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赵帅  刘均洪 《江西植保》2008,31(1):7-10
大部分真菌是腐生的,对植物,动物和人没有危害。但有些真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化学结构各异的活性物质,对人,动物和植物有害。例如,曲霉属和镰孢菌属,它们不仅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还会影响人和动物的健康。  相似文献   

2.
感想和祝愿     
这次“全国农作物病虫危害损失及防治指标学术讨论会”开的是成功的。病虫综合防治新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考虑,要求将病虫发生数量控制在造成经济损失水平以下。绝非“有虫必治。”显然,通过对农作物病虫危害造成农产品量和质的损失精确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轮纹病和炭疽病是苹果产区的两大重要病害。在高温多雨年份,发病严重,引起烂果造成减产。由于两病均可使果实受害,外观症状较相似,不易辨分,现将二者主要区别描述如下: 1.病斑颜色。炭疽病是深褐色和黑褐色,病斑明显凹陷;轮纹病则是红褐色,不凹陷。 2.表面特征。二者都有同心轮纹,但轮纹病病斑表面一般不出现小黑点,而炭疽病病斑中心有突出的许多小黑点。 3.病斑质地。轮纹病质地较软,而炭疽病质地则较硬。 4.病斑扩展速度。轮纹病扩展迅速,且病斑形状不规则,几天内可使全果腐烂,而炭疽病的病斑呈漏斗状,只有少数扩…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明前茶是一个越来越时髦的概念。茶的生长季节性特别强,什么时候采摘,往往影响茶的质地和品格。采早了,茶叶没长开,味道出不来;采迟了,叶片长老了,味道会苦涩.味同树叶。  相似文献   

5.
亚太地区生物和植物农药开发和使用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学农药发展到60年代后期,农药公害问题日趋严重,在国际上引起震动。随着环境和生态保护要求的日益提高,一些环境污染严重的化学农药正逐步被淘汰,而对环境和生态影响较小的生物和植物农药越来越多地得到使用。开发农药新品种的费用在不断增长,大量农药老品种的非专利化使新的专利品种的商品化更加困难;同时病虫害抗药性的产生又缩短了这些化学  相似文献   

6.
环境保护和植物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保护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地球是人类赖以生息的唯一场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全靠从地球生物圈这个环境中开发生活和生产资料。20世纪中叶以来,由于工业三废、噪音等污染带来了全球性环境恶化,有的地方发生大量人畜中毒事件,人们开始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  相似文献   

7.
2003年秋至2005年春2个油菜生长季分别到湖北和安徽2省12县市油菜产区进行病毒病发病情况调查,除局部地区和地块发病率达到20%~40%,多数大面积油菜发病率在0.1%以下。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58份病害样品,TuMV占样品总数的90.7%,CMV占样品总数的8.9%,ORMV占样品总数的0.8%。  相似文献   

8.
引言一个国家或地区植物检疫的状况,反映着植物病菌和害虫在质量上和数量上变化的综合动态。一般在农业经济体系进行的人类活动,包括整地、烧荒、施肥、单一种植、施用农药以及采用产量较高但相对说来抗病虫害能力较差的品种等耕作实践,改变着存在于各种消费社会与其各自食料来源之间的  相似文献   

9.
戊唑醇在葡萄和土壤中的残留和消解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葡萄中戊唑醇残留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并研究了其在葡萄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土壤用乙腈提取,无需净化,葡萄样品用甲醇提取,二氯甲烷液液分配净化后用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GC-NPD)测定。结果表明:在 0.01、0.1、1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戊唑醇的平均回收率为85.0%~98.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9%~10.4%;最小检出量为1×10-11g,最低检测浓度为0.01 mg/kg。采用250 g/L戊唑醇水乳剂按有效成分187.5 mg/L剂量(推荐剂量的1.5倍)施药,戊唑醇在葡萄中的半衰期为9.8~12.2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8.2~17.3 d,药后28、35 d葡萄中的最终残留量≤0.81 mg/kg,低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和中国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2.0 mg/kg。建议在葡萄上使用250 g/L戊唑醇水乳剂时,施药剂量最高为有效成分187.5 mg/L,施药2~3次,采收间隔期为28 d。  相似文献   

10.
眼下正是病虫草害发生及防治的高峰时期 ,在各种防治的手段当中 ,化学防治占据了显要位置。虽然化学防治目前有农业的、物理的、生物的防治手段无法完全替代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但是 ,对于使用化学农药产生的生产性中毒和药害是不容忽视的两大问题。随着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新型的杀菌剂、除草剂品种从国外大量引进使用 ,国内农业企业的蓬勃兴起 ,混配农药大量使用 ,导致农作物病虫草的抗药性问题日渐突出。加之农民自行混配杀虫剂 ,缺乏科学指导的乱混乱用 ,不仅容易导致中毒的发生 ,而且有可能使害虫对农药混剂也产生抗性。同时 ,在使用农…  相似文献   

