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烟草赤星病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易龙  肖崇刚 《植物保护》2003,29(5):10-14
在烟草赤星病综合防治研究中 ,国内外对烟草进行了诱导寄主抗病性、生物防治、化学药剂防治、转基因抗病育种等方面的研究。本文综述了近年烟草赤星病综合防治的研究成果 ,提出利用生物技术获得抗病品种 ,及采用生物防治、诱导抗病性进行烟草赤星病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2.
防治烟草赤星病的生防菌剂田间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年6月~8月,在湖北省房县土城镇进行了防治烟草赤星病的生防菌剂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5种参试生防菌剂对烟草赤星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效果最好的为四霉素,相对防效达到63.99%,研制的拮抗菌中,以X10效果最好,达到58.18%,其次是X12,相对防效为51.05%;相对于化学药剂,5种生防菌剂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均好于药剂对照,其中X10、四霉素防效显著高于药剂对照。  相似文献   

3.
烟草赤星病属于暴发型病害,在发病季节,遇到适宜的发病条件,病菌孢子1h可萌发,8h完成侵入,48h后出现症状,可在短期内流行成灾。赤星病栽培防治为基础,药剂防治是关键。本项研究是烟草赤星病的发生规律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田间药效试验,以确定喷药时间、喷药次数,选用对路农药。  相似文献   

4.
烟草赤星病的为害症状与药剂防治谭荫初(湖南省农科院植保所长沙410125)烟草赤星病是烟草生育后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80年代以来,我国各产烟区赤星病的发生和为害有日益严重趋势,烟叶发病率最高可达80%以上,使烤烟质量下降1~2个等级。重病区减产减值达...  相似文献   

5.
烟草赤星病(Alternariaalternata(Fries)Kisler)是云南烟区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成熟烟叶,烤烟每年因赤星病的危害,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为有效地防治该病,我们通过多种药剂筛选,得出防治效果好的有40%菌核净等,今对4...  相似文献   

6.
不同微肥叶面处理对烟草病害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微肥施用对烟草病害的防控效果,在重庆市黔江区水市烟草基地开展了田间小区试验,调查不同处理对烟草病害的影响.结果表明:团棵期和旺长期2次叶面补充微量元素对烟草普通花叶病、赤星病、野火病和青枯病均有一定控制效果.其中,叶面补充锌元素对控制烟草普通花叶病、野火病的效果较好,叶面补充硼元素对烟草赤星病、野火病和青枯病的防控效果较好.因此,在今后实际生产中,可结合烟草生长和病害防治关键期,通过叶面喷雾或灌根的方法分时期、分次、适时、适量补充硼肥和锌肥,同时,结合药剂复配来实现农药的减量增效以及减少防治投入,这对于烟株保健、控制化学投入品、延缓病害进程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烟田精准新型施药器械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种喷雾器和2种农药组合的6个处理,对烟草赤星病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选用WS-18D电动喷雾器(山东卫士植保机械有限公司生产)和10%宝丽安可湿性粉剂(生物农药)防治烟草赤星病,能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防治烟草赤星病的高效杀菌剂,在室内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2种常用药剂对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抑制效果.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30%醚菌啶酰菌抑制效果最好,EC_(50)为1.05mg/L;其次为9%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EC_(50)为2.09mg/L;作为一种广谱保护性杀菌剂的77%硫酸铜钙可湿性粉剂,由于作用机制与其他化学药剂不同,在培养皿药剂敏感性测试中对赤星病菌的药剂敏感性较低.  相似文献   

9.
通过5种杀菌剂氧化亚铜 过氧乙酸、氧化亚铜单剂、甲基硫茵灵、多抗霉素、多茵灵对荼赤星病分生孢子萌发率测定.证明氧化亚铜 过氧乙酸的抑制率最佳,为81.27%.经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氧化亚铜加过氧乙酸、波尔多液对茶赤星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处理防效分别为92.51%、84.93%.根据各药剂的防效及特点,氧化亚铜加过氧乙酸是防治茶赤星病最理想的药剂.  相似文献   

10.
唑蚜威防治烟草蚜虫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晓波 《植物保护》1997,23(4):40-41
唑蚜威防治烟草蚜虫药效试验吴晓波(云南省植保植检站农药检定室昆明650034)烟草蚜虫是我省烟草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之一,给烤烟产量及品质带来很大的损失。由于长期使用抗蚜威、乐果等药剂已导致我省一些地区烟蚜产生抗药性,仅靠施用这类药剂难以达到理想的防治效...  相似文献   

11.
烟草赤星病的防治药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龙 《植物医生》2002,15(5):39-39
近年来烟草赤星病在国内各烟区普遍发生 ,正成为严重影响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叶斑型病害之一 ,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和各种条件的限制防治措施 ,一直未能获得理想效果。赤星病具有潜育期短、流行速度快的特点 ,在适宜发病的气候条件下 ,烟叶品质下降、香气量减少、刺激性杂气增加 ,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赤星病已成为优质烟生产的一大障碍。长期以来为控制赤星病的危害 ,科研及生产单位都作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由于赤星病菌分化速度较快 ,加之目前生产上种植的品种多不抗病 ,因此药剂防治仍是一个主要的手段。现对目前生产上使用的药…  相似文献   

