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甜菜氨同化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供氮水平各生育时期甜菜叶片与根体氨同化酶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酶(GOGAT)和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甜菜体内存在GSGOGAT和GDH途径,但GS、GOGAT活性明显高于GDH,且两者变化趋势一致,说明GSGOGAT在甜菜体内氨同化中起重要作用,两者协同作用进行氨的同化。氨同化途径因供氮水平、生育时期及植株部位不同而异。高氮促进叶片GS、GOGAT活性提高,GDH活性降低,低氮GS,GOGAT活性较低,而刺激GDH活性。叶片氨同化酶活性高于根体,氨同化代谢旺盛。生育前期(137前)氨同化酶活性明显大于生育后期(258后),表明生育前期同化活跃,但GDH所起作用较小,而后期氮同化较弱,GDH发挥作用相对增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盐环境下施氮水平对盐角草幼苗对氮催化和同化的能力,了解盐角草对氮素吸收转化的机制。【方法】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盐环境下生长的盐角草幼苗氮同化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与不施氮处理相比,在重度盐环境条件下,施氮可现在提高盐角草幼苗根、茎、同化枝NR、GS、GOGAT、GLDH的活性;施N(1.2 g/kg)时,盐角草幼苗根、茎、同化枝活体NR活性、茎活体GS、GOGAT活性达到最大值;施N(2.4 g/kg)时,盐角草幼苗根、同化枝活体GS、GOGAT活性及根、茎、同化枝活体GLDH活性达到最大值。【结论】 盐环境下施氮能够显著增强盐角草幼苗氮同化关键酶活性,提高了盐角草对氮素胁迫能力,增强其对高氮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本本研究以油麦菜为材料,克隆了油麦菜GS1基因cDNA编码序列(CDS)全长,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和表达分析。研究说明在不同形态氮素配比下,油麦菜GS1在氮同化反应中的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不同形态氮素对甜菜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不同施肥水平下利用桶栽研究了硝态氮和铵态氮对甜菜体内氮素同化关键酶-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处理甜菜块根产量与含糖率的变化,初步探讨了氮素营养与甜菜GS活性以及与丰产高糖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形态氮氮及其不同施肥水平对甜菜体内的GS活性的影响不同,在同一施氮水平上,铵态氮处理的GS活性高于硝态氮处理的甜菜GS活性,而施用同一形态氮素时,GS活性随两种氮素施量的增加而增加,根产量也表现相似变化,但含糖率的变化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5.
蔗糖预处理对盐胁迫小麦幼苗氮同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普通小麦为材料.研究了蔗糖预处理对盐胁迫条件下小麦幼苗氮同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预处理明显增加了盐胁迫小麦幼苗的总氮量,增强了盐胁迫小麦幼苗氮同化相关酶的活性,包括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脱氢酶(NADH-GDH)和异柠檬酸脱氢酶(NADP-ICDH).盐胁迫小麦幼苗的脯氨酸含量则在蔗糖预处理后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南阳烟区施氮量对烤烟品种GS同工酶及氮代谢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南阳烟区浓香型烤烟品种的适宜施氮量,采用裂区试验设计,通过3个施氮量处理,研究了不同烤烟品种(NC71、云烟99、渠首一号)成熟期谷氨酰胺合成酶(GS)同工酶蛋白表达特性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NC71成熟期GS1、GS2和硝酸还原酶(NR)活性较低,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较高,具有较低的氮素同化和再利用能力,同时质外体NH+4浓度和氨气挥发量均较高,因此具有较高的成熟期氮效率,施氮量以纯氮52.5~60.0 kg/hm2为宜。云烟99成熟期具有较高的GS1活性,衰老降解的氮素被大量再利用,氨气挥发量也较低,因此叶片总氮含量较高,容易贪青晚熟,施氮量以25~30 kg/hm2最为理想。渠首一号氮效率居于两者之间,适合纯氮40~45 kg/hm2的中等肥力条件。相关性分析表明,GS同工酶活性与叶片氮代谢生理指标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可以作为研究烤烟品种氮代谢特征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栽培稻丹粳17为试验材料,研究生物菌肥对氮代谢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氮肥处理下,齐穗期和灌浆期施用生物菌肥提高了栽培稻功能叶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氨基酸含量,使硝酸还原酶(NR)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得到提高,促进了氮的转运和同化能力,增加了栽培稻的产量。相关分析表明,生育中后期氮代谢酶活性与产量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齐穗期相关系数最大,可将齐穗期剑叶中NR、GS活性作为综合评价水稻产量及氮代谢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利用水稻(Oryza sativa L.)近等基因系NIL-IPA1和NIL-ipa1,研究在施氮与不施氮条件下,理想株型调控基因ipa1在水稻快速分蘖期对氮代谢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施氮条件下,相对于NIL-IPA1植株,NIL-ipa1水稻植株中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GS)、NADH谷氨酸合酶(NADH-glutamate synthase,NADH-GOGAT)的活性降低,叶片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减少,但NADH谷氨酸脱氢酶(NADHglutamate dehydrogenase,NADH-GDH)、NAD+谷氨酸脱氢酶(NAD+-glutamate dehydrogenase,NAD+-GDH)活性升高,表明ipa1能够降低水稻植株氮素同化效率,同时提高氮素重复利用率。在不施氮条件下,NIL-IPA1和NIL-ipa1植株GS活性提高,NADH-GOGAT、NADH-GDH、NAD+-GDH活性降低,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减少,同时发现在NIL-ipa1植株中GS、NADH-GOGAT活性变化相对较小,NAD+-GDH活性相对较低,游离氨基酸含量相对较高,表明ipa1能够降低氮胁迫对水稻植株氮同化效率的影响,提高水稻植株对低氮胁迫的抗性。  相似文献   

