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文化有着上千年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是源远流长。体育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而茶文化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一部分,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与传统茶文化的有效融合,将会促进我国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和弘扬。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茶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然后研究了二者的共性,最后提出了融合二者的对策,希望能够促进我国民族体育文化与传统茶文化更好的融合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传统茶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涵,这与体育文化内容具有相同的特点。通过体育文化与茶文化的共性研究,我们将二者相结合不仅能够提升体育文化内涵,同时还能够将传统文化在体育文化中传承与发展。通过茶文化与体育文化的融合进行分析与研究。从而可以看出二者融合带来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随着茶文化的不断发展,茶文化涉及的学科也越来越广泛。茶文化与体育文化的融合,虽然是动静的结合,但是二者却有着相同的精神追求。本文通过分析茶文化与体育文化的内涵,从中寻求二者的共渗内涵。  相似文献   

4.
茶文化当中包含着深刻的教育内涵,它继承了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在当前高校教育不断改革和发展的背景下,将茶文化和高校体育教学进行融合,可以更好的实现茶文化思想和体育精神的互动发展,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丰富体育教学的内容,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茶文化当中所具有的和谐、团队思想,正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缺乏的部分,将两者相互融合后,会开创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卢碧 《福建茶叶》2017,(12):336-337
茶文化与体育文化,这两者听起来好像是"不搭边",但是二者无论是在精神内涵还是在价值理念上都有诸多相通之处。茶文化注重"静",追求内心的修行和精神层面上的突破。而体育文化则强调"动",其以竞技和锻炼为基础,追求不断提升自己、超越自己。尽管是"一静一动",但细细想来,二者所追求的都是和谐、快乐、健康。由此而言,在当前社会思想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将茶文化与体育文化相融合,不仅能赋予体育文化更多的深度,同时也能增强茶文化的丰度和广度。本文从茶文化与体育文化的内涵、两者的共性以及融合路径等方面入手,对茶文化内涵与体育文化内涵共渗试论一二。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茶文化是一块最为绚丽多彩的文化瑰宝。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每一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文化教育体系中对茶文化的重视度还有待提高。本文以体育教育为切入点,探讨了茶文化与体育文化的共性,并尝试构建茶文化与体育文化的融合路径,一方面推进我国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另一方面为我国体育教育注入茶文化内涵,促进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健康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茶文化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囊括了丰富多样的人生哲理和价值理念。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传承中,将茶文化与其融合共同宣传、共同倡导,可以充分激发人们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和喜爱,还能协助人们更好理解传统茶文化,发扬茶文化。在现代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进程中,茶文化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及倡导具有重要作用,合理有效运用茶文化群众基础,传承推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构建茶文化和民族体育文化特有的发展模式,推动二者有机融合,是当前所有中国人需要承担的责任,亦是现代文化建设者必须承担的使命。本文基于对茶文化的概述进行解读,明确茶文化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而后总结出具体发展模式,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茶文化与体育运动相结合的作用分析,根本目的是为了优化产业结构,助力我国社会不断获得经济新增长点,并进一步推进文化强国工作。基于茶文化与体育文化共有的育人价值和文化传播价值等特质,相关领域应通过将茶文化与体育运动进行深入融合,最大程度的发挥二者结合的作用。即茶文化丰富体育运动的呈现形式、茶文化赋予体育运动趣味性、茶文化为体育运动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基于茶文化体育运动的战术思想获得升级。  相似文献   

9.
将茶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在一起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体现,二者的融合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也是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本文提出了一些将二者融合的相关举措,以期推动二者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玮颖 《福建茶叶》2023,(7):101-103
茶禅一味,茶文化具有宁静致远、天人合一的思想;体育教学是动和静的融合,特别是体育中的武术具有“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的说法。二者融合涵盖了思想和身体发展两个层面,具有“文体融合”“体教融合”内涵,在提升学生体能、技能、体育精神同时,让学生又拥有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获得了宁静致远、恬淡自由的精神内核。本文对二者融合重要性、目前融合现状及问题展开论述,在此基础上再给出创新融合方案。  相似文献   

11.
如何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实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相融合的必然选择。为此,探索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我国茶文化建设相融合的问题,便需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茶文化建设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二者融合的发展道路可围绕着:理清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内在要求、整合茶文化资源与内在要求契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设置专项教学环节、培育大学生社团推动茶文化传播等四个方面来展开。  相似文献   

12.
在文化融合发展背景下,体育文化与茶文化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密,认知与掌握体育文化教育与茶文化的文化特征共性,成为推动未通过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与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此,本文从体育文化与茶文化的文化内涵入手,就二者存在的文化特征共性进行了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杨解放 《福建茶叶》2023,(10):169-171
随着党的二十大的召开,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成为了当前社会文化发展的主要方向。在特色文化的建构中,传统文化的复兴成为了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传统茶文化与民俗体育文化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二者的融合发展能够推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促进我国特色文化建设发展。本文分析了传统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现状,对民俗体育文化进行了概述,分析了中国传统茶文化与民俗体育文化融合的意义并提出了具体的融合策略。  相似文献   

14.
高校课堂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素质的培养始终是中国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环节,将茶文化引入高校课堂则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有益探索。中国茶文化代表的是中国优秀灿烂的传统文化,这与高校课堂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的培养一脉相承。二者的碰撞和融合,既开拓了当代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同时也有利于中国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现代体育教育旨在关怀人本、完善人性和升华人品,是"运动不息"的"过程哲学"。而传统茶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融合了儒释道三家哲学思想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我国传统茶文化与现代体育教育理念具有很多契合点,将茶文化融入到现代体育教育中,能够有利于提升体育教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茶文化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文化,历经千百年而形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基于茶文化建立大学体育教育文化体系,不仅能弥补以往大学体育教育文化的缺失缺陷,还能深化大学体育教育文化内涵,奠定大学体育教育发展的坚实基础。基于此,本文从当前大学体育教育文化建设体系的基本要求入手,结合茶文化在大学体育教育中的价值作用,对茶文化在大学体育教育文化体系中的融入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以构建科学合理的大学体育教育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17.
茶文化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资源,其包罗万象,内涵丰富,具有深厚的教育价值。品茶是人们生活习性,也是人们陶冶情操的有效方法,这与体育文化所提倡的“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思想意识关联密切。新时期下,推进体育文化与茶文化相融合,丰富体育文化信息,彰显体育文化资源内涵性。对此,立足于体育文化与茶文化的内涵、精髓,分析体育文化与茶文化的共性特征,论述新时期下体育文化与茶文化结合价值,最后提出新时期下体育文化与茶文化结合策略。  相似文献   

18.
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融合,即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成效的需要,也是推动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实现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融合,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需要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对茶文化的思想教育价值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茶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融合与发展路径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多元化文化融合的当今社会,学生思想发生了较大变化,难以把握主流文化,部分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偏离了主轨道,在传统文化中,茶文化又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其提倡的是质朴、心静、天人合一之美,对于当代大学生具有很好的思想引导作用,有利于促进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为此本文在对茶文化视角下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协调发展意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指出了二者协调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并且给予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体育文化教育和茶文化看似没有什么关系,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健康意识的提高,文化融合现象的不断扩展,在体育运动中总会存在指定的茶品、茶叶中又有可以提高人新陈代谢的作用,因此我们发现体育文化教育和茶文化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深度的挖掘二者之间的文化特征,找寻到二者的共性从而将茶文化与体育文化教育有效的融合到一起,旨在传承茶文化的基础上丰富体育文化教育,培养体育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