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免耕稻田养鸭是一项以免耕抛秧为基础、种植优质稻为中心、家鸭野养为特点,以生产无公害高效益稻鸭产品为目标的大田畈、小群体、少饲喂稻鸭共育生态种养结合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稻鸭共育高效机制与高产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水稻与家鸭生长共育,合理地进行水稻生育期间在稻田中放养家鸭,是近年来水田栽培模式中又一项较为系统的农业生产技术.它是以生产无公害高效益稻鸭产品为目标的大田畈、小群体、少饲喂的生态种养结合模式.  相似文献   

3.
撒施石灰对稻田及水稻重金属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以水稻作为试验材料,在4个田畈开展撒施石灰的土壤改良试验示范,并调查其对稻田土壤pH值、重金属(Cd、Pb、Cr、As、Hg)活性,及对水稻吸收积累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撒施石灰的改良稻田与未改良稻田相比,早稻及晚稻收获期土壤pH分别显著提高0.38和0.32个单位。在本试验条件下,晚稻比早稻更易吸收积累重金属,而且稻草中的重金属含量远高于稻谷中含量。总体来看,稻田撒施石灰是一项高效率、低成本、易推广的调控农产品重金属积累风险的农艺技术。  相似文献   

4.
无公害高效益稻鸭共育技术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在吸收日本稻田养鸭技术的基础上,经研究创新形成的一项以水田为基础,优质稻为中心,家鸭野养为特点,以生产无公害高效益稻鸭产品为目标的大田畈、小群体、少饲喂的稻鸭共育生态种养结合新模式。该项技术利用家鸭在稻间野养,不断捕食害虫,吃(踩)杂草,耕耘和刺激水稻生育,显著减轻稻田虫、草、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稻田养鱼的历史及意义,剖析了传统稻田养鱼模式在现代农业生产中面临的新问题,提出了现代稻田养鱼的新模式和无公害稻田养鱼技术。  相似文献   

6.
无公害稻鸭共育技术,是中国水稻研究所自1998年以来,在查阅国内外有关资料和吸收日本稻田养鸭技术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自主创新的试验研究和示范,提出的一项以水田为基础、种优质稻为中心、家鸭野养为特点,以生产无公害高效益稻鸭产品为目标的大田畈、小群体、少饲喂的稻鸭共育生  相似文献   

7.
1 闽北稻田耕作制的现状 闽北是我省的主要产粮区,稻田现行耕作制类型主要有:一年一熟制(主要有单季中稻和单季晚稻)、一年二熟制(主要是双季稻)和一年多熟制(主要是菜稻菜、烟稻菜、芋稻菜等)等三种类型.从现代农业角度看,闽北稻田耕作制在运作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无公害稻鸭共育的应用效果和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公害稻鸭共育技术,是中国水稻研究所自1998年以来,在查阅国内外有关资料和吸收日本稻田养鸭技术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自主创新的试验研究和示范,提出的一项以水田为基础、种优质稻为中心、家鸭野养为特点,以生产无公害高效益稻鸭产品为目标的大田畈、小群体、少饲喂的稻鸭共育生态种养结合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稻鸭共育主要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鸭共育是以水田为基础,种稻为中心,家鸭野养为特点,以生产无公害高效益稻鸭产品为目标的大田畈、小群体、少饲喂的稻田生态种养结合新技术。2002年我市瑞安桐浦乡首先引进该项技术进行试验示范,实践证明具有明显的省肥、省药、省工、省料、节本增收和保护环境的多重功效,生产  相似文献   

