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羊草是东北松嫩盐碱化草地上的建群植物,具有较强的耐碱胁迫能力。种子萌发期对盐生植物植株建成与分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不同采收时期羊草种子对碱胁迫环境发芽能力比较在国内外未被研究的现状,研究以Na_2CO_3为碱胁迫处理液,设置4种胁迫浓度(25,50,75,100 mmol/L)以比较不同采收期(盛花期后24,29,34,39 d)羊草种子在碱胁迫下的发芽能力。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时期的羊草种子表现出不同的耐碱性,盛花期后39 d采收的羊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复萌率、总发芽率以及根芽长均优于其余3个采收时期的种子;随着碱浓度的增加,各采收时期羊草种子发芽指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25 mmol/L碱胁迫浓度下羊草种子发芽品质最佳;碱胁迫下未萌发的羊草种子复萌率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这也是羊草种子对高碱胁迫环境的生理适应策略。另外,相对于芽,羊草根对碱胁迫浓度更为敏感,当碱胁迫浓度为50 mmol/L时,羊草根无法生长。  相似文献   

2.
PEG引发对达乌里胡枝子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不同水势(0 Mpa、-0.2 Mpa、-0.6 Mpa和-1.2 Mpa)的PEG-6000溶液对2004年和2006年采收的达乌里胡枝子种子进行0 d、1 d和2 d的引发处理.结果表明:对于2004年采收的种子,引发1 d和引发2 d均能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发芽速度(p<0.01).而-0-6 Mpa的PEG-6000溶液引发却显著降低了种子的活力指数和发芽速度(p<0.05);对于2006年采收的种子,引发1 d和2 d均能显著提高种子的活力指数(p<0.01),同时降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发芽速度(p(0.01).水势为-0.2Mpa的PEG-6000溶液引发能显著提高其发芽势(p<0.05),而-1.2Mpa的PEG-6000溶液引发却显著降低了种子的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p<0.05).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华北驼绒藜在乌兰察布盟地区的野生种子繁育田、人工种子繁育田、人工种苗繁育田建设技术,以及其种子采收和贮藏技术。在乌兰察布盟草原其种子于9月底至10月初成熟,最佳种子采收期仅15d左右。在通风干燥条件下,贮存3年的野生华北驼绒藜种子发芽率仅为21%~32%。栽培驯化可提高其种子的发芽率及千粒重。  相似文献   

4.
贵州产高羊茅种子建坪效果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羊茅种子稃片为黄、半黄和青色三个时期采收种子,用它们与原进种子作建坪质量对比表明全黄种子、半黄种子、青色种子和原进种子在叶宽、盖度、色泽方面无显著差异;在株高方面青色种子与原进种子无显著差异,全黄和半黄种子与原进种子有显著差异.说明新收种子均可用于草坪建植,为防止脱粒,以种子稃片呈半黄时收获为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5.
首先要掌握好种子的成熟期和成熟度。即使是同一棵花木,种子也不会同时熟,随熟随采收,以免风吹种落鸟啄食,或阴雨天种子霉烂、种子熟透散落。要选开花早或成熟早的种子留种。这样的种子来年播种发芽早且健壮、开花也早。如发现花朵或颜色等有变异的应单独收留和单独种养,这样可能会繁育出新品种来。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华北驼绒藜在乌兰察布盟地区的野生种子繁育田、人工种子繁育田、人工种苗繁育田建设技术,以及其种子采收和贮藏技术。在乌兰察布盟草原其种子于9月底至10月初成熟,最佳种子采收期仅15d左右,在通风干燥条件下,贮存3年的野生华北驼绒藜种子发芽率仅为21%-32%。栽培驯化可提高其种子的发芽率及千粒重。  相似文献   

