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池塘的几种水色1.茶褐色水色这是养殖生产中理想的水色,池水浮游植物以单细胞硅藻、隐藻为主,各种生物的组成比较平衡,而且生长旺盛,繁殖迅速,所以天然饵料的质量与数量都好,另一方面,由于溶氧高,生物的代谢废物少。2.黄绿色水色这是养殖生产中第二种理想水色,池水浮游植物  相似文献   

2.
养鱼池的水质好坏,不仅影响鱼类本身,还影响到作为鱼类食物的饵料生物的组成和丰歉,所以,要获得池塘养鱼高产,调节好池塘水质是很重要的。养鱼池水质所包含的内容很多,涉及面很广。本文介绍养鱼池的几种主要水化学因子。1.溶氧溶解于水中的氧称为溶氧。池水中溶氧主要来源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也有一部分是空气中的氧溶解而入。池水中溶氧主要  相似文献   

3.
综合养鱼高产池塘的浮游植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根据对综合养鱼不同养殖结构类型、不同产量水平的高产池塘浮游植物定性定量的连续观测:查明了浮游植物丰度及其季节变化;分析了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类型及其季节变化;讨论了各型鱼池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上的差异性、共同性及浮游植物水华类型与养鱼水质的生物等级。得出结论:综合养鱼高产池塘里主要是隐藻、膝口藻、蓝裸甲藻、角甲藻、裸藻、空球藻、衣藻、棕鞭藻等鞭毛藻类和硅藻、大型绿球藻等优势属种交替形成水华,它们是滤食性鱼类的充足的优质适口饵料,这10种水华都是一等水质。  相似文献   

4.
养鱼先养水,而水中溶解氧是水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首先,氧气是鱼类生存所必需的条件;其次,氧气还要保证鱼类生长、摄食、消化代谢的需要。氧气充足,鱼才能积极摄食,提高消化吸收率,快速生长。例如鲫鱼在溶氧0.5-2mg/L时的饵料系数是溶氧3-6mg/L时的2倍。其次,水中的各种生物(藻类、  相似文献   

5.
2016年8月—2017年7月对水口水库雄江段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密度进行为期一年的调查。调查期间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90种,浮游植物全年以硅藻、绿藻种类为主;浮游植物密度年平均值为1. 81×105cells/L,9—10月以隐藻为主,11—3月以绿藻为主,4—6月以硅藻为主;藻类密度全年出现两个峰值,分别在3、8月;水体低溶氧高发期为9—10月;生物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3. 07,该水域水质状况呈贫-中营养程度,属中-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6.
黄河三角洲沿海池塘健康养殖刺参,池塘水环境的控制技术非常重要。池塘水环境的控制包括水层环境和底栖环境,控制的主要内容为盐度、溶氧和底栖硅藻等饵料生物的生长。如果池水清新,参礁能够得到阳光,底栖硅藻可以光合作用,在生长自身的同时放出氧气,这在春、秋季节很有利于海参生长。但有时池塘浮游植物多,透明度只有50cm左右,参礁几乎不见光线,这时氧气主要靠浮游植物制造,浮游植物制造的氧气主要在水的中上层,海参需要爬到石头堆的上面才能呼吸到氧气或者爬向岸边,这样容易造成损失,所以要定时做好水质监测,控制好水温、盐度、溶解氧、酸碱度等指标,调控好水色、透明度及水中浮游生物的种类、数量。同时养殖人员每天定时巡池,观察刺参的成活、生长、摄食、排便等状况,发现漏水、刺参异常现象,要及时在水质调控、饵料等方面采取必要措施,做到安全生产,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7.
黄河三角洲沿海池塘健康养殖刺参,池塘水环境的控制技术非常重要。池塘水环境的控制包括水层环境和底栖环境,控制的主要内容为盐度、溶氧和底栖硅藻等饵料生物的生长。如果池水清新,参礁能够得到阳光,底栖硅藻可以光合作用,在生长自身的同时放出氧气,这在春、秋季节很有利于海参生长。但有时池塘浮游植物多,透明度只有50cm左右,参礁几乎不见光线,这时氧气主要靠浮游植物制造,浮游植物制造的氧气主要在水的中上层,  相似文献   

