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草菇生产中常用的培养基发酵方法,以生料栽培为对照,采用自然堆沤发酵法、常规二次发酵法和简易二次发酵法对草菇栽培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自然堆沤发酵法、常规二次发酵法和简易二次发酵法的栽培效果都要优于对照,其中,效果最好的是简易二次发酵法。简易二次发酵法的栽培材料理化性状、草菇菌丝生长、病虫害控制和草菇的产量、生产成本等,都比自然堆沤发酵法和常规二次发酵法有较大的优势,表明简易二次发酵法是草菇栽培中较理想的一种培养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一、培养料的处理 1、培养料要高温发酵 栽培双孢菇、姬松茸、鸡腿菇等的培养料需进行高温发酵。高温发酵有一次发酵法和二次发酵法两种。为确保培养料的质量和提高食用菌产量,以采用二次发酵法为佳。二次发酵法分两接段(前发酵与后发酵)。  相似文献   

3.
培养料二次发酵,可使得以稻草、牛粪为主料栽培的蘑菇生物转化率达45%~50%,较原先一次发酵法栽培的蘑菇产量提高3成,甚至更多。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双孢菇培养料的堆制发酵,一般分为一次发酵法和二次发酵法。由于二次发酵受到一些设施条件因素的制约,使一些菇农不能采用二次发酵,从而导致了双孢菇的病害发生严重、菇的品质下降、产量降低等。我们经过几年的摸索,总结出室外集中式简易棚二次发酵法,现将其技术要点作简易介绍。  相似文献   

5.
双孢菇培养料的堆制发酵,一般分为一次发酵法和二次发酵法。根据山东省鲁南地区的设施条件和培养方式,多采用室外集中式简易棚二次发酵,现将其技术要点作简易介绍。  相似文献   

6.
《北京农业》2008,(8):25-26
双孢菇培养料的堆制发酵,一般分为一次发酵法和二次发酵法。根据山东省鲁南地区的设施条件和培养方式,多采用室外集中式简易棚二次发酵,现将其技术要点作简易介绍。  相似文献   

7.
于长春 《新农村》2010,(7):25-25
双孢菇二次发酵栽培法是在第一次培养料建堆发酵基础上,再增加一次用蒸汽加热发酵工序(即后发酵),使双孢菇的产量比一次发酵法增产30%~40%,即产量从一次发酵栽培法的10~13千影平方米增加到二次发酵栽培法的15千克/平方米以上,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简易通风对双孢蘑菇培养料一次发酵质量的影响,为双孢蘑菇轻简化栽培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简易风机人为向料堆内送风,以传统不通风料堆为对照(CK),开展双孢蘑菇培养料一次发酵试验,监测发酵期间培养料的颜色、气味、韧度、pH、电导率(EC)、水分和C/N等理化性状及双孢蘑菇产量.[结果]简易通风发酵16 d、翻堆3次的双孢蘑菇培养料质量基本达到与CK发酵20 d、翻堆4次培养料相近的水平,颜色呈灰褐色或黑褐色,氨味中等,韧度0.42~0.76 kg,水含量67.0%~71.2%,pH 7.3~7.5,EC 3.62~4.22μs/cm,C/N 23.1~26.1.简易通风发酵翻堆3次培养料栽培的双孢蘑菇产量为8.7 kg/m2,略高于CK(8.0 kg/m2);翻堆4次培养料栽培的双孢蘑菇产量达9.6 kg/m2,显著高于CK(P<0.05).[结论]简易通风发酵可加快双孢蘑菇培养料发酵进程,简化发酵步骤,提高一次发酵培养料的质量和双孢蘑菇产量,可在双孢蘑菇小规模农法栽培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呼市地区春末夏季在自然条件下可以人工栽培双孢蘑菇。栽培菌株102—2。培养基质以麦秸,鸡粪、羊粪、尿素、石膏为主,经过予堆,一次发酵,二次发酵后上床播种,覆土。采收二潮每平方米收鲜切脚菇7.3公斤。二潮以后由于培养基质被害虫严重为害,未有产量。  相似文献   

