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酶法提取侧柏叶总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酶法提取侧柏叶总黄酮类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以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探讨了影响提取的主要因素,并用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提取效果影响的顺序依次为酶解时间〉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pH值,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4,酶解温度45℃,介质pH3.5,酶用量0.3%,酶解时间2.0h,总黄酮得率可达1.026%。该提取工艺简便易行,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2.
以八角莲为原料,采用水酶法协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八角莲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纤维素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及pH等为影响因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了提取八角莲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纤维素酶0.015 g,提取温度50℃,酶解时间150 min,酶解pH7.0时八角莲总黄酮的提取率最高,达7.398%。  相似文献   

3.
以红松球果脱种剩余物为原料,经粉碎、酶解、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选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混合酶(质量比1∶1),料液比1∶8,酶添加量1.7%,酶解pH为4.5,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3.5 h,在此工艺条件下,挥发油得率为1.775%。  相似文献   

4.
酶法提取黑加仑果渣花色苷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黑加仑果渣花色苷酶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釆用纤维素酶酶解,温度50℃,时间100min,果渣与酶解液的比1:9(g:mL),酶用量为原料质量的1%,pH值5.0,黑加仑花色苷提取率86.63%.釆用果胶酶酶解,温度50℃,时间120min,果渣与酶解液的比为1:8(g:mL),酶用量为原料质量的1.4%,pH值3.5,黑加仑花色苷提取率91.09%.并确定了使用果胶酶的提取效果好于纤维素酶.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酶法提取荆芥总黄酮的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粉碎度、料液比、酶解温度、酶解pH值、酶解时间、酶的用量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筛选出影响提取的主要因素,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得到酶法提取荆芥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顺序依次为粉碎度〉酶解时间〉酶的用量〉料液比。通过正交实验优选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粉碎度为50目,料液比为1:16,酶的用量为0.8%,酶解温度为40℃,酶解pH值为5,酶解时间为20min后,煎煮1.5h。该法操作简单、提取率高,可用于荆芥总黄酮的提取。  相似文献   

6.
采用纤维素酶辅助法对沙棘果加工废弃物沙棘果渣中的总黄酮物质进行提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酶辅助法提取沙棘果渣黄酮类物质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建立并分析了酶用量、液固比、提取温度和pH值4因子与总黄酮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沙棘果渣黄酮类物质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78.9 IU/g,液固比值25.9,温度59.1℃,pH值3.9。试验证明,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8.48±0.16)mg/g(n=3),与模型预测值8.57 mg/g基本一致。响应面模型回归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良好,能较好地预测大果沙棘果渣中总黄酮的提取得率。  相似文献   

7.
以主产于浙江省的我国传统饮品菊米为原料,采用较先进的超声波辅助提取方法,对菊米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分别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菊米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70C,料液比1:120,时间40min.总黄酮得率可达16.96%,比普通浸提法的得率提高了 6.59%.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淡竹叶总黄酮和固形物得率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以水为提取溶剂,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功率、料液比以及提取次数等对淡竹叶黄酮得率和固形物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超声波辅助提取淡竹叶黄酮和固形物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淡竹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40 min,料液比1∶20,超声温度70℃,超声频率40 k Hz。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1.23%。超声波辅助提取固形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50 min,料液比1∶40,超声温度70℃,超声频率50 k Hz。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固形物得率为13.15%。  相似文献   

9.
利用微波法提取银杏叶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并经过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对银杏叶总黄酮进行了生物利用度分析,并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消化前后的银杏叶总黄酮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 g银杏叶干粉银杏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是:液料比25∶1(mL∶g),乙醇体积分数70%,微波功率300 W,微波时间60 s,在该条件下银杏叶总黄酮的提取得率为2.698%。在胃肠消化过程中,银杏叶中的总黄酮被释放,并能被胃肠消化分解进而被人体吸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银杏叶样品粉末在胃肠消化过程中总黄酮被消化分解,含量降低;扫描电镜结果表明,消化前后两种样品的结构有很大的不同,说明胃肠消化使样品的细胞壁结构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0.
为给石榴皮中有效活性物质的提取提供理论基础,以石榴果皮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温度、时间和料液比4个因素提取总黄酮的最适工艺参数。得到总黄酮的最适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h,料液比1∶20。优化工艺提取的石榴皮总黄酮得率高达56.25%,纯度高达23.42%。  相似文献   

