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杨梅为常绿乔木,生态经济树种,是我国南方特色水果。东魁杨梅原产浙江黄岩,该品种树势强健,树冠高大,丰产性好,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寿命长,其果实成熟迟,果实大,品质佳,是目前国内发展栽培面积最大的杨梅品种。黄岩长期以来狠抓东魁杨梅生产发展,积极开展杨梅标准化栽培,杨梅果品质量安全,创新杨梅栽培模式等。尤其是近二十年来,开展黄岩西部山区精准扶贫,在海拔400~700m高山上适宜的区块种植东魁杨梅,推行东魁杨梅  相似文献   

2.
基质对段木灵芝栽培外观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相同灵芝菌种,不同树种作栽培基质,重复对比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用不同树种栽培灵芝,子实体外观色泽有明显差异,生物转化速度以枫香最快、杨梅最慢;转化率以枫香、漆树、青冈较高.在青冈、甜槠、白栎、枫香、杨梅、漆树、拟赤杨7个树种中,适宜灵芝栽培的树种排序依次为:枫香、青冈、漆树、杨梅、拟赤杨、白栎、甜槠.  相似文献   

3.
杨梅栽培气候区划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根据杨梅对生态条件的要求和杨梅的地理分布,选择45个站点,13项气候参数进行聚类分析,将我国杨梅划分为5个栽培区:适宜区(Ⅰ)、较适宜区(Ⅱ)、次适宜区(Ⅲ)、较次适宜区(Ⅳ)和边缘区(Ⅴ),适宜区和较适宜区是我国杨梅生产的主要区域。提出了栽培区划与适地适树相结合、合理配置品种、作为生态经济型树种推广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杨梅果实风味独特,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高,经济寿命长,生产成本比其他水果低,是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最好树种,而且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我国是世界上杨梅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其中以浙江最负盛名。杨梅已成为浙江省的第二大水果,而桐庐县杨梅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也是该县主要的特产果树。  相似文献   

5.
杨梅是中国南方特有的水果,具有高效经济与高效生态的双重功能.自上世纪90年代,尤其是2000年以来,杨梅发展速度迅猛,一跃成为中国的大宗栽培水果.杨梅已成为西南各省(区、市)绿化造林、南方山区扶贫攻坚和生态林、防火林的主要树种.伴随着杨梅的快速发展,杨梅科技与推广的速度不及生产,生产上出现的枯枝死树难诊、误诊、难治的现象时有发生.笔者利用多年来的科研试验积累,对此提出自己的见解以供同行和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生态公益林对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质量评价问题是当今林业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文章以承德市滦平县生态公益林为研究对象,创建了一套生态公益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高斯迭代法求取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以小班为研究单元对不同树种结构、群落结构、龄组和密度下的生态公益林进行质量评判,在此基础上应用Arcgis绘制相应的林分质量等级分布图。结果表明:该地区生态公益林林分质量总体较好,不同树种结构下一级公益林占滦平县公益林面积比重的74.33%;不同群落结构下一级公益林占滦平县公益林面积比重的67.39%;不同龄组一级公益林占滦平县公益林面积比重的57.49%;不同密度一级公益林占滦平县公益林面积比重的94.45%,面积占比均显著高于二级和三级公益林,且在分布上,二级和三级公益林破碎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7.
杨梅具有实用性强、易栽培管理、生产效益高的特点,因此经常被当作生态经济林主要树种发展。但是杨梅树的成活率不高,通常只有一半左右,这样就需要不断对其进行补苗,不但增加了投入资金,而且还不利于树林美观。优秀的造林技术能够有效的增加杨梅的成活率,因此杨梅造林技术就显得极为关键,本文主要介绍了一套优秀的杨梅造林技术,希望能对该行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正>目前,全国杨梅栽培面积已达20×104hm2以上,因其具有良好的经济与生态效益,不但浙江、福建、江苏等老产区面积迅速扩大,而且也成为中西部地区果业发展热点树种。浙江省是全国杨梅的最集中产区,主要栽培区域在宁波、台州、温州、舟山等地。目前杨梅栽培面积已近6.7×  相似文献   

