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4年3~8月在山西五寨县进行中间锦鸡儿种子防治正交试验,使用了6种农药,分别在开花盛期和结荚盛期用2种浓度喷洒。结果表明,在影响害虫防治效果的因素中,喷洒时间的影响最大;农药种类次之,氰戊菊酯和40%辛硫磷乳油防治效果最好;浓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采用去除果荚浸种、不去除果荚浸种荚和焖种荚等方法对红芪种子预处理12 h后再行发芽试验,以不去果荚不浸种干种荚为对照,旨在探寻改善红芪种子发芽特性的种子预处理方法。结果表明,春播季节20℃/18℃自然光照条件下,各处理红芪种子发芽率随发芽天数的动态变化均呈“S型”变化趋势,符合Logistic曲线方程。红芪种荚从置发芽床后第2~6天开始,种子先后启动发芽,第14~19天发芽陆续结束。整个发芽过程中,种子各发芽指标均表现出预处理间的显著差异性,预处理使红芪种子发芽提早1~4 d,发芽高峰持续期延长2 d。去果荚浸种12 h显著加快了种子发芽进程,焖种荚处理有效延长了发芽持续期。各处理发芽指标从高到低依次为去果荚浸种12 h(发芽率80.7%,发芽势54.0%,发芽指数7.083)>不去果荚焖种荚12 h(发芽率64.0%,发芽势13.3%,发芽指数3.462)>不去果荚水浸种荚12 h(发芽率48.0%,发芽势22.0%,发芽指数3.007)>对照干种荚(发芽率34.7%,发芽势4.0%,发芽指数1.865)。以上说明种荚果皮造成的吸水障碍是限制红芪种子发芽的主要因素,播种前将红芪种荚浸种12 h或焖种12 h再行播种均可显著改善红芪种子发芽特性,去除果荚后再浸种效果更佳,发芽率可达80.0%以上。  相似文献   

3.
紫苜蓿优良除草剂种类及配方的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方法 ,选用 6种除草剂针对紫苜蓿的抗药性进行了试验 ,结果表明 :5%豆施乐水剂 80ml/666.7m2 + 5%精克草能 60ml/666.7m2 没有药害 ;48%排草丹水剂1 0 0ml/666.7m2 + 5%精克草能 60ml/666.7m2 及各自单用虽有轻度药害 ,但对紫苜蓿的生育影响不大 ,可在生产上应用。 2 5%氟磺胺草醚水剂 80ml/666.7m2 + 5%精克草能 60ml;2 4 %克阔乐Ec40ml+ 5%精克草能 60ml;2 5%氟磺胺草醚水剂 1 2 0ml对紫苜蓿较敏感 ,不能用于紫苜蓿田除草  相似文献   

4.
柠条锦鸡儿表型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根据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资源分布状况,对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10个柠条锦鸡儿天然居群进行表型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柠条锦鸡儿表型性状无论在居群间还是在居群内均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叶片、荚果、种子等11个表型性状的分化系数为0.195,居群内的表型变异占80.5%,是柠条锦鸡儿的主要变异来源;柠条锦鸡儿表型性状与地理生态因子的相关不显著;通过聚类分析将10个柠条锦鸡儿居群分为4类;判别分析显示,千粒重、荚果宽和叶长3个性状是造成柠条锦鸡儿表型变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柠条锦鸡儿DNA提取及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王赞  高洪文  韩建国 《草地学报》2005,13(2):126-129
以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种子为材料,利用改进的酚一氯仿法,提取到高质量的DNA,建立柠条锦鸡儿AFLP银染反应体系。结果表明:首次在柠条锦鸡儿DNA提取、酶切连接、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等实验过程取得成功;得到清晰的柠条锦鸡儿AFLP指纹图谱;为建立柠条锦鸡儿基因库、品种选育以及亲缘关系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室内药效试验、田间防效试验、有效药剂的残留期测试等,测试了几种药剂对桑树断枝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室内药效试验中对桑小粒型菌核病病原菌的相对抑制率达到80%以上的药剂是70%戊唑·菌核净水分散颗粒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田间防效试验中以桑树盛花期喷药防治效果最佳,对桑小粒型菌核病和桑树断枝病的防效达到90%以上的药剂是70%戊唑·菌核净水分散颗粒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50%甲基硫菌灵悬浮剂,三种药剂对家蚕的残毒期分别为7 d、5 d和5 d;田间施用2%的甲醛溶液,病原子实体第2 d便完全死亡,子囊孢子4 h便畸形破裂失去活性。  相似文献   

7.
一、抚育管理 1.围栏保护:柠条在播种当年入冬前株高仅8~10厘米,第2年40厘米,若被牲畜啃食,可连根拔起。所以,播后应围栏封禁,三年内不能放牧。 2.松土、除草和浇水:每年春季或秋季要结合施肥对柠条进行松土除草1~2次,有条件的地方在柠条发芽前和开花后可浇水1~2次。 3.病虫害防治:柠条易受柠条种子小蜂、柠条种子豆象、柠条荚螟、柠条象鼻虫等害虫危害,严重者  相似文献   

