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属豆科多年生牧草,是世界上栽培利用最广的牧草之一。其适应性强,草质优良,营养价值高,被誉为“牧草之王”。紫花苜蓿起源于伊朗,已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温带、亚热带气候区,在我国西北、东北、华北等广大地区已有大面积种植。近年来,四川广元等地区引进紫花苜蓿种植推广取得较大成功,南方地区种植面积大幅增长。1品种选择紫花苜蓿适应性较广,喜温暖半干旱气候,耐旱但不耐潮湿,在土壤pH值6.5 ̄8.0范围内均能良好生长。南方地区气温、降水量偏高,土壤pH值偏低,要因地制宜,科学选择苜蓿品种。广元市进行的紫花…  相似文献   

2.
《草业科学》2005,22(2):108-108
紫花苜蓿是一种多年生草本豆科苜蓿属植物,其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营养丰富、高产稳产、利用期长、经济效益高、生态性能好,是世界及我国的第一牧草,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也是牧草种植中的首选。  相似文献   

3.
苜蓿也叫紫苜蓿或紫花苜蓿。紫花苜蓿是目前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范围最广的豆科牧草在我国已有2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紫花苜蓿是多年生优质高产豆科牧草,1年可收割2~3茬,一般亩(667平方  相似文献   

4.
大田条件下紫花苜蓿扦插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紫花苜蓿为豆科苜蓿属草本植物,具有抗寒、耐旱、高产、营养丰富和适应性广等特性,是我国目前分布最广、经济价值最高的多年生牧草,有"牧草之王"的美誉。由于紫花苜蓿属于严格的异花授粉植物,自交结实率极低,种子繁殖难度大[1],可利用扦插无性繁  相似文献   

5.
1豆科牧草栽培1.1紫花苜蓿紫花苜蓿在世界上是分布最广的牧草,素有“牧草之王”的美称,为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栽培要点:1.1.1最佳播种期9月或次年3~4月,最佳播种量3~3.75g/m2。  相似文献   

6.
紫苜蓿又名紫花苜蓿。学稆Medicag o sativaL,系豆科苜蓿属多年生植物,是世界上栽培最早的牧草。公元前700年已在波斯(今伊郎)栽培。由于它具有适应性广,产量高,品质好的特点,故有“牧草之王”的美称,已普及世界各国。我国在公元前126年汉武帝遣张骞使西域时引入,距今已两千多年。我省以前曾有少数地区零星种植,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轻度盐碱地苜蓿的种植方法和田间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西部盐碱化土地面积96.65万公顷,其中轻度盐碱地面积26.70万公顷,占27.62%,主要分布在齐齐哈尔市南部及大庆地区,合理利用这块土地资源,对提高盐碱土地的产出率具有重大意义。生物治理是盐碱草地治理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主要是筛选种植适合本区气候特点、耐盐碱能力强的牧草和植物品种,改良盐碱土壤,以达到改良和利用盐碱草地的目的。黑龙江省经多年治理盐碱化草地实践表明,适宜黑龙江省盐碱化草地种植的牧草有10多种,因盐碱化程度不同,可选择不同的品种[1]。紫花苜蓿是多年生豆科牧草,蛋白质含量高,是高产优质的栽培牧草,同时具有改良土壤、保持水土的作用。紫花苜蓿是中等耐盐碱牧草,在轻度和中度盐碱草地上种植后,可以抑制盐渍化,起到改良草地土壤的作用,并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因此,探索苜蓿在轻度盐碱地种植的关键技术、提高轻度盐碱地苜蓿产量,对促进苜蓿产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紫花苜蓿也叫紫苜蓿、苜蓿、苜蓿草等,为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上栽培最广泛、最重要,也是我国分布最广、栽培历史最久、经济价值较高的豆科牧草,被誉为"牧草之王".  相似文献   

9.
<正>紫花苜蓿是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上栽培最早,分布面积最大的牧草品种。它寿命很长,抗异性强,适应性广,条件适宜时能生长数十年,某些品种生长寿命可达二、三十年,一般生产利用年限为4~7年。紫花苜蓿产草量高,适口性好,营养价值列牧草之首,所以又称为"牧草为王"。除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  相似文献   

