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海鹅观草和无芒鹅观草种子萌发条件及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产地,收获时间,贮藏条件相同的青海鹅观草和无芒鹅观草种子进行了15、20、25、30℃四种恒温及10-25、15-25、15-30、20-30℃四种变温处理,测定其萌发适宜温度;相继以适宜萌发温度,分别结合预冷,光照和0.2%硝酸钾三种预处理及低温、变温等措施测定两种子适宜的破除休眠技术。结果表明;鹅观草种子适宜萌发为15-25℃、15-30℃变温及20℃恒温,青海鹅观草还适宜10-25℃的低变  相似文献   

2.
不同温度对多年生禾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设置了6种恒温、5种变温,对22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根据各温度下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最初萌发时间等指标,来探讨发芽的最适温度。结果表明,供试种子在变温下的发芽率普遍高于恒温下,20℃时种子在萌发的第9d按发芽指数统计有13种达最大值,所有品种的发芽指数对温度反应的排序为5<10<10~15<15<20℃,各牧草种子的发芽最初萌发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发芽的最适温度因种和品种而异,本试验的22种牧草发芽最适温度在15~25℃之间。  相似文献   

3.
温度、光照和发芽床对假俭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室内进行了假俭草种子净度检验样品最低限量和发芽检验方法的研究,探讨了光照(以黑暗为对照)、温度(分别包括20℃恒温,15/25℃、20/30℃、20/35℃和25/35℃变温)和发芽床(分设纸上TP和砂中S)等因素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假俭草种子净度检验样品最低限量是3g,送验样最低量以及计数其它植物种子检验样品最低量均为30g;最佳萌发条件为20/30℃或20/35℃变温(16小时低温,8小时高温),高温时段设光照,和纸上(TP)发芽;发芽的初次和未次计数时间分别以第10天和第21天为宜;种子的幼苗发育可划分为单子叶植物子叶留土类型。  相似文献   

4.
结缕草种子发芽温度及打破休眠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不同温度发芽试验,结缕草休眠种子发芽温度以温差较大的20 ̄35℃变温最为适宜,10℃、15℃、20℃、25℃和30℃5种恒温均不利于种子萌发。在8种破除种子休眠方法试验中,硝酸钾加大量元素钙或硝酸钾加微量元素锌浸种处理可有效地破除种子休眠。  相似文献   

5.
不同温度对多年生禾草处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颜红波 《草业科学》1998,15(4):22-26
设置了6恒星中恒温、5种变温、对22种多年生禾本科牧草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根据各温度下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最初萌发时间等指标,来探讨发芽的最适温度。结果表明,供试种了在变温下的发芽率普遍高于恒温下,20℃时种子在萌发的第9d按发芽指数统计有13种达最大值,所有品种的发芽指数地温度反应的排序为5〈10-15〈15〈20℃,各牧草种了的发芽最初萌发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发芽的最适温度因咎和品种而异,本  相似文献   

6.
不同温度对苜蓿与苜蓿菟丝子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测了8个不同温度下(5,10,15,20,25,30,35和40℃)3种苜蓿和苜蓿菟丝子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结果表明,苜蓿菟丝子种子的最适发芽温度为30℃,此时发芽率为9%,3d发芽势为6%,3种苜蓿种子的最适发芽温度为25℃,此时种子的发芽率为81%~84%,3d发芽势与发芽率相同。从生态学角度分析了苜蓿菟丝子种子的发芽特点与其寄生生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野小花碱茅种子发芽生理特性研究是进行种子生理特性选育的前提,从温度和水分两方面进行研究,试验表明:浸种水量和浸种时间对小花碱茅种子发芽影响不显著。变温条件是影响小花碱茅种子发芽的主导因素,最适宜的变温发芽条件为10 ̄25℃,其次是10 ̄20℃,高温20 ̄85℃影响种子发芽。在恒温条件下,碱茅种子发芽率极低,15℃恒温条件下野生小花碱茅的发芽率仅为3.0%。  相似文献   

8.
塔落岩黄芪种子发芽标准的确定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试验探讨了果壳、光、温度、发芽床对塔落岩黄芪种子萌发的影响。温度设处理20℃、25℃、30℃恒温及15 ̄25℃和20 ̄30℃变温;恒温下设黑暗与光照2个处理;发芽床设纸上、纸间、竖纸卷、沙上、沙中5个处理。试验选出了最适合于塔落岩黄芪种子萌发的最佳组合,并根据塔落岩黄芪种子萌发时的发育特征,确定了种苗鉴定标准和初次、末次计数时间。  相似文献   

9.
驼绒藜种子萌发检验标准及幼苗发育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研究了《国际种子检验规程》及我国《牧草种子检验规程》中均未包括的驼绒藜种子的萌发检验标准化问题。探讨了温度,光照及发芽床等因素对驼绒藜种子萌发的影响。温度设立了15℃,20℃,25℃,30℃恒温,15/25℃和20/30℃变温共六水平。光照设立了照光和黑暗两水平。发芽床设立了纸上和沙中两种。从中选出了适合于驼绒藜种子萌发的最优组合。并根据驼绒藜种子在萌发时的发育特征,确定了种苗鉴定标准及计数时间。  相似文献   

10.
针茅种子萌发检验标准及幼苗发育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青丰  易津 《草业科学》1995,12(4):50-52
研究了《国际种子检验》及我国《牧草种子检验规程》中均未包括的针茅种子的萌发检验标准化问题,探讨了温度、光照及发芽床等因素对克氏针茅种子萌发的影响。温度设立了15,20,25,30℃恒温,15/25和20/30℃变温共六水平;光照设立了光照和黑暗两水平;发芽床设立了纸上 、纸间和砂中三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