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泌乳牛喂酵母发酵精料可提高产奶量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凤阳233100)方仲彪,钟德山上海市练江奶牛场祝玉华1前言近些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探讨了酵母属某些菌株刺激瘤胃优势菌生长和活性的作用,提出了活性酵母在瘤胃中的作用模式。如Dawson(1988、...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控瘤胃微生物区系来增强泌乳牛对饲料的利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酵母培养物能刺激纤维分解菌活力,改善纤维的消化率,调节奶牛瘤胃乙酸与丙酸的比例,从而达到对瘤胃发酵的调控,改善泌乳性能;丁酸梭菌在动物肠道内可以促进动物肠道有益菌群(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增殖和发育,抑制肠道内有害菌和腐败菌的生长、繁殖,纠正肠道菌群紊乱,减少肠毒素的产生;同时,丁酸梭菌的主要代谢产物丁酸是肠道上皮组织细胞再生和修复的主要营养物质;另外,丁酸梭菌对多种饲用抗生素有较强的耐受性,可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3.
酵母培养物与活性酵母的特点及对反刍动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刍动物特别是高产奶牛饲粮中的酵母培养物和活性酵母产品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差异。研究人员特别感兴趣的是以不同亚种和不同品系的单细胞真菌和酿酒酵母为基础的产品怎样改善或提高瘤胃功能。从而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反刍动物如牛、绵羊和山羊极度依赖于瘤胃功能。在瘤胃中.微生物活动把纤维素、淀粉和蛋白质分解为可吸收的营养。反刍动物把这些营养用于维持生长、生产和繁殖。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旨在分离筛选瘤胃源酵母,研究其对不同饲料底物的发酵特性。实验以山羊及奶牛瘤胃液为菌源,利用酵母选择性培养基,通过分离筛选、生长曲线测定和26S rDNA鉴定,获得1株生长速度较快的Meyerozyma属酵母菌株。在此基础上,采用体外发酵技术,分别以羊草与精料混合物、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为底物,以奶牛瘤胃液为接种物,研究该酵母菌株对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以羊草和精料混合物为底物时,添加瘤胃源酵母显著降低了发酵液pH和乳酸浓度(P<0.001),显著提高了丙酸浓度和干物质消失率(P<0.05);以玉米淀粉为底物时,添加该酵母菌显著降低了发酵液pH和乳酸浓度(P<0.001);以马铃薯淀粉为底物时,显著降低了pH(P<0.05),提高了丙酸浓度(P<0.05);但在上述3种底物条件下,添加酵母菌对发酵液中总产气量、氨态氮、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和异戊酸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采用Real-time PCR测定结果表明,添加该酵母菌可显著提高以羊草和马铃薯淀粉为底物时发酵液中总菌16S rDNA的挎贝数(P<0.05)。结果说明,本研究分离获取的瘤胃源酵母可提高瘤胃微生物对羊草精料混合物的降解能力,降低羊草精料混合物组和玉米淀粉组发酵液中乳酸浓度,提示该菌株可能具有提高日粮消化利用效率、促进丙酸生成和瘤胃细菌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发病机制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和慢性瘤胃酸中毒是限制反刍动物高精料饲养的关健问题,给反刍动物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瘤胃微生物的角度阐述了防治酸中毒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2个方面,一方面促进乳酸的利用,如添加电子受体、乳酸利用菌以及酵母和曲霉等真菌;另一方面减少乳酸的产生,如给反刍动物接种牛链球菌和乳酸菌疫苗。通过调控乳酸利用菌群和乳酸产生菌群之间的平衡,控制乳酸的利用和产生,从而阻止瘤胃酸中毒的发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益康“XP”是酵母菌及酵母菌生长所需的培养基在确保酵母菌具有发酵活力的前提下进行烘干后获得的混合物,具有明显的刺激瘤胃中纤维素菌和乳酸利用菌的繁殖,将瘤胃内有益菌群增加30%,其中参与分解纤维物质和干草的细菌数目增加60—70%,改变瘤胃发酵方式.降低瘤胃氨浓度,提高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和改善饲料消化率。  相似文献   

