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
双条杉天牛在滕州主要1a发生1代(占75%),少数2a发生1代(占25%)。以当年羽化的成虫在树干木质部边材的蛹室内越冬(两年发生一代的以当年幼虫在木质部虫道内越冬),翌年2月中旬气温达10℃以上时成虫开始在树皮上咬一扁圆形孔钻出;3月中旬至4月上旬为出孔盛期;3月下旬为产卵盛期,卵历期14~18d;4月上旬为孵化盛期。5月上旬幼虫开始蛀入木质部内,1a发生1代的幼虫历期150d左右,2a1代的幼虫历期510d。9月上旬为化蛹盛期,蛹历期18~20d。9月下旬为羽化盛期。采取生物、化学、物理、营林等综合防治技术,有效地控制该虫的危害,达到长期有虫不成灾,实现森林健康。  相似文献   

2.
黄缘阿扁叶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缘阿扁叶蜂Acantholyda flavomarginata Maa在赫章危害华山松.该虫1a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夏越冬,翌年3月中旬开始化蛹,4月上旬始见成虫并产卵,4月中旬幼虫孵化,5月下旬幼虫开始下树入土,进入越夏越冬状态.4月中旬为成虫羽化、产卵盛期,4月中、下旬为幼虫孵化盛期.4月中、下旬为防治幼虫最佳时期.采用30%氯马乳油1500倍液树冠喷药,12 h虫口死亡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3.
鱼尾竹环蝶危害毛竹、雷竹等10余种竹子。在浙江省嵊州市1a发生1代,以2~3龄幼虫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开始活动,取食竹叶,危害严重,5月下旬开始化蛹,6月上旬始见成虫,6月中下旬为成虫羽化高峰期,6月下旬为产卵盛期,7月上旬幼虫孵化,上中旬为孵化盛期,幼虫取食至10月下旬进入越冬状态。8月下旬用20%杀灭菊酯乳油3000~5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达96%以上,用绿得宝可湿粉1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4.
中黑筒天牛OberainclusaPascoe喜危害榆树嫩梢 ,近年在莱西市蔓延危害 ,枝梢被害率达 67% ,致使树木 1~ 2年生被害枝条枯死风折 ,严重地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为摸清其生活习性、生活史和发生规律 ,找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我们对其进行了系统观察研究。现总结如下。1 生活史该虫在青岛 1年 1代 ,以老熟幼虫在 1年生或 2年生枝条内越冬 ,翌年 4月出蛰活动 ,5月下旬成虫羽化。补充营养 3~ 8天后 ,于 6月上旬开始产卵 ,卵期 10天左右 ,6月中旬孵化幼虫 ,危害至 9月下旬 ,在枝条虫道内越冬。见生活史表。表 1 中黑筒天牛生活史表    1 998…  相似文献   

5.
小云斑鳃金龟在白龙江林区4年1代,以幼虫在土壤中越冬。越冬幼虫于每年4月上旬上升为害,至10月下旬下迁越冬,活动范围为10~25cm,越冬深度以40~70cm居多。成虫始发期为6月中旬,盛期为7月中、下旬;田间幼虫孵化盛期为8月上、中旬。各虫态的历期:蛹期29d,卵期26d,1龄幼虫340d,2龄幼虫365d,3龄幼虫700d,成虫16d。成虫雌雄性比1.2:1,昼伏夜出,21:00~23:00为出土活动高峰,雄虫有极强的趋光性,雌虫的趋光性极弱。成虫不取食,雌虫产卵为单粒散产,产卵量平均为26粒,多产于15cm耕作层的卵室中。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及含水量适宜的地块虫害发生较重。  相似文献   

