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强、危害呼吸系统的人兽共患病,常常给家禽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给人类生命健康造成巨大严重威胁。目前,在生产中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禽流感的暴发和传播,疫苗免疫接种是主要采用的防控措施,其中灭活疫苗应用较为常见。针对近年来的流行现状开发更为有效的疫苗对禽流感的防控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禽流感疫苗的种类、禽流感疫苗免疫效果的评估和研究方法、禽流感疫苗在家禽生产中的效果评价进行阐述,为加强禽流感防控工作,提高家禽养殖业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禽流感又叫做欧洲鸡瘟,是由A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家禽和野鸟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由于其传染性强、致死率高,同时高致病性禽流感能传染人,给我国禽养殖业发展带来严重威胁,对人民的人身安全和经济造成严重威胁.本文简要分析了禽流感的特点以及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3.
信息广场     
《北方牧业》2005,(23):9-11
<正>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 A 型禽流感病毒的高致病力毒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不但能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同时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为做好 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确保免疫密度,提高家禽群体保护力,防止疫情发生,根据《动物防疫法》的规定,制定本方案。一、免疫的范围和要求对所有家禽实行强制免疫,免疫密度应达到100%(有特殊要求需不免疫的家禽除外)。  相似文献   

4.
自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例发生以来,我国家禽产业受到重大冲击.随着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病例数量和发生范围不断扩大,家禽产业可能遭受更为严重的打击.为更好地履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中的职责,维护家禽产业健康发展,保护广大养殖企业和农户的切身利益,2013年5月3日,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在京召开"维护家禽产业发展座谈会".会议强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切实履行职责,与政府部门、相关社会组织等共同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维护家禽产业健康发展,以实际行动保护养殖农户和广大消费者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5.
科研     
《兽医导刊》2014,(12):6-6
研究称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对公共卫生存在威胁 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陈化兰科研团队的最新研究揭示了H9N2禽流感病毒对公共卫生的潜在风险。由于H9N2禽流感病毒属于低致病力病原,单纯感染不能引起家禽发病,在动物疫病防控中往往被忽略,从而使其得以广泛传播和长足进化,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的野乌和家禽中广泛分布。  相似文献   

6.
<正>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表现出发病突然、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对家禽养殖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在过去几十年中,各种类型的禽流感病毒已经跨越物种障碍,感染了人类,表现出从轻微疾病到严重疾病甚至死亡的不同临床表现。水鸟被认为是禽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感染后通常呈亚临床状态,但某些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株可能导致家禽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对禽流感病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以及防控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上禽流感的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具有发病突然、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对家禽养殖和人类健康可造成严重的威胁。本文对禽流感病毒的病原学、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控措施进行综述,希望为临床上禽流感的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可分为一般性禽流感和高致病性禽流感。不管发生哪一种禽流感,对养殖经营者来说都是严重的打击,尤其会给规模化家禽养殖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要在充分认识禽流感的基础上做好综合防控措施,才能防止禽流感疫情的发生,将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9.
禽流感病毒是引起家禽及野生鸟类禽流感的病原,能够跨种间传播给人类及虎等哺乳动物,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文中综述了近些年来禽流感病毒分子致病机理及其跨种间传播分子机制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以期为禽流感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家禽、野鸟和部分哺乳动物均可感染.禽流感给中国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随着病毒的种间传播,人类的生命安全也受到了严重威胁.目前,疫苗免疫仍是防控禽流感最主要的手段,传统的疫苗主要有鸡胚灭活苗和禽流感弱毒疫苗.虽然在过往几次禽流感暴发过程中,传统疫苗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自身却存在诸多弊端,因此研制新型疫苗来弥补传统疫苗的不足是很有必要的.文章主要对禽流感重组活载体疫苗、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DNA疫苗和病毒样颗粒疫苗等新型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禽流感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许传田 《北方牧业》2021,(12):21-22
1 禽流感 禽流感在很长时间仍然是养禽业重大传染病,是禽病防控的重点.H5亚型家禽禽流感:H5N1、H5N2、H5N6、H5N8;H9亚型家禽禽流感:H9N2;H7亚型家禽禽流感:H7N7、H7N9. 1.1 病毒理化性质 禽流感病毒是囊膜病毒,对去污剂等脂溶剂比较敏感.对碘蒸气和碘溶液特别敏感.常用消毒剂能迅速破坏其传染性.病毒可在加热、极端的pH、非等渗和干燥的条件下失活.禽流感病毒可以在自然环境中,特别是凉爽和潮湿的条件存活很长时间.粪便中病毒的传染性在4℃条件下可以保持长达30~50天,20℃时为7天,60℃、20分钟可以灭活病毒.  相似文献   