8.
正据《农药》2021年第5期《几种杀菌剂对苹果主要叶部病害的田间药效评价》(作者李青梅等)报道,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测定几种杀菌剂在试验设计剂量下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褐斑病和锈病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78%波尔·锰锌WP、80%代森锰锌WP+430 g/L戊唑醇SC、80%代森锰锌WP+400 g/L氟硅唑EC对苹果斑点落叶病和褐斑病控制作用突出,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7.25%~97.80%和95.29%~97.35%,  相似文献   

9.
柠条锦鸡儿营养成分动态变化及其在绵羊瘤胃内的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弓剑 《动物营养学报》2012,(10):1983-1991
本试验旨在研究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不同生育期柠条锦鸡儿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及其在绵羊瘤胃内的降解特性。分别于孕蕾期、开花期和结实期采集当年生柠条锦鸡儿嫩枝条,测定初水分后在65℃烘箱中烘干,测定常规营养物质含量;选用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内蒙古小尾寒羊3只,采用瘤胃尼龙袋法评定不同生育期柠条锦鸡儿营养成分的瘤胃降解特性。试验结果表明:1)开花期和结实期柠条锦鸡儿的干物质(DM)和粗蛋白质(CP)含量显著高于孕蕾期(P<0.05);不同生育期柠条锦鸡儿有机物(OM)、粗脂肪和无氮浸出物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实期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孕蕾期和开花期(P<0.05);孕蕾期和开花期柠条锦鸡儿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显著高于结实期(P<0.05),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低于结实期(P<0.05);随着生育期的延续,柠条锦鸡儿木质素含量逐渐升高,开花和结实期显著高于孕蕾期(P<0.05);随着生育期的延续,柠条锦鸡儿钙含量显著提高(P<0.05),磷含量显著降低(P<0.05)。2)随着生育期的延续,柠条锦鸡儿DM的72 h消失率和有效降解率逐渐降低,开花期和结实期DM的有效降解率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生育期柠条锦鸡儿CP的72 h消失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有效降解率孕蕾期显著高于开花期和结实期(P<0.05);随着生育期的延续,柠条锦鸡儿OM和NDF的72 h消失率和有效降解率均显著降低(P<0.05);开花期和结实期柠条锦鸡儿ADF的72 h消失率和有效降解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低于孕蕾期(P<0.05)。试验结果提示,结合不同生育期柠条锦鸡儿营养物质含量、饲草DM产量以及营养物质的瘤胃降解特性,开花期柠条锦鸡儿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最高,为最佳刈割时期。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重金属镉(Cd)对柠条种子萌发的毒物刺激效应,采用培养皿滤纸萌发法,研究了不同Cd2+浓度(0,2,5,10,15,50mg/L)对柠条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mg/L的Cd2+浓度下柠条种子的发芽率、胚芽和胚根的长度达最大,分别比对照提高3.8%,13.4%和11.2%,根和芽的POD活性分别比对照增加19.2%、1.8%,CAT活性比对照增加6.3%、10.4%;Cd2+浓度为50mg/L时,柠条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分别比对照显著降低46.9%,26.1%和27.8%;高浓度Cd2+(10,15和50mg/L)对柠条种子萌发及酶活性表现为抑制作用,低浓度Cd2+(2、5mg/L)表现为促进作用。镉对柠条种子萌发具有"低促高抑"的毒物刺激效应,5mg/L的Cd2+浓度为柠条种子萌发刺激效应的临界浓度。  相似文献   

11.
对宁夏地区5种治沙灌木:中间锦鸡儿、柠条锦鸡儿、花棒、杨柴、沙柳放牧可食部分的化学成分、对绵羊的适口性和体外消化率进行了测定,并采用模糊综合评判对其饲用价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种灌木作为饲料利用,都具一定价值,尤其以中间锦鸡儿品质最优,饲用价值表现为高;花棒为较高;杨柴、沙柳、柠条锦鸡儿为中等。  相似文献   

