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袁维佳  张慧绮等 《水产学报》2001,25(2):T001-T002
用电镜研究了中华绒螯蟹Sou状幼体复眼的结构,结果显示出从Sou状幼体Ⅰ期到Sou状幼体Ⅴ期复眼的形态发生了变化,其表面积从SouⅠ的15400μm^2增加到SouⅤ的0.4mm^2,组成复眼的小眼由泡状突起发育成扁平六角形。小眼的折光部分的角膜、成角膜细胞、晶锥等均有一个发育成熟的过程。感光部分从SouⅡ起组成小眼的8个小网膜细胞分化成远端的1个细胞和近端7个细胞二部分,小眼的感杆束直径随幼体发育从3.6μm增加到5.3μm。同时组成的微纤毛数量增多。Sou状体复眼结构中的一个特征是具有较多的高尔基体,随着幼体的发育小网膜细胞中的细胞种类和数量也逐渐增多,在SouⅤ时小眼的结构基本上表现出与成体类似的光适应特征。从复眼的超微结构上看,Sou状幼体复眼的感光功能是逐渐完善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对虾幼体复眼的超微结构_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张志峰 《水产学报》1999,23(3):217-222
用电镜对中国对虾幼体复眼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Z1期复眼仅处于眼基细胞状态,至Z2期,构成复眼的每个个眼的基本组成结构已具备,但各部分结构尚待进一步发育个眼的小眼面至仔虾期以前呈六角形状,但当仔虾体长达0.7~0.8cm时,小眼面基本成为方形,随着幼体发育,角膜厚度渐增,其下角膜生成细胞中主要胞器,如线粒体,粗面内质网逐渐减少;幼体阶段,晶状体外亦有角膜生成细胞延伸而成的鞘包围,晶状体束在  相似文献   

3.
应用光镜及电镜技术研究中国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Leach))复眼的形态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中国鲎复眼表面覆盖角膜层,外形呈半球形,由800-1200个小眼组成,组成复眼的小眼面均为椭圆形。每个小眼包括透光和感光两部分。透光部分由透光锥体和透光孔径组成;感光部分包括小网膜细胞及色素细胞。小网膜细胞分R-区和A-区,R-区是有感杆束分布的区域,A-区是没有感杆束分布的区域,但A区的表面覆盖着色素细胞,色素颗粒主要分布于A-区和R-区的交界处。8个小网膜细胞排列成的桔瓣状结构组成1个小眼的感光部分。[中国水产科学,2006,13(4):517—524]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中华绒螯蟹幼体及仔蟹进行连续采样和组织切片,系统地研究了该阶段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的发育情况。结果表明,中华绒螯蟹的肝胰腺前体出现于心跳期胚胎,由卵黄囊特化而来,为1对囊状结构,此阶段首次出现肝胰腺细胞(柱状上皮细胞)。胚胎孵化后,随着幼体的发育,肝胰腺由最初的1对囊状结构逐渐分叶生长。从Ⅰ期溞状幼体至Ⅴ期溞状幼体,肝胰腺分叶数量分别为4-6-8-12-12,肝胰腺细胞高度由(12.63±4.91)μm增至(44.16±13.57)μm。肝胰腺中的细胞组成也随着幼体的发育逐渐完善,Ⅱ期溞状幼体的肝胰腺中首次出现E细胞和B细胞,Ⅲ期溞状幼体肝胰腺中首次出现F细胞,而R细胞直到Ⅱ期仔蟹才首次出现。从大眼幼体到Ⅲ期仔蟹,肝胰腺细胞高度由(44.93±18.27)μm增至(56.38±5.69)μm。  相似文献   

5.
复眼是甲壳动物重要的光感受器,由几个到数万个小眼组成,对甲壳动物生理和行为有重要影响。介绍了甲壳动物成体复眼结构、胚胎和幼体复眼发育以及幼体复眼中Gq蛋白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6.
三疣梭子蟹光感受器超微结构在昼夜光周期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显示,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eulatus)光感受器由11个小网膜细胞组成.其中,4个小网膜细胞组成了感光部分的远端,另外的7个小网膜细胞组成了感光部分的近端,并成为感光系统的主体.在黎明、正午、黄昏和夜晚4个时间点观察到,其小网膜细胞的结构随昼夜光周期发生节律性的变化.特别以感光部位-感杆束的面积和结构的变化最为明显.另外,在小网膜细胞中的板膜体、膜下储泡囊、色素颗粒等细胞器的形态和数量也随光周期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光感受器的结构变化与光照有关.  相似文献   

7.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显示,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eulatus)光感受器由11个小网膜细胞组成。其中,4个小网膜细胞组成了感光部分的远端,另外的7个小网膜细胞组成了感光部分的近端,并成为感光系统的主体。在黎明、正午、黄昏和夜晚4个时间点观察到,其小网膜细胞的结构随昼夜光周期发生节律性的变化。特别以感光部位-感杆束的面积和结构的变化最为明显。另外,在小网膜细胞中的板膜体、膜下储泡囊、色素颗粒等细胞器的形态和数量也随光周期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三疣梭子蟹光感受器的结构变化与光照有关。  相似文献   

