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5年,对科尔沁沙地栽培的3个品种平欧杂种榛(Corylus heterophylla×C.avellana)越冬枝条受害情况进行了调查,同时开展了水培试验。结果表明:辽榛7号抗抽条能力最强,达维次之,辽榛3号最弱;辽榛7号雄花序散粉情况较好,可作为授粉品种,雌花受芽鳞保护,受害较轻。  相似文献   

2.
[目的]揭示平欧杂种榛主栽品种的需冷量和需热量,更好地指导生产做好区域化栽培。[方法]本研究以16个平欧杂种榛主栽品种的1年生枝条为试材,以野生平榛1年生枝条为对照,通过水培观察的方法,首次对平欧杂种榛的雌、雄花序和叶芽进行需冷量和需热量研究。[结果]表明:平欧杂种榛不同器官的需冷量由低到高依次为雄花序336 1 176 h、雌花序504 1 344 h、叶芽672 1 512 h;需热量由低到高依次为雄花序687.0 998.5GDH℃、雌花序998.5 3 496.1 GDH℃、叶芽2 546.5 4 180.3 GDH℃;不同品种、器官在刚满足最低蓄冷要求时需热量最高,随着蓄冷时间的延长,需热量逐渐减少。[结论]首次报道了平欧杂种榛主栽品种雄、雌花序和叶芽的需冷量和需热量数据,其中,达维、平欧48号等品种花器官需冷量较低,辽榛2号、平欧545号等品种花器官需冷量较高;玉坠、平欧69号等品种花器官需热量较低,辽榛1号、辽榛4号等品种花器官需热量较高,上述研究丰富了榛属植物开花和休眠解除方面的数据,可为平欧杂种榛的引种和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沙地平欧杂种榛引种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引进的平欧杂种榛为试材,从生长情况、适应性和结实率等方面,分析不同品系在沙地的引种表现.经过6a观察,达维、辽榛3号、平欧110、平欧210都未发现冻、寒、霜害,仅发现有少量白粉病和蚜虫危害,无发育不良现象.表明4个优良品系均适合在沙地生长,并开花结实.在章古台及类似地区,有灌溉条件,并有防护林保护的地块,均可栽培平欧杂种榛.  相似文献   

4.
以章古台地区沙地栽培的平欧杂种榛达维、辽榛3号和辽榛7号3个品种(系)为研究对象,进行榛树行间套种豆科牧草试验,研究平欧杂种榛林下套种牧草对坚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平欧杂种榛株产主要受果苞数的影响,两者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0.992;平欧杂种榛林下套种牧草后,可以显著提高果苞数,不同品种间提高程度不同,辽榛7号提高程度最大,提高了96.71%;平欧杂种榛林下套种牧草后,坚果的蛋白质、总糖、淀粉和脂肪含量均得到了显著提高,明显改善了坚果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平欧杂种榛林下套种牧草对树体生长的影响,以章古台地区沙地栽培的平欧杂种榛达维、辽榛3号和辽榛7号3个品种(系)为研究对象,采用"行间生草+清耕带覆盖"的生草方式,进行了榛树行间套种豆科牧草白三叶试验。结果表明:平欧杂种榛林下套种牧草后,叶片总叶绿素和叶绿素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有利于平欧杂种榛对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也高于对照,提高了叶片的光合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促进了碳素营养的积累,提高了抗干旱能力;有效降低了不抗抽条品种辽榛7号的抽条比例;树高、地径、平均冠幅和1年生枝生长量都显著高于对照。林下套种牧草明显促进了平欧杂种榛的树体生长。  相似文献   

6.
不同药剂对平欧杂种榛苗木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辽榛3号(84-226)、平欧110(82-11)和达维(84-254)3个平欧杂种榛品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IBA、ABT1和GGR药剂对平欧杂种榛生根率、生根数量、生根粗度以及生根长度的影响。结果显示:辽榛3号繁苗时用这3种药剂处理均可;平欧110和达维用这3种药剂不同浓度处理,生根率和生根长度与对照相比差异均不显著;在浓度为1 200mg·L-1的IBA处理下的生根基径效果均最佳;在浓度为800mg·L-1的IBA处理下平欧110的生根数量效果最佳,在浓度为1 000mg·L-1的IBA处理下的生根数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不同繁苗时间对沙地平欧杂种榛压条苗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科尔沁沙地栽培的辽榛3号(84-226)、辽榛7号(82-11)和达维(84-254)3个品种平欧杂种榛(Corylus heterophylla Fish.×Corylus avellana L.)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繁苗时间对沙地平欧杂种榛压条苗生根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平欧杂种榛的生根率、生根数量、生根基径和生根长度均随压条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且从6月30日起,各指标下降幅度明显。综合比较,在章古台地区对平欧杂种榛进行繁育苗木的最佳时间段是6月25日—6月30日。  相似文献   