12.
烟草赤星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星病(Alternaria allernata)是威胁烟草生产的一大病害。近年来,随着春烤烟的推广种植和品种的感病性,赤星病已成为烟草上的重要病害。1992年在我县大流行,造成100多万元的巨大损失。为摸清赤星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我们进行了本项研究。现把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内生细菌菌株Itb162和附生细菌菌株Ata28能有效地抑制烟草赤星病,本试验观测和比较拮抗内生细菌和拮抗附生细菌及其混合菌液对烟草赤星病的控病作用及其对烟草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诱导情况及病程相关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内生细菌和附生细菌及其混合菌液都能显著地抑制烟草赤星病,混合菌液处理效果最好。在诱导抗性试验中,经内生细菌和混合菌液处理,烟草体内PAL、PPO、POD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病程相关蛋白也有量的积累,而附生细菌没有诱导作用。上述试验结果说明内生细菌比附生细菌更易对烟草产生诱导抗性,其混合作用的诱导抗性主要来自于内生细菌。  相似文献   

14.
为寻找可有效防控烟草赤星病的生防菌资源,利用平板对峙法从四川凉山的烟叶上分离并筛选得到6株对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其中以菌株SYL-3的拮抗作用最强。结合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16S r RNA及gyrA测序分析,鉴定SYL-3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进一步研究发现,SYL-3对烟草赤星病菌、马铃薯早疫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等16种病原真菌均有较强拮抗作用,能成功定殖于烟草叶面并进入维管束组织,在田间施用后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效优于对照药剂菌核净。  相似文献   

15.
烟草一生中从育苗到收获 ,往往会遭受多种真菌病害的危害 ,国内有记载的烟草真菌病害近40种 ,其中危害重大的有10多种 ,主要包括烟草黑胫病、烟草赤星病、烟草炭疽病、烟草低头黑病、烟草白粉病、烟草蛙眼病等。有些病原可在烟草生长的各个时期危害其各个器官 ,也有些病原只在烟草生长的某些时期危害某些器官。有些烟草病害如青枯病、白粉病、曲叶病等有一定的区域性 ;另一些病害如黑胫病、赤星病、炭疽病等危害几乎没有区域限制 ,常随不同年份的气候而发生。随着烟草专业化生产的不断发展 ,对品质、产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加强研究和防治…  相似文献   

16.
保康县种植烤烟已有10余年的历史,近年来,以烟草花叶病为主的烟草病毒病已发展成为大田生长期的主要病害,平均发病率在20%以上,今年发病面积超过200hm^2,由于其防治相对比较困难,给烟叶生产带来了巨大损失。本试验旨在通过几种抗病毒抑制剂田间药剂对比分析,从中筛选出1~2种效果相对较好的抗病毒药剂,用于指导全县烟草病毒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易龙 《植物医生》2002,15(6):7-9
随着烟草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 ,连作烟田的增多 ,连作年限的延长 ,耕作栽培制度及烟草品种的变化 ,烟草病害种类也随之增多 ,危害不断加重。在各类病害中 ,烟草叶斑病成为了烟草生产威胁最大的一类病害。烟草赤星病、烟草野火病在中国各烟区为害逐年加重 ,局部地域常出现毁灭性为害 ,给烟叶生产带来重大损失。鉴于叶斑病危害的严重性 ,现对烟草生长期容易混淆的主要叶斑病害的识别特征及防治技术加以总结。1 烟草赤星病烟草赤星病俗称“红斑”、“恨虎眼” ,该病是烟叶成熟期的病害 ,在烟株打顶后 ,叶片进入成熟阶段开始发病 ,条件适宜病情…  相似文献   

18.
为研制有效防治烤烟赤星病的高效安全生物农药,以云南省玉溪市烟草上筛选的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HY19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峙试验、发酵液和挥发性物质抑菌试验以及温室烤烟赤星病防治试验,研究该菌株对多种作物病原真菌的拮抗和对烤烟赤星病的防治作用。结果显示,在对峙培养中,菌株HY19能不同程度抑制烤烟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松苗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辣椒疫霉病菌P. capsici、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小麦根腐病菌Bipolaris sorokiniana、黄瓜蔓枯病菌Mycosphaerella melonis、烤烟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柑橘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oides和油菜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的生长,使病菌菌丝分枝增多、膨大、畸形、扭曲,抑菌率为56.75%~100.00%。无菌发酵液显著抑制供试病菌生长和孢子萌发,增加菌丝丙二醛含量,降低蛋白质、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菌株...  相似文献   

19.
烟草叶部病害种类及综合治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烟草后期叶部病害对烤烟生产造成的损失,介绍烟草主要叶部病害的种类及发病特点,并提出栽培管理、烟草生育期保健、农事操作和化学药剂等综合防治措施,为烟草叶部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关博元 《植物医生》2007,20(2):32-33
烟草赤星病Alternaria alternata(Fries)Keissler是烟草生长中、后期发生的一种为害叶部的真菌性病害,是世界烟草生产上威胁最大的病害之一。赤星病于1892年首次在美国发现,20世纪50年代以前是非洲烟草生产上的重要病害,其后在世界各国广泛发生。在我国,赤星病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发生,70年代间歇危害,80年代以后,全国各烟区的赤星病害日趋加重,以黑龙江、吉林两省的为害最为严重。20世纪90年代以来,烟草赤星病的发生逐年上升,愈趋严重。根据1997年我国16个产烟省(区)的调查,赤星病已经在其中12个省(区)上升为主要病害,在其余4个省亦为次要病害,并且在15种主要烟草病害中,烟草赤星病已成为继普通花叶病毒病和黄瓜花叶病毒病之后的第三大病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