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浑河源林区有毒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浑河源林区有毒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线路调查方法,对该区域9 000 hm2林地进行系统调查,对其分布种类、组成、有毒部位、毒性、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林区有毒植物27科56属137种,占植物总数的8.9%,全草或全株有毒的110种,有剧毒的4种,大毒的18种。最后提出了保护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2.
根据所处的空间位置以及建成时间的不同,对南京18个市民广场的36个人工植物群落样地进行了群落学调查,分析了样地内植物的组成、群落的层次结构特征以及生物多样性。调查结果表明:各广场的植物物种的多寡与广场建立的时间、所处区域的经济条件有很大相关性,而生物多样性则与这两者的相关性不大。采用Delphi法与AHP法,确立南京市民广场人工植物群落评价体系。对调查样地依次打分,得分70以上的可直接作为基本优化模式使用。  相似文献   

3.
亚高山沼泽湿地是云南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湿地类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斑块调查采用"3S"技术和实地调查,植物群系采用典型样方法调查了130个样地,分析整理样地资料,将玉龙县的亚高山沼泽湿地植被划分为3个沼泽植被型13个群系。在全面查清玉龙县亚高山沼泽湿地植被类型、分布区域及分布面积的基础上,科学分析并归纳了玉龙县亚高山沼泽湿地植被的分布特点和植被结构特点,同时根据湿地受威胁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了保护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保护区自然和社会状况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东部,科尔沁沙地南缘,总面积8183公顷,在保护区内分布有两大沟壑,即大、小青沟,沟宽300米左右,深度50—100米,沟内由两泉水汇集成小溪,常年不结冻,在沟内分布有天然珍贵阔叶树种水曲柳、黄菠萝、核桃楸等。据专家考证,保护区现有植物709种,其中木本植物122种,草本植物587种。大青沟保护区是科尔沁沙地中保存下来的惟一一块残遗原始森林植物群落,它的存在对研究我国北方古地理、古植物、古气候以及科尔沁沙地森林植物演替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2016年6月,在天台鹅耳枥Carpinustientaiensis原生地浙江省天台县天台山,采用样方法对现存19个野生植株分布区内的植物群落结构特征进行调查,同时分层采集样地内土壤样品,对其理化性质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天台鹅耳枥植株分布区域内土壤理化性质良好,适宜植物生长;样方调查数据表明,天台鹅耳枥生境地群落的物种共有124种,隶属于55科,91属;按照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划分,天台鹅耳枥生境地群落植物属可划分为13个类型;样地中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的相对多度、相对频度、相对显著度和重要值均为最高,分别达到40.12%,21.77%,43.51%和35.13%,其生长状况对天台鹅耳枥群落环境影响较大;不同样地的物种多样性存在一定差异,物种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的最大和最小值分别为56(1号)和11(2号),0.943 2(1号)和0.808 9(2号),2.397 9(1号)和1.714 6(3号),0.832 5(2号)和0.426 0(3号)。调查显示,天台鹅耳枥自然分布的植株所处群落环境复杂多样,伴生植物种类和生态类型十分丰富。研究结果将为天台鹅耳枥种群的原地保护、迁地保护以及野外回归等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样地调查法,在峨眉山海拔1 500~1 800 m的珙桐分布区内对珙桐群落进行野外调查,设置5个样地,总面积共2 000 m~2,重点调查该区域内珙桐的群落结构、年龄结构和垂直分布状况,此次调查结果表明:(1)珙桐的分布区域中群落植物种类丰富,有高等植物147种,分属于68科,102属;其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达40.5%,以中叶(53%)、单叶(79.5%)、纸质叶(77%)为主;乔木层重要值分析显示,珙桐在群落中的优势度最高;(2)珙桐种群中,中龄级的个体数量较多,幼龄个体和老龄个体数量较少,呈纺锤形结构,为衰退型种群;(3)从垂直分布看,海拔最高的仙峰寺,成年个体和实生苗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7.
采用典型抽样法在镇雄县珙桐分布区设置11个样地,其中8个样地采用20 m×20 m样方法,3个样地采用实测法,样地总面积计1.6 hm~2,对珙桐群落进行野外调查,重点分析该地区珙桐群落的物种构成、区系特征及珙桐更新状况。结果表明,该地区珙桐群落植物种类十分丰富,共有蕨类植物6科7属8种,被子植物54科102属123种,且古老性、特有性强;群落被子植物的区系构成中以温带分布型为主,约占分布区类型的60.95%;珙桐群落中生活型以小型叶、高位芽植物为主,表明其生境较温暖湿润;珙桐群落径级结构呈现明显的倒金字塔形,表明种群更新较差,处于衰退阶段。  相似文献   