8.
采用组织学和细胞学方法,初步研究了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脑的发生和分化过程。成神经细胞起源于原肠胚期,至膜内无节幼体期位于幼体前端;脑神经节起始于无节幼体Ⅰ期(N1),1对;无节幼体Ⅲ期(N3)脑神经节前端愈合;状幼体Ⅰ期(Z1)分化出嗅脑和前中后脑,此时前脑和中脑前端两侧愈合;仔虾期脑的大部分已经愈合,但后脑仍分离。随发育脑体积增加,髓质占脑体积的比例增加。脑神经细胞在无节幼体Ⅵ期(N6)初步分化为2类:Ⅰ类神经细胞核着色浅,异染色质较少;Ⅱ类神经细胞着色深,核内异染色质较多。神经分泌细胞(NSC)在Ⅱ期(Z2)出现,胞体巨大,电镜下可见分泌颗粒;随着发育该细胞数量逐渐增多。神经细胞体群在糠虾期(M)部分形成,至仔虾期(P)主要神经细胞体群初具规模。中国明对虾至仔虾早期脑的基本结构已经分化完成,但神经分泌细胞的种类和数量的增加有待进一步的发育完成。[中国水产科学,2007,14(1):15-22]  相似文献   

9.
黑斑口虾蛄幼体的发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黑斑口虾蛄(Oratosquilla kempi)幼体各时期在解剖镜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发现黑斑口虾蛄幼体发育经过11个假蚤状幼体期。在水温24-29℃、盐度22-32的条件下,从第Ⅰ期假蚤状幼体(Z1)发育至第Ⅺ期假蚤状幼体(Z11)历时24-27d;第Ⅺ期假蚤状幼体(Z11)发育至第Ⅰ期稚虾蛄历时4-7d。本文详细地描述了从第Ⅰ期假蚤状幼体(Z1)至第Ⅺ期假蚤状幼体(Z11)以及第Ⅰ期稚虾蛄的形态特征,并与口虾蛄(O.oratoria)的发育形态进行比较,以为黑斑口虾的开发利用提供生物学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采用光镜技术观察了哲罗鱼(Hucho taimen)仔、稚、幼鱼期消化道中黏液细胞的形态和密度。结果表明:哲罗鱼黏液细胞共有三种形态,不同发育阶段黏液细胞的分布明显不同。哲罗鱼黏液细胞最早出现在仔鱼期口咽腔部,为囊状;稚鱼期口咽腔部的黏液细胞多为囊状,少量为梨状细胞,消化道前部有少量的囊状细胞;幼鱼期黏液细胞数量和种类剧增,口咽腔部囊状和梨状较少,杯状细胞数量增多;胃与肠以梨状和杯状细胞较多。从仔至幼鱼期消化道黏液细胞的数量、种类和发育特点为:早期的黏液细胞为囊状细胞,随着发育呈梨状细胞,数量逐渐增多,最终发育到杯状细胞。  相似文献   

11.
水硬度对七彩神仙鱼幼鱼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不同硬度的水对七彩神仙鱼幼鱼进行饲养。6周龄幼鱼在硬度为7.94°dH±0.30°dH时饲养84d后,比在硬度为14.71°dH±0.23°dH水中的幼鱼个体大,生长速度快。表明较高硬度的水有利于七彩神仙鱼幼鱼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头足类耳石微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耳石是位于平衡囊内起平衡作用的一对钙化组织,它是头足类的加速度感应器,记录其生命周期内的生物和生态信息。随着鱼类耳石微化学研究及应用的日趋成熟与完善,头足类耳石的相应研究也逐渐兴起。目前头足类耳石微化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无机和有机大分子、微量元素、同位素、微化学标记等方面,其中微量元素是应用研究的重点,在头足类种群识别、生活史分析及栖息环境重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分析认为,头足类微量元素在与栖息环境尤其水温关系的研究中取得了很好的结果,被认为是测定头足类生活水温的温度计。然而,涉及种群识别、生活史分析以及与盐度和食物关系的研究还不够充分,且多集中于Sr/Ca的研究。因此,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要综合多种研究方法按时间和空间序列从日轮水平分析多种微量元素的含量与变化。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通过肉眼观察、镜检,进行干露、饥饿、盐度突降、福尔马林等抗性试验,并采用病毒检测等方法,以期建立评估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虾苗活力和质量标准。结果表明,斑节对虾健康虾苗具有趋光性、集群性,体表光洁,肌肉透亮,肠胃食物充盈等特性。测试虾苗干露时间以15min为宜,健康虾苗干露后能立即恢复活力,而病弱虾苗多出现死亡、昏迷现象;虾苗的成活率随饥饿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随福尔马林浓度升高和时间延长而降低,随盐度突降幅度增加而降低。健康虾苗能忍受100~200μL·L^-1福尔马林溶液30min,成活率近100%;在盐度20~30下虾苗的成活情况较好,而其在淡水中仅能存活1h。对虾苗进行病毒检测,可以避免养殖中因虾苗携带病毒而可能导致的病毒性疾病的暴发。  相似文献   

