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草本多浇,木本少浇.草本花卉根系浅,吸收水分能力差,体内需水量多,叶面蒸发快,故浇水应多而勤.夏天除每日浇水外,还应叶面喷水.木本花卉根系入土深,分布面广,吸水力强,浇水量可适当少些.夏季一般隔日浇水1次即可.  相似文献   

2.
<正> 1 草本多浇,木本少浇。草本花卉根系浅,吸收水分能力差,体内需水量多,叶面蒸发快,故浇水应多而勤。夏天除每日浇水外,还应叶面喷水。木本花卉根系入土深,分布而广,吸水力强,浇水量可适当少些,夏季一般隔日浇水1次即可。 2 湿生花卉多浇,旱生花卉少浇。龟背竹、吉祥草、唐菖蒲、旱伞草等湿生花卉应多浇水。而仙人掌类、玉莲花、南天竹、紫薇、剑麻等旱生花卉要少浇水。  相似文献   

3.
笔者依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在冬季给大棚蔬菜浇水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以下五点,以保证大棚蔬菜的丰产优质. 一是是看天灵活浇水:根据天气状况,掌握“晴天适当多浇,阴天少浇或不浇,风雪天切忌浇水”的原则进行.  相似文献   

4.
王振华 《新农村》2008,(3):18-18
3.移栽后的管护 (1)浇水 刚栽下的大树,浇水量不必太多,否则容易引起根系霉烂。一般在栽下时浇1次水,1周后浇第二次水,再过10天浇第三次水,每次均应浇透,还要把树干上的草绳浇湿,以后浇水间隔要逐渐拉开。  相似文献   

5.
1浇水浇水的水质以软水为好,一般使用河水,其次为池水及湖水。就浇水的时间和次数来说,应注意以下几点:在夏秋季节,应多浇,在雨季则不浇或少浇;在高温时期,中午切忌浇水,宜早、晚进行;冬天气温低,宜少浇,并在晴天上午10时左右浇;幼苗时少浇,旺盛生长多浇,开花结果时不能多浇;春  相似文献   

6.
1浇水 浇水的水质以软水为好,一般使用河水,其次为池水及湖水.就浇水的时间和次数来说,应注意以下几点:在夏秋季节,应多浇,在雨季则不浇或少浇;在高温时期,中午切忌浇水,宜早、晚进行;冬天气温低,宜少浇,并在晴天上午10时左右浇;幼苗时少浇,旺盛生长多浇,开花结果时不能多浇;春天浇花宜中午前后进行.每次浇水不宜直接浇在根部,要浇到根区的四周,以引导根系向外伸展.每次浇水过程中,按照"初宜细、中宜大、终宜畅"的原则完成,以免表土冲刷.  相似文献   

7.
申培华 《河北农业》2005,(10):10-10
一是“干花湿荚”浇水。菜豆水分管理应看天、看地、看作物,遵照“干花湿荚”前控后促的浇水原则。出苗后到开花,控水为主,如果墒情好,只在临开花前浇1次水,供开花所需,然后一直蹲苗到荚果初期浇一水。坐荚后植株旺长,茎叶又开花结果,需要大量水分和养分。这时以促为主,加大浇水量,使土壤水分稳定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进入高温季节采用轻浇、勤浇、早晚浇水等办法。  相似文献   

8.
<正>采用大棚保温栽培的地方,黄瓜急性萎缩症每年都不同程度的发生,为了及早预防,应采取以下措施:1.因苗因时适量浇水。黄瓜的根系比较发达,但多集中在土壤表层发生新根,要避免浇水失误而抑制根系群体滋生,注意因苗因时浇水。少浇定植水,酌浇返苗水。气温低,土壤湿度大,或遇上连阴雨天气,少浇或不浇返苗水。进入结瓜盛期,结合追肥,以水带肥,每10天左右浇施一次,严  相似文献   

9.
一、肥水管理番茄无土栽培时,浇水宜根据植株的形态、外界气候等情况进行:一般定植后5天浇1次水,保持根际基质湿润,不可使植株过旺徒长,也不能控成“小老苗”;坐果后勤浇,一般晴天上、下午各浇1次,时间均为15~20分钟,阴天可视具体情况少浇或不浇。追肥一般在定植后20天开始,此后每隔10天追1次肥,每次每株追专用肥10~15克;坐果后7天追1次肥,每次每株25克。肥料均匀撒在离根5厘米处,即可随滴灌水渗入基质;也可将肥料掺入基质,但不可接触根部,以免发生肥害损伤植株。针对温室内二氧化碳气体亏缺的实际,可于棚内进行二氧化碳气体追肥,以增强番…  相似文献   

10.
(2)肥水管理。定植时浇足定根水,活棵后可进行浅耕,耕后晒2-3天轻施肥1次,促进发棵。晒干后进行第二次中耕,中耕后进入蹲苗期,待第一批果实开始膨大后,逐渐加大浇水量。进入结果盛期,应增加浇水量,保持土壤湿润。浇水的次数和浇水量应根据天气情况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11.
肥水管理:根瓜采收后,结合浇水,适时追肥1次。秋黄瓜进入盛瓜期后,一般每隔3-4天浇1次水。采取小水勤浇,避免大水漫灌。这样既可做到不旱、不涝、病虫害少,又能降低温度,改善田间小气候。  相似文献   