10.
2020年是全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一年,瑞丽市力达2018年实现全面脱贫工作。其中,农业是瑞丽发展经济的主要脱贫手段之一,水产业是瑞丽市农业重要组成部分。稻田养鱼是瑞丽市发展水产业的重要方式之一,这样的方式给瑞丽市带来了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是伴随着社会经济和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瑞丽市的稻田养鱼面临了很多新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瑞丽市稻田养鱼的现状,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民国至20世纪80年代,是"稻田养鸭"传统技术阶段向现代技术阶段的过渡转型时期。民国时期,一套简单可行的"稻田养鸭"技术体系基本完成。后因工业化农业的兴起,化肥和农药等化学物品进入农田,"稻田养鸭"技术因不能满足人们高产高效的生产要求而倍受冷落,发展处于停滞阶段。在现代农业自我审视和观念转换的浪潮中,传统农业中的"稻田养鸭"技术重新获得人们关注。"稻田养鸭"技术从传统阶段进入现代阶段;"稻田养鸭"从简单的"稻田放鸭"转化成为系统的"稻鸭共生";"稻鸭共生"技术使传统的"稻田养鸭"技术在现代重新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稻田免耕稻草覆盖栽培马铃薯技术与翻耕小拱棚覆膜栽培马铃薯对产量的影响,笔者于2005年初在更楼街道新市村与新安江街道黄泥墩村进行了两种栽培方式的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道如下。1两种栽培技术试验情况比较试验地安排在两街道大田种植马铃薯相对面积较大的新市大畈  相似文献   

13.
摘要:新化县稻田养鱼的传统养殖模式,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稻田养鱼农耕方式为新化的社会经济作出了贡献,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新化县的稻田养鱼面临许多新问题,[2]。本文在分析该县稻田养鱼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稻田养鱼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正青虾学名为日本沼虾,因皮薄肉嫩、味道鲜美而深受消费者欢迎,是江苏省渔业发展的重点品种。稻田养青虾是充分利用稻田资源,提高稻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系统工程,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等特点,是当前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年来,泰州农科院在兴化中堡镇香河水产合作社开展了相关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相关情况介绍如下。1放养、收获和收益情况兴化中堡镇香河水产合作社基地位于兴化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内,选  相似文献   

15.
稻田养鸭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在古农书中,即有用鸭治蝗虫、蜂蝶的记载。稻田放牧养鸭长期以来是我国南方稻区农牧结合、季节性大批量生产肉用鸭的一种主要经营方式。但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特别是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大量施用,稻田养鸭在现代精作中已日渐式微,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我国四川、重庆及南方部分省区,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也曾经开展过稻鸭共栖、露宿养殖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我国南方稻田氮素损失严重,其中氨挥发损失在南方稻田中占有很高的比重.综述了稻田氨挥发的现状与规律,损失途径与机理,对控制氨挥发的农田施肥管理措施进行了探讨,为实现现代农业高产、构建高效的技术体系、保障农业环境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农田生态系统的保育和恢复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条件。现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角度出发,以浙江省金华市重要水稻产区为研究对象,对造成稻田生态系统恶化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探讨,同时阐明了保育和恢复稻田生态系统的必要性,并对小面积稻田进行生态系统保育和恢复的基本策略进行了介绍,以期为推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利用稻田进行的稻鱼综合种养技术,是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稳粮增效、粮渔双赢",提升稻田种养综合效益,促进梧州市农(渔)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和农(渔)民增收,助推梧州市精准扶贫和脱贫的有效举措。在这里利用本文,向大家讲述利用稻田养殖本地塘角鱼,使农民在正常种养情况下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对上海长江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的稻鸭共作生态模式和传统稻田养鸭研究现状进行比较。并将稻田共作生态养鸭密度示范、对稻田水层和土壤中“温室效应”一氧化二氮、二氧化碳、甲烷、溶解氧含量、实施步骤、鸭子数目和水稻品种的筛选、对系统生态学的影响,进行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稻鱼种养作为一种高效、生态环保的新技术,是一条短平快实现农民增收的好路子,这种技术让稻田效益大幅度提升,稻鱼种养的效益是稻田单作的2~5倍。稻鱼种养模式也是鹤庆县建设水稻绿色生产基地,打造绿色食品牌的一个内容。根据云南省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大理试验站的安排,2017年、2018年连续在鹤庆县实施"稻鱼种养示范项目",现介绍主要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