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正> 当前,森林更新通常采用密植,譬如说:经常推荐使用下列密度:松树移植苗为1.2~1.3×0.5米(14000~17000株/公顷)或1.2~1.3 ×0.6~0.8米(10000~14000株/公顷);云杉为1.2~1.3×1.5米(5000~  相似文献   

2.
日照县苗圃的革命职工遵照毛主席关于“一切经过试验”的教导,从1969年以来,进行毛白杨扦插育苗,特别是春采春插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成活率一般可达70—80%。今年春,该圃扦插毛白杨8亩,共产苗38,400株,每亩平均产苗4,800株(株行距20×30厘米),苗高一般达2.5米左右,根径2厘米左右,生长较好的高3米以上  相似文献   

3.
无花果较其他果树耐盐碱,易栽培,结果早,收益快,而银杏树生长慢,栽培密度稀,前期林地隙地较大,持续时间较长,为充分挖掘土地潜力,提高林地经济效益,达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以果养林的目的,我们于1989年2月,在如东县海堤林业管理站所辖的苴镇丁秦村二堤及北青坎进行了200亩无花果与银杏混交栽培试验。 1 无花果与银杏混交栽培方法 试验林主体为银杏,用3年生实生苗定植,第2年嫁接,主干保留1.2m,嫁接第6年挂果,10年开始郁闭,并形成银杏产量。无花果用1年生扦插苗定植。为不影响银杏的正常生长,并充分利用林间隙地,又要保证无花果的栽培要求,采取3种不同的密度进行混交。Hp银杏按3×4m、4×5m、5×6m3种不同的株行距定植。无花果在银杏行距中,按2.5×4m、3×4m,3×5m的株行距定植。 2 造林地的技术处理 试验地地形复杂,有修筑30年的海堤,堤身和斜坡大都为脱盐土,有围垦10多年的滩涂地,大都为轻盐地或接近脱盐土,并有10多亩中盐地和极少数重盐地。为保证林地完整性和混交林的一次成园,对试验地土壤进行了栽培技术处理;对脱盐地或轻盐地普遍开大塘定植,大塘规格长×宽×深为0.6  相似文献   

4.
雪松过去多用于庭园绿化。1964年昆明昙华寺苗圃,在西坡,坡度10°,土壤为酸性红壤的山地,用3年生扦插苗挖坑(坑为60×60×60厘米)造林3亩。株行距2×2米,呈品字形排列。1975年8月15日调查,平均高13米,平均胸径16厘米,未发现病虫害。选平均标准木(树高12.8米,胸径16厘米)做了树干解析。从树干解析说明,栽后4年内树高生长较  相似文献   

5.
不同基质对香樟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扦插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3种不同栽培基质对扦插苗叶片、根系及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基质对扦插苗生长指标的影响各不相同,珍珠岩对扦插苗的单叶叶片和根系生长有较好地促进作用,且成活率更高,达到38.4%,显著高于砻糠灰和复合土,但砻糠灰对扦插苗的全株叶面积、全株叶鲜重以及苗高、地径有更好地促进作用。因此,认为不同基质对扦插苗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长的促进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6.
1 前言阜新地处辽西,气候干旱,土壤瘠薄,水土流失严重,河套逐年加宽。据统计有20余万亩河滩、荒地可营造杨树速生丰产林。杨树栽培较早,但经营粗放,产量低。农村急需中小径材。阜新市林科所在1980—1986年间,选小钻类、小美类杨,用2—3年生大苗,0.8×0.8×0.8m—1.0×1.0×1.0m大穴、4×4m以上株行距和深栽0.8—1.0m方法栽植,实行集约经营,造林成活率高达98%。幼林生长迅速,与同等条件一般造林相比,生长量提高3—5倍。  相似文献   