6.
梣天牛幼虫危害椴树主干,成虫危害椴树叶柄,在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林区1a发生1代,以老龄幼虫在被害树木质部越冬。翌年3月下旬开始化蛹,5月上旬始见成虫,5月中旬为成虫羽化高峰期。5月下旬为产卵盛期,6月上旬为幼虫孵化盛期,幼虫孵化后即危害椴树活立木的韧皮部及木质部表层,于9月下旬进入越冬状态。5月份可利用成虫具有较强趋光性的特性。设灯诱杀成虫;5月上、中旬在成虫补充营养期,用绿色威雷对椴树树干树冠进行喷雾毒杀成虫;挂巢招引或保护啄木鸟,增加啄木鸟数量,可起到部分控制害虫数量增加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桃红颈天牛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红颈天牛Aronzia bungii Fald.在安徽黟县和歙县2a发生1代,以幼虫在枝干被害处越冬。成虫最早出现在6月9日,6月12—20日为羽化高峰,6月17—21日为产卵盛期。6月24日幼虫开始孵化,6月27—30日为孵化盛期,6月上旬-10月中旬为危害期,10月下旬幼虫开始越冬。  相似文献   

8.
佛州龟蜡蚧Ceroplastes floridensis Comstock是严重危害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的重要害虫。该虫在福建尤溪1 a发生2代,以第2代孕卵雌成虫越冬,少量以未孕卵雌成虫和3龄若虫越冬。第1代雌虫产卵、孵化盛期分别为8月上旬和8月下旬;第2代雌虫产卵、孵化盛期分别为4月中旬和5月上、中旬。孤雌生殖。第1,2代雌虫平均产卵量分别为222.8,145.6粒,卵平均孵化率为93.8%和95.5%。1龄若虫期和成虫孕卵前期是防治的有利时机,防治的最适时间为每年的5月中旬,最迟不超过7月中旬。  相似文献   

9.
为掌握呼和浩特市及其周边地区杏球坚蚧Didesmococcus koreanus Borchsenius生长发育及生物学特性,从越冬2龄若虫开始进行系统观察。结果表明:杏球坚蚧在该地区发生规律为1 a 1代,以2龄若虫越冬。翌年4月22日雌雄分化,雌性个体发育为期23 d,雄性个体发育为期4 d;4月26日开始羽化,为期10 d; 4月27日始见雌雄成虫交尾,为期10 d。5月12日始见雌性成虫产卵,平均产卵量652粒,因虫体大小而产卵量不同,最多1 100粒左右。5月22日始见卵孵化,卵期近10 d。1龄若虫孵化后在介壳内停留1~2 d,爬出母体后在周围枝干、枝条处爬行活动1周,随后在2~3 a生枝条处集中危害。9月23日蜕皮进入2龄若虫期,蜕皮后虫体表面丝状物逐渐增多形成蜡被。2龄若虫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在1~2 a生枝条交接危害处若虫蜡被下开始越冬。  相似文献   

10.
我省江淮及淮北地区杨树天牛危害以光肩星天牛和桑天牛为主.光肩星天牛在我省一般为一年1代,极少为两年1代.上一年11月间以不同龄期幼虫在隧道内或皮下越冬,当年4月下旬在隧道末端向四周扩散,用木屑作成化蛹室,6月中旬至7月中旬为成虫羽化盛期,7~9月为成虫飞翔期,取食枝条顶端叶脉及嫩枝皮,7月上旬初孵幼虫先啃食树皮下韧皮部组织,排出红褐色粪便.桑天牛在我省一般为两年1代,幼虫钻蛀杨树髓心形成直通的虫道,且排粪孔多,等距离排列在同一方位,可蛀至根部深处.成虫取食枝条皮部,以后边取食边产卵.  相似文献   

11.
雷公藤丽长角巢蛾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丽长角巢蛾Xyrosaria lichneura在福建省泰宁县1 a发生5代,主要以幼虫危害雷公藤。10月中、下旬以蛹在寄主周围土壤中越冬,翌年3月下旬成虫开始羽化产卵。幼虫孵化后直接潜入雷公藤叶片内取食叶肉,仅留下叶的上表皮。幼虫4龄,1~4龄幼虫平均历期分别为2.93,3.24,4.52,5.33 d。7月第3代幼虫进入猖獗危害阶段。成虫产卵多在晚上进行,单雌产卵量约60粒。卵多散产在嫩叶背面主脉附近。  相似文献   