11.
鳞茎和球茎观赏植物上的病毒病和类病毒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llen.TC  胡世涛 《植物检疫》1989,3(5):356-357
鳞茎植物进行无性繁殖,非常容易导致病毒病和类病毒病的广泛传播。病毒、病毒复合感染所形成的症状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反常的寒冷气候,能使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滴灌和微喷两种灌溉方式对草莓炭疽病和白粉病发生的影响,设置了不同灌溉量和灌溉时间的试验,并对草莓炭疽病和白粉病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最佳的灌溉量为90 m~3/hm~2,最佳灌溉时间为16:00左右。另外,在草莓苗期管理中,使用微喷技术较好,在草莓定植后的管理中,更适合使用滴灌技术。  相似文献   

13.
新疆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的发生特点和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枯、黄萎病是危害棉花生产的2大顽固病害,通过种植抗、耐病品种,枯萎病已明显得到控制,但黄萎病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黄萎病是土壤传播的维管束病害,防治难度较大.至今尚无特效的防治药剂,只能依靠种植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不少棉田由于该病危害猖獗而绝收,对棉花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和威胁。已成为制约棉花生产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笔者对其发病规律、发病类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灌溉和施肥方式对红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为确定红麻合理的灌溉和施肥方式提供依据。试验选择福红992(常规栽培种)和红优2号(杂交种)2种红麻品种,沟灌和滴灌2种灌溉方式,3种施肥方式:1 T1,60%N和K肥作基肥,余下40%N和K肥用作追肥;2 T2,40%N和K肥作基肥,余下60%N和K肥用作追肥;3 T3,20%N和K肥作基肥,其余作为追肥。结果表明:1沟灌时,福红992的产量明显高于红优2号,且60%NK肥作追肥时产量最高。2与沟灌相比,滴灌明显改善了株高等农艺性状,显著提高了红优2号的生麻产量;但灌溉方式对福红992的产量影响不显著。结论为在滴灌施肥状态下,60%NK肥作追肥时,红麻杂交种"红优2号"的生麻产量和地上部干质量均最高。  相似文献   

15.
传染病暴发在植物、动物和人群中很常见。除了少数已发展为流行病和大流行病外,在很大程度上大多数传染病暴发的原因仍未知,植物真菌和卵菌病暴发尤其如此。所有流行病和大流行病都是从局部暴发开始,然后蔓延到更广泛的地理区域,因此了解其初始暴发的原因对于有效预防和控制植物病害流行病和大流行病至关重要。该文首先描述疾病暴发的定义和检测,随后简要描述导致植物传染病暴发的主要原因,包括寄主植物、病原体及其相关的环境因素,以一种真菌和一种卵菌病原体为例简要概述宿主病原体系统,并强调分子工具在帮助揭示病原体的起源和传播及其暴发及大流行方面的作用。由于人为活动及气候的加速变化,植物病害暴发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最后提出应该如何应对其暴发。  相似文献   

16.
越南植物保护和检疫法(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第九届国会于1993年2月4日通过)童之林译刘美因审校为提高预防和防治有害生物危害植物资源的效率、加强国家管理工作、促进生产发展、保障公共卫生和保护环境,根据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第九十一条,公布本法第一章总则...  相似文献   

17.
刘仪 《植物保护》1963,1(3):128-130
第一张植物病毒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人类对病毒的了解晚于其他微生物,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受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早在前一世纪末期,就已证实了病毒的病原性,但很久无法看到它的形状。因此许多人利用各种物理学方法推测病毒的形状及其大小,例如利用各种不同孔径的滤器进行测定,也有将含有病毒的液体在偏振光下表现双折射的现象,如1933年曾使用这一方法证明了  相似文献   

18.
粉锈宁和多菌灵混用防治水稻纹枯病和黑粉病效果好彭洪江(四川涪陵地区农科所,648000)我地沿江中稻中后期处于高温高湿气候季节,茎部、穗部及叶部常见病害主要有纹枯病和稻粒、稻叶黑粉病。它们往往同时发生,加害于水稻生长后期,影响结实和籽粒饱满度,导致产...  相似文献   

19.
阿根廷农药管理实行一个产品一张登记证许可制度,农药主管部门是阿根廷经济部下属的农牧渔业部中的一个全国性的专门机构,叫“Selasa”。负责农药登记、监督。检验、化验由技术部下属的国家食品检验检疫局负责。  相似文献   

20.
方中达 《植物保护》1964,2(5):214-214
白叶枯病(Xanthomonas oryzae)和条斑病(Xanthomonas oryzicola)是水稻上的两种重要细菌病害。这两种细菌性病害都可以由稻种传播。稻种非但可以带菌,并且可以传病。为了防止病区的扩大和新病区的出现,加强检疫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检验水稻白叶枯病和条斑病,可分室内检验和田间检验。室内检验主要是确定稻种是否带菌和带菌的程度,可以采用种植检验和噬菌体检验的方法,以噬菌体检验更为可靠。室内检验需要一定的设备,工作量较大,同时目前所用的室内检验方法是否适用于带菌量极低的稻种,还有待在生产实践中考验。田间检验就是通过病害的普查,了解病害发生情况,确定无病田和无病区。这样非但可以解决当地的留种和换种的问题,并且为无病稻种的调运提供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