8.
养鳗池塘的浮游生物及其与鳗摄食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迈新 《水产学报》1998,22(3):223-229
报道了养鳗池塘的浮游生物种量及其与鳗摄食的关系,论述了水质良好的养鳗池塘浮游生物优势种,养鳗池和传统家鱼池生态学特点和养鳗池水质的有效调控措施。养鳗池塘的浮游生物群落结构与我国传统家鱼高产池塘的游浮生物群落结构区别较大。黑仔鳗塘的浮游植物则以硅藻类和绿藻类占优势,生物量分别占浮游植物总量的40%和37%。浮游动物则以轮虫和桡足类为主,枝角类的比例很少。浮游生物的丰度和群落结构对鳗的摄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 养鱼传统上对水色的“肥、嫩、爽、活”之说,其实质是水中浮游生物种类组成和变化及水体理化 因子的综合反映。养鱼池中的水色主要是由池中繁殖的浮游生物所造成。因此,根据水色可以推知池中浮游生物的大致组成,并推断出水质的肥瘦与好环,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调节水质,以利池鱼的生长。养鱼池中的水色大致分为以下几种:1 褐色水(包括黄褐、红褐、褐带绿)呈上述颜色的池水浮游值物的优势种类多为硅藻。有时隐藻大量繁殖时也呈褐色。褐带绿的水中含有较多的微细浮游植物,如绿球藻、栅藻等。这类水中的浮游值物作为鱼的食料,易于消化吸收,因此这种水  相似文献   

10.
为优选出安全、高效的渔肥,试验研究了有机肥、生物肥和化肥三种渔肥对池塘水质和浮游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有机肥和化肥比,生物肥能稳定水体pH值,明显增加水体溶氧,显著降解水体总无机氮(TIN)的含量(P0.05);三种渔肥都能使水体中浮游生物的生物量增加,生物肥优于有机肥优于化肥,但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有机肥组和化肥组水体中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类没有发生变化,还是以蓝藻、绿藻和隐藻为主;而生物肥组水体中的隐藻和硅藻所占的比例增加,隐藻占绝对优势,浮游植物的种类以隐藻、绿藻和蓝藻为主,有效地降低了蓝藻的比例;三种渔肥浮游动物种类的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鱼池水色不同,说明其浮游生物种类组成和数量不一样,有养鱼经验的渔农可根据水色判别池水的肥瘦。肥水水色黄褐或油绿色,混浊度较小,透明度25~30cm,水中为鱼类易消化的硅藻、隐藻或金藻等较多,浮游动物以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较多。瘦水水色清淡,透明度达6...  相似文献   

12.
1 病因亚硝酸盐对鱼的应激是血液输送氧气能力的下降引起的 ,亚硝酸盐促使血液的血红蛋白转化为高铁血红蛋白 ,高铁血红蛋白不能与氧气结合 ,一般称之为“褐血症” ,水中亚硝酸盐浓度一般与氨浓度呈正相关 ,池塘中溶氧水平低时 ,亚硝酸盐毒性增强。2 症状当水中或饲料中亚硝酸盐含量过高时 ,亚硝酸盐通过鱼鳃进入血液 ,使血的颜色变成巧克力色。血液中运输氧气的血红蛋白与亚硝酸盐结合变成不能运输氧气的高铁血红蛋白。尽管池水中有充足的氧气 ,由于褐血不能运载足量的氧气而使鱼窒息。这说明褐血病的鱼即使在溶氧相当高的情况下 ,也可能…  相似文献   

13.
宁旺云  翟兆斌 《渔业现代化》1999,26(1):19-20,17
1 鱼塘中不同深度溶氧的浓度渔民历年来有“养好一池鱼,先要养好一池水”的经验。所谓“养好一池水”确切地说是指保证有适合鱼类生长的水环境。在水产养殖中.水环境因素包括水中的溶氧、水温、酸碱、氨氮、CO2、饲料生物等。其中水中的溶氧量对鱼类的放养密度和生长速度起看重要的作用。若水中溶氧量在4mg/L以上,则鱼摄食增加、生长增快.鱼病减少,饵料系数降低;反之,鱼类生长滞缓甚至死亡。因此提高水中的溶氧量,保证水质良好性,以保证高密度精养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养殖产量是水产养殖业的一个重要课题。水中溶氧主要…  相似文献   

14.
青泥苔是鱼池中常见的丝状绿藻的总称,包括水绵、双星藻和转板藻等。这些藻类适宜生长在浅水沟及池塘的浅水处。一旦遇到合适的生态条件即会大量繁殖,初期藻体颜色较深,为深绿色,呈丝状附于池底,以后渐变黄绿色悬于水中,衰老时如旧棉絮浮于水面。青泥苔在鱼虾池中的主要危害一是缠住幼虾、鱼苗,致其死亡;二是消耗水中的养料,使池水变瘦,影响天然饵料和鱼虾的生长;三是衰老死亡的藻体腐败,影响水质,破坏池水的生态平衡,造成缺氧和泛池;四是青泥苔漂浮于水面或附生在池底,易缠住饵料,影响鱼虾的正常摄食。2001年6月20…  相似文献   

