标杂A1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整枝方式对棉花新品种标杂A1生长与产量影响的研究表明,整枝有效控制了棉花的生长进程,使养分集中供给蕾铃生育需要,并且使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提前;整枝的标杂A1比不整枝皮棉产量增加351.0kg/hm2。  相似文献   

15.
杂交棉标杂A1结铃性强,空果枝少,结铃率高,平均亩产202.32 kg,最高亩产275.7 kg,具有大面积实现高产的潜力。通过对标杂A1生育特性研究和高产棉田调查,构建了亩产皮棉200kg的产量结构及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河南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相继培育成功一系列杂交抗虫棉,如标杂A1、标杂A2、豫杂0568,即将通过审定的还有豫宝8号和宝杂4号等.特别是标杂A,的育成,开创了棉花简化栽培技术的先河,首次提出将种植密度降到1 500株/667平方米,不用整枝打杈的简化栽培模式,随后,标杂A2也延续了这种简化栽培模式.棉花简化栽培模式符合当前的生产形势,也是棉花栽培管理的方向.简化栽培管理技术的核心就是低密度和简化整枝或不整枝,其目的均为减少投工,降低植棉成本,方便实行间作套种,提高亩效益.不同的棉花品种在实施简化栽培管理技术时应根据其特征特性有所不同,现将豫杂0568抗虫杂交棉简化栽培管理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一、父母本材料来源 标杂A1是利用两个纯合的有标记性状的自交系杂交而成。由于双亲自交系的遗传异质性大,杂交优势较强。标杂A1的父本是具有标记性状的自交系Y2-2,母本属具有转BT基因抗虫性状的经纯化后的抗虫棉YMR,均经封花自交、病圃鉴定、海南冬繁后统一供种。  相似文献   

18.
2006—2007年,农六师种植杂交棉标杂A1,连续2年平均皮棉产量178.6kg/667m2,增产效果显著、优质、多抗。在利用其父母本制种过程中总结出了适宜北疆气候条件下的杂交棉高产高效制种关键技术,为快速推广杂交棉标杂A1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9.
孟林 《农村科技》2008,(10):18-18
一、品种选择 结铃性强、铃较大、单株生产能力强、衣分较高的标杂A1、新陆早13号等品种(系)每公顷达到2700~3000千克皮棉可能性较大。标杂A1种植区域以下野地、莫索湾片区为主。  相似文献   

20.
标杂A2是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在标杂A1研究的基础上,选育的超强优势杂交新组合,具有抗病、高产、优质,适宜与多种作物套种,栽培密度小,管理省工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