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不同品种类型玉米夏播制种的氮磷钾肥料三要素进行优化量比探讨。结果表明:玉米夏播制种的增产效应,中早熟型是:磷> 氮> 钾;中晚熟型是:氮> 磷> 钾。获得掖单2号制种产量高于5 625kg/hm 2 的施肥区间是:氮(N)187.5~222.0kg/hm 2;磷(P2O5)142.5~163.5kg/hm 2,钾(K2O)148.5~175.5kg/hm2;N∶P2O5∶K2O= 1∶0.75∶0.79。掖单13号制种产量高于3 600kg/hm 2 的施肥区间是:氮(N)231.0~262.5kg/hm 2,磷(P2O5)130.5~154.5kg/hm2,钾(K2O)120.0~148.5kg/hm2,N∶P2O5∶K2O= 1∶0.58∶0.54。  相似文献   

2.
香蕉的氮磷钾营养特性及其平衡施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广东新,老蕉区香蕉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香蕉不同生育阶段及不同品种的氮磷钾营养特性相一致,吸收量大小顺序为钾>氮>磷,N,P2O5,K2O吸收比例为1:0.19:3.72,香蕉亩产2-3吨,氮钾肥的适宜用量为每造亩施纯N40-60公斤,K2O60-80公斤。  相似文献   

3.
棉花高产群体形态与营养生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棉花高产试验条件下研究了群体冠层及营养生理特性,阐明了棉花日生长量,叶面积动态,干物质积累,棉铃时空分布和矿质营养吸收规律。确定了棉花是高叶面系娄3.58,籽棉经济系数37.2%-41.3%。每100kg皮棉吸收N13.52kg,PWO5,3.62kg,K2O27.3kg。N:PSO5:K2O为1.0:0.27:2.0。  相似文献   

4.
阿克苏棉区不同氮磷钾配比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疆阿克苏棉区开展了氮磷钾最佳配比和施用量(专用肥)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N在172.5-241.5kg/hm^2的前提下,氮磷钾各因素对棉花产量的影响顺序为P>K>N;最佳氮磷钾配比为N:P2O5:K2O=1:0.67:0.23。氮磷对棉花单株铃数影响较大,而钾对单铃重的影响较大。按最佳氮磷钾配比制作成棉花专用肥,其最高产量施肥量为743.2kg/hm^2。  相似文献   

5.
花粳固优1号在500kg/亩产量水平下,每生产100kg籽粒需吸收N、177kg,P2O5、080kg,K2O、211kg。不同器官氮磷钾的含量不同,在成熟期:氮的含量,籽粒>叶>鞘>茎;磷的含量,籽粒>鞘>茎>叶;钾的含量,茎>鞘>叶>籽粒。不同养分的主要吸收时期不同,氮主要在移栽到分蘖期吸收,磷主要在拔节到抽穗期吸收,钾主要在分蘖到拔节期吸收  相似文献   

6.
新疆次宜棉区棉花养分吸收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新疆次宜棉区高产棉花矿质养分吸收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生育期吸收N,P2O5,K2O分别为258.33,107.45,249.09kg·hm-2,分别分配在铃中的为86.75%,81.02%,68.42%,N∶P2O5∶K2O为1∶0.42∶0.96,经济系数0.50。  相似文献   

7.
辣椒营养吸收特性及优质高产施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田间条件下每生产100kg干辣椒吸收N9.64-11.24kg,P2O52.37-2.56kg,K2O8.72-10.89kg,N:P2O5:K2O为1:0.23-0.25:0.79-1.02。吸收高峰期在盛果期,营养敏感期在生长前期。在缺钾土壤上不施钾肥辣椒易产生严重的钾素胁迫,生长发育受阻。氮钾配施比单施氮平均增产62.0-70.0%,施钾产投比达到10.94-22.15。施钾改善辣椒商品性  相似文献   