9.
对茶树的NH4+转运与同化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茶树NH4+的转运效率在不同基因型茶树品种间差异显著,且茶树对NH4+的转运效率决定了其同化效率的高低,并与其同化速率呈正相关。茶树部分Cs AMT与Cs GS基因已被克隆与鉴定,但其研究程度远不及其他大宗经济作物。新兴生物技术的兴起为茶树NH4+转运、同化相关的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同时也为选育高氮效率茶树品种提供了新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氮硫互作对韭菜植株总辛辣程度和氮、硫素同化关键酶活性的影响,以韭菜品种‘京韭一号’为试材,采用水培模式处理,试验设定3个氮浓度(6、12和18 mmol/L),3个硫浓度(2、4和8 mmol/L),随机区组试验,在植株生长至第7、14、21和28天这4个不同生育周期节点时分别测定韭菜叶片的酶促丙酮酸(EPY)含量及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ATP-硫酸化酶(ATPS)和氧乙酰丝氨酸(硫醇)裂解酶(OAS-TL)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EPY含量在植株生长至7、14与21 d时明显低于28 d;不同生育周期节点NR活性差异显著,氮硫素交互作用明显;GS活性响应程度剧烈并以植株长至28 d时水平最低;ATPS活性在植株长至7 d时水平最低且在中后期响应并不十分显著;OAS-TL活性呈现出平稳上升的趋势,但对氮硫素水平的敏感程度不及其他同化酶。韭菜发育过程中,氮素、硫素单一效应总体远低于元素间交互作用,氮硫素交互作用占据主导地位。韭菜植株硫素同化能力的提升与氮素水平密切相关,氮、硫素参与彼此的同化过程。综合考虑,建议水培韭菜营养液的氮素浓度为12 mmol/L,硫素浓度为2~4 mmol/L。该结论为水培韭菜氮、硫元素合理配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甜菜氮代谢关键酶与其产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不同氮肥处理的 NR和 GS与 α-氨基态氮呈线性相关 ,但不同生育期间 ,NR及叶部的 GS与 α-氨基态氮相关不显著 ,而根部的 GS与 α-氨基态氮则呈显著正相关。NR和 GS与产量及产糖量则呈二次型抛物线关系 ,即在一定范围内 ,随 NR和 GS活性增强 ,产量和产糖量增加 ,但超过 NR和 GS的最适值时 ,二者呈下降趋势。在硝态氮作用下 ,NR与各测试指标相关性较大 ,而 GS与各指标在铵态氮处理下相关性较大 ,说明硝态氮对 NR有促进作用 ,而铵态氮对 GS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Ammonium nitrogen inhibited NR activity in sugar beet, NR activity was lower in endogenous substrate after ammonium nitrogen was used,an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NR activity and ammonium nitrogen levels was negative. But NR activity raised with the ammonium nitrogen levels raising in exogenous. Ammonium nitrogen prompted GS activit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GS activity and ammonium nitrogen was positive, GS activity raised with ammonium nitrogen levels raising,GS activity of roots and leaves had same change trend in sugar beet in the whole growth duration after ammonium nitrogen was used,but GS activity in roots was hiffher than that in leaves.  相似文献   