8.
豚草(Ambrosia artemisiifolia)是原产于北美的恶性入侵植物,目前在辽宁省已广泛分布,主要分布于河流湿地周边,对原生植被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采用样地调查法对河流湿地的豚草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豚草优势群落和本土植物优势群落呈镶嵌分布格局;豚草的入侵对本土植被的植物物种多样性是有明显的不利影响,生物多样性指数平均下降34.3%;豚草对物种均匀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在人为干扰较重的区域豚草与原生先锋植物竞争中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在广东象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设立2个样地,分别选取该区域木荷、红楠2个典型群系,基于连续调查数据,分析研究其物种组成、多样性特征、群落动态等。结果表明:象头山1号样地共计有木本植物48科85属134种,2号样地共计有39科64属101种,样地间优势物种差异明显;1号样地物种多样性高于2号样地;样地在2014—2020年间,植物株数、样地总蓄积量均有明显增加,且1号样地优势植物为木荷,2号样地由红楠转变为华润楠。  相似文献   

10.
对湿地斑块采用"3S"技术结合实地调查,湿地植被采用典型样方法调查,设立了680个样地。根据样地资料分析整理,将丽江市湿地植被划分为7个植被型68个群系。阐述丽江市湿地植被类型、分布区域及其面积以及湿地植被特点。根据湿地受威胁状况,提出了相应保护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油松纯林进行混交改造试验,比较了混交林在改善林间气候、调节林木生长的效果,结果表明:改造成混交林后可以加大林木生长、提高林间单株蓄积量,降低林间温度、提高林间相对湿度;以油松+紫穗槐混交林树高最大,达8.78 m;平均胸径以油松+小叶锦鸡儿混交林最大,达12.26 cm;单株平均蓄积量以油松+小叶锦鸡儿最大,为0.045 2 m^3;改造成混交林后,相对湿度有所提高,温度下降,以油松+小叶锦鸡儿的降温效果最明显,比纯林下降了3℃。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阜新地区常用的小钻杨、群众杨、黑林1号、哲林4号、中绥12号、中荷64号等6个杨树品种开展气孔方面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群众杨的气孔密度大于其他品种,气孔长度和宽度小于其他品种,且差异显著;从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角度,群众杨和小钻杨抗水分胁迫的能力优于其他品种。最终得出,在6个品种中,群众杨和小钻杨的抗旱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3.
辽西地区气候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植树造林是改善地表植被状况和提高土壤质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本试验以油松种子和容器苗为材料,采用直播和容器苗造林进行试验,开展土壤水土保持效果研究。结果表明,2种造林方式改善土壤植被效果显著,林木生长以容器造林效果最好。对土壤理化性质方面,造林后土壤理化性质显著提升,2种造林方式除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外,其他处理没有差异。直播造林的水分保持效果显著高于容器造林。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对辽宁省阜新市林木良种生产使用情况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该市林木良种生产使用过程中好的经验做法和存在的问题,为该市如何做好林木良种生产使用工作提出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不同遮光处理下女贞叶色及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高强度的光照条件下女贞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低,颜色多为金黄色;弱光下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高,叶片的颜色多为黄绿或者绿。较低的光照条件对女贞叶色的变化不利。我国北方地区栽植女贞时要保证较强的光照,避免在高大的树木或者建筑物周围栽植。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大枣栽植密度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设置了600、750、900、1050、1200株hm^-2等5种不同的栽植密度,比较了大枣林间土壤中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较低的栽植密度有助于优化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孔隙度、透气性,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全磷、全钾的含量。因此,从改善辽西地区的土壤结构的角度,可以适当降低大枣的栽植密度,以600~900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辽西干旱地区油松造林适合的穴植方式,试验设计了单株、双株和3株3种不同的穴植方式,比较了其造林的效果及成本,结果表明:造林当年,3种穴植方式造林成活率差别不大,造林2~3年后,成活率有极显著差异,以3株穴植的保存率最高,达87.2%,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造林成本也以3株穴植的最低,为3750元·hm^-2。  相似文献   

18.
刘杰 《防护林科技》2019,(4):26-27,59
为了探索出适合在我国北方地区树莓硬枝扦插中推广应用的植物生长激素类型及其浓度,开展了不同植物生长激素对树莓硬枝扦插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素的种类、浓度可不同程度地促使红树莓硬枝扦插的生根,诱导其根部的生长,提高扦插成活率;从生根情况分析,赤霉素以较低浓度效果较好,吲哚乙酸、ABT生根粉以中等浓度的效果为佳,萘乙酸以较高浓度的效果为佳;从成活率角度分析,赤霉素、萘乙酸以中等浓度的处理效果更好,吲哚乙酸50~200 mg·kg-1的效果均比较好,生根率均超过了70%,萘乙酸、ABT生根粉以中等浓度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在阜新地区通过利用不同繁育条件和不同生根粉处理研究其对大果沙棘扦插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棚内栽植的沙棘插穗在生根天数、生根率和生根数都显著高于露天栽植;生根粉2号在生根天数、生根率和生根数都显著优于生根粉6号和生根粉1号。  相似文献   

20.
杨树是阜新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对阜新地区栽种的现有杨树品种生长适应性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就影响树生长的主要因子和本身的生物特性进行评价。37个杨树品系生长适应性差异显著,乡土树种小美旱、彰武小杨表现为最佳,生产中应大力推广,其它表现较好的树种应继续观察,总结出规律性东西。对阜新地区杨树发展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