12.
三种锦鸡儿属植物表型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用数量统计的方法对柠条锦鸡儿、中间锦鸡儿和小叶锦鸡儿的31份材料的10项形态指标进行了研究.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这10个性状在材料间表现出显著差异;聚类分析把这3种植物的31份材料分为2组;主成分分析表明种子长和宽、千粒重、荚果长和宽等是造成这3种植物表型差异的主要因素;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了地理生态因子对这3种植物的表型性状变异有较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荒漠草原不同带间距人工柠条林平茬对林间生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带间距柠条林平茬后林间生境的变化对人工柠条中间锦鸡儿的种植和平茬饲用具有重要意义。以荒漠草原分布的4, 6和8 m带间距中间锦鸡儿林间草原为对象,于2015年4月对3种带间距柠条林进行齐地平茬,研究不同带间距中间锦鸡儿平茬后林间植被、土壤理化性质、气温、风速、风蚀量等变化。结果表明,1)8 m带间距的林间多年生草本物种比例、植被盖度和密度最高(P<0.05),6和4 m间距植被盖度密度接近;3种间距的林间地上生物量、物种多样性无显著差异(P>0.05)。2)随着带间距增加,土壤粉粒含量以及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土壤水分以6 m带间距最高,4 m带间距最低。3)林间平均气温以4 m带间距最高,8 m带间距最低,风速大小正好相反;土壤风蚀量呈现6 m带间距最高(P<0.05),4和8 m带间距最低。4)相关性分析表明,植物多样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粉粒含量正相关,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粉粒含量、植被盖度呈正相关。研究认为,8 m人工中间锦鸡儿林种植间距对林间植被多样性增加、土壤质量改善和土壤风蚀减少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14.
不同播种方式对黑麦草种子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阿伯德多花黑麦草种子生产采取条播和穴播两种不同的播种方式,经过一年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穴播平均产量102.6kg/666.7m2,条播平均产量91.9kg/666.7m2,穴播比条播高出10.7kg/666.7m2,差异极显著(P<0.01)。穴播方式是丘陵山区进行黑麦草种子生产的最佳播种方式。  相似文献   

15.
用1.2%苦烟乳油、3.3%爱诺·贝雷和2%阿维菌素三种农药对蒙古跳甲进行了室内药效试验。结果为1.2%苦烟乳油1000倍液、3.3%爱诺·贝雷4000倍液对蒙古跳甲聚集期成虫防治效果最佳,可在野外进行药效试验,并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正据《烟台果树》2020年第2期《5种杀虫剂防治梨木虱田间药效试验》(作者谢经霞等)报道,选用6种药剂处理对翠玉梨梨木虱的防治效果进行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所有的农药和混配随着天数的增加,防治效果逐渐增加。效果最好的是22.4%螺虫乙酯2 000倍液+5%氯虫苯甲酰胺3 000  相似文献   

17.
三种锦鸡儿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简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宋俊双  王赞  高洪文 《草地学报》2006,14(4):384-386
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 Kom.)、中间锦鸡儿(C.intermedia Kuang et H.C.Fu.)和小叶锦鸡儿(C.microphylla Lam.)是豆科锦鸡儿属(Caragana Fabr.)的多年生落叶灌木,耐低温、酷热、干旱及沙埋,具有极高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传统敌敌畏乳油和清水为对照,研究新剂型敌敌畏对家蚕的残毒期和对桑螟的田间防效,分析评价了新剂型敌敌畏应用于桑树害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90%敌敌畏可溶液剂、77.5%敌敌畏可溶液剂和77.5%敌敌畏乳油3种药剂对家蚕的残毒期分别为2 d、1 d和2 d,田间防效分别为95.13%、91.17%和90.11%,应用于桑园害虫的防治以90%敌敌畏可溶液剂杀虫效果最突出。  相似文献   

19.
柴苜宿优良除草剂种类及配方的筛选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方法,选用6种除草剂针对柴苜宿的抗药性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5%豆施乐水剂80ml/666.7m^2 5%精克草能60ml/666.7m^2没有药害,48%排草丹水剂100ml/666.7m^2 5%精克草能60ml/666.7m^2及各自单用虽有轻度药害,但对柴苜宿的生育影响不大,可在生产上应用。25%氟磺胺草醚水剂80ml/666.7m^2 5%精克草能60ml;24%克阔乐Ec40ml 5%精克草能60ml;25%氟磺胺草醚水剂120ml对柴苜宿较敏感,不能用于柴苜宿田除草。  相似文献   

20.
刈割时期和加工方式对柠条锦鸡儿饲用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强  董宽虎  刘明祥  王聪 《草地学报》2005,13(2):121-125
选用4头装有瘤胃瘘管的西门答尔牛,用常规全收粪法测定柠条锦鸡儿(Caraganakorshinskii)的消化率,用瘤胃尼龙袋法测定瘤胃降解率;选用荷斯坦育成母牛54头,分别饲喂当年生花期、结实期和2年生结实期切碎、揉碎及粉碎柠条锦鸡儿,测定饲喂效果。结果表明:干物质(DM)、有机质(OM)、粗蛋白质(CP)瘤胃降解率以开花期最高(P<0.05),当年生结实期显著高于2年生结实期老枝(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瘤胃降解率,当年生开花期与结实期差异不显著,但皆显著高于2年生老枝(P<0.05);OM消化率以花期揉碎处理最高(P<0.05),结实期揉碎和花期切碎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它处理;CP、NDF和ADF消化率均以花期揉碎最高,与结实期揉碎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它处理;每千克代谢体重柠条锦鸡儿和日粮干物质采食量均以结实期较高;加工方式以粉碎采食量高;结实期揉碎处理的采食率、日增重最高(P<0.05),每千克增重消耗精料最少,增重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