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资源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灵魂。我国是一个茶文化底蕴深厚的文化大国,茶文化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支撑。近年来,随着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各地在挖掘茶文化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文化旅游产业的构建,不仅为当地居民带来经济收益,而且推动了茶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本文从茶文化旅游的概念出发,分析茶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内涵,并探索了以茶文化为载体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向产业的广泛渗透,在全国各地不仅有了茶文化产业的实践,同时也有了关于茶文化产业的说法或理论描述。、在此基础上,如何认识这一产业发展史上的新生事物并加以促进,关注茶文化产业发展的要素构建就显得十分必要。对此,本文通过分析文化、创意、体验与茶文化产业发展的联系,提出茶文化是茶文化产业加工的原材料,茶创意是茶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茶体验是茶文化产业获利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名茶与茶文化产业是相互关联的。随着产业文化化与文化产业化的交叉推进,以名茶为引擎的茶文化产业也获得了相应的发展。深入分析名茶作为茶文化产业的优势与条件,明确名茶作为茶文化产业发展引擎和作用,对于发挥我国名茶资源以及名茶文化的双重优势,推动新型的茶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茶文化产业一词早已席卷全球,作为新时代新产业的代表,茶文化产业在经济文化领域都掀起了不小的浪潮。以文化促进经济,让经济带动文化,二者相互结合,进一步加速了茶文化产业前进的步伐。新媒体改善了茶文化产业当前的发展模式,也解开了茶文化产业目前所面临的瓶颈,掀起了茶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篇章。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茶文化产业产生的背景,接着系统性地分析了新媒体时代的特点,最后具体地讲述了新媒体语境下茶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路径,希望能够对茶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名茶与茶文化产业的关联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名茶与茶文化产业是相互关联的。随着产业文化化与文化产业化的交叉推进,以名茶为引擎的茶文化产业也获得了相应的发展。深入分析名茶作为茶文化产业的优势与条件,明确名茶作为茶文化产业发展引擎和作用,以于发挥我国名茶资源以及名茶文化的双重优势。推动新型的茶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文化创意产业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城市礼品设计正是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型创意形式,有利于城市发展和文化宣传。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其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深厚。将茶文化融入到现代城市礼品设计之中,有利于城市礼品设计坚守民族特色,发挥中国传统。同时由于茶文化有"道法自然"的内涵,使得城市礼品设计带有明显的生态观念,这对城市礼品设计有着巨大的启示意义。茶文化对现代城市礼品设计的影响和作用,正是中国茶文化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开拓之举,旨在提升茶文化的当代价值。在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的趋势下,中国茶文化会发挥更大的文化价值,这是茶文化的文化能量,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魅力。  相似文献   

7.
茶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结合是我国文化旅游的主流趋势,也是发展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有效措施。本文以加快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为目的,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了当前我国茶文化旅游资源现状,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旨在充分发挥茶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种文化传播与发展,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与优势,尤其是从文化形成到发展,乃至文化影响力的全面提升,都是基于不断创新这一基础所形成的文化体系。做好知识产权保护,既是当前法律环境下的时代诉求,也是当前茶文化产业体系化、健康合理开发的基础和前提。本文从茶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时代背景分析入手,结合当前茶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知识产权问题认识,综合探究茶文化产业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9.
随着产业文化化、文化产业化的发展,茶文化对产业的贡献以及茶文化的经济价值日渐突出,这使茶文化经营不仅成为客观现实,同时促进茶文化经营上水平,无疑也成为发展茶文化事业或是推动整个茶产业的进步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0.
在茶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活动中,基于文化底蕴挖掘和产业要素融合就成为当前茶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将互联网时代技术与茶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的优势呈现。本文拟从茶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不足分析入手,结合互联网+时代的茶文化旅游产业融合背景分析,结合当前茶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的多重要素,从而分析互联网+时代的茶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策略。  相似文献   

11.