8.
1991~1994年进行了麦-稻-稻三熟轮作制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提高了作物产量,增加了土壤有机碳积累和土壤氮磷含量,且能活化土壤磷素.全年肥料投入量C,N,P2O5,K2O分别为2700,415,140,225kg/hm2,C∶N∶P2O5∶K2O为6.52∶1.00∶0.34∶0.54,且以三季作物各1/3的有机碳投入为最佳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施肥对荔枝产量和树体营养的影响,1991-1995年对15-20年生兰竹荔枝以料试验。结果:施肥对提高兰竹荔产量较显著效果。但只是在一定范围和年限内随施肥量增多而增产。兰竹 以株施N0.8kg,P2O51.0kg、K2O1.5kg的效果最好,5a平均株产43.1kg,较对照(N0.25kg,P2O50.5kg,K2O0.4kg)增产36.。8%;施氮多,施磷偏少,氮磷钾比例搭配不够合理会明显  相似文献   

10.
球茎甘蓝鲜,干重变化及需肥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球茎产量在60588.2kg/hm^2条件下,球茎甘蓝植株鲜重,干重的增长动态及NP,K,S的吸收规律。结果表明;植株鲜重,干重在出苗后76-90d生长最快,平均每生产1000kg球茎植株需吸收N3.28kg,P2O5,1.94kg,K2O31.7kg,S1.06kg;植株吸收有N,P2O5,K2O主要贮存在球茎,S则主要贮存在叶内;  相似文献   

11.
大穗型小麦产量600kg/666.7m~2最佳氮磷钾配比与施肥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肥水地块,选择大穗型品种,采用三因子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设计方法,研究了大穗型小麦产量600kg/6667m2氮磷钾最佳用量、配比及其对产量构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三者对产量的影响顺序是磷肥>氮肥>钾肥;每6667m2最佳用量为N1775~1877kg、P2O5926~1110kg、K2O1414~1447kg,NPK之比为1∶056∶078;施肥量对产量构成三因素的影响顺序是穗粒数>千粒重>穗数;明确了产量构成三因素中的主攻因素。  相似文献   

12.
氮钾肥对小麦养分吸收的影响及增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1997年在豫西褐土区进行了氮钾肥不同用量试验,探讨了高产条件下小麦的吸肥规律和施肥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小麦吸收养分的数量,在一定范围内与施肥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吸收养分的高峰期是拔节期至抽穗期,一生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分别为215.4,69.4和218.0kg·hm-2,三者之比为3.10∶1∶3.14.氮钾肥的产量模型为:Y=3598.6950+16.6057X1+13.5449X2-0.0371X21-0.0548X22+0.0069X1X2,经济最佳施肥量为N214.8kg·hm-2,K2O126.5kg·hm-2,氮钾比为1.69∶1,平均增产11.8%.  相似文献   

13.
系5超高产下的群体发育及养分吸收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系5高产田(皮棉2.58t·hm-2)的群体发育及矿质养分吸收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叶面系数最大约为2,叶层透光率12:00~14:00最高,盛花期中上层透光率约40%,盛铃期中部58.23%,上部75.26%,全期吸收N,P2O5,K2O分别为469.5,150.45,874.5kg·hm-2,N∶P2O5∶K2O为1∶0.32∶1.86,分别以83.28%,88.39%,60.98%分配在铃中,经济系数为0.46。  相似文献   

14.
在生物量、生产力和水量平衡及养分分析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黄土残塬沟壑区刺槐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过程。结果表明:生态系统中养分元素总贮量为N10.940t/hm2,P3.755t/hm2,K154.611t/hm2,Ca169.092t/hm2,Mg18.435t/hm2,S1.487t/hm2;生态系统内养分生物循环遵循Ca>N>K>Mg>P>S的顺序;刺槐生产1t干物质需要从土壤吸收N11.67kg,P0.72kg,K3.66kg,Ca15.08kg,Mg2.25kg,S0.34kg;经过循环利用,生态系统年净积累量N1.8073kg/hm2,P0.2106kg/hm2,K1.3756kg/hm2,Ca2.7881kg/hm2,Mg0.440kg/hm2,S0.0621kg/hm2,根层土壤却年净亏损N89.696kg/hm2,P5.492kg/hm2,K34.479kg/hm2,Ca88.991kg/hm2,Mg15.270kg/hm2,S2.511kg/hm2。此外,所建立的该生态系统的养分动态模拟模型,可用于对各分室养分贮量动态的预测。  相似文献   

15.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南京地区马肝上、红淤土、黄土等土壤的养份含量,根据养分平衡施肥估算法,得出水稻在马肝土上的目标产量施肥量是N99.0kg/hm^2、P2O561.5kg/hm^2、K2O64.5kg/hm^2,N:P2O5:K2O为1:0.62:0.66;小麦在江淤土上的目标产量施肥量是N106.5kg/hm^2、P2O279.5kg/hm^2、K2O43.5kg/hm^2,N:P2O5:K2O为1:0.  相似文献   

