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场或养猪专业户,要想常年累月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必须选择优良的猪种,采用科学的饲料配方,有效地控制疾病,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饲料配方。因为饲料占养猪成本的70%以上,且对猪的育肥增重有直接的、更大的影响。因此,如何根据育肥猪不同的生理阶段,巧妙的组成一个合理的饲料配方,对发展养猪业是很重要的一环。我们常在农村出诊,也看  相似文献   

2.
周琳  董翔  杨宽民  黄煜 《猪业科学》2019,36(7):36-38
<正>经过近4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生猪养殖量和猪肉消费量分别占全世界大约一半的比重。2017年我国生猪业产值接近1.3万亿元,占国内畜禽业总产值比重约56.6%,生猪产业体量巨大。但是,我国猪养殖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除了要重视猪品种选择、养殖生产效率、肉质改良与安全之外,还要着重养猪生产的饲养管理和饲料营养。因为饲料成  相似文献   

3.
在养猪生产中,品种、饲料、防疫和环境是决定生产水平高低的四个主要因素,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猪的品种越优良,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就越高,如果环境不适宜,其高的生产性能则不能充分发挥,饲料转化率就会降低,造成浪费;同时一些防疫措施难以在控制疫病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影响经济效益。可见,良好的环境控制是提高养猪生产力水平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当品种、饲料、防疫问题基本解决后,环境对于养猪将起决定作用。猪的品种越优良,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越高,如果环境不适宜,其高的生产性能则不能充分发挥,使饲料转化率降低,造成浪费,这是饲料质量越好浪费越大;同时一些防疫措施难以控制疫病发生,影响经济效益。可见,环境控制是提高生产力水平的重要保证,也是保证养猪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相似文献   

5.
邓敦 《湖南饲料》2010,(3):38-41
养猪成本包括猪场建设、种猪、饲料、药物和劳力等,其中饲料费用占70%左右,是养猪生产中最大的投入。随着饲料原料价格的上涨,饲料成本占养猪费用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因此,如何通过营养手段,按照猪的营养需要配制日粮,提高猪的饲料转化率,是养猪生产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养猪成本包括猪场建设、种猪、饲料、药物和劳力等,其中饲料费用占70%左右.是养猪生产中最大的投入。随着饲料原料价格的上涨,饲料成本占养猪费用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因此,如何通过营养手段,按照猪的营养需要配制日粮.提高猪的饲料转化率,是养猪生产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影响养猪生产的因素很多 ,但一般来讲 ,饲料成本占养猪总成本的65 %~70 %。猪生长期和育肥期饲料成本最高 ,大约占到总饲料成本的2/3。由此可见 ,涉及生产效率和成本的关键因素是营养 ,也就是说 ,搞好饲料配方、加强饲养管理是养猪获利的关键。一、根据实际情况 ,确定具体目标首先要搞清猪场养猪生产的实际水平和饲养管理的实际状况 ,然后根据所掌握的具体情况拟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营养配方。并参考表1确定生产目标 ,提出实现目标的最佳方案 ,该方案不仅要考虑到体重的增长更应考虑到瘦肉率的增加。二、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方生长育肥期的猪 ,肌…  相似文献   

8.
<正>育肥猪的饲养是养猪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由于在一个集约化猪场中育肥猪生产头数约占50%~60%,其消耗的饲料占各类猪总耗料的75%左右。因此,它们的生长性能和饲料转化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1优良品种的选择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不同品种猪的生  相似文献   

9.
1选择优良品种优良的品种是提高养猪效益的基础。应根据本地资源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投入产出高的品种。目前有两大趋势:一是生长快、瘦肉率高的商品杂交猪,以杜长大三元杂交模式最为普遍。二是可选择饲养适应性强、味道鲜美的土种猪。2实行科学饲养管理科学的饲养管理是提高养猪效益的前提。一是根据不同品种、用途、生理阶段和生长时期的需要供给品质优良、营养丰富的全价饲料,选择适宜的饲养模式,使猪的生长潜能得以充分发挥。饲料占养猪成本的70%~80%,选好饲料对提高养猪效益至关重要,在饲料选择上决不能只贪图便宜,而应从饲料质量优劣…  相似文献   