12.
云杉梢斑螟生物学特性与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云杉梢斑螟以幼虫危害青海云杉新梢嫩叶,在甘肃省寿鹿山林区一年发生1代,以1龄幼虫在当年新梢基部和针叶中越冬,翌年5月中旬开始活动并危害新梢,6月中旬化蛹,6月底始见成虫,7月上旬末,中旬初达羽化高峰。7月中旬为产卵盛期,7月下旬幼虫孵化,幼虫轻微危害后于9月中,下旬进入越冬状态,6月中旬,用2.5%敌杀死乳油5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均在95%以上,用25%灭幼脲Ⅲ号悬浮液3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90%左右;羽化期可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相似文献   

13.
旋纹潜叶蛾Leucoptera scitella Zeller是危害板栗的主要害虫,在浙江省绍兴市1 a发生4代.以蛹在枝干树皮缝或枝叉处结茧越冬,翌年4月中旬越冬代成虫羽化并产卵,4月下旬第1代幼虫孵化,5月中旬幼虫老熟并结茧,5月下旬1代成虫羽化并产卵.6月上旬第2代幼虫孵化,下旬化蛹,7月上旬第2代成虫羽化并产卵,7月中旬第3代幼虫孵化,8月上旬化蛹、成虫羽化并产卵,8月中旬出现第4代幼虫,9月下旬开始结茧化蛹越冬.在第1代幼虫期,用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5%吡虫啉乳油1 000倍液和生绿Bt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5 d后效果分别达到97.2%,98.0%和85.7%.  相似文献   

14.
桃蛀螟(Dtchocrocis punctiferalisGuence)一般为害桃,李、苹果等果树及向日葵,玉米等农作物。近年来邳县板栗受该虫为害也十分严重,虫果率在10~15%左右,使板栗丰产不能丰收。 1 发生及危害 桃蛀螟成虫羽化期与温度有关。一般平均气温20℃,相对湿度75%~80%较适合蛹羽化。5月下旬成虫羽化3~4天左右开始产卵,5~7天卵孵化,其幼虫主要为害桃树果实。6月下旬幼虫老熟化蛹,7月上旬羽化,中旬成虫在板栗球苞上产卵,幼虫一孵化就钻入球苞,为害幼嫩的坚果。当幼虫2~3龄时,球苞很快变色干枯,有的脱落。7月下旬幼虫严重蛀果,蛀果率2.5%~3%,8月上旬幼虫老熟化蛹,下旬成虫大量发生并在球苞上产卵,卵孵化后,幼虫破坏球苞苞针外壳,钻进坚果,蛀食果肉,蛀果率达  相似文献   

15.
甘肃线小卷蛾主要以幼虫危害油松当年新芽,在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油松林内普遍发生,被害林木顶梢枯黄呈火烧状。此虫1a发生1代,以卵在当年生针叶上越冬;翌年5月中旬开始孵化,5月中、下旬为孵化盛期;幼虫4龄,5月中旬到7月中旬幼虫危害新芽,蛹期7月上旬到8月中旬;8月上旬开始羽化,中旬为羽化盛期;8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9月上、中旬进入越冬状态。6月中旬,用2.5%敌杀死乳油5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在95%以上,用40%亚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90%左右;羽化期可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相似文献   