11.
采用回流提取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皱皮柑果皮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皱皮柑果皮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水浴温度90℃、料液比1∶30、回流时间60 min、粒径为20目(0.90 mm)。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可达1.56%。各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回流时间〉粒径〉水浴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  相似文献   

12.
采用加热回流方法提取地榆中的有效成分,分别以地榆中黄酮、皂苷和鞣质提取率为指标,考察同时提取这三种成分的影响因素(乙醇浓度、溶剂倍量、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粒径)和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以60%乙醇为溶剂,药材粉碎粒径为20~40目,溶剂倍量为60,80℃下浸提1.5h的条件下提取效果最佳,在此条件下能够最好的兼顾三种有效成分的综合提取效率。  相似文献   

13.
This work is focused on the 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Maytenus ilicifolia extracts obtained from high-pressure CO2 extraction. The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in a laboratory-scale unit, where the effect of particle size (35-200 mesh), CO2 mass flow rate (1-3 g/min), temperature (293-323 K), pressure (100-250 bar), and extraction time was investigated in terms of liquid yield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extracts. Results show that the particle size and CO2 mass flow rate did not affect the liquid yield, whereas the extraction temperature and solvent density exerted a pronounced effect on both liquid yield and chemical distribution of volatile compounds. The extracts were chemically analyzed with regard to phytol, squalene, vitamin E, stigmasterol, friedelan-3-ol, friedelin, dodecanoic acid and geranyl acetate in a GC/MSD.  相似文献   

14.
为给林下栽培平菇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了以超声辅助酶法提取富硒平菇柄多糖的工艺条件,并测定了多糖硒含量。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复合酶液(纤维素酶∶果胶酶=2∶3)用量为2.5倍样品量,酶解温度47℃,超声提取时间46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富硒平菇柄多糖的提取得率为14.53%,其硒含量为10.12μg/g。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此提取工艺简单可行,且按此工艺条件制得的富硒平菇柄多糖中有机硒的含量丰富,具有较高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5.
超声法提取薏苡仁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法提取薏苡仁油,对其中的影响因素提取溶剂、药材粒径、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等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将薏苡仁药材粉碎至粒径60目,按料液比1∶3.5加入无水乙醇为提取溶剂,在60℃温度下提取40 min ,所得提取率最高为11.8%。该提取工艺具有提取时间短,效率高,节省溶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进行了微波辅助提取香附精油的研究。应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提取剂类型、微波功率、微波辐射时间、液料质量比、液料湿度和物料粒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得到了微波辅助提取香附精油的最佳条件:以环己烷为溶剂,物料粒度0.28 mm,微波功率450 W,提取两次,每次90 s,每次用液料质量比为6∶1。提取液进行真空浓缩至不再有溶剂蒸出,得精油粗产品。往精油粗产品中加入乙醇溶解,放入-15℃冰箱中冷冻48 h,离心分离去除树脂状物质,过滤,滤液进行真空浓缩后,即得香附精油,产率约1.24%,纯度97.3%。  相似文献   

17.
酶法提取葛根渣中异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葛粉提取后形成的葛根渣含有活性成分异黄酮,将葛根渣的酶法预处理与乙醇抽提工艺相结合,可使异黄酮的提取率明显提高。以10 g葛根渣为原料,当纤维素酶用量为10 FPIU(以每克葛根渣计,下同),处理12 h后,总异黄酮得率可增至1.14%,为常规醇提法的1.36倍;在木聚糖酶用量为300 IU的条件下,处理6 h后,总异黄酮得率1.28%,为常规醇提法的1.52倍。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之间存在着协同作用:每克葛根渣采用300 IU的木聚糖酶和7.5 FPIU的纤维素酶协同处理6 h后,总异黄酮得率可达1.38%,为常规醇提法的1.64倍。  相似文献   

18.
响应面法优化桑黄菌丝体多糖超声波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索超声波法提取桑黄菌丝体多糖的最佳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超声波时间、液料比和超声波功率为影响因子,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进行3因素3水平的试验设计,以桑黄菌丝体多糖的得率作为响应值,应用响应面法(RSM) 对超声波的提取条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提取桑黄菌丝体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桑黄菌粉0.1g,提取时间260s,液料比49∶1(mL∶g), 提取功率464W,提取两次,桑黄菌丝体多糖的得率为13.19%.桑黄菌丝体多糖得率比常规水提法高,同时大大缩短了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