15.
许立成 《科学养鱼》1999,(11):34-34
在养殖池塘中,往往产生大量的有害藻类,造成水质恶化,影响鱼的生长,甚至引起中毒死亡,现将池塘中易蔓生的几种有害藻防除技术简介如下:一、害藻危害及防除1-水绵、双星藻、转板藻俗称青泥苔。多在春季天气转暖后,在鱼池浅水处萌发,长成缕缕细丝,底端扎在池底,上端直立在水中,故也称沉水性丝状植物。当其衰老时断离池底,漂浮水中,形成团团乱丝,鱼苗鱼种误入其中后往往被缠绕而死。另外,大量的乱丝漂浮在水中,严重影响浮游植物对光能的吸收和水温的提高,阻碍氧气的溶解,并且大量消耗水中的养分,使池水变瘦,影响鱼类的生…  相似文献   

16.
薛勇 《内陆水产》2003,28(4):31-31
在池塘养鱼中,往往产生大量的有害藻类,造成水质恶化,影响鱼的生长,甚至引起中毒死亡。现将养殖池塘中易蔓生的几种主要害藻的综合防除技术简介如下。1有害藻及其防除水绵(spirogyra)、双星藻(zygnema)、转板藻(mougeotia)俗称青泥苔。多在春季转暖后,在鱼池浅水处萌发,长成缕缕细丝,扎在池底,直立水中。当其衰老时断离池底,漂浮水中,形成团团乱丝,鱼苗鱼种误入其中易被缠绕而死。另外,大量的乱丝漂浮在水中,严重影响浮游植物对光能的吸收和水温的提高,阻碍氧气的溶解,并且大量消耗水中的养分,使池水变瘦,影响鱼类生长。放养前用生石灰干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水产》2001,302(1)
在春季,午后阳光充足、气温较高时容易发生浮头。症状是鱼类感到呼吸困难,浮在水的上层,不时将口伸出水面吞取空气。浮头严重时,鱼还会窒息死亡。 这种春季鱼类浮头多是由于氨中毒造成的。 引发氨中毒的主要原因是: 1.池塘老化、池底有机物过多。有机物分解产生大量的氨,造成鱼的浮头; 2.投饵过多,残余饲料分解产生氨,使水体中的氨浓度过高,导致鱼体浮头; 3.池水过瘦,水中浮游植物量较少。由于溶氧主要来源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浮游植物少,则溶氧低,氨氮就不能通过氧化作用变成无毒的亚硝酸氮,从而氨在水中积累造成…  相似文献   

18.
藻类对淡水渔业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东英 《淡水渔业》2001,31(3):41-42
藻类是自然水体中初级生产者 ,藻类对渔业生产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是滤食性鱼类的饵料来源 ,也是水体溶氧的主要来源。浮游植物量的多少是水体生产力高低的标志之一。但另一方面 ,某些藻类也会对渔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 ,在实际生产中往往被人们忽视 ,下面就简介几种对渔业生产产生危害的藻类及防治方法 :1 青泥苔青泥苔是丝状绿藻 (水绵、双星藻和转板藻 )的总称。青泥苔在春季随水温逐渐上升 ,在池塘浅水处开始萌发 ,早期像毛发一般附着在池底 ,颜色深绿 ,逐渐繁殖成丝网一样 ,附着在池底或漂浮于水中 ,衰老时变成棉絮状 ,漂浮水面 ,颜…  相似文献   

19.
吴多伟 《科学养鱼》2005,(10):21-21
一、富营养化的危害1.引起藻类种群的变化水体富营养化极易使原来为罗非鱼提供饵料的优势种群如硅藻、甲藻等数量减少,而被一些不易消化的藻类等代替,水体颜色也随优势种群而改变。这些藻类的过度增殖,一方面,使水面形成云斑状“水华”,并发出腥臭味,恶化水质,影响罗非鱼生长发育。另一方面,藻类过多,吸附到鱼鳃上可影响呼吸,藻类死亡后,其蛋白质分解可产生羟胺、硫化氢等有毒物质,威胁着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存。2.造成水体溶氧的剧烈波动白天由于藻类及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使水体溶氧处于饱和状态,而夜晚则因大量藻类、藻类尸体、有机污染…  相似文献   

20.
四、水质管理池水的水色、溶氧、PH值、温度、氨氮等因子直接影响鱼的生存与生长发育,这是日常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1.实践证明,清澈见底的池水对饲养长吻不利。长吻本性畏光。在这种水环境里没有安全感,它们将不停地、交替地由表层向底层钻,造成体表划伤(该鱼的胸鳍棘、背鳍棘均十分粗壮尖利)和摄食不正常,所以要求池水有一定的水色,通常以水呈“浅油绿色”、透明度25~40厘米为好,培养这个水色的关键是控制水中的浮游植物种群必须以绿藻为主。2.长吻地的耗氧率几乎比家鱼高一倍,因此保持水中有较高的溶氧量就成了水质调节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