10.
<正>苜蓿,因开紫花,故又称紫花苜蓿或紫苜蓿,属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上种植最早的牧草。苜蓿生长寿命可达20~30年,一般第2年~第4年生长最盛,第5年以后生产力逐渐下降。苜蓿的适应性和经济价值都比其他牧草优良,所以有"牧草之王"的称号。下面简要介绍苜蓿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11.
苜蓿也叫紫苜蓿或紫花苜蓿,目前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大,范围最广的豆科牧草,有牧草之王的美誉,在我国已有2 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紫花苜蓿是多年生优质高产豆科牧草,一年可收割2-3茬,一般亩(667平方米)产干草300-800千克,一次种植可连续利用5-7年。  相似文献   

12.
紫花苜蓿利用年限及经济效益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花苜蓿(以下简称苜蓿)是一种多年生优良豆科牧草,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好及耐放牧等优点。为了查明苜蓿不同种植年限产量的变化规律,为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我们于1985年对镇赉县种马场1980年到1934年间种植的苜蓿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3.
<正>紫花苜蓿是多年生豆科牧草,也是全国乃至世界上种植最多的牧草品种。由于其适应性广、产量高、品质好等优点,素有"牧草之王"之美称。苜蓿的寿命一般5~10年,在年降雨量250~800mm、无霜期100 d以上的地区均可种植。喜中性土壤。pH以6~7.5为宜,6.7~7.0最好。成株高达1~1.5 m。  相似文献   

14.
太行山丘陵区气候条件与牧草生长发育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金铜  蔡虹 《草业科学》1997,14(6):17-20
对在太行山低山丘陵区引种的29种牧草中能正常生长的11种牧草的生长发育与气象条件关系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豆科牧草的沙打旺、扁豌豆适应性较差,不适于在此地区发展,红豆草也一定程度地表现出较差的适应性。表现最好的为禾本科牧草和豆科牧草的紫花苜蓿、其他苜蓿、黄花草木樨等。  相似文献   

15.
紫花苜蓿为苜蓿属多年生豆科植物,是世界上栽培最广泛、最重要,也是我国分布最广、栽培历史最久、经济价值最高的豆科牧草,被誉为"牧草之王"。对紫花苜蓿的种植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紫花苜蓿是世界上栽培最早、分布最广的一种多年生豆科牧草,有“牧草之王”之称,不仅产草量高、草质优良、营养价值高,而且耐寒抗旱、耐瘠薄,适应性强,适宜种植区域很广,是提高奶牛产奶量、发展肉牛产业的首选牧草。近年来,紫花苜蓿在我国开始推广,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庞大的根系和高效的生物固氮作用,使之逐步成为退耕还林、发展养殖业中选择和使用的主要牧草作物之一。为了使群众掌握春播苜蓿栽培技术,现将种植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紫花苜蓿为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世界上栽培面积最广的牧草,也是我国分布最广、经济价值最高的牧草,被誉为"牧草之王"[1]。紫花苜蓿具有耐旱、耐旱、耐盐碱、耐贫瘠、耐频繁刈割及经济效益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南方地区紫花苜蓿种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属豆科多年生牧草,是世界上栽培利用最广的牧草之一。其适应性强,草质优良,营养价值高,被誉为“牧草之王”。  相似文献   

19.
紫花苜蓿是一种多年生牧草,苜蓿的适应性广、产量高、质量好,还能改善土壤。就其适应性和经济价值来说,远较其他牧草为优。所以,习惯上常常把它称做“牧草之王”。1 植物学和生物学特征 紫花苜蓿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系发达,粗壮,且有根瘤,成年苜蓿主根深达3 ~6 m,最深可达10 m,草质柔软、叶量丰富。苜蓿喜温暖半干旱气候,茎叶生长最适宜温度在25℃左右,根在15℃时生长最好,昼夜温差小时对苜蓿生长不利。在灌溉情况下,则可耐受较高的气温。苜蓿耐寒性强,5 ~6℃即可发芽,芽能耐受5 ~6℃的寒冷。成株能耐受20 ~40℃的低温,在雪覆盖下可耐…  相似文献   

20.
紫花苜蓿为豆科苜蓿属,多年生豆科植物,以“牧草之王”著称。它具有较高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是一种高能量的牧草。为家畜家禽及草食性鱼类所喜食,饲用价值很高。同时,由于苜蓿生长年限长,根瘤根系发达,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素,所以又是一种很好的水土保持、改土培肥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