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了研究不同鱼粉水平下添加海力素产品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的影响,作者进行了为期6周的试验,结果显示,凡纳滨对虾饲料中添加5%和10%海力素可提高对虾摄食量和增重率,因此可应用于低鱼粉对虾饲料中。  相似文献   

2.
饲料配方中纤维素含量对草鱼生长及饲料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正> 饲料中纤维索的含量对鱼类成长与饲料利用的影响报道不多。增田等(1949)在鲤鱼饲料中添加东洋滤纸粉时对鲤鱼的生长有所影响;Halver(1961)指出完全除去大鳞大马哈鱼试验饲料中的α——纤维素时,蛋白质的利用效率就会降低,而另有报道指出(桥本,1973),在美洲红点鲑的试验饲料中含有4%的羧甲基纤维素时,其生长减慢,Dupree(1966)在斑点又尾(鱼回)试验饲料中加入纤维素粉达21%时,可促进其增重。  相似文献   

3.
薄涛 《畜禽业》2007,(12):8-9
选用体重9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60头,根据体重大小性别比例随机分成2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头,对照组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喂基础日粮+0.1%猪用复合酶制剂,试验期35d。结论是在断奶仔猪的基础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可以使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提高6%,且两者差异显著(P<0.05);饲料报酬比对照组提高了5.6%(P<0.05);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降低0.14元,经济效益提高了4.4%。  相似文献   

4.
引言碳水化合物在动物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在动物消化道内水解成葡萄糖而被吸收。葡萄糖在组织中除供给热能外,且在维持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调节动态平衡的作用。养鱼饲料的碳水化合物原料主要是淀粉和纤维素。淀粉类物质不仅起着能源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以作为饲料粘合剂。纤维素对饲料中营养素的消化速度和饲料物理性状有一定影响。饲料中含有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可提高蛋白质的利用效率,促进动物生长增重,起到节省蛋白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饲用酶制剂对新西兰肉兔生长性能的影响,特进行本试验。选择60只30日龄断奶新西兰兔按窝配对分为3组,C组为对照组,T1组和T2组日粮中分别添加0.8%和0.15%饲用复合酶制剂,测定各组日增重、日耗料、饲料转化率。结果表明:肉兔日粮中加入适量的酶制剂可以提高肉兔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降低生产成本;酶制剂的剂量以0.15%效果较好,0.8%的酶制剂剂量似有些过量。  相似文献   

6.
纤维素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圈华 《畜禽业》2005,(3):21-22
随着养殖业的飞速发展,饲料行业原料短缺的状况越来越突出。粗纤维作为自然界中含量最丰富、来源最广泛,又可再生的饲料资源,由于利用率低而至今未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如何成功地开发和利用纤维素资源足目前饲料资源开发的关键。国内外研究推广的利用纤维素的方法很多,如微生态制剂发酵、氮化、酶降解法等。但通过利用纤维素酶或复合酶制剂达到有效利用,则成为国内外动物营养学家极为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李聪 《水产养殖》2011,32(7):46-49
以酪蛋白作为蛋白源,植物油作为脂肪能量基础来源,用糊精调节能量梯度。添加等量α-淀粉、复合预混料,用羧甲基纤维素(CMC)作为粘合剂,配制成不同梯度的蛋白质和能量的试验饲料。以增重率、蛋白质效率和饲料系数为评判依据,对体重为25.80±0.34g的胭脂鱼适宜蛋白质含量及其能量蛋白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胭脂鱼幼鱼配合饲料中的适宜蛋白质含量范围为40~45,饲料的最佳能量蛋白比为460。当试验饲料蛋白质含量为41.15,能量蛋白比为460时,试验胭脂鱼获得最大增重率为73,最低的饲料系数为1.52,以及最高的蛋白质效率为1.65。  相似文献   

