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种子市场监管的意见》(国办发[2006]40号)文件要求进行的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多数县市做到了认识到位、思想到位、工作到位,但也有不少县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和工作上的敷衍。为此,需明确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
杨积会 《种子科技》2008,26(2):31-32
种子管理体制改革为种子管理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从体制上建立了保障机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简称《意见》)进一步明确了种子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管理的职能。就我市而言,种子管理体制改革注销原国有种子公司,保留种子管理站,种子管理部门的职能由原来的生产经营管理型转为专职管理型。加强市场监管,全面落实《意见》赋予的管理职能是我市种子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随着种子市场的进一步放开,种子管理体制改革的全面到位,种子市场出现了不少新变化。探讨这些新变化的内在因素,对理清种子市场监管思路,采取有效措施,切实维护品种选育者、种子生产经营者和广大用种农民的合法权  相似文献   

4.
夯实种子管理基础强化种子市场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国办发[2006]40号,以下简称《意见》),具体部署了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种子管理体系和强化种子市场监管等相关工作。探索建立和完善管理科学、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种子管理体制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2006年5月国办40号文件《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下发之后,各地在执行中由于认识不一致,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情况,直接影响种子体制改革的效果和种子产业的健康发展。笔者在下乡调查研究时发现了一些问题,现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何蔚 《种子》1999,(6):69-70
种子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包括制定相应的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法规制度,扶持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执法体系,进行公正执法等,涉及到基本政策,基本建设和基本队伍,是行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兵团的种子管理工作是以各师(局)和农场区域内的种子管理为基础,依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结合兵团实际,全面开展种子管理工作的。随着兵团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种子生产者、经营者及种子市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深入分析当前种子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研究深化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种…  相似文献   

7.
《中国种业》2006,(9):6-7
2006年5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国办发[2006]40号,以下简称《意见》)正式下发,具体部署了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种子管理体系和强化种子市场监管等相关工作。为便于大家更好地理解《意见》,近日中国政府网记者采访了农业部负责人。  相似文献   

8.
《种子世界》2006,(9):1-2
2006年5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国办发[2006]40号,以下简称《意见》)正式下发,具体部署了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种子管理体系和强化种子市场监管等相关工作。为便于大家更好地理解《意见》,近日中国政府网记者采访了农业部负责人。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种子市场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种子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2006年5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和加强种子市场监管的意见》,该意见的出台,无疑加快了国有种子企业体制改革的步伐。《种子法》经过近5年的市场洗礼,虽然中国原先的2700多家国有地市县中小型种业公司逐渐退出,真正能靠自身经营维持生存的为数不多,替代他们的是民营新建的中小型种业公司。  相似文献   

10.
《种子世界》2007,(7):11-11
2007年6月12日,黑龙江省种子管理局在哈尔滨市召开了全省推进种子体制改革汇报会议。黑龙江省种子管理体制改革督导组成员及各市地种子管理处处长参加了会议。各地市种子管理处处长就当前政企脱钩、种子管理体制建设情况分别做了汇报。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自2000年实施以来,在我国种子体制改革、种子生产经营的规范化管理及种子企业的培育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种子市场化不断发展,全球化国际化竞争不断加深,  相似文献   

12.
高建国  缪斌  徐斌 《种子世界》2009,(10):10-11
近年来,如东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和《江苏省种子条例》(以下简称《条例》),2002年进行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实行种子管理与经营彻底分离,通过建立健全种子管理机构,理顺管理职能,创新管理机制,强化市场监管,全县种子管理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3.
试论市场经济下的种子产业管理江苏省苏州市种子站金伟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更叠,种子管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搞好管理,是摆在广大种子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一、现状当种子产业匆匆地由计...  相似文献   

14.
县级种子管理部门是行使种子行政管理的最基层,县级种子管理工作的好坏、扎实与否,直接关系到种子市场的稳定,关系到种子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有效保证。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颁布实施,对推进种子体制改革,加速优良品种的应用步伐和繁荣种子市场,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加强市场监管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以下简称国办《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实现政企分开,完善种子管理体系,强化种子市场监管。文件下发后,我省积极行动,切实采取措施,大力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种子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种子产业已完全进入了市场经济的轨道,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种子管理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发展与管理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发展需要管理、规范,而科学、规范的管理能更好地促进产业发展,在种子管理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能很好地促进种子事业的发展。我国现行种子管理实行层级管理,国家、省级负责宏观、大局的管理,市、县级负责基层管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甘信斗  刘建平 《种子科技》2000,18(3):149-149
近年来 ,枣庄市以种子体制改革为动力 ,举实措 ,抓落实 ,不断强化了种子管理。1 深化种子体制改革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和深入发展 ,改革旧的种子体制势在必行。一是加快体制改革步伐。早在 1994年 ,枣庄市种子部门率先实行了政企分设 ,随后下属 5个区 (市 )也相继进行了种子体制改革 ,改变了几十年一贯制的政、事、企三位一体的种子体制 ,从根本上强化了种子管理。二是加强种子管理体系建设。为强化种子管理 ,加快种子产业化进程 ,各级政府都把种子工作列入农业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层层落实了岗位目标责任制。市成立了以分管农业市长任…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明确要求,在2007年6月底之前将种子生产、经营机构从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剥离出去。这对进一步加强种子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政企分开后,如何加强种子管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分析了当前种子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探讨加强种子管理的几个途径,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黄金城 《种子科技》2007,25(2):17-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实施后,中国种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打破了过去地区封锁、独家经营的格局,促进了种子经营方式大转变,种子产业大发展。但因种子市场、经营体制处于转型的初级阶段,种子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也日益突出。郴州历来就是种子生产经营的重地,现有种子企业25家,种子经销商900多个,年生产面积6万亩以上,年产种子1 200万公斤以上,种子管理工作任务大、责任大、难度大。面对新形势,我们按照省种子管理站的统一部署,认真履行职责,在管理上“抓重点,攻难点,兴亮点”,实施“一个重点(用种安全)、二个确保(种子质量合格、品种推广安全)、三个到位(质量监督、品种管理、种子执法到位)”的管理目标,近几年来没有出现大的种子质量事故,使我市种子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其体会和做法是:  相似文献   

20.
《种子世界》2010,(3):57-57
“2010种子执法年”活动在广西南宁正式启动。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在启动仪式上指出,农业部确定2010年为种子执法年,绝不是一项阶段性的活动,而是种子管理思路的深化,管理内容的拓展,管理方式的创新。各地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明确责任和任务,确保执法年活动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