9.
<正>大果杨梅是我国最具特色的亚热带生态经济树种,适应性广,南方大多数地方都能生长并表现出良好性状,尤其在微酸性和酸性的土壤中生长良好。大果杨梅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果实成熟后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了舟山晚稻杨梅生态栽培技术,包括生草栽培、稀植栽培、有机栽培、矮化间伐、综合防控等内容,供杨梅种植农户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水晶杨梅’是上虞特有品种,针对该品种特性总结了施肥、生态栽培、土壤酸度调节、矮化与合理修剪、大小年调控等水晶杨梅生态安全栽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正>山杏(Prunus sibirica L.),又名西伯利亚杏,山杏是河北省北部山区最主要的乡土树种之一,既可用于生态公益林建设,还可用于生态经济林建设。据统计在承德、张家口两市山杏资源(含天然和人工种植)面积已达30万hm2以上[1],这些资源的存在,为改善生态、保障能源安全和生态安全、振兴乡村经济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但在山杏栽培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病虫害。经调查,冀北山杏主要病虫害有杏仁蜂、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林业发展中建立了大批的生态公益林,因而生态公益林的管理便成为了一项政策性强、点多面广的系统性工程。本文通过分析河源市生态公益林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生态公益林长效管理机制的建议,为持续管好生态公益林,推进生态公益林建设,增强生态公益林效益提供参考,从而更好地实现生态公益林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4.
杨梅是我国南方最具特色的生态经济树种,适应性广,在南方绝大多数山坡地的微酸性土壤上都能正常生长结果。种植杨梅具有较好的经济与生态效益。现将2个杨梅优良新品种特性及其配套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品种特性1.1 特大果型新品种——东方明珠杨梅 东方明珠杨梅,原名东魁2号,系东魁杨梅中选育出的最新品种。其果实特大,平均单果重25g,最大达 57.5g,比普通东魁大 15%,为现有杨梅品种中果形最大者。果实近圆形,呈紫红色,汁多肉厚,酸甜可口,含可溶性固形物13.4%,品质上等。6月下旬至 7月初成熟,较耐贮运…  相似文献   

15.
以2010年、2018年2期公益林小班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研究淳安县213个公益林固定监测样地的群落特征,分析淳安县公益林乔木层树种的组成结构、重要值及种间联结,以探明乔木种群动态变化特征,预测群落演替方向和进程,为淳安县生态公益林的经营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枣树是陕北黄河沿岸营造水土保持的优良树种,国家已将枣树定为退耕还林的主要经济和生态树种之一,进行大力栽培。在黄河中上游,枣树被誉为最优的经济生态林树种,适宜在陕北尤其黄河沿岸地带栽培。红枣为陕北农民带来经济实惠的同时,还对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发展枣树可兼收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实现国家战略和农民目标的协调统一。但是,随着枣树大规模集中种植,客观上为害虫提供了丰富食物,其病虫害随之变得严重,枣树病虫害的猖獗流行严重制约着陕北红枣主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1 概述荸荠种杨梅最初是由实生树变异而成的。因其果实成熟时呈紫黑色且有光泽、酷似老熟荸荠而得名。清代雍正年间出版的《浙江通志》中载有 :“慈溪产之荸荠种 ,果形大 ,刺尖密 ,色赤 ,核微扁 ,味极甜美 ,为我国赤色之优良品种。”由于始果早、产量高、品质好 ,鲜食与加工均宜 ,2 0多年来发展十分迅速 ,栽培面积已占全国杨梅总面积 40 %左右。该品种不但是优良的经济林树种 ,而且是绿色荒山、涵养水源、护林防火 ,生态公益的“先锋树种”。2 主要特点荸荠种杨梅树势中庸 ,树姿开张 ,树冠圆头形或半圆形。据作者测定 ,38年生树高 4 5m ,…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的促进生态公益林的发展,本文从生态公益林的建设与开发利用现状入手,基于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生态公益林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途径,以期在保护的基础上,实现对生态公益林的高效开发与利用,进而为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现代园艺》2020,(5):205-206
国有林场公益林是能够为森林带来生态服务的防护林,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然而当前的国有林场公益林保护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对此要关注和加强国有林场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探索切实有效的国有林场公益林保护管理对策,充分发挥国有林场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效益,促进林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林下套种枇杷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枇杷是适合南亚热带林区生长的乡土阔叶树种,它生长快,枝叶繁茂,树型优美,而且它的果实市场价格较好,叶子是中药产业中咳嗽药剂的原料,是一种集园林绿化、果用和药用于一身的优良经济树种。在生态公益林的残次林内套种枇杷,形成阔叶树混交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