8.
李玮 《畜禽业》2023,(8):30-32
目的 探究复合酶制剂对仔猪生长性能及饲料消化率的影响。方法 试验选用80头28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在基础日粮中根据体质量分别添加0、200、400、600 mg/kg的复合酶制剂,试验为期30 d。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Ⅱ和试验组Ⅲ仔猪的终测体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显著升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Ⅱ和试验组Ⅲ仔猪对饲料中干物质、粗脂肪、粗蛋白、粗纤维和粗灰分的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 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可以有效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改善仔猪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提高营养物质吸收率,且在该试验条件下,复合酶制剂的最适添加剂量为600 mg/kg。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5,(11)
目的:研究用小麦替代玉米后,生长育肥猪的生长性能的影响,探讨适宜的替代量。方法:选用平均体重为28.84±1.12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135头,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9头猪。第Ⅰ组、第Ⅱ、Ⅲ、Ⅳ、Ⅴ组分别替代基础日粮中0%、20%、40%、60%和80%的玉米,并在其中分别添加0.00%、0.10%、0.15%、0.20%和0.25%的小麦复合酶,试验期60 d。结果 :用小麦替代基础日粮中20%、40%的玉米可不同程度提高生长肥育猪的平均日增重;添加40%的玉米时干物质、粗蛋白、钙的消化率最大,此时分别比对照组增大12.96%、1.57%和1.52%;料重比、饲料成本最低,降低了料重比7.23%,降低饲料成本7.40%,提高利润率41.77%。结论:在添加小麦复合酶的情况下,生长猪的饲料中小麦替代40%的玉米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试验采用正交L18(37)表,用酪蛋白、结晶纤维素、鱼油分别作为蛋白源、纤维素源和脂肪源,制成含蛋白质36%、40%、44%,脂肪4%、6%、8%,纤维素3%、5%、7%的试验饲料,在水族箱中对体重19~25g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配合饲料中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的适宜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配合饲料中含40%~44%蛋白质、4%~6%脂肪、3%纤维素具有显著的促增重效果,高的生长比率,良好的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P<0.01),交互作用极显著(P<0.01);5%和7%纤维素都显著地降低了生长比率、蛋白质效率、蛋白质表观消化率,使饲料系数极显著升高(P<0.01)。  相似文献   

11.
选取360尾初始体质量约为2.48 g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幼鱼,随机分为4组,分别投喂添加0(对照)、100 mg·kg-1、200 mg·kg-1和400 mg·kg-1复合酶制剂的试验饲料,养殖8周。结果表明,黄颡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摄食量随复合酶制剂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其中400 mg·kg-1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摄食量分别比对照组高出15.4%、7.5%和20.3%(P<0.05)。各组黄颡鱼的粗蛋白质、粗脂肪、水分和灰分质量分数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复合酶制剂水平的增加,血清尿素浓度逐渐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力和总蛋白质量浓度升高,血清溶菌酶活力则先升高后降低,在100~200 mg·kg-1时有最高值(P<0.05);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丙二醛质量摩尔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饲料中添加400 mg·kg-1复合酶制剂能显著提高黄颡鱼的生长性能和血清谷丙转氨酶活力,降低血清尿素水平;200 mg·kg-1能显著提高血清总蛋白质量浓度、谷草转氨酶和溶菌酶活力。  相似文献   

12.
用淡水鱼内脏油作配合饲料脂肪源是行之有效的。采用进口酪蛋白、糊精、纤维素、矿物剂及维生素为基础原料,配制四组不同的等量单一脂肪源饲料及四组不等量的相同脂肪源饲料,通过60d的团头鲂喂养试验,以鱼体增重率、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为试验评定指标,得出:(1)精制鱼油较粗制鱼油为好,添加效果均优于豆油,淡水鱼内脏油是一种理想的饲料脂肪源;(2)精制淡水鱼内脏油与海水鱼油饲养效果相当,淡水鱼内脏油可以部分或全部取代海水鱼油;(3)配合饲料中添加4%~6%的淡水鱼内脏油,不仅可加快鱼体的生长,而且能降低饲料成本,提高蛋白质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试验证明,使用氨化麦秸和配合饲料比使用未经氨化的麦秸和配合饲料育肥半细毛羊提高日增重55.69%(P<0.01),千克增重可节约精饲料2.22kg(p<0.01),降低饲料费用19.5%。麦秸经氨化处理,能增强其适口性,提高粗蛋白质含量和有机质消化率。  相似文献   

14.
酵母酶替代饲料中鱼粉饲养胡子鲶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报道了酵母酶(桂林生物工程实业公司产品)按不同比例替代饲料中鱼粉,室内分阶段饲养胡子鲶的效果。经对各组鱼增重率,饲料系数及综合饲养效果等指标分析,表明在胡子鲶饲料中酵母酶对鱼粉具有可替代性,其适合的替代量为饲总份的10%左右(即替代50%左右鱼粉)。  相似文献   

