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茶业》2013,(1):37-37
新年伊始,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对2012年茶叶种植及生产情况的统计汇总已经出来。从汇总看,2012年茶产业各项生产指标全面提升,但也反映出茶园质量不高、名优茶占比下降、质量安全脆弱等一系列问题。茶周刊在第一时间将本文刊登,希望为茶界鼓劲,更为茶业敲响警钟。  相似文献   

2.
危珊  高俊  周育辉 《福建茶叶》2016,(12):11-12
通过对茶叶的测试点实行质量安全标准,创建计算机风险管理系统,来完成对风险的辨别、评定、预防、应对(处理)、掌控、监督等功效,通过推行质量安全标准在茶叶中的运用,可保证茶叶的质量及在生产中的风险预防,使茶叶及茶产品的生产质量保证在合格之上,从根源上保障茶叶的生产质量,为以后茶质量的研究提供可靠的资料。同时生产无公害、绿色的茶产品,可使人们饮用到健康的茶,从而把茶叶的作用很好地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3.
茶叶生产企业质量管控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楠 《福建茶叶》2016,(4):243-244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健康观念的转变,我国茶叶生产质量安全水平有较大提高,但茶叶中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有害微生物残留等问题时有发生。本文针对我国茶叶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探讨茶叶生产企业建立HACCP体系和茶叶质量追溯体系以及人性化管理分析企业质量管控的措施,旨在促进我国茶行业的整体发展,提高茶叶生产的国家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茶业作为安溪县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茶叶品质与质量安全是茶产业发展的底线、生命线。铁观音茶的发源地、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核心保护区——西坪镇,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升茶叶质量效益为目标,从生态茶园建设、土壤改良、茶山修复、品种提纯、茶园流转、技术培训、到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一系列措施,提升茶产业综合竞争力,提升优质茶叶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陆德彪  金晶  毛祖法 《茶叶》2015,(4):184-187
基于对"十二五"浙江省茶产业规模、茶树品种改良、生产机械化、公共品牌建设、质量安全保障、生产流通多元化等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方面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浙江省"十三五"茶科技与产业提升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要求,阐述了推进"机器换人"、推行标准化生产、提升茶园保障能力、培育龙井茶品牌、强化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等五方面的主要任务与工作着力点。  相似文献   

6.
新年伊始,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对2012年茶叶种植及生产情况的统计汇总已经出来。从汇总看,2012年茶产业各项生产指标全面提升,但也反映出茶园质量不高、名优茶占比下降、质量安全脆弱等一系列问题。茶周刊在第一时间将本文刊登,希望为茶界鼓劲,更为茶业敲响警钟。去年我国茶叶生产,虽然遇早春低温致茶树发芽晚、开采期推迟7—10天,但仲春和秋季气候正常,有利于茶树营养生长,加上茶区各地及时加强茶园管  相似文献   