7.
乳酸(lactic acid)是奶牛瘤胃内重要的中间代谢产物,合理的调节乳酸代谢特征、充分利用及发挥乳酸的有益功能对奶牛健康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乳酸的合成途径及主要产酸菌、乳酸的代谢途径及主要利用菌、乳酸在奶牛瘤胃内的代谢方式及影响其代谢的因素,详细阐述了乳酸产生菌与利用菌对乳酸代谢调节的影响,同时介绍了植物提取物对乳酸代谢调节作用及乳酸代谢调节对奶牛胃肠道菌群、泌乳性能和乳房炎的影响。为进一步了解乳酸对奶牛健康的作用机制及相关植物活性物质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为解决高精料饲粮引起的奶牛酸中毒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奶牛直接饲喂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接饲喂微生物是近年来被认为替代抗生素的一类新型添加剂。目前主要应用的饲喂微生物包括细菌类、活的酵母及以真菌为基础的产品。直接饲喂的微生物在消化道中有很强的生存能力 ,其通过在肠道中的定植、生长、繁殖、产酸、分泌消化酶、分泌抗菌素、解聚胆酸盐、降解毒性胺、或激活动物的免疫应答从而对有害菌的生长起到了抑制性和竞争性的排除作用。酵母通过分泌一些生长因子并消耗对肠道有益微生物不利的氧气 ,进而在肠道中促进了有益菌的生长、维护了菌系的平衡 ,在瘤胃中促进了瘤胃微生物特别是纤维分解菌的生长、提高了粗饲料的消化率。直接饲喂微生物产品可以通过很多形式发挥作用 ,包括散剂、膏剂、丸剂和胶囊。文章主要介绍了直接饲喂微生物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潜在的作用机理以及在奶牛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瘤胃素在反刍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徐明  姚军虎  弓剑 《饲料工业》2002,23(9):27-29
瘤胃素又称莫能霉素或莫能菌素(monensin),是由链霉菌(Streptomycescinnamonesis)产生的一种聚醚类抗生素。瘤胃素能够调节瘤胃微生物区系,减少革兰氏阳性菌(Russell等,1988)和原虫(易建民等,1998)数量,抑制乳酸产生菌、氨产生菌和产气菌活性,提高乳酸利用菌活性(Dennis等,1981;Callaway等,1996;王中华等,1999)。饲料中添加瘤胃素可提高饲料转化率和养分吸收率。1945年美国正式将瘤胃素列为肉牛饲料添加剂,现已广泛用于肉牛生产中。瘤胃素在奶牛上的研究起步比较晚,试验表明,瘤胃素可提…  相似文献   

10.
酵母及其培养物在动物生产中的作用(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丽娟 《饲料工业》1999,20(9):37-39
酵母及其培养物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它能够促进动物消化道微生物的生长和改变反刍动物瘤胃的发酵方式,这样可以减少幼龄反刍动物腹泻的发生,提高了生长和泌乳阶段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增强了反刍动物对纤维素等有机物和磷的消化。现阶段酵母及其培养物的研制技术为特定菌种的鉴定、菌株的特性改善、新菌系的筛选,而酵母细胞作为一些酶辅因子或代谢活性产物的载体可能为将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1.
喂酵母发酵精料可提高乳牛泌乳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许多学者探讨了酵母属某些菌株刺激瘤胃优势菌生长和活性的作用,提出了活性酵母在瘤胃中的作用模式。Dawson(1988、1990)进行了瘤胃内接种酵母试验,发现酵母菌株可在瘤胃内存活,他做的体外试验结果(1987)表明,饲料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可使瘤胃中的厌氧菌增加5倍,解纤菌增加2倍。蒿迈道等(1993)研究,向装有永久性瘘管的奶牛瘤胃中注入200ml/次啤酒酵母培养物,每日2次,可使瘤胃PH值升高0.08─0.l个单位,乙酸、丙酸产量及其比例升高,并使纤维素在体内、体外消化率提高。为了探索酵母发酵精料对乳牛泌乳量的影响,我们…  相似文献   

12.
<正>莫能菌素(Monensin)的商品名称为瘤胃素(Ru-mensin),是1967年Haney从肉桂地链霉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的聚醚类抗生素。莫能菌素是目前欧盟唯一允许使用的促生长饲料添加剂。它能够调节瘤胃微生物区系,抑制乳酸产生菌、氨产生菌及产气菌活性。饲料中添加莫能菌素可提高饲料转化率、控制瘤胃发酵,且残留量小、对人安全。  相似文献   

13.
1奶牛 大量研究表明,酵母培养物能促进瘤胃发酵,从而提高饲料粗纤维消化率及细菌利用非蛋白氮(NPN)合成菌体蛋白的效率,具有显著的增乳效果。据报道,益生酵母添加剂对荷斯坦泌乳母牛泌乳性能的试验,结果表明,添加酵母可明显增加干物质采食量,每头奶牛每天奶产量增加2.25千克(P〈0.05),乳脂率增加0-3个百分点。有人认为,添加酵母培养物可增加采食量,为增加产奶量提供足够的能量,使奶牛生产性能得以提高。据报道,泌乳早中期(104天)添加酵母培养物比泌乳晚期添加效果显著,而以泌乳中期添加效果更显著。据报道,给泌乳早中期奶牛添加酵母培养物,可使奶产量增加4.4%,并可使泌乳高峰提前。  相似文献   