15.
选取42日龄同批次、初始体重相近的DLY三元杂交商品猪25头作为试验动物,将试验群体随机分成5个处理组,每组5头,分别饲喂不同苏氨酸水平的低蛋白浓缩饲料,比较各试验组,得出应用于凉山州地区的浓缩饲料中宜添加适量的苏氨酸以提高仔猪的日增重和饲料的利用率,综合考虑仔猪的生长性能和饲料成本因素,在浓缩饲料占配合饲料为25%的低蛋白浓缩饲料中,苏氨酸的添加量以2kg/t为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活体蚯蚓不同添加量对土鸡增重的影响。方法将试验鸡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试验组和试验2组,对照组饲喂全价饲料,试验1、2组在日粮中分别添加蚯10%、15%。试验30 d记录每只鸡体重和每组均重。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鸡增重差异不显著,但试验组的饲料成本降低了22%~33%。结论在土鸡日粮中添加15%活体蚯蚓,可有效降低饲料成本对土鸡增重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吴小易 《水产学报》2007,31(4):463-471
本研究用来评价黄鳍鲷幼鱼对饲料中葡萄糖、麦芽糖、糊精、玉米淀粉和预糊化玉米淀粉的利用。本试验饲料为6种等氮(粗蛋白:45%,干重)等脂(粗脂肪:9%,干重)的半纯化饲料,其中对照组糖源为纤维素。每种饲料设3个平行。试验鱼初始体重为(3.57±0.13)g(平均值±均差)。试验鱼饲养在含18个水族箱的循环系统中。水温保持在(27±1)℃。试验周期为8周。本试验用来评价黄鳍鲷幼鱼对饲料中不同糖源利用的指标为生长指标、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和肝脏的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苹果酸脱氢酶、异柠檬酸脱氢酶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试验结果表明,黄鳍鲷幼鱼体增重、特定生长率、肝体比、肠系膜脂肪体比、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肝脂肪合成有关酶活性和全鱼、肌肉、肝脏组成均受到饲料中不同糖源的显著影响。预糊化玉米淀粉和麦芽糖组比其它糖源组显著具有更好的体增重和特定生长率,但与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黄鳍鲷幼鱼生长和体增重与饲料中糖源的复杂性没有相关性。饲喂预糊化淀粉和对照饲料鱼的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比其它组高。饲料中糖的添加增加了黄鳍鲷幼鱼的肝体比,但对照组肝体比与糊精组,玉米淀粉组没有显著性差异。预糊化玉米淀粉组肠系膜脂肪体比比其它饲料组要高。结论:基于体增重和特定生长率为指标,饲料中添加25%预糊化玉米淀粉和麦芽糖可以提高黄鳍鲷幼鱼的生长。另外,玉米淀粉预糊化显著提高了黄鳍鲷对玉米淀粉的利用。  相似文献   

18.
纤维素酶在水产中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十分丰富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源。自从Seilliere(1906)发现蜗牛消化液中具有分解纤维素的纤维素酶后,采用外源纤维素酶扩大植物饲料的利用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目前,通过我国科研工作人员的努力,利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的纤维素酶可将植物纤维分解为葡萄糖,消除饲料中非淀粉多糖的抗营养作用,并降低肠道内容物粘度。国内外在牛、羊、猪、鸡、蚕等方面有不少实验报道表明:适量纤维素酶的添加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然而,纤维素酶在草食性鱼类中的应用却很少。一、鱼类的粗纤维营养鱼虾类不具备分泌纤维素分解酶的能力,不能直接…  相似文献   

19.
试验选择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45头,体重(9.00±0.60)kg,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组,试验1组为基础日粮+0.1%复合酶,试验2组以3%的次粉和2%的豆粕替代等量的玉米和鱼粉+0.1%复合酶,探讨不同营养水平下添加复合酶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1组和2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6.6%和5.8%(P<0.05)差异显著;料重比下降5.93%和4.71%(P<0.05)差异显著;毛利收入增加9.62%和10.42%;仔猪腹泻状况也有所改善。试验1组和试验2组相比,试验2组日增重下降了0.8%、料重比升高1.2%,但差异不显著,而毛收入增加0.8%。说明,在不同营养水平的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对仔猪的生长性能均有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利用营养学与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分析了不同饲料对银鲳幼鱼增重率、饲料系数、肝脏脂酶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共设4组不同饲料,依次为饲料1(新鲜鱼肉糜)、饲料2(新鲜鱼肉糜+饲料)、饲料3(新鲜鱼肉糜+饲料+蛏子肉糜)和饲料4(新鲜鱼肉糜+饲料+蛏子肉糜+桡足类)。试验用银鲳幼鱼的平均体重为(4.80±0.11)g,每组饲料设3重复,试验周期为9周。研究结果显示,不同饲料可显著影响银鲳的增重率,各饲料组中以饲料1组的增重率最低,并显著低于其它各饲料组;饲料4组的增重率最高,并显著高于饲料2、3组的增重率(P<0.05)。饲料系数以饲料1组最高,且显著高于其它3组饲料组;饲料2、3、4组饲料系数间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饲料1组肝脂酶与总脂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其它3组饲料组(P<0.05),但饲料2、3、4组间肝脏脂蛋白脂酶、肝脂酶和总脂酶活性均未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间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未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以饲料1组最低、饲料4组最高;饲料1、2、3组间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未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饲料4组CAT活性显著高于饲料1组的CAT活性(P<0.05)。分析结果表明,单纯利用鱼肉糜作为饲料不利于银鲳的生长;饲料中添加桡足类不但有助于促进银鲳的生长,也可提高其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