7.
桧柏为常绿树种,树形高大优美,是城市庭园绿化的优良树种之一。桧柏育苗有播种、扦插两种方法,播种苗枝叶密茂,树冠丰满,树形更为美观。用播种苗的枝条作插穗,进行扦插育苗成活率也高。过去,我们繁殖桧柏时,把元月份采得的种子,沙藏至10月间进行冬播,2年生苗高仅12.2厘米,亩产苗木17262株。近年来随着城乡绿化事业的发展,桧柏苗木已供不应求。为了提高桧柏苗木的产量和质量,我们试用桧柏种子隔年沙藏春播育苗,获得了良好效果。10月间调查,当年生苗平均高21.6厘米,亩产量达20705株,每亩提高经济效益688元。我们采用的方法如下:1.种子处理:元月采种后,揉搓果实,阴干,除去果皮即得净种。对取得的净  相似文献   

8.
杨树无性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给杨树产业提供大量良种壮苗.我院引进杨树杂交新品种进行多因子无性繁殖育苗试验。结果表明:新品种生根力强,扦插密度以6~8株/m2为宜,苗平均高1.80m.径1.70cm;插条长20cm左右成活率可达95%以上;以插条中部芽最饱满充实萌生苗粗壮,生长快;扦插后覆盖农膜芽萌发早.苗生长较整齐;扦插前用质量分数w为200×10-6可溶性糖处理插条,有助于根的萌发生长;平切直插有利于芽萌发和新梢生长。  相似文献   

9.
<正> 周口地区位于黄淮海平原,为丰富树种资源,改善用材林结构,自1972年起,先后在全区九县一市引种水杉3.5万株。引种苗木为一年生苗,高50—70厘米,地径0.8—1.2厘米。从信阳、南阳引进。早春定植。造林密度2×3米、2×4米、4×4米。1988年采取随  相似文献   

10.
新疆大叶榆大苗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大叶榆主要用播种法繁育苗木,在床或垄上播种,种距3~4 cm。覆土厚度0.5~0.8 cm。嫩枝扦插需用25~50 mg/L吲哚丁酸处理,扦播基质为河沙混珍珠岩或蛭石。播种苗、扦插苗按0.3~0.6 m移植,随着苗木加高生长,株行距逐渐加大,及时修剪、追肥、灭病虫。  相似文献   

11.
对气候条件和管理水平基本一致的3个苗圃5年生桧柏苗的营养元素分析表明,Ca是影响桧柏生长的主要因子,N、Ca元素占桧柏体内营养元素总量的70~80%。桧柏枝叶生物量主要分布于树体的中下部,占总量的80~90%。为保证苗木生长需要,应该保证苗圃地有足够的Ca和N元素。  相似文献   

12.
本文的小气候资料是于1963年和1964年夏季在小兴安岭北京林学院试验林场(N 48°19',E129°29')观测的.迹地类型为60×60米~2、100×1,000米~2和330×1,000米~2.60×60米~2迹地的林墙为草类落叶松林,平均树高23米,郁闭度0.5-0.6.后两种迹地的林墙为灌木蕨类红松林,平均树高25米,郁闭度0.8. 设置的测点,在330×1,000米~2迹地上,设在距南北林墙25.50、100和150米处;在100×1,000米~2迹地上,设在距南北林墙10、25和50米处;在60×60米~2迹地上,设在距南北林墙15  相似文献   

13.
山楂树近几年发展较快,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我们建议在加强土肥水管理的基础上,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 1.先确定永久株和临时株,采用先密后稀的管理办法,使之在一定时期维持正常生长和获得一定产量。随着树林的增长和树冠的扩大,再逐步去掉临时植株,维持永久植株正常生长。确定永久植株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隔行隔株定株法,二是行内隔株定株法。前者可分别将2×2.5米和2×3米变为4×5米和4×6米的株行距。后者可分别将3×4和3×5米变为6×4米和6×5米株行距。  相似文献   

14.
2007~2009年在普洱景谷进行了不同类型思茅松苗木造林对比试验,通过调查思茅松扦插苗与实生苗山地栽培的生长情况,分析了扦插苗留圃时间长短对造林初期思茅松生长的影响及不同育苗基质培育的扦插苗对造林初期生长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思茅松扦插苗与实生苗山地栽培2年3个月后,在树高生长方面差异显著,而地径生长差异不显著,林木生长量是扦插苗好于实生苗;思茅松扦插苗在生根良好的前提下,扦插留圃时间长短对幼树生长无明显影响;林下表土与树皮碎片(1?1)混合的育苗基质所培育的扦插苗,造林后其地径、树高生长明显好于育苗基质为林下土的扦插苗。  相似文献   