10.
双孢蘑菇培养料二次发酵简易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孢蘑菇培养料通过二次发酵,质量比常规发酵明显提高,特别适用于老菇房或大面积基地栽培。简述二次发酵原理及作用,总结了培养料二次发酵技术及合格的二次发酵几个主要技术指标,并提出二次发酵技术应用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不同发酵方式制备的麦秸培养料对双孢菇的产量有较大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室内二次发酵的培养料比室外一次发酵的增产41.7%.室外堆制发酵翻堆一次后.改小堆进行空心堆发酵的培养料比室外一次发酵的增产33.3%,其增产幅度同室内二次发酵的较为接近.但该方法耗资少,省工简便。其方法是在培养料室外发酵过程中.料堆内加用一定大小的空心架,可改善堆内的空气状况,明显缩小料堆的压氧区.并且可增进培养料的好氧发酵.从而达到更好的发酵效果。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料堆的体积.先进行实心堆制第2次翻堆时再改用空心架发酵,随后两次翻堆时.  相似文献   

12.
双孢菇培养料的堆制发酵.一般分为一次发酵法和二次发酵法.根据山东省鲁南地区的设施条件和培养方式,多采用室外集中式简易棚二次发酵,现将其技术要点作简易介绍.  相似文献   

13.
尹亭 《农技服务》2004,(11):23-23
棉子壳培养料增氧升温发酵法,是笔者经多年探索出来的一种新式发酵法。此法与常规发酵法相比,具有升温快(24小时可达65℃以上),温度高(发酵过程中料温多在70℃以上),处理时间短(4天5夜),发酵质量好等优点。用此法处理的培养料栽培平菇,不仅污染率低,而且发菌快,出菇早,产量高。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草菇生产过程中不同阶段培养料中的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的变化特征,以二次发酵结束后、发菌期和出菇期等3个不同栽培阶段培养料为研究对象,测定培养料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磷、速效钾、水解性氮含量和pH值。同时,基于16S和18S rDNA序列研究同批次的培养料在3个不同栽培阶段的细菌和真菌等生物群落的组成时空动态特征。在此基础上,还对比了同批次和非同批次未正常结实培养料与正常结实培养料的生物群落差异特征,以揭示培养料养分含量和生物群落中优势种群组成与草菇结实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二次发酵后的培养料中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全钾和速效钾养分含量以及pH值在发菌期和出菇期均明显上升,而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在发菌期显著上升后在出菇期下降。与正常结实的培养料相比,同批次未正常结实草菇培养料的全氮、水解性氮、全磷、全钾和速效钾养分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生物群落α多样性指数表明,培养料中真核生物群落的Chao1、Ace指数随着草菇的定植、生长和子实体形成而下降,细菌群落的Chao1、Ace、香农指数呈现一直增加的趋势;发酵料随着草菇生长发育其生物群落在门水平上优势菌群组成和相对丰度差异较...  相似文献   

15.
<正>双孢菇培养料的堆制发酵,一般分为一次发酵法和二次发酵法。根据山东省鲁南地区的设施条件和培养方式,多采用室外集中式简易棚二次发酵,现将其技术要点作简易介绍。1进行预处理  相似文献   

16.
利用废弃稻草栽培草菇可解决农民稻草焚烧问题,减少空气污染,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研究草菇的生物学特性要求,探索出广西桂东南地区利用废弃稻草栽培草菇的培养料的堆制处理、发菌及出菇管理等方面入手,总结草菇实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正采用常规的发酵方法处理食用菌培养料,往往因发酵期长,使培养料的营养物质耗损多,物理性状变差,料堆各部位发酵不均匀,腐熟度和质量差异很大,从而影响食用菌产量的提高。下面两种堆料发酵方式,简单易行,特别适合栽培户采用,大家不妨一试。1.通气堆料发酵法。原料预湿、添加辅料次序、堆形和操作方法等同常规堆料。堆料前在地面按预定堆形的长和宽度,用木棍或竹竿搭成台子,台子离  相似文献   

18.
二次发酵是双孢菇栽培中对培养料的处理再加工过程,一般在室内或棚内进行,通常也称为室内发酵或棚内发酵。培养料经过二次发酵,能够进一步将混合料内部的一切杂菌、害虫消灭;其次通过调节温度、空气、湿度等因素,促进蘑菇培养料进一步发酵转化,最终形成适合双孢菇生长的具有高度选择性的培养基质,利于菌丝健壮生长,能够明显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产幅度可达20%-40%,显著提高菇农种菇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蘑菇的二次发醇高产栽培技术,包括菇房和菇床的搭建、培养料的堆制发酵、播种、复土和出菇期间管理工作等要点.  相似文献   

20.
从培养料配制与堆制、二次发酵、播种、覆土、子实体发育阶段管理、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双孢蘑菇栽培技术,以期为蘑菇的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