14.
不同品系盐生杜氏藻培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灵毅  赵强 《齐鲁渔业》1999,16(3):35-37
4种不同品系盐生杜氏藻培养结果表明:常温下,A33是最适宜培养的藻种,经4天培养,藻细胞密度可达到114×104cell/ml,细胞生长率达到0.369;其次是A23、A140、A5藻种,细胞生长率分别为0.317、0.314、0.234。控温条件下,4种品系杜氏藻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增高,是常温条件下的1.2倍。  相似文献   

15.
K^ 是对海洋底栖无脊椎动物幼虫诱导普遍有效的无机离子。本文探讨了K^ 对红海胆等9种胆的变态诱导效果,分析了其安全使用浓度、处理时间等技术。对有关因子对变态率的影响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6.
在虾夷扇贝人工育苗中,积温是衡量亲贝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试验表明,当4℃以上的有效积温达到80.6~85.3℃时是人工采卵的最佳时机,可取得最佳的育苗效果  相似文献   

17.
氯氰菊酯暴露对草鱼4种器官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氯氰菊酯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9.30±0.48)g的急性毒性实验及对鳃、肝、肾、脾的组织学研究,探讨了随着氯氰菊酯浓度的增加以及暴露时间的延长草鱼组织结构损伤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氯氰菊酯对草鱼种的48 h-LC50和96 h-LC50分别为55.21μg/L和25.00...  相似文献   

18.
梁晓红  葛黎丽 《水产养殖》2014,35(10):37-42
利用中国台风网"CMA-STI热带气旋最佳路径资料数据"和多卫星遥感观测资料,本文对2011年09号梅花台风、2011年06号马鞍台风和2012年10号达维台风在发展过程对中国江苏近海海域海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辅助以沿岸的海温实测资料进行对比验证,借此提高对近海海域上层海洋物理环境对台风响应的认识。分析结果表明,台风对近海SST的影响程度与台风自身强度和台风的移动路径密切相关,近海SST降低区域一般位于台风路径的右侧,最大SST降低一般滞后台风中心两天或一天。当台风在远海活动并靠近江苏近海时,江苏近海海域SST略有上升;当台风进入江苏近海时,近海海域SST大幅降低;登陆台风在登陆后近海才出现最大降温。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选取具有多态性的6对微卫星引物对构建的2批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完全双列杂交家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6个微卫星标记在9个家系360个个体中共检测到32个等位基因,有效等位基因(Ne)为1.758 7~3.586 5,观测杂合度(Ho)为0.144 4~0.488 9,期望杂合度(He)为0.432 0~0.722 2,Shannon指数(I)为0.691 9~1.507 4。9个家系都有单态位点,平均Ho为0.129 2~0.466 7,平均He为0.155 0~0.439 6,平均I为0.248 5~0.712 2。有19个位点(占35.19%)极显著地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各家系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109 0~1.137 2,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320 7~0.896 8。家系L4B46与L4B48的遗传距离最大,与D3D313的遗传距离最小。UPGMA法聚类分析显示,9个家系分为3支,L4B48单独成一支,B4D426、B4D427与D4B445聚成一支,其余家系聚成一支。该研究结果为合浦珠母贝家系选择育种的亲本选择与交配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对虎斑乌贼受精卵卵黄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幼体的营养需求量,为其幼体配合饲料研制提供参考数据。随机选取大约800个虎斑乌贼受精卵的卵黄,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其水分、灰分、粗蛋白质、粗脂肪、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元素含量。结果表明:1)虎斑乌贼受精卵卵黄中粗蛋白质含量为76.33%(干重基础);总氨基酸(TAA)和必需氨基酸(EAA)含量分别为71.22%和32.38%(干重基础),EAA/TAA为45.46%,氨基酸中以谷氨酸(Glu)含量最高(9.97%),必需氨基酸中亮氨酸(Leu)含量最高(7.58%)。2)其粗脂肪含量12.71%(干重基础);共检出17种脂肪酸,包括8种饱和脂肪酸(SFA)、5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4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FA、MUFA和PUFA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43.47%、7.54%和49.25%,其中以DHA含量最高,达32.80%,EPA含量为7.70%,DHA/EPA为4.26。3)检测出Na、K、Ca、Mg、Sr、Mn、Fe、Cu、Zn、Al和As 矿物元素,微量元素中富含Zn、Al和Fe,含量分别为 0.77、0.71和0.43 mg/kg(鲜重基础)。由此可见,卵黄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富含n-3PUFA的特点;虎斑乌贼幼体饲料中蛋白质需求量参考值为76.33%;氨基酸需求量参考值,如赖氨酸(Lys)为5.49%,蛋氨酸(Met)为2.63%;脂肪的需求量参考值为12.71%,DHA为4.17%,EPA为0.98%;微量元素需求量参考值,如Zn为2.77 mg/kg,Cu为0.19 mg/kg(干重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