12.
<正>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感染禽类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禽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是水禽,但它也可以感染多种家禽和人等哺乳动物,因此禽流感是威胁养禽业和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禽流感病毒在进化过程中易通过基因重排或基因突变而发生变异,导致新的毒株不断出现。另外,我国幅员辽阔、家禽品种繁多、养殖方式多样化,这增加了防控禽流感的难度。因此,我们应该根据禽流感的流行特点和疫情发生  相似文献   

13.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禽类(家禽和野禽)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给全世界的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对人类的公共卫生也造成了相当大的危害.综述了禽流感在病原、流行特点、致病机理、临床症状、诊断以及防控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禽流感的防控提出了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4.
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一种主要流行于家禽中的烈性传染病,一旦发病,往往造成家禽大量死亡。近年来禽流感的传染性已经发生了变化,开始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预防接种禽流感疫苗是防控禽流感的重要措施,禽流感的抗  相似文献   

15.
研究和实践表明,对饲养家禽进行禽流感疫苗的免疫,是一项切实有效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的措施.为做好禽流感防控,2004年起,深圳市开始实施对家禽免费强制免疫的政策.  相似文献   

16.
禽流感免疫预防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在禽流感新型疫苗研究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目前国内外禽流感免疫仍主要使用灭活疫苗.大量的研究和防控实践表明,有效的禽流感疫苗接种可预防家禽发病,阻断病毒的传播,即使免疫禽受到强毒攻击感染后病毒排出量也显著减少,这就减少了病毒发生自然突变的机会,降低了疫病向禽群和人传播的风险;疫苗的正确应用可在控制禽流感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应根据不同地区总体防控策略和具体疫情状况,正确评估禽流感免疫预防作用.在禽流感发生的高风险地区,全面预防接种是防控禽流感的关键技术措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发生在各种家禽和野鸟的传染性疾病。此病毒有多种血清亚型,在临床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其中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死亡率可达90%~100%,而且还可以感染人类,引起死亡,严重危害公共卫生安全。为有效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和传播,笔者对在防控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并和大家一起探讨综合性的防控措施。1病原禽流感是一种禽类从呼吸系统到全身严重败血症等多种症状  相似文献   

18.
禽流感病毒作为一个古老而又不断发生新变异的病毒,对我国的养禽业和人类健康持续造成威胁。本文就禽流感的病毒结构特点、流感病毒对家禽和人类健康的危害进行了阐述,特别是近几年H7N 9等新血清亚型流感的出现对人和禽的致病性增强成为新危害。本文从家禽养殖业角度就禽流感防控知识的宣传普及、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实施、科学的流感疫苗免疫等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以期对禽流感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卵黄抗体和灭活疫苗同时注射紧急预防H5N1亚型禽流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禽流感(AI)是由A型流感病毒所引起的各种家禽及野生禽类的感染和疾病综合征.高致病性禽流感已被OIE列为I类烈性传染病,对养禽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近几年我国养禽业由此蒙受了重大的经济损失[1].1997年我国香港特区发生18例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直接感染人群的病例,其中死亡6例[2],所以有效地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随着家禽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禽流感的发生也呈现暴发的流行趋势,一旦发生流行,会威胁家禽养殖业的安全,因此需要提高重视,切实做好禽流感的诊断和防控工作。一、流行病学野禽是禽流感病毒的储存宿主,水禽可将病毒传染给家禽。鸭,尤其是雏鸭,常感染禽流感病毒但很少表现出明显症状。病毒在肠道内进行复制,随粪便排放到环境。禽流感病毒可通过养殖人员和被污染的生产设备的移动而再次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