15.
红叶石楠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叶石楠是一种优良的美化和绿化苗木。本文通过对红叶石楠扦插苗圃地建设、容器扦插育苗、炼苗、移植以及出圃后的栽培管理等技术环节进行试验,掌握了红叶石楠扦插快繁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6.
8种育苗基质的思茅松嫩枝扦插育苗试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研究育苗基质与思茅松嫩枝扦插育苗效果间的关系,进行了8种不同基质的思茅松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以河沙与锯末(1?2)为基质的扦插育苗成活率最高,平均成活率为82%;河沙与丹麦基质(1?2)的扦插苗平均不定根数量最多,达到5.2条/株;锯末基质扦插苗的平均不定根长最长,达5.50 cm/株;锯末与丹麦基质(1?1)的平均不定根最长值和单株不定根最长值最长分别为15 cm和21.7 cm。试验结果还表明,酸性基质有利于思茅松嫩枝扦插苗的成活,基质的总孔隙度大小影响着扦插苗根系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落叶松杂种大规模繁殖配套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不同杂交组合的授粉可配性、可育性 ,杂种苗生长、杂种采穗园母株插穗产量和全光雾插条件下不同组合、单株插穗经不同浓度激素处理的生根以及大田生根插穗移植成活、生长情况。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种间易于杂交 ,不同组合间授粉可配性和杂种苗生长差异十分明显。尽管组合间插穗生根存在着明显差异 ,但幼年母株插穗一般生根容易 ,不经任何激素处理生根率也能达到 90 %以上。采穗园 2 .5~ 3.5年生杂种母株 ,平均可繁殖 13~ 2 7株·株 -1 、 级 2年生扦插苗。基于目前的研究结果组装各环节最佳方案 ,用人工控制授粉的方法配制优良组合 (一般、特殊配合力高 )的杂种种子 ,播种育苗后建采穗园进行扦插繁殖 ,即能在短期内大量增殖这些珍稀的遗传改良杂种  相似文献   

18.
桧柏,常绿针叶乔木,是北方风景、行道优良绿化树种。由于桧柏种子种皮硬、厚、含有树脂,吸水困难,且有隔年发芽特性,导致桧柏播种育苗技术条件高,致使播种育苗成活率低,笔者从1994年开始在张家口市进行小拱棚桧柏嫩枝扦插育苗并取得满意效果,成活率达到50%,每平方米产苗100~120株,且移栽后生长好,株型紧凑美观,保持母本优良特性,年生长量与播种苗无差异,是桧柏繁殖的好方法,应进行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9.
容器育苗     
我局苗圃建成200平方米的温室1栋。自1977年3月19日开始播种,4月2日幼苗相继出土。共育苗203盘,其中红松41盘,2万株;落叶松124盘,6.2万株;樟子松38盘,1.9万株,总计101万株苗木,目前生长良好。一、本着土法上马逐步提高的原则,制做营养杯(7.5×3.8厘米)20万个,组成400联,每联500个,呈蜂窝状。同时制做1×0.5×0.1米的盛苗盘400个。为提前播种,1976年冬我们就进行了种子处理和营养土的准备。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巴盟一些有灌溉条件的地区推广应用杨树冬贮整株大苗等水造林,使造林成活率由历年来的40~50%提高到90%以上。但是杨树冬贮整株大苗造林成本高、费劳力。1985年以来,我们在有灌溉条件的五原县林业局西果园对高2米,地径大于2厘米的河小×美+旱二根一杆平茬条在灌溉用毛渠进行了扦插造林,造林用工为整株大苗造林用工的5%,造林成本为整株大苗造林成本的10.57%,且成活率达95%以上。具体造林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