7.
邢义 《山东饲料》2013,(18):287+297
华北落叶松是我国华北地区中山以上山地的主要造林树种。结合我区落叶松播种育苗实际情况,参照超干贮藏法,做到有计划的采收和贮藏种子,确定合适播种量,连续三年对落叶松种子进行了发芽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落叶松种子连年贮藏对发芽率有显著影响,对种子发芽势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白三叶种子大面积生产试验初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解朗目山的气候、土壤对白三叶草种子生产的影响,建植种子基地。1994年采收种 子228kg/hm^2。种子饱满,克粒数为1347,成熟好,生活力强。因此在朗目山建植白三叶草种子基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百脉根不同成熟期的种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不同成熟期采收的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种子和荚果进行了多种因素及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百脉根种子成熟很不一致,裂荚性极强。生产中,种子损失严重,而且所收获的种子品质也差;其种子产量和品质受到单位面积裂荚数和成熟荚果数的制约。在裂荚最少、成熟荚最多时收获最佳,不仅种子产量高、饱满种子数多,千粒重大,而且种子内部各营养成分的转化积累已基本完成,这时的种子具有发芽性能好,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高,平均发芽天数短等特性。  相似文献   

10.
山槐是长白山区珍贵阔叶树种,本文从育苗地选择及整地、种子采收及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山槐播种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1.
1 适时无伤采收,保证采收质量 枇杷果实在成熟前的1 5~2 0天膨大最快,糖分迅速提高,酸度下降并逐步着色,采后基本上没有后熟作用。采收适期应以果面和种子充分着色为准,需贮藏或外销的果实可在八九成成熟时采收。采收过早严重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着色后晚采则果肉变软,风味下降,落果、皱果和烂果增加,并影响夏梢抽发和次年产量。枇杷花期长达1~2个月,成熟期参差不齐,采摘要分期分批进行,选黄留青,以保证果品质量。采收宜在早上露水干后或傍晚进行,雨天及高温烈日下均不宜采收。枇杷果皮薄,果面上有一层蜡粉茸毛,稍微碰擦即受伤变色。采…  相似文献   

12.
唐古特大黄种子灌浆充实动态及发芽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种植4年的唐古特大黄种株,从花后第10天开始每隔3 d测定种子发育动态直至种子全部成熟,风干后测定种子发芽特性,旨在揭示唐古特大黄种子灌浆动态及其与发芽质量的内在联系,为确定种子最佳采收期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结果表明,唐古特大黄种子百粒干重的变化趋势呈“S”型曲线,符合Logistic方程,快增期在花后12~39 d,开花60 d后灌浆基本结束。种子脱水速率随灌浆进程的递进持续加快,含水量稳定下降。开花22 d开始采收的种子具较低萌发能力,此后随灌浆进程的递进,发芽质量指标均显著提高,花后49 d开始,种子发芽质量指标趋于稳定,开花55 d后种子含水量下降至10%以下。种子的发芽质量指标与百粒干重和灌浆持续期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灌浆速率受天气影响较大,说明唐古特大黄种子成熟度对种子的发芽质量具有显著的影响,种子最佳采收期应在开花后55~60 d(7月下旬至8月上旬),种子含水率在10%左右时分批采收为宜。  相似文献   

13.
蒙古黄芪种子灌浆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甘肃渭源县种植的二年生蒙古黄芪,在盛花期挂牌标记开花一致的植株,从开花后第10 天开始测定种子灌浆动态,旨在为其种子标准化采收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结果表明,蒙古黄芪种子百粒鲜重在开花后31 d达到最大,随后迅速下降到接近干重的水平。籽粒干重变化趋势呈“S”型曲线,符合Logistic 方程,快增期在花后19~33 d,至花后50 d灌浆基本结束。灌浆速率呈“快-慢-快-慢”规律,籽粒脱水速率随灌浆进程而加快,含水量持续下降,含水量下降最快的时期为灌浆高峰结束期。以上说明蒙古黄芪种子籽粒脱水加快、干重和含水量趋于稳定是种子成熟的标志,采收期应在花后50~56 d左右(7月底至8月初),种子含水量在3.0%左右,种荚尚未开裂和荚柄离层尚未形成时为最佳,应根据成熟情况及时分批采收为宜。  相似文献   