14.
试验所选用的瘤胃菌为反刍月形单胞菌,它是革兰阴性乳酸发酵菌。是瘤胃内的一种优势菌,在瘤胃菌群中可达到51%以上。是参与瘤胃发酵的重要瘤胃微生物之一,并对反刍动物生糖先质丙酸的生成起到重要作用。研究目的是评定YEA—SACC对反刍月形单胞菌在乳酸中的生长及其对乳酸吸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向洋 《中国饲料》2019,(4):17-21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淀粉水平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试验选择16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试验日粮采用2×2多因素方差设计,两个淀粉水平(23%和29%),两个酵母培养物水平(0和25 g/d),试验共进行28 d。结果显示:日粮添加酵母培养物后显著提高了产奶量、3.5%标准乳、能量校正奶(P <0.05)。无论是在低或高淀粉水平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均显著提高乳脂含量(P <0.05)。高淀粉水平日粮或添加酵母培养物显著提高了乳蛋白含量(P <0.05)。高淀粉水平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了血浆结合珠蛋白的含量(P <0.05)。高淀粉水平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无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了淀粉表观消化率(P <0.05),低淀粉水平日粮组显著提高了乙酸含量(P <0.05)。高淀粉水平日粮组显著提高了瘤胃乳酸含量(P <0.05)。高淀粉水平日粮组较低淀粉水平组显著降低了氮沉积量(P <0.05),添加酵母培养物使氮沉积量显著升高(P <0.05)。高淀粉水平日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组氮摄入量和乳氮含量最高(P <0.05)。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高淀粉水平日粮中添加15 g/d酵母培养物可以降低奶牛代谢紊乱症的发生,提高纤维消化率及微生物蛋白的产量,进而改善泌乳性能。  相似文献   

16.
酵母活性物对奶牛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按胎次、泌乳月和产奶量等相似原则把30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2组,每组15头,研究酵母活性物对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2组奶牛基础日粮相同,试验组奶牛每天添加酵母活性物150g,对照组正常饲喂,试验期8周。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奶牛与对照组相比,泌乳量平均每天增加了0.88kg/头,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分别提高了0.23%和0.37%,乳糖含量和体细胞数分别下降了0.11%和45.8%。  相似文献   

17.
酵母和酵母培养物常用作调控反刍动物瘤胃发酵的饲料添加剂,其增奶效应在2~3磅/d之间,且多数试验结果在统计上差异不显著,有试验表明在炎热气候下,它能够增加产奶量,改善奶牛繁殖性能。为此,我们进行了在热应激条件下给泌乳早期奶牛饲喂酵母培养物的试验。1材料和方法1.1供试牛  相似文献   

18.
瘤胃酸中毒是集约化养殖反刍动物的重要营养代谢病,给反刍动物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临床诊断上应注意对瘤胃酸中毒与瘤胃积食、瘤胃臌胀进行症状鉴别诊断。防治瘤胃酸中毒的瘤胃微生物途径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促进乳酸的利用,如添加电子受体、乳酸利用菌以及酵母和曲霉等真菌;另一方面减少乳酸的产生,如给反刍动物接种牛链球菌和乳酸菌疫苗。通过调控乳酸利用菌群和乳酸产生菌群之间的平衡,控制乳酸的利用和产生,阻止瘤胃酸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酵母培养物(YC)对泌乳奶牛血液指标和瘤胃微生物的影响.选取64头胎次、泌乳天数和产奶量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1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各组泌乳奶牛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0 g/(头·d)YC1、80 g/(头·d)YC2、100 g/(头·d)YC2和40 g/(头·d)YC3(...  相似文献   

20.
旨在探究一株酿酒酵母和两株瘤胃源褶皱假丝酵母对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ubacute ruminal acidosis,SARA)绵羊的缓解作用及其机制,为研制防治SARA微生态制剂提供优良菌株和理论依据。选取60只2月龄同期断奶的杜泊羊(♂)×湖羊(♀)F1代作为试验动物。通过逐步递增饲粮精粗比成功诱导40只绵羊发生SARA,将SARA绵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SARA组、酿酒酵母组(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C)、褶皱假丝酵母一组(Diutina rugosa 1,DR1)、褶皱假丝酵母二组(Diutina rugosa 2,DR2),各组均饲喂精粗比为90∶10的日粮,酵母组于每天晨饲后分别灌服100 mL酿酒酵母ACCC 21162、褶皱假丝酵母N09、褶皱假丝酵母N07。对照组(Control,CON)饲喂50∶50饲粮。分别于第1、3、7、10天测定各组瘤胃液pH,第10天测定瘤胃与血液异常代谢产物、血气指标、瘤胃菌群。结果显示:1)灌服酵母组第3天后瘤胃液pH显著高于SARA组(P<0.05),灌服酵母可使SARA得有效缓解。2)瘤胃菌群相对丰度发生变化,SC组最优菌属为乳杆菌属,CON组最优菌属为普雷沃氏菌科未确定菌属,SARA、DR1、DR2组最优菌属为瘤胃菌科未确定属;灌服酵母组中,SC组丰富度指数最高,DR2组多样性指数最高。3)灌服酵母组瘤胃液和血液乳酸、瘤胃液组胺显著低于SARA组(P<0.05)。4)SC、DR2组血液pH、全血碱剩余极显著高于SARA组(P<0.01),灌服酵母组血液二氧化碳分压、二氧化碳总量、实际碳酸氢盐显著高于SARA组(P<0.05)。5)瘤胃液pH与血液实际碳酸氢盐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瘤胃液乳酸与瘤胃菌群Chao 1指标呈现显著负相关(P<0.05)。结果提示,3株酵母均可提升瘤胃菌群丰富度、降低瘤胃液和血液乳酸、减轻瘤胃炎症、缓解机体酸中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