16.
经调查,供试34个果园的施肥量和产量变异很大。许多果园施氮肥过多,钾肥太少。经叶分析,N,P,K,Fe,Zn的平均含量依次是22.8±2.5g·kg-1,1.4±0.2g·kg-1,10.7±2.0g·kg-1,225±51mg·kg-1和18.74±12.36mg·kg-1.K和Zn的含量低于正常值的果园数分别占35.3%和58.9%.多数果园N,P,K营养不平衡,营养三要素的需要顺序多是K>P>N.根据目标产量、生产单位果品需要养分量和养分平衡指数,确定了各果园的最小养分因素及其需肥量,并按养分比例法推荐了其他肥料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17.
昆明北郊圣诞树人工林营养元素的积累与循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地处滇中的昆明北郊水源保护区红壤山地10年生圣诞树人工林营养元素的吸收、分布及其生物循环作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营养元素在该林分植物体中的贮量约为1804kg/hm ̄2,其中各器官积累量的排序为干>叶>枝>根,各元素的积累量以N>Ca>K>Mg>P为序。土壤中营养元素贮量53820kg/hm ̄2,其中Ca,K和N较多,Mg,P较少,该人工林对各营养元素的年吸收量为:N163.40kg/hm ̄2,P5.58kg/hm ̄2,K153.73kg/hm ̄2,Ca139.40kg/hm ̄2和Mg30.27kg/hm ̄2;年存留量和年归还量分别为:N77.59kg/hm ̄2和85.71kg/hm ̄2,P2.83kg/hm ̄2和2.75kg/hm ̄2,K43.96kg/hm ̄2和109.76kg/hm ̄2,Ca48.71kg/hm ̄2和90.69kg/hm ̄2以及Mg7.22kg/hm ̄2和22.55kg/hm ̄2;富集率分别为1.74,1.90,1.68,1.57和2.05;循环系数分0.53,0.49,0.71,0.65和0.75;周转期分别为11a,13a,14a,12a和8a。  相似文献   

18.
运用3因素5水平通过旋转组合设计,经3a多点试验研究,综合分析表明,在酒泉地区现有生产条件下,要同时获得甜菜块根产量52500~60000kg/hm^2,糖产量10000~12000kg/hm^2,应施N174.1~188.6kg/hm^2,P2O5126.8~158.8kg/hm^2,K2O97.1~120.0kg/hm^2。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培肥地力、节水高产栽培条件下,定点重复试验3年,研究了不同品种冬小麦吸收积累三要素的动态规律及其最终的详细分配。结果表明:每生产100kg籽粒需吸收N、P2O5和K2O的量,高效型品种分别为2.815kg、1.067kg、2.804kg,三者比例为2.64∶1∶2.63,低效型品种分别为3.536kg、1.521kg和3.464kg,三者比例为2.32∶1∶2.28。N和K2O的吸收强度高峰值出现在拔节至挑旗阶段,分别达到211.75g/亩·日和233.06g/亩·日,但积累最高值在起身至拔节阶段,分别占总积累量的29.00%和30.89%;而P2O5吸收强度高峰值89.10g/亩·日,则出现在挑旗至开花阶段,但积累最高值为拔节至挑旗阶段,占总积累量的22.88%。至开花时,三要素积累分别占总积累量的83.05%、69.47%和88.15%。三要素最终分配到籽粒、茎杆、叶片和叶鞘中的比率:氮依次为74.01%、7.57%、8.82%和5.21%;磷依次为82.70%、3.70%、5.95%和2.75%;钾依次为16.22%、43.41%、10.79%和20.33%。  相似文献   

20.
引种5个美国籽粒苋品种K112,R104,NO1,NO2,NO3。表现以育苗移栽量好,在阴雨天移植,每月可刈割1次,日生长速度以R104,(1.29cm/d),最快,显著高于NO3和K112,与NO1和NO2无显著,刈割后品种再再速度无差异,鲜草产量以R104最高,亩产6036kg,显著高于K112,NO1,NO2和NO3,种子产量以K112最高,亩产513kg,显著高于R104,NO2和NO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