10.
要养好猪必须做好5个方面的工作:即品种、营养、环境、管理、防疫,这5个方面缺一不可。其中,环境、品种、营养、防疫被称为4大技术限制因素,有资料表明,猪的生产力有10%~20%取决于品种,40%~50%取决于饲料,20%~30%取决于环境,可见,环境因素对养猪的影响是巨大的。环境控制不当,不仅生产潜力无法发挥,而且是许多疾病的诱因。只有给猪以舒适的生活环境,才能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笔者选择了不同的消毒方法对环境进行消毒,对其消毒效果做了观察,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要养好猪必须做好五个方面的的工作:即品种、营养、环境、管理、防疫,这五个方面缺一不可。其中,环境、品种、营养、防疫被称为四大技术限制因素,有资料表明,猪的生产力有10%~20%取决于品种,40%~50%取决于饲料,20%~30%取决于环境,可见,环境因素对养猪的影响是巨大的。环境控制不当,不仅生产潜力无法发挥,而且是许多疾病的诱因。只有给猪以舒适的生活环境,才能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我们选择了不同的消毒方法对环境进行消毒,对其消毒效果做了观察,现将实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养猪成本包括猪场建设、种猪、饲料、药物和劳动力等,其中饲料费用占70%左右,是养猪生产中最大的投入。随着饲料原料价格上涨,饲料成本占养猪费用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因此,按照猪营养需要配制日粮,提高饲料转化率,是养猪生产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养猪生产中,品种、饲料、防疫和环境是影响猪群生产和健康的四个重要因素。品种优良的猪群,其生产性能的发挥不但需要优质全价的饲料、健康的体况,而且还必须有适宜的生活和生产  相似文献   

14.
赵喜珍 《猪业科学》2006,23(1):58-58,1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养猜大国生猜存栏、出栏、猪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农村散养猪占80%以上.养猪收入在某些农村贫困地区占到总收入的30%以上。它仍是农村就业,剩余粮食转化的主要途径。众所周知.猪的品种.饲养管理.饲料营养和预防保健是影响养猪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4大关键环节。但我国养猪生产者专业技术水平低、生产环境控制较差、对疫病缺乏控制技术只能靠大量使用药物预防疾病。对药物的依赖大于饲料.忽视了营养丰富均衡的饲料对猪只健康状况的重要性。笔者1987以来在一直在北方地区从事饲料开发工作.经常深入市场调研.在此就饲料存在的问题归纳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品种、饲料、疫病和环境是现代养猪生产的四大技术限制因素,这些因素之间也相互影响和制约。研究表明,猪的生产力20%~25%取决于品种,45%~50%取决于饲料,20%~30%取决于环境。优良品种只能决定个体高生产性能的遗传基础,而生产力性状大多是数量性状,遗传力较低,故高生产性能遗传潜力的发挥,除需要优质全价饲料、健康的体况外,还必须有适宜的环境条件。如果环境不适宜,则不仅优良品种的遗传潜力不能充分发挥,还会导致饲料的转化率降低,猪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发病和死亡率升高,给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在现代养猪生产中,随着养猪规模的扩大,集…  相似文献   

16.
集约化猪场的饲料与营养管理是养猪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养猪经济效益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良好的营养管理首先需要进行合理的日粮配制和采用科学的饲喂方案,以确保养分利用效率最佳而被排泄的养分最少。同时生产者还应关注现有营养管理条件下产品的质量和对环境的影响,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猪的营养,不断接受新的营养观念和采纳新的饲养技术。1日粮配制日粮配制的目标是使日粮在猪的任何一个生长发育阶段都能准确满足猪的营养需要,以获得最佳的生长和营养利用效率而浪费最少。这要求生产者要了解猪的生长规律和营养需要量。选用不同…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养猪生产中,疫病、饲料、品种和环境是制约生产水平高低的四大主要因素.一定要根据不同的季节进 行调整来改善各种不利的环境条件,使猪只抵抗力增强、减少疾病,增加养猪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精准营养技术"用于养猪生产可以获取良好的收益,在促进猪生产性能正常发挥、提高养殖生产水平、节约养殖成本、减少饲料资源浪费、降低猪粪便中的氮磷排出量从而减轻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保障畜禽产品食品质量安全、有益人类健康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精准营养技术"在养猪生产应用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应引起养猪界及饲料界同仁的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9.
种猪是养猪生产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种猪繁殖效率的高低,受品种类型、营养与饲料、饲养管理技术、环境条件、繁殖技术、以及猪的健康水平等多方面的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与繁殖成绩的高低密不可分。现就目前养猪生产技术,如何提高繁殖效率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20.
在猪生产中,消化率是影响养猪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作者综述了饲料(日粮能量、蛋白质源、饲料添加剂、抗营养因子)、猪本身(品种、年龄与个体差异、采食量、疾病、生理状态)和饲养管理技术等因素对猪消化率的影响,期望生产管理者重视消化率这一因子,以提高养猪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