茶文化旅游是现代茶产业与旅游业的高度融合,对传承地域文化有着很大的作用。在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的推动下,茶文化旅游发展如火如荼,乡村旅游精品线的建设可以凭借自身的生态、文化、产业、政府的内在与外在优势,推动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对此本文针对茶文化旅游当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乡村旅游精品线的发展优势,总结出茶文化旅游精品线在自然观光体验、地域文化体验、产业品牌带动方面的三大发展模式,以期推动乡村经济的提高和茶文化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结合文化市场的发展状况看,创意与创新已经成为整个文化产业内涵优化的本质所在。对于传统茶文化的时代化诠释来说,如果我们能够以创意理念为基础,创新传统茶文化的表现形式,从而为传统茶文化的开发与保护提供重要帮助。本文拟从传统茶文化的内涵理念认知入手,结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时代背景认知,依据传统茶文化的文化创意开发可行性理解,从而深度探究传统茶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实施策略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保护人们的利益和维持社会公共安全成为我们当下社会发展的重要事项,我国法律通过实行知识产权来帮助人们解决各种侵权问题,维护社会安定。自国家强调重视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后,茶文化产业作为我们传统文化商业领域的领军产业,其发展的势头越来越猛,以往从事相关行业的商家只有零星点点,各个商户互不干扰,你卖你的,我做我的,竞争也没有那么激烈。因传统文化热,导致大批资金涌入到茶文化产业中,原本没有明确条文规定的茶文化产业很容易发生产业自主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另外,保护茶文化产业自主知识产权可以加速茶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维护人民的权益不受伤害。所以当下急需强化茶文化产业有关的保护工作,以为更高更远的发展做好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一带一路建设的全面推动,直接使得国内的各项产业变得蠢蠢欲动,纷纷加强了相应的建设和推广。茶文化也开始在这个时候与其他文化形式和产业进行了融合,以便于形成更加完善的文化发展趋势。茶文化在体育休闲产业发展中的应用,直接为体育休闲产业添加了全新的发展动力,改善了最终的发展成效。本文主要研究了一带一路建设下茶文化在体育休闲产业发展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文化产业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兴领域,带动了传统文化产业化发展,对经济发展乃至文化传承都有重大作用。本文从文化产业发展角度入手,以促进茶文化产业发展为目的,通过对陕北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从中借鉴有益的发展经验为茶文化产业发展所用,推动茶文化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左诗琴 《福建茶叶》2016,(10):134-135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完善,人们更加关注生活品质,对茶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逐渐兴起了茶文化的产业研究。在近些年的茶园建设的过程中,茶文化已经变成了一种必不可少的标志性的文化要素。对于茶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吸收和接纳以前的优秀传统,对茶文化未来的发展也要有所计划,这样可以让茶文化产业园景观设计发展得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17.
我国茶文化在世界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博大精深,茶文化源远流长,而当今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和青睐,具有其他旅游产品无法比拟的竞争优势,具独特魅力的旅游产品逐渐成为发展旅游产业的关键。因此,旅游文化中茶文化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首先分析了茶文化旅游相关概念,其次阐述了旅游文化中茶文化的发展意义,最后讨论了旅游文化中茶文化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何凤 《福建茶叶》2023,(9):40-42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茶文化的发展已经拥有超越千年的发展历史,逐渐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创意产业,并形成诸多以茶文化为核心的创意产品。现阶段,广西在开发茶文化的时候将其应用于艺术表演、产品研发、旅游发展等方面,关于茶文化的创意产业也在快速发展,为茶文化的进步和传承起到重要作用。本文立足于数字创意视角进行广西茶文化产品深入挖掘开发的可行性研究,阐述关于茶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文化创意产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全新的产业模式。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商品化的今天,我国福建省的闽茶文化作为最具有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如何更好地来发展闽茶文化创意产业,保护闽茶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直接关系到闽茶文化的传播与繁荣,更值得我们去思考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茶文化旅游是当前茶产业与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的成果,既符合人们对于高品质文化休闲游的需求,又可以促进以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民族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本文分析了茶产业与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的现状,指出两者融合的机遇与挑战,探讨了两者合力开发的创新模式,并从政府、社会和企业个体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机制,以期促进茶文化相关产业的良心循环发展,实现我国传统文化的再度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