13.
以3个杂交谷子品种及其父母本为材料,通过对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研究不同生育期内叶片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及叶片氮含量变化,分析不同生育期内杂交谷子叶片氮代谢酶的杂种优势,以期对杂交谷子氮效率的遗传改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杂交谷子叶片GDH活性以及叶片氮含量在整个生育期内以表现中亲优势为主,NR活性在抽穗期表现正向超亲优势,GS活性在灌浆期和成熟期表现正向超亲优势。因此,NR和GS可作为杂交谷子氮效率改良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采用半定量RT-PCR对甜瓜质体型谷氨酰胺合成酶(GS2)基因进行mRNA的表达检测,观察不同氮源以及氮源不同配比对GS2基因表达的影响,并以actin为内参照进行基因表达水平的半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硝态氮处理下,随着氮浓度的增加,GS2基因的表达量增高,但是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在铵态氮处理下,处理初期GS2基因的表达水平随着氮浓度的增大而降低,而后随着氮浓度的增加而升高。研究表明,GS2基因的表达水平随着氮素浓度的提高而升高,升高的比例因氮源形态以及处理时间有所不同。不同氮形态比例的氮源处理对GS2基因表达的影响无明显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施氮水平对不同花生品种氮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花生籽仁蛋白质含量较高,研究花生不同器官中氮代谢酶活性在施氮水平和品种间的差异及其与籽仁蛋白质含量间的关系,阐述花生氮素代谢的生理特性。【方法】选用生产中普栽品种花育22号和白沙 1016,设置4个氮素水平,测定两品种不同生育期各器官中主要含氮物质(可溶性蛋白质(Pro)、游离氨基酸(AA))含量及主要氮代谢酶(硝酸还原酶(NRase)、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结果】两品种各器官Pro、AA、NRase、GS、GDH活性的变化态势大致相同,但其含量的高低因品种和施氮量不同而变化,各器官中各指标含量均以白沙1016较高;适当提高氮素水平可增加各器官中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和主要氮代谢酶活性;氮素水平过高虽能提高硝酸还原酶和籽仁蛋白质含量,但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脱氢酶(GDH)的活性下降;各营养器官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GS和GDH活性间的相关关系不明显,但与其相应器官中的NRase活性表现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荚果中Pro与AA和NRase间、GS和GDH、NRase与游离氨基酸间均呈极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施氮量和品种差异对花生各器官中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氮代谢酶活性有影响,白沙1016对高量氮肥较敏感,花育22号则较适应高氮;增施氮肥通过改变氮素代谢的生理特性改善花生品质。  相似文献   

16.
以白三叶的铺地、考拉和紫花苜蓿的金达品种为材料,采用硝、铵氮素比为1:1的水培液测定其喜氮类型,并测定不同生育时期的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结果表明,三种豆科植物均有较强的喜硝特性,与喜铵的茶树间作具有氮素种类上的协调性。其中,以金达的总NR活性最高,GS活性最低,GS/NR值和吸氮量最小,最适宜茶园间作。  相似文献   

17.
冯卓  秦智伟  武涛  何红梅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5):3100-3107
【目的】分离和克隆黄瓜谷氨酰胺合成酶GS1基因,分析其序列特征,了解其在低氮条件下的表达情况。【方法】依据黄瓜基因组数据库中Csa015274基因编码区全序列,应用引物设计软件Primer Premier 5.0设计引物,从黄瓜叶片cDNA中克隆该基因,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获得的cDNA序列及推定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鉴定,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研究GS1基因在不同氮素浓度下的表达变化。【结果】分离到GS1基因,GenBank登录号为JQ277263。该基因长1 071 bp,编码356个氨基酸,与甜瓜(Cucumis melo L.)GS1基因同源性高达97%。该基因编码的蛋白是1个不稳定的疏水蛋白,无跨膜结构,无信号肽,存在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酪蛋白激酶Ⅱ磷酸化位点,N-十四酰化位点,酪氨酸激酶磷酸化位点等活性位点。GS1基因表达模式分析显示,在低氮条件下,该基因下调表达,随着氮素浓度的增高GS1基因的表达量增加。在高浓度的氮素水平下,该基因的表达同样受到抑制。【结论】成功从黄瓜叶片中分离克隆到GS1基因,该基因具有已知物种GS1基因的特征,可用于该基因的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氮素诱导下,进行甜菜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的测定,筛选出最佳的氮素诱导处理,研究核酸合成抑制剂放线菌素D和蛋白合成抑制剂放线菌酮对GS在酶活水平上的表达调控。结果表明,NO3-:NH4+=80:20处理时,GS活性最高,并且在此处理下放线菌素D和放线菌酮均能抑制GS活性。说明甜菜GS的表达可能在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上均受到调控。  相似文献   

19.
利用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和混合态氮对3个栽培大豆品种花荚期植株进行诱导处理,研究不同形态氮素对功能叶片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以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H4+-N增加3个大豆品种功能叶片NR活性效果最好,其次是混合态氮,NO3--N效果较差;三种形态的氮素均能明显提高3个大豆品种功能叶片GS活性;在三种形态氮素诱导下,3个大豆品种的籽粒蛋白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与其功能叶片NR和GS活性呈显著正相关(r=0.520*和0.550*);追施氮素对低蛋白大豆品种功能叶片NR、GS活性和籽粒蛋白质含量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把大豆花荚期叶片NR和GS的活性作为高蛋白品种选育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