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旭方 《水利渔业》2005,25(3):19-21
鳜鱼是我国特有的淡水鱼珍品,其人工饲料问题急待研究解决。探讨了鳜鱼摄食行为发育调控机理以及控制其趋光行为与猎物印记形成的内外因子,为定向改造鳜鱼摄食习性提供有效手段,认为这是最终解决鳜鱼人工饲料难题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2.
鳜鱼是典型的肉食性凶猛鱼类,其肉质鲜嫩细腻,食用率高,为鱼中珍品。近年来,我省渔民采用套养、单养等多种形式,饲养鳜鱼获得成功,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由于苗种奇缺,无大批量鳜鱼“寸子”供应,鳜鱼成鱼生产形成不了商品规模。  相似文献   

3.
鳜鱼的人工投喂技术鳜鱼养殖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投饵技术。我们认为,鳜鱼投喂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创造安静的投饵环境鳜鱼虽是以鱼虾为食的凶猛鱼类,其生性却十分胆小,对于意外的干扰,甚为敏感,不良的刺激,会严重影响其摄食。所以,要尽量保持...  相似文献   

4.
鳜鱼属于鲈形目、脂科、鳜鱼属,俗称桂花鱼,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各水系。鳜鱼是我国的名贵淡水鱼类,肉质细嫩且刺少味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养殖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养蟹池塘套养鳜鱼技术,充分开发水体资源,我们于2002-2003年进行了蟹池套养鳜鱼试验。试验塘口在项目实施后其河蟹单产水平仍维持在50kg左右,但套养鳜鱼后增效明显。现将其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鳜鱼苗种培育的关键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鳜鱼是凶猛肉食性名贵鱼类,其苗种培育普遍存在成活率低的难题,笔者从2000年开始从事鳜鱼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至今已有8年,对如何提高鳜鱼苗培育成活率有一定的研究,总结归纳须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
王召威 《内陆水产》2004,29(2):11-11
鳜鱼属典型凶猛性鱼类,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很高。随着人们对高档名贵水产品的需求,发展鳜鱼养殖就显得更加重要。为此,2003年我们进行了稻田养殖鳜鱼的高产高效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姜菊梅 《水产养殖》2005,26(1):26-27
鳜鱼,又名桂鱼、季花鱼,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销售行情一直看好。但由于自然水域生态环境的破坏,捕捞强度的增加,鳜鱼的自然资源量逐年减少,发展养殖愈来愈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而主养鳜鱼又存在技术难度高、  相似文献   

9.
赵兴辉 《内陆水产》2003,28(8):12-12
尚志市隶属哈尔滨地区,野杂鱼资源较丰富。以往,鳜鱼在我市一直是搭配养殖。2002年,尚志镇孙强养殖场,引进3000尾鳜鱼夏花进行池塘主养。0.4公顷水面,总产鳜鱼729千克,获利19740元。现将其养殖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鳜鱼人工繁殖技术鳜鱼的种类很多,其中以翘嘴鳜生长速度快,分布广而成为主要的养殖对象。由于野生鳜鱼资源日渐减少,给发展鳜鱼规模养殖带来限制,因此建立鳜鱼苗种生产基地尤为必要。近几年来,我们对鳜鱼人工繁殖技术进行多次试验,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小结如下,供参...  相似文献   

11.
鳜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鳜鱼以其肉质细嫩、味美、营养丰富而深受人们的青睐。近年来,由于水域生态环境的改变,适合于鳜鱼生长繁殖的水域越来越少,鳜鱼资源明显衰退。为保护、增殖鳜鱼资源,进行鳜鱼人工繁殖势在必行。我场1994年催产鳜鱼20组(♀20:♂3...  相似文献   

12.
臭鳜鱼     
《海洋与渔业》2014,(4):81-81
腌鲜鳜鱼,俗名臭鳜鱼。其制法独特,食而得异香,是徽式风味名菜的代表菜品。初次见到的人不敢下筷,因为鳜鱼发出似臭非臭的气味,叫人有点担心。但吃一口下去之后,你会惊讶地发现,它的味道原来可以那样的鲜美。  相似文献   