8.
平欧杂种榛品系多,为筛选出更加适合辽西地区的平欧杂种榛,以10年生的达维、辽榛3号、辽榛7号为试材,通过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分析叶片解剖特征、叶片失水速度,测定干旱胁迫下枝条导水率等,研究3个品系在生长季节的耐旱程度.结果表明:3个品系的光合特性差异不大;从叶片角度,达维、辽榛7号蒸腾耗水较小;从枝条角度,辽...  相似文献   

9.
不同缢根材料对平欧杂种榛苗木繁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科尔沁沙地栽培的辽榛3号(84-226)、辽榛7号(82-11)和达维(84-254)3个平欧杂种榛(Corylus heterophylla Fish.×Corylus avellana L.)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材质、不同粗度的缢根材料对平欧杂种榛压条苗生根率、生根数量、生根基径、生根长度以及地上部分的影响。结果显示:科尔沁沙地栽培的平欧杂种榛在繁育苗木时,采用22号铁丝(?=0.711mm)作为缢根材料,效果最佳,成本最低。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插雄花枝法进行的控制杂交试验表明,平榛优系———平选1号同平欧杂种榛辽榛4号、辽榛1号、1-21等3个品种、品系杂交亲和性良好,正反交的花序座果率均在79.7%以上。平选1号同平欧杂种榛84-1、1-20、2-20等3个品系正反交均不亲和。以平选1号作母本,达维作父本的正交组合不亲和,以平选1号作父本,达维作母本的反交组合亲和性差,花序座果率14.4%。以平选1号作母本,B6、Butler、Royal和Casina等4个欧榛品种分别作父本的杂交组合的花序座果率依次为10.8%、15.6%、16.5%、21.6%。  相似文献   

11.
以14个平欧杂交榛品种(系)为试材,开展了越冬保存调查,统计其在河北平泉地区的越冬保存率以及抽条指数。越冬保存调查结果显示,14个品种(系)中达维的越冬保存率最高,达到82.63%,辽榛1号的抽条指数最低,为0.717 6。分别对越冬保存率和抽条指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平均越冬保存率最高的一类为辽榛7号、达维、辽榛3号和84-72,较高的一类为84-545、平顶黄、辽榛2号和13-21;平均抽条指数最低的一类为13-21、平顶黄和辽榛1号,较低的一类为辽榛3号,辽榛2号和85-127。以3个平欧杂交榛品种(系)为试材,设置了不同厚度蘑菇渣覆盖的对比试验,并探讨了不同厚度覆盖下的土壤水分和温度与平欧杂交榛的越冬保存率和抽条指数的相关性。覆盖试验表明,蘑菇渣覆盖有利于提高平欧杂交榛的越冬保存率和抗抽条能力,平欧杂交榛的越冬性与1、2月份地下30 cm水分及4个月地下30 cm水分总和呈显著正相关,由此可见,蘑菇渣覆盖是通过提高土壤水分和温度从而提高了杂交榛的越冬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以科尔沁沙地栽培的辽榛3号(84-226)、辽榛7号(82-11)和达维(84-254)平欧杂种榛(Corylus heterophylla Fisch.×Corylus avellana L.)为研究对象,应用自根直立压条法进行苗木繁育,并对繁殖苗的生根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辽榛7号的生根率最高且生根数量最多;达维的生根基径和压条苗地上部分最佳。综合分析表明,辽榛7号的压条苗生根情况最好;3个品种压条苗均达到一级苗标准,能满足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对平欧杂种榛5个品种(系)在低产榛园嫁接中其嫁接成活率、1 a生枝条发枝量、越冬情况、果实产量等进行调查并观察其亲和性,结果表明:在达维、辽榛8号、1-21(品系)、辽榛3号、玉坠这5个品种(系)中适合作为榛树嫁接的品种为辽榛8号、1-21(品系)、玉坠,其中,辽榛8号、1-21(品系)为最佳嫁接接穗。嫁接第三年产量均达到0.5 kg以上,抗旱、抗寒性较强,亲和性好。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中性盐NaCl、碱性盐Na2CO3及混合盐碱(NaCl∶ Na2CO3=1∶1)设置3种盐碱胁迫处理,研究平欧杂种榛“辽榛3号”在不同类型、不同浓度的盐碱胁迫下生长指标及内源激素的变化,分析各内源激素与生长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3种盐碱胁迫对平欧杂种榛株高、新梢长度及叶片数净生长量、地上部生物量、总生物量抑制作用明显,且NaCl胁迫>混合盐碱胁迫>Na2CO3胁迫,而各处理根冠比显著增加;低浓度盐碱胁迫对地径有明显的增粗效应,在50、100 mmol·L-1 Na2CO3胁迫下,地下部生物量显著增加;此外,NaCl胁迫还显著降低了平欧杂种榛叶片含水量.3种胁迫条件下,平欧杂种榛叶片的ABA含量明显增加,且(GA+ IAA+ ZR)/ABA比值与对照相比均显著降低,同时发现Na2CO3胁迫下ABA积累更快,且与胁迫浓度无关,而NaCl胁迫下ABA含量与胁迫浓度显著正相关.相关分析表明:(GA+ IAA+ZR)/ABA比值与株高、新梢长度、新梢叶片数存在显著正相关,而与根冠比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由上可知,平欧杂种榛在中性盐下的生长指标受抑制程度大于碱性盐和混合盐碱,不同盐碱胁迫下内源激素响应特征也存在差异,表明平欧杂种榛对Na2CO3的耐受力高于NaCl.  相似文献   

