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应用水稻eui基因改良不育系异交性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长穗颈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株高、秆型、穗颈伸出度及花器性状进行较系统的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1 )长穗颈不育系株高显著增加 .含有 eui1基因的不育系株高的增加不仅归因于其倒一节间的显著伸长 ,其倒二、三节间也有不同程度的伸长 ;而含有 eui2基因的不育系的株高增加仅是由于倒一节间的显著伸长 .(2 )由于倒一节间的显著伸长 ,使得长穗颈不育系的包穗得到解除或减轻 ,但遗传解除包穗程度依不同的不育系而异 ,且 eui1基因一般比 eui2基因有更大的遗传解除包穗效果 .(3 )长穗颈不育系的颖花显著增长 ,长宽比加大 ;剑叶长、穗长有增加的趋势 ;柱头外露率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柱头长、花药长依不同遗传背景而异 .(4 )长穗颈不育系的花粉不育度与原有不育系相比大多没有显著差异 .还探讨了利用 eui基因选育长穗颈不育系和不用、少用赤霉素 ,高产、低耗、增益利环保的杂交稻种子生产技术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4.
7个籼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异交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D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D62A、D63A、D64A、D23A,冈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G46A,和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珍汕97A、金23A等7个籼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材料,视珍汕97A为对照,在海南对它们的异交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7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颖花开花率从高到低依次为D23A、D63A、D62A、D64A、珍汕97A、金23A、G46A;D62A等6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柱头外露率均高于对照珍汕97A;除G46A、金23A外,其余4个的午前花率均比对照珍汕97A高;D62A、D63A、D64A等3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平均张颖时间均比对照珍汕97A长,其余三个短于珍汕97A。柱头活力的强弱顺序依次是:对照珍汕97A、D62A、金23A、1363A、D64A、G46A、D23A。异交结实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是D62A、D63A、D23A、金23A、D64A、G46A、珍汕97A。  相似文献   

5.
为了掌握新选水稻三系不育系紫A的异交特性,对其开花习性及异交结实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花时集中在9:30-16:00,11:30时达到开花高峰期,午前开花率占68.2%;颖花张颖角度变幅为20°~29.4°,开闭颖历时9.5 h;单穗开花高峰期为始花后的3~6 d;柱头较大且在施用"九二〇"情况下外露率高达79.88%,人工辅助授粉的情况下,紫A的异交结实率为73.69%,自然授粉的异交结实率仅为59.65%,变化幅度大且异交结实率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水稻温敏核不育系G156S的开花习性及异交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水稻温敏核不育系G156S开花习性及异交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花时集中在10:00-16:00,12:00时达到开花高峰期,午前开花率占53.3%;颖花张颖角度变幅为23.9.~28.4.,开闭颖历时大于9.5 h;单穗开花高峰期为始花后的2~4d;柱头较大且外露率高达83.1%,柱头生活力在始花后的2~3d最强且延续到第7天;异交结实率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水稻植株形态遗传改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回顾了水稻株形育种的发展历程,归纳了茎、蘖、叶、穗、根五大理想株形形态指标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株形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株形遗传改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不育系开花习性、柱头特性与异交结实率关系的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母本柱头外露率、父母本花时相遇率及父本开花闭颖后花药内残留花粉对制种总异交结实率的贡献分别为48.76%,43.78%和7.46%.因此,在制种中应围绕提高母本柱头外露率、父母本花时相遇率采取调节措施.并改进授粉技术.  相似文献   

9.
杂交水稻制种母本异交特性与异交结实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垩白是评价稻米外观品质的重要指标,培育垩白度较小和垩白粒率较低的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是水稻育种研究的重要目标之一。垩白属于复杂的数量性状,受多基因控制,而且易受环境条件影响。近10年来,在水稻12条染色体上定位了近百个与垩白相关的QTL。对控制垩白性状的QTL特别是能稳定表达QTL的定位研究、垩白相关基因的克隆以及垩白性状与其他农艺性状的关联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提出了通过分子育种技术并结合表型鉴定技术培育优质稻品种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水稻种子贮藏蛋白是水稻仅次于淀粉的第二大类贮藏物质.而且易被消化吸收,是人类和牲畜蛋白质营养的主要来源,但其蛋白质和人类必需氨基酸赖氨酸等含量偏低,营养不够全面,因此提高蛋白质含量以及提高赖氨酸含量是稻米营养品质育种的重要目标利用低谷蛋白突变体可以培育肾脏病和糖尿病患者专用的低谷蛋白水稻品种.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高蛋白水稻、高赖氨酸水稻及低谷蛋白水稻的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栽培稻的近缘野生种中蕴藏着丰富的遗传变异,是实现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宝贵基因库,也是水稻科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本研究选用普通野生稻作为供体亲本,以籼稻黄华占作为轮回亲本构建了一套高代回交材料。对株高、单株产量等12个性状连续两季进行了QTL定位,共发现了58个控制重要农艺性状的QTL位点,其中有11个位点在两季中都检测到,并对普通野生稻渗入片段大小、数目和染色体分布等做了分析研究,为进一步利用普通野生稻的有利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植物遗传转化方法及其在水稻遗传改良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年来,植物遗传转化技术日臻完善。作介绍了PEG法、电激法、基因枪法、农杆菌介导法的原理及在水稻抗病虫、抗逆及品质等遗传改良上的应用现状,并展望了植物遗传转化方法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依据水稻异交率的数学模型,对柱头外露、柱头活力、日花率分布等进行了定量的研究,克服了传统田间试验条件下试验处理与异交特性不易达到唯一差异的严重缺陷.文中还对异交特性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依据水稻异交率的数学模型,对柱头外露、柱头活力、日花率分布等进行了定量的研究,克服了传统田间试验条件下试验处理与异交特性不易达到唯一差异的严重缺陷。文中还对异交特性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开展水稻杂交育种和雄性不孕系的研究利用,必须了解掌握水稻开花的生物学特性(开花习性)。国内外科学工作者对水稻开花习性的研究虽有报告,但应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的,尚未多见。1945年本文作者(赵仁镕)曾与徐崇民同志在福建永安作过早稻、晚稻开花习性的研究,本试验是1979年继前述工作之后,在北方对水稻开花习性研究的继续。  相似文献   

17.
18.
<正>本刊讯(李勇)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Roger Thilmony领导的作物改良与利用研究小组近日发现一种组织特异性启动子LP2,其属于光合作用组织中的受体基因,在转基因水稻的叶中高度活跃,在根、种子和花中未被检测到。利用LP2启动子促使抗稻瘟病和枯纹病的基因表达,可以改良水稻、大麦和小麦的品种,还能在不影响其他组织的情况下,只通过控制叶的性状开发生物能源作物。  相似文献   

19.
20.
对三系不育系G98A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花时、柱头外露率、开颖角度和异交结实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G98A在湿热条件下,花时早、开花集中、柱头外露率高、开颖角度增大、异交结实率高,开花习性好,容易使不育系的繁殖和制种取得高产,降低种子的生产成本;在温凉奈件下,花时迟、开花分散、枉头外露率降低、开颖角度变小,异交结实率低,开花习性差,不利于不育系的繁殖和制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