16.
桉树油桐尺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福建省仙游县开展桉树林油桐尺蛾的生物学特性观察与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福建仙游油桐尺蛾1 a发生3代,以蛹在土里越冬;翌年4月上旬—中旬成虫开始羽化,4月下旬为羽化盛期;第1代幼虫5月上旬孵出,5月下旬开始结茧化蛹,6月上旬成虫羽化,6月中旬为羽化盛期;第2代、第3代幼虫分别在7月上旬、9月中旬孵化,第3代幼虫10月下旬结茧化蛹进入越冬状态。采用溴氰菊酯烟雾剂进行应急化学防治可迅速降低虫口,灭幼脲Ⅲ号1 000倍液喷雾防治可控制该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据观察竹笋夜蛾在湖北阳新 1a发生 1代 ,以卵于禾本科杂草下部枯草上或竹基部笋箨上越冬 ,4月中下旬以 2龄幼虫从杂草上转主蛀入把竹笋危害 ;一字竹象和小竹象 1年 1代 ,以成虫于土下 8~1 5cm深的土茧中越冬 ,4月下旬成虫出土上把竹笋吸食笋肉 ,进行补充营养 ,随后进行交尾、咬产卵孔产卵 ,幼虫孵化后取食笋肉危害 ;江苏泉蝇每年 1代 ,以蛹在土中越冬 ,3月下旬为雄虫羽化高峰 ,雌虫的出现高峰在 4月中旬 ,上把竹笋取食、交尾、产卵 ,幼虫危害竹笋 ,发生腐烂 ,造成退笋  相似文献   

18.
云斑天牛(Batocera hoisfielde)隶属鞘翅目天牛科,我国黄河流域以南诸多省区有分布,能危害多种阔叶树及果树。该虫在皖浙山核桃产区的危害株率达90%以上,是山核桃主要的蛀干害虫。1生物学特性该虫在山核桃产区2年发生1代,以幼虫和成虫在蛀道内或蛹室中越冬。5月上旬始见越冬成虫咬羽化孔飞出,6月中旬为成虫活动盛期,6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6月下旬~7月上旬为孵化盛期,10月底后幼虫进入越冬期。第二年3月~7月为幼虫危害盛期,7月底8月初幼虫老熟,开始作蛹室化蛹,蛹期约30天,9月上、中旬羽化为成虫并在蛹室中越冬。成虫多在19~23时咬出羽化孔爬出并在次日12时前爬上树冠,啃食嫩梢嫩树皮(补充营养)。成虫补充营养后到死亡前均能进行交尾。交尾相对集中在19~23时并多在树干下部。雌雄成虫均可交尾多次。每雌携卵量约40粒。卵分批成熟,分批生产。卵多产于胸径15cm以下树干4m以下树干上。产卵时头朝下咬近一圆形中央有一小孔的刻槽,将卵产于刻槽上方,每槽产卵1粒,然后用分泌液粘木屑盖住孔口。卵期约2周。初孵化幼虫在韧皮部附近蛀食,被害部分树皮变黑,纵向涨裂,流液,并可见细蛀屑。约经3~4周蛀入木质部并向上蛀食...  相似文献   

19.
茶须野螟(Nosophora sem itritalis)主要危害木荷(Schima superbaGardn.et Champ.)当年生的嫩芽、嫩叶与嫩梢,亦危害老叶。该虫在福建尤溪1 a发生3代,以1~2龄幼虫在缀叶中越冬。第1、2、3代幼虫危害盛期分别为5月下旬、8月上旬和翌年4月上、中旬,成虫羽化盛期分别为7月中旬初、9月中旬初和翌年5月上旬。在幼虫期用25%灭幼脲Ⅲ号2 000倍液或2.5%敌杀死1 500倍液喷雾防治;在成虫羽化期燃放“敌马”烟剂,防治效果均达90%以上。成虫羽化盛期还可用黑光灯诱杀。  相似文献   

20.
槐尺蛾食性单一,仅为害国槐、龙爪槐。该虫1 年发生5 ~6 代,以蛹在土中3 ~4 cm 处越冬。翌年4 月中旬成虫羽化,4 月下旬第1 代卵孵化,以后各代历期为25 d 左右。9 月中、下旬以第5 代幼虫或在10 月中、下旬以第6 代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冬。幼虫共5 龄。3 龄前食量很小,3 龄后为暴食阶段,占总食量的95% 。药剂防治适期为2 ~3 龄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