15.
板栗、核桃疏雄可增产25-45%。板栗、核桃树每平方米树冠投影面积平均有雄花序约240-280个,每个雄花序有雄花450-490个。雌花序与雄花序之比为1:14-17,雌花与雄花之比为1:25%一297人据测定,一个核桃雄花芽从萌动开始到成熟,平均每天蒸腾量为1.58士(011)克,花期大约IS天,总蒸腾量23.7克。一个成熟的核桃雄花序比雄花芽多含水3.5克,如不去雄一个,雄花将消耗27.2克水分。一株18年生核桃树的雄花芽将消耗54.4公斤水,一个同于核桃雄花芽重0.036克,一个同干的成熟核桃雄花序重0.660克,比雄花芽增重0.624克。去雄所…  相似文献   

16.
平欧杂种榛坚果与葇荑花序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在榛子抗寒鉴定圃对平欧杂种榛无性世代榛树7年(2000-2006)的观察与研究提出:1)平欧杂种榛无性世代的雄花蓁荑花序一般比雌花早2~3年;2)坚果大小和葇荑花序柱体大小的数量性状指标间呈现出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坚果壳厚度与葇荑花序柱体长度(L)和中部横径(R)的比值(T)呈现显著的负相关;3)根据本文提出的回归方程在榛树结果前2~3年预测坚果大小和果壳的厚度,提前淘汰葇荑花序过细小的株系或品系,缩短育种年限.  相似文献   

17.
核桃去雄增产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核桃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为葇荑花 序,风媒花,某特点之一是产生过量的花粉。通过万株的试验表明,去除雄花芽平均可增产46%。为了探索去雄增产的原因,就核桃雄花芽及雄花序对水分和养分的消耗进行了调查和测试。 测试样品采自山西省蒲县白家庄林场,试验材料为18年生汾阳核桃,株行距8×8米,冠幅7米,树势中等.机械抽样60株,4月下旬,调查全树雄花序量,平均每株约2000(1965±169)个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平欧杂种榛低产园改造技术,采用劈接的方法进行品种改良试验,结果表明,嫁接高度为40~50 cm时,各品种(系)嫁接成活率最高;1-21(品系)、辽榛3号在嫁接后的生长量、抗寒性、果实产量等综合性状超过其他品种(系),可以作为低产榛园嫁接改优的最佳品种(系);嫁接后结果第2年应该加强树体的水肥管理,提高树势。  相似文献   

19.
采用索氏提取法和碱提酸沉法、考马斯亮蓝法分别测定研究了"晋榛1号"、"晋榛2号"、辽榛7号、达维、野榛平榛、辽榛3号、84-48、81-21等8个榛子品种的粗脂肪与蛋白质含量,结果为8个品种粗脂肪含量为38.14~54.77%,水溶蛋白含量约为147.4~299.4mg·g-1,盐溶蛋白43.8~106.3mg·g-1,醇溶蛋白0.85~6.6mg·g-1,碱溶蛋白1.0~45.3mg·g-1,总体为晋榛1号优势明显,84—48和辽榛3号也表现优良,具有培育成优良新品种或引进推广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笔者对辽榛7号的开花习性、生长结果习性、丰产性、抗逆性等进行田间观察和经济性状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辽榛7号的雌花、雄花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开放,维持10 d^13 d左右;在4月上旬芽开始萌动。辽榛7号在山西省晋北、晋西北风沙和高寒地区及吕梁山、太行山海拔较高区域均能正常生长结果,果实成熟时间较达维早10 d左右;平均单株产量略高于对照品种达维。辽榛7号和对照品种达维抽条率、抽条长度、抽梢比例相差不大,虽有少量抽梢,但不影响正常生长结实。辽榛7号榛子果大壳薄,坚果3径均值17.23 nnn,单果重2.65 g,果壳厚度1.4 mm,商品价值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