7.
加快发展无公害茶生产实现茶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锦宇 《茶叶》2000,26(4):193-195
无公害茶是有机茶、绿色食品茶和低农残茶的统称。加快发展无公害茶生产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巩固和开拓国际市场,实现茶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加快发展无公害茶生产必须转变一个观念,创新一个机制。健全行政支撑、技术服务和生产监督质量认证三大体系,采取环保、规划建立无公害茶生产基地,推广茶树良种,研究和推广茶树丰产栽培、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制订和推广无公害茶生产规程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针对酒泉市甜叶菊栽培中病虫害发生危害现状,查清重大病虫害发生种类有白绢病、立枯病、叶斑病、茶黄螨、白粉虱等,摸清危害症状,掌握发生规律,集成农业、物理、化学防治措施,提出绿色防控技术,旨在有效控制危害,减少损失,保护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促进甜叶菊产业健康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提升后,对于食品生产安全问题日益重视。越来越具有高科技技术含量的生产方法或者检测方法被广泛应用到了农业生产和推广中。茶叶作为传统的农业,计算机技术也被广泛地利用。在对茶色泽参数的研究中,利用计算机建立了读取整茶色泽参数的方法,并在对其研究的基础上验证读取的可靠性。本文将基于计算机读取整茶色泽参数的材料和方法,并对其参数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整茶色泽参数的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判断整茶的色泽和质量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0.
绿色食品茶叶质量控制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东省临沂市现有生产茶园2300多hm^2,主要分布在莒南县和临沐县,是我国北方茶叶主产区,年产茶近900t。随着国家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以及消费者对茶叶质量安全水平要求的提高,实行绿色食品茶叶“从土地到餐桌”质量控制生产技术,生产出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茶叶产品,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阐述了临沂市A级绿色食品叶“从土地到餐桌”质量控制生产技术的主要内容,以期对绿食品茶叶生产有较好的借鉴作用,从而对提升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护消费者身体健康和促进茶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了解我国茶文化、茶历史发展,则需要在保障茶叶品质的基础上,加强对茶叶的深加工和创新研发,进而才能推动我国茶文化的持续发展,不断延长茶产品的产业链,从而促进茶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同时,茶产品的期货市场与茶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存在紧密联系,需要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对提升茶叶附加值的优势及作用,合理规避茶叶生产风险、优化产品生产质量,进而推动茶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先对期货市场提升茶叶附加值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探究期货市场提升茶叶附加值的有效意义,寻找期货市场提升茶叶附加值的合理策略,以期促进期货价格更好与茶产品现货价格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当前茶企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为提升茶企竞争力,大量管理者将线性规划引入到茶企管理中,帮助茶企提升管理质量。本文首先介绍当前我国茶企内存在的普遍问题,其后分析茶企产生该问题的原因,最后根据线性规划建模方式,针对我国茶企内存在的成本控制、生产计划以及投资等问题展开了具体计算,并提出相应公式,以期能够帮助大量茶企管理者完善茶企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增强茶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寿宁县茶产业概况,剖析了寿宁县茶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寿宁县茶叶生产可持续发展建议:一是发展生态茶园,进行无公害化生产,提升茶叶质量安全;二是继续调整、优化茶讨品种与茶类结构;三是建立、健全茶叶标准和质量监控体系;四是强化茶业科技意识。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梧州市六堡茶质量及安全现状进行调研,提出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与措施,以期为提高六堡茶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吴平 《茶叶》2015,41(1):19-28
为了解决选购六堡茶只重视感官指标而忽视卫生、安全的问题,本文介绍一般茶叶标准和六堡茶标准,指出产品标准的规定是不全面的,而认证则是对其不足的必不可少的补充;比较强制性官方认证、自愿性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对茶叶质量保证作用的差异,分析影响认证有效性的内、外因素,阐述六堡茶保健功效及其质量的鉴别方法等。同时指出,茶叶的感官质量是建立在卫生、安全基础上的,在选购六堡茶时,若只关注感官指标而不重视其卫生、安全,是本末倒置。选购六堡茶要从生产企业的认证情况、购买目的、品鉴水平、经济条件、贮藏条件、策略、技巧等方面综合考虑,才能选购到既卫生、安全,感官指标合适又经济的产品。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近几年来国内茶产品销量走势低迷,利润低,面临国外贸易壁垒、茶叶质量以及茶企的经营管理模式等因素制约着茶叶企业产品出口,故福建茶企有必要从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跨越技术性贸易壁垒、提升茶叶品质、建立国际营销渠道、制定茶产业标准化和茶企建设等方面进行改进,生产优质并具品牌的茶叶产品出口澳洲,促进闽茶企快速、稳定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茶叶通讯》2016,(1):53-53
正2015年12月18~20日,湖南省茶叶学会第十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湘茶大品牌发展战略研讨会在长沙召开,来自全省300多名茶叶界的专家学者及茶业龙头企业负责人等参加了会议。会上,刘仲华理事长代表湖南省茶叶学会第十届理事会作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湖南省茶叶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理事、常务理事等(名单见第64页)。与会代表们就湘茶大品牌发展战略、质量安全现状与质量安全技术、湘茶生产及加工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8.
抹茶因其健康、绿色、营养、方便的特点,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日化用品等行业,深受广大年轻消费者的喜爱。碾茶是抹茶生产的原料,其质量安全与碾茶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关系密切。本文介绍了碾茶茶园栽培管理特点,常见病虫害及主要绿色防控技术,并对相应的防控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期为抹茶产业的绿色、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石门县地处湘西北边陲,20个乡、镇(区),面积3973km^2,人口70万,是“老、少、边、穷”的大山区。其生态优越,茶生产、茶文化历史悠久,茶品质优异,是湖南产茶和旅游资源大县。本文分析了茶产业对石门县域经济的影响,提出了“十一五”规划、远景目标和加强领导、技术服务等工作措施,并探讨了质量安全、打造品牌、建设基地的技术举措。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农业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核心.由农业部组织实施的"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已经正式启动,并在2002年10月明确规范了安全食品的认证,分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大类;AA级绿色食品划归属有机食品类.无公害食品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食品茶是不同档次水平的.无公害茶产品是茶叶市场准入的最低标准,也就是说茶叶质量的最起码要求.有机茶和绿色茶是按特定标准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并经过专业认证机构审查颁证,获得标志使用权的产品.我县已建成了生态茶园示范基地、AA级绿色食品茶叶生产得到认证,成为饶平茶业发展新的亮点.但要全面实现绿色健康安全茶叶生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针对我县绿色茶、有机茶的生产现状,提出开发有机茶生产的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