14.
施肥对驯化条件下线叶野豌豆饲草和种子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绿洲区驯化条件下的新疆线叶野豌豆为材料,进行施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区线叶野豌豆饲草产量比未施肥高出1 857.1 kg/hm2,饲草的再生率为38.1%,明显高于未施肥区的31.9%。同时施肥可明显使种子成熟期集中,采收种子时期分5个时间段,第2、3时间段收获的种子占全部种子产量的76%。施肥区种子总产量比对照高62.6%。施肥处理可明显的提高线叶野豌豆饲草和种子产量,对改善牧草种子品质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澳大利亚的核桃采收 澳大利亚的核桃一般是在3月底到5月初采收.根据品种不同和当年的气候条件稍有差异。采收工艺的确定目的是获得品质最好的产品.即果仁饱满,色泽浅淡。其中科学地掌握核桃的成熟度.是核桃采收的关键所在。成熟的核桃有两部分组成.外层的青果荚和里面坚果部分。按照核桃的生长过程,只有青果荚成熟后,核桃才容易脱落.便于采收。但是这两部分并不是同时成熟,一般坚果早熟于青果荚。往往当青果荚成熟时,坚果已到了过熟阶段,此时采收,已影响到果仁品质。  相似文献   

16.
种子活力是种子生理学的较新领域,它是以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和遗传学为基础的种子生理学的前沿.目前,它是检验种子质量高低的一项可靠指标.以往对种子活力的研究多集中在蔬菜及粮食作物种子上,近年来对牧草种子活力也有一些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与其他作物相比,多数牧草种子千粒重低,且生育期、花期、种子成熟期同步性差,同一时间采收的种子成熟度差异很大,从而导致发芽势弱、出苗缓慢,还有些种子有不同程度的休眠特性及种子的活力丧失等等.改善这类种子的出苗速率,培育健壮的幼苗是草业建设中面临的一项重大的技术课题.  相似文献   

17.
野生高乌头开花习性及种子灌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甘肃永登县野生高乌头植株为研究材料,标记初花期一致的植株,每天测定单株开花数和蓇葖果数,并每隔3 d测定蓇葖果种子数、粒重和体积,对其开花结果动态和种子灌浆特性系统研究,旨在揭示其开花结果习性及其种子灌浆规律,为探寻高乌头种子发育规律及适宜采收期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野生高乌头植株主花序花蕾自下而上依次开放。单花开放后第3天形成蓇葖果,第15天种子成形,并开始脱水形成干物质积累。单株开花数等于蓇葖果数,基本不落花,但仅主花序中部及以下部位蓇葖果具成熟种子。在种子整个灌浆过程中,百粒鲜重和干重的变化动态均呈“S”型曲线,符合Logistic方程。籽粒鲜重快增期在花后7~21 d,最大增长速率出现在花后14 d,在花后27 d达到最大,而干物质积累快增期在花后16~30 d,最大积累速率出现在花后23 d。开花36 d后蓇葖果脱落,种子灌浆和株上脱水中断,导致种子含水量达50%以上,采收后种子在快速脱水过程中可能形成深休眠特性,说明高乌头种子适宜采收期为开花后第36天左右(8月中下旬),蓇葖果尚未开裂时及时分批采收为宜。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水果型甜玉米的栽培技术,包括茬口与大田选址、种子处理、播种、苗期管理、穗期管理、花粒期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9.
沙打旺、紫花苜蓿、草木樨、羊草、披碱草、野大麦、碱茅等,都是常见的豆科和禾木科优良牧草。这些牧草,对于改造我省的“三化”草原,改变荒山、荒坡的面貌,发展畜牧业生产有着重要作用。但是,这些牧种草子大部分都十分细小,在采收中,要特别注意下面几件事。一、小而轻的种子。种子里贮存的营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细柱西番莲为研究材料,分别选取采收后常温储存1m、2m、4m和5m的种子进行实验,通过动态监测种子的发芽时间、发芽率、发芽势、子叶大小、第一片真叶大小以及幼苗的生物量,了解细柱西番莲种子萌发特性、活力变化等特性以及幼苗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在常温条件下,储存时间为1m的细柱西番莲种子发芽最快,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同时幼苗子叶大小、第一片真叶大小、生物量等幼苗生长指标亦是最高的。而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均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幼苗生长指标也随着下降。可见,细柱西番莲种子的活力和幼苗健壮程度与储存时间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