12.
适当浇水 盆菊从扦插到开花的各个生长发育时期的特点不同。对于水分的需要也不同,不同的季节,盆菊浇水量及浇水次数也不同。盆菊浇水应掌握喷干则浇,浇则必透的原则,持续几天过干或过湿。都容易引起叶片发黄,甚至脱落,形成“赤脚”。傍晚时盆土再干再浇1次,但不能浇足,浇水或降雨后,如有泥土溅到脚叶上,应及时喷水洗净,可避免脚叶发黄及脱落。  相似文献   

13.
定植后如果天热、干旱,隔2~3天浇1次水,连续浇2水,促进秧苗尽快扎新根及缓苗恢复生长。而后控水蹲苗,在第1个瓜长到0.25公斤左右时浇催瓜水。以后,气温逐渐下降,水分管理要根据瓜的生长状况和天气变化灵活掌握,出现一批半成瓜时浇水促瓜,瓜少时适当控水。天气变冷扣膜后,要在地膜下的沟内浇水,浇水量宜小不宜大。在每次浇促瓜水的同时,每亩追施磷酸二铵15公斤。  相似文献   

14.
1.及时浇水 要经常收看天气预报.如久旱无雨时要及时浇小水,尽量做到浇后不遭遇降雨。 2.合理追肥 辣椒生长中、后期是需肥的高峰期,须足量施肥。注意掌握:施肥次数要多.每次肥量要少的原则。亩追施尿素15公斤.追肥要均匀撒施地面。  相似文献   

15.
正1.浇水春季雨水少且多风,地面水分蒸发量大,为防止春旱,应对陆地苗木及时浇水。一般树木冬季休眠,春季开始生长。因此,春季是树木需水量最大的时候,所以浇水要一次性浇透,以"不干不浇,浇则浇透"为原则。浇透不仅可以满足树木生长对水分的需求,同时还可以减少因浇水造成的土  相似文献   

16.
采用L9(34)正交设计,在温棚内开展定量水分控制的云南松苗木培育试验,了解浇水间隔和浇水量及其处理组合对苗木针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9个处理组合的叶绿素a、b及其总的、类胡萝卜素、脯氨酸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0.428~0.944、0.053~0.268、0.517~1.211、0.130~0.257 mg/g、9.400~28.235 μg/g、0.312%~0.382%。2 d浇水1次,1次浇1/4饱和含水量的处理组合,即短间隔与较少浇水量的组合有利于叶绿素a、b及其总的和类胡萝卜素的积累;与之相反,3 d浇水1次,1次浇1/4饱和含水量(长间隔少量浇水)的处理组合则提高脯氨酸含量,以抵御干旱对苗木的伤害;1 d浇水1次,1次浇1/4饱和含水量提高蛋白质的积累。处理组合间以上6个指标具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短间隔少量浇水是解除云南松蹲苗现象、培育无蹲苗期壮苗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一、管理 1、插架:如因活茬较忙而来不及插架,可延至翌日补插。 2、肥水:浇过缓苗水植株仍无生机可再浇1次水,而后蹲苗。由于此时天气转热,蹲苗时间不宜过长并酌情及时恢复浇水。每次浇水量不宜过大,否则易生杂草。  相似文献   

18.
<正>一、合理浇水西瓜对水分总的要求是空气干燥,土壤具有一定的湿度,在伸蔓期和果实膨大期需水较多,否则会影响果实的膨大,对果实的产量和品质均为不利。但空气湿度过大或土壤含水量过高,也会影响西瓜根系的生长和造成病害的发生。因此幼苗期浇水宜少,注意"蹲苗",以利根系生长;在团棵期应注意浇足催蔓水;伸蔓期茎蔓植株需水量增加,浇水量应适当加大。坐瓜期控水,以促进坐瓜;浇膨瓜水,当瓜长到直径15厘米左右时,4~5天浇一次。果实膨大期植株  相似文献   

19.
1、文竹.栽培管理中最关键的问题是水分供给,浇水过多,易烂根,叶黄脱落;浇水过少,盆土长期干旱,又易引起叶尖发黄、脱落.所以,浇水应浇透,不干不浇,不能浇"半腰水".  相似文献   

20.
河农 《农村科技》2003,(12):27-27
一、沤根主要原因是室温低,湿度大,光照不足,造成根压小,吸水力差。防治方法:①苗期和室温低时不要浇大小,最好采用地膜下暗灌水的方式浇水。选晴天上午浇水,保证浇后至少有两天晴天;②加强炼苗,注意通风,只要气温适宜,连阴天也要放风,培育壮苗,促进根系生长;③按时揭盖草苫,阴天也要及时揭盖,充分利用散射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