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4种药剂对侧柏叶枯病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侧柏叶枯病是侧柏的一种重要叶部病害。为筛选出对侧柏叶枯病防治效果较好的杀菌剂,试验选择了多菌灵、百菌清、灭病威、苯醚·甲硫4种杀菌剂对侧柏叶枯病进行了防治试验。50%苯醚·甲硫悬浮剂对侧柏叶枯病的防治效果最好,40%灭病威悬浮剂对侧柏叶枯病的防治效果次之,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侧柏叶枯病的防治效果低于40%灭病威悬浮剂,50%百菌清悬浮剂对侧柏叶枯病的防治效果最低。由试验结果推荐在生产实践中使用50%苯醚·甲硫悬浮剂以1000~1500倍液及40%灭病威悬浮剂以500~1000倍液,在侧柏叶枯病发病初期进行药剂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侧柏叶枯病是侧柏的一种重要叶部病害。为了筛选出对侧柏叶枯病防治效果较好的化学药剂,选择了50%多菌灵、50%百菌清、40%灭病威、50%苯醚·甲硫、50%叶枯唑5种化学药剂对侧柏叶枯病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显示:50%苯醚·甲硫1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到90%;其次是50%叶枯唑1000倍液防治效果为87%;50%灭病威1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差,只有63%。从药剂防治效果来看,防效从高到低依次为50%苯醚·甲硫50%叶枯唑50%多菌灵40%灭病威50%百菌清。并且随着药剂稀释倍数的加大,防治效果呈递减状态。最佳防治时期为6月中旬。  相似文献   

3.
黄帝陵侧柏叶枯病(Alternaria sp.Pestalotiopsis sp.)发生严重,作者应用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25%咪鲜胺水乳剂、45%戊唑醇·咪鲜胺水乳剂和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4种杀菌剂对侧柏叶枯病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并评价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田间大面积防治效果。结果表明:4种供试药剂均对侧柏叶枯病具有一定的防效,其中45%戊唑醇·咪鲜胺水乳剂防治效果最好,第四次施药后10 d在两块试验地防治效果分别为80.35%、84.03%;其次为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25%咪鲜胺水乳剂。利用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对园区大面积防治试验表明:对侧柏幼林叶枯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到了75.49%。通过田间试验得出结论,上述4种药剂可作为田间防治侧柏叶枯病的推荐药剂。  相似文献   

4.
侧柏叶枯病是侧柏的一种重要叶部病害。为了筛选出对侧柏叶枯病防治效果较好的杀菌剂,选择了50%多菌灵、50%百菌清、40%灭病威、40%苯醚·甲硫、50%叶枯唑等5种杀菌剂对侧柏叶枯病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显示:50%苯醚·甲硫1 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到90%,其次是50%叶枯唑1 000倍液,防治效果为87%,50%灭病威1 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差,仅为63%。防效依次为50%苯醚·甲硫50%叶枯唑50%多菌灵40%灭病威50%百菌清;随着药剂稀释倍数的加大,防治效果呈递减状态;最佳防治时期为6月中旬。  相似文献   

5.
七种杀菌剂对侧柏叶枯病防治效果及适期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2015年,针对侧柏叶枯病采用喷雾防治法,从7种常用杀菌剂中,每2种或3种组合配型,根据标准地调查法分析抑菌率和抑菌浓度,从中筛选出适合防治侧柏叶枯病的最佳药剂组合模式。3种药剂组合中各自的最佳组合浓度配置为,多菌灵800倍液+百菌清500倍液+叶枯唑800倍液,抑菌防治效果最好(90.2%);甲环唑800倍液+丙环唑100克,抑菌防治效果为80.0%;灭病威800倍液+退菌特500倍液,抑菌防治效果为70.1%。最佳防治时期为6月中旬。  相似文献   

6.
宝鸡市不同时段防治侧柏叶枯病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宝鸡市麟游县研究了不同时段(5、6、7月)利用40%多菌灵、40%百菌清和磷酸二氢钾混合液防治侧柏叶枯病的效果,结果为5-7月每月喷施药肥混合液可将侧柏叶枯病的发病率控制在15.5%~63.1%,病情指数控制在6.5~30.4,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作用显著,其中6月效果最明显。宝鸡市侧柏叶枯病可用40%多菌灵与40%百菌清1∶1配比800倍液和2%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在6月防治。  相似文献   

7.
侧柏叶枯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了侧柏叶枯病在全国多地发生,并呈现蔓延态势,归纳总结了侧柏叶枯病的危害症状、发生规律、病原、成因,以及防治方法,探讨了侧柏叶枯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以后对侧柏叶枯病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为了找出适合在朝阳市油松立枯病防治中应用的药剂类型以及施药方式,开展了不同药剂(2%硫酸亚铁水溶液、25%多菌灵4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5‰高锰酸钾水溶液)及其不同施用方式(土壤消毒、灌根、喷药)对油松立枯病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3种施药方式中以土壤灌根的效果最好;4种药剂中以2%硫酸亚铁水溶液效果最好,其在灌根处理对油松立枯病的防治效果可达81%以上。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防治桉树枝枯病的最佳药剂,该研究选用戊唑醇、40%腈菌唑、75%苯醚·咪鲜胺等6种药剂,对桉树枝枯病菌进行室内及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6种药剂均对桉树枝枯病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其中43%氟菌·肟菌酯抑菌效果最好,40%腈菌唑毒性较好。田间试验表明,6种农药都可有效控制桉树枝枯病的发生,43%氟菌·肟菌酯的防效最大为68.37%,其次是45%戊唑·嘧菌酯,防效为63.36%,因此,43%氟菌·肟菌酯和45%戊唑·嘧菌酯可作为桉树枝枯病防治药剂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介绍思茅松幼苗顶梢枯病的病原、发病症状及发病条件。从农业防治和化学药剂防治方面提出其综合防治措施,选用啶菌恶唑、50%速克灵、50%扑海因、40%施佳乐悬浮剂、50%多菌灵、75%甲基托布津作为供试药剂进行防治效果对比试验,以筛选出最佳防治药剂。试验结果表明:啶菌恶唑药剂防治效果最好,平均保存率达92.26%。  相似文献   