13.
鳜鱼养殖(二)鳜鱼的人工繁殖一、亲鱼的采运和培育目前亲鱼来源有两种途径:一是在冬春季节从天然水域中捕获,二是来自池塘养殖。繁殖季节来临前,从天然水域捕获直接用于生产的,其催产成功率很低,最好在鳜鱼越冬前捕捉,延长其强化培育时间,可提高繁殖效果。从天然...  相似文献   

14.
鳜鱼,俗名鳌花,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鲈形目、鳜鱼属。其食性杂,肉食性,是我国名贵的淡水鱼类之一。鳜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刺少,是酒店家庭餐桌上的一档高档美食。市场价格在我省一直处于每公斤100元以上,是一种适合在我省推广的名特优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15.
陈永祥 《内陆水产》2005,30(4):42-42
蟹池套养鳜鱼,作为河蟹养殖提质增效的新亮点,己在全国各地大力推广。投入少量的鳜鱼苗种成本,可提高养殖效益300~500元/667m^2。但近几年蟹池套养鳜鱼成活率偏低,有的甚至“全军覆没”。笔者根据对养殖户的调查和长期推广的经验,将其原因和对策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浮桥河水库管理处的科研人员,利用网箱养鳜鱼,从生态环境上满足鳜鱼的需要,克服了池养鳜鱼因水质较肥影响鳜鱼生长或因缺氧易造成死亡的缺点,同时投喂以鲭鱼种为主的饵料鱼,满足其摄食要求。将当年孵化的鳜鱼苗养成8.5克的鱼种进箱,经4个多月的饲养,单养网箱折合最高亩产5,700公斤,套养网箱折合最高亩产380公斤,平均成活率56.19%,饵料系数为4.06。最大个体重O.7公斤,平均尾重0.3公斤。当年鱼苗养成商品鱼。  相似文献   

17.
鳜鱼病害的综合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立人 《内陆水产》2001,26(12):33-33
鳜鱼以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极具营养价值及药效功能而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也为广大养殖户带来了极高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养殖生产过程中,如果不注意鳜鱼病害的预防,常常会由于发生病害而造成鳜鱼大批死亡,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对于鳜鱼病害必须坚持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原则,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减少或者避免鳜鱼病害的发生,保证鳜鱼健康生长。1严把种苗关鳜鱼病害的发生是由病原体、环境条件、鳜鱼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鳜鱼的抵抗力起着主导作用,而抵抗力强弱与体质有密切关系。苗种质量差、身体弱,抗…  相似文献   

18.
鳜鱼又称桂鱼、季花鱼,属淡水名贵鱼类之一,深受人们喜爱。但其背鳍硬棘、臀鳍硬棘和腹鳍硬棘的毒腺组织分泌毒液,人被刺伤后局部肿痛甚烈,并有发热、畏寒症状。因此,在捕捉鳜鱼时要格外小心,用两手指抠住鳜鱼头背部,即可避免刺伤。万一被鳜鱼刺伤可用下列方法处理:1.被刺后结扎伤口止血,以减少毒液吸收,每15分钟可放松1次。  相似文献   

19.
鳜鱼以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深受人们喜爱,甚至在餐桌上因为有鳜鱼而使席面更上档次,人们对鳜鱼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因而促进了鳜鱼养殖业发展。本文介绍了本人在数年生产实践中总结的鳜鱼养殖过程中不同生长阶段虫害的一些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潘宪章 《内陆水产》1996,22(3):21-21
鳜鱼的人工养殖1概述鳜鱼又叫桂鱼、桂花鱼。季花鱼、花鲫鱼等,地方名称很多,学名统称鳜鱼,为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在鱼类分类学中属鲈形目、科、鳜鱼属。鳜鱼分布很广,南起广东、北至黑龙江,长江、黄河及通江河的湖泊、水库都是鳜鱼的盛产区。品种很多,现已发现的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