11.
采用5%溴氰菊酯乳油、苏云金杆菌生物杀虫粉、白僵菌粉剂等几种药剂开展了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防治试验,比较了各药剂的防治效果、林间其他生物的安全性及防控效果的持续性等,结果表明:5%溴氰菊酯乳油可以快速发挥出灭杀松毛虫的效果,而苏云金杆菌生物杀虫粉、白僵菌粉剂2种生物药剂的防治效果具有一定的迟效性,施药后24 h防控效果不明显,3周后生物药剂杀灭松毛虫的效果高于化学药剂;生物药剂防治处理的林间生物没有大量死亡现象,而化学药剂处理林间大量昆虫死亡;生物药剂防控的持续性明显,施药后若干年还可发挥较好的防控效果,有利于形成有虫不成灾的良性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采用银恒快速捕鼠器、新型环形捕鼠夹和“鼠道难”(20.02%地芬·硫酸钡)3种无公害技术对林业鼠害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银恒快速捕鼠器射杀中华鼢鼠,触发率为34.89%,触发捕获率为99.52%;新型环形捕鼠夹防治大沙鼠、达乌尔黄鼠,发弓率为4.47%,捕获率为1.88%;“鼠道难”防治中华鼢鼠,使林木受害株率和死亡率分别下降5%和2%,防治大沙鼠和达乌尔黄鼠,效果明显,有效洞口较施药前下降72%以上。建议防治地下害鼠使用银恒快速捕鼠器,防治地上害鼠使用“鼠道难”,新型环形捕鼠夹适用于害鼠种类调查及监测。  相似文献   

13.
通过试验研究了使用50%灭幼脲Ⅲ号胶悬剂和25%溴氰菊酯乳油对国槐尺蠖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0%灭幼脲Ⅲ号胶悬剂1 500倍和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国槐尺蠖在北京昌平地区每年发生4代,5月中旬为防治第1代幼虫的最佳时期,6月中旬为防治第2代幼虫最佳时期,第3代后世代交替,可根据虫情在2~3龄幼虫期喷药。  相似文献   

14.
在笋梢部位采用套塑料薄膜袋和注射乙酰甲胺磷2种方式对防止一字竹象甲成虫和幼虫的危害效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竹笋套袋的效果与竹笋注射乙酰甲胺磷杀虫剂的效果一样;从生产成本上看,竹笋套袋的成本稍高。但综合竹笋食品安全和竹材质量,竹笋套袋的技术仍值得采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可升降太阳能灭虫装置由可升降支架系统和太阳能灭虫系统组成,工作时日间太阳能帆板电池收集光能,经转化后储存于蓄电池供黑光灯诱虫和高压电网灭虫使用。在应用于林区防虫试验时采用单一变量法对各项试验参数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灭虫效果受工作高度、作业环境和灭虫时段等因素影响。分析各因素对灭虫效果的影响程度,从而拟定适宜东北林区防虫的最佳工作参数。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陕西省榆林防沙治沙监测资料分析,评价了1994~2004年陕西防沙治沙效果,分析了人类经济活动、政策导向和气候因素对防沙治沙工程的影响,认为开矿、修路,水资源利用不当,掠夺林地和政策不配套是影响防沙治沙成效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负责、保护资源、政策引导、科技先行、产业带动的防沙治沙策略.  相似文献   

17.
青杨天牛是危害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对青杨天牛越冬幼虫开始活动期、化蛹期、羽化期、产卵期及危害停止期等情况进行了观察,并通过采用注射法,使用不同剂量的不同试验药剂(久效磷50%、氧化乐果、中西杀灭菊酯)进行了试验防治。结果表明:青杨天牛的活动生理期约从4月上旬开始,直到9月中旬结束。化学防治以300倍50%久效磷溶液的杀灭效果最好,其校正死亡率可达92.9%;其他溶液对青杨天牛有一定的杀灭作用,但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18.
田间测定了30%百磷3号乳油和40%水胺硫磷乳油喷雾对梨树梨木虱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它们对梨树梨木虱防治效果较好,药后15天的防治效果为83.3~79.4.好于对照药剂,速效性好,持效性著.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化学农药在园林植物上长期大量使用,农业残留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注意,人们对无公害防治的呼声越来越高,从源头上杜绝农药残留,发展绿色园林,提高生物农药的防治效果已成为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农田防护林在防风固土、增温保墒和提高农作物产量等方面的效益,已在生产实践中得到了证实。但农田防护林也存在着胁地的不利一面。因此,分析林带胁地的原因,探索减免胁地的技术措施,对营造农田防护林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2000年起,我们对这一课题进行了观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