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浅谈大一新生心理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教育一直是大学思想教育工作的重点,针对大一新生存在的某些心理问题,提出一些应对策略与建议,旨在引导学生进行心理自我调适,形成健康向上的心态,从而更快地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云南农业大学新生适应性及入学教育现状,采用自编问卷对大一新生进行了人口学变量(包括性别、专业、民族、家庭背景资料等),新生适应性(主要包括生活、学习和人际关系),面对困难应对方式,入学教育效果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男生、女生在生活、学习、人际关系、应对困难的方式以及入学教育效果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人文社科类、理工类和农学类学生在学习、应对困难的方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来自大城市、小城镇、农村的学生在生活、人际关系、应对困难的方式、入学教育效果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训练对促进护理本科新生自我和谐水平的作用。方法 :选取本校护理本科新生10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名,实验组新生给予团体心理训练,对照组新生给予常规心理训练。采用自我和谐量表检测两组新生的自我和谐水平。结果:实验组新生训练前后的自我和谐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新生训练前后的自我和谐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生经过8周团体心理训练后的自我和谐总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护理本科新生实施有效的团体心理训练可以有效提高新生的自我灵活性和改善新生的不和谐性与自我刻板性,提升护理本科新生的自我和谐水平。  相似文献   

4.
高职新生进校以后,面临着生活环境、学习方式、人际交往、自我定位偏差等适应问题。运用UPI测试问卷与自编的新生团体心理辅导反馈表对闽西职业技术学院2011级的138名新生实施为期5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并对团体心理辅导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团体心理辅导在新生入学适应教育中有显著效果,可以缩短大学新生的入学适应期;帮助新生加深自我认识;提高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帮助新生明确学习、生活与职业目标;增强新生的团队意识,促进高凝聚力的大学班集体形成。  相似文献   

5.
采用大学生心理资本量表,选取徐州市两所独立院校的1 008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对独立学院新生贫困生的心理资本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了解新生贫困生的心理资本特点。结果发现:(1)独立学院新生贫困生心理资本水平整体较好,处中等偏上水平;(2)独立学院新生贫困生在心理资本总分及各维度上与新生非贫困生无统计学意义差异;(3)不同类型的独立学院新生贫困生在心理资本总量与各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4)独立学院新生贫困生在人口学(性别、专业)、生源地以及和是否独生子女等因素上与新生非贫困生之间2,两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5)是否担任学生干部在心理资本总量以及乐观、韧性两个维度上,独立学院新生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为考察留守儿童父母心理控制对自我关怀水平的影响,以及应对方式在其中的作用,采用父母心理控制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和自我关怀量表对3015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① 留守儿童父母心理控制、应对方式(除忍耐)及自我关怀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② 在父母心理控制对留守儿童自我关怀水平的预测关系中,应对方式存在多重中介效...  相似文献   

7.
采用自我接纳量表(SAQ)对某高职院校的618名新生从性别、独生与否、招生类别、来源地等方面进行了自我接纳状况调查。结果表明:高职院校新生总体自我接纳情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男生的总体自我接纳水平、自我评价水平都高于女生;独生子女的总自我接纳水平、自我评价水平均高于非独生子女;单招学生的自我评价水平高于统招学生的自我评价水平;城市学生的自我接纳水平高于农村、城镇学生的自我接纳水平。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应对方式量表对272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探索了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来源的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特点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水平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学业自我效能感上表现出显著性差异;积极应对与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运用调查法对H校2020级、2021级农村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展开调查,发现农村籍大学新生群体中无心理问题学生逐年下降,有心理问题学生逐年增加。本文从学校管理角度出发,对高职院校农村籍新生群体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当前状况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帮助农村籍大学新生克服心理困扰,更好的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10.
采用"自我和谐量表"、"自尊量表"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以国内9所农业高校1000名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了解女大学生的自我和谐、自尊与健康状况的现状及内在关系,探讨自尊在自我和谐与健康状况关系中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女大学生的自我和谐、自尊和健康状况在年级、月均生活费及抚养方式上具有显著性差异;自尊、自我和谐与健康状况之间存在正相关;自尊在自我和谐与健康状况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成人素质希望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大学生进行测评,探讨大学生希望水平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希望水平较高,且性别差异显著;大学生希望水平与社会支持以及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和消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大学生社会支持中的主观支持和应对方式两个维度对希望水平均有显著的回归效应。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心理素质与抑郁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中学生心理素质对抑郁的影响以及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并比较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中介作用的差异,采用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对1 790名初一至高三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心理素质、应对方式与抑郁之间两两显著相关;控制性别和学段因素后,应对方式在中学生心理素质与抑郁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且消极应对比积极应对的中介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3.
研究以长春市4所高校的439名大学生为被试,经问卷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特点,探讨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对大学生不良情绪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生活事件各因子与焦虑呈显著正相关,应对方式中除解决问题,其余5个因子与焦虑呈显著正相关。焦虑与抑郁之间也有显著正相关,而抑郁与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各因子的相关都未达到显著性水平,应对方式作为生活事件与焦虑的中介变量,在应激过程中,与生活事件协同作用于焦虑,中介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4.
通过SCCS自我和谐量表以及自编问卷,对2391名大学生体育态度对自我和谐影响做U检验和相关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体育态度与自我和谐之间具有高度负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2)。其中,男大学生体育态度得分高于女大学生;艺体类体育态度得分最高,理工次之,文史最差;大一学生体育态度得分最高,大二、大三次之,大四最差;在自我和谐度上,男大学生的自我和谐度优于女大学生;艺体类大学生自我和谐度最好,理工类次之,文史类最差;大一学生自我和谐度最好,大二、大三次之,大四最差。  相似文献   

15.
焦虑及其应对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焦虑是人类最常见的心理现象.它在精神分析理论中占重要地位,传统理论认为它是无意识的源头.近年来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心理学家更多地把重点放在人们为了降低或消除焦虑而作的有意识的努力上,关注和考察人们应付压力事件的方式及其个体差异.本文重点在此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担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面对当前我国严峻的资源形势,培养其校园节约意识显得刻不容缓、尤为重要。通过调查问卷得出大学生校园节约意识还处于较弱状态,从大学生、学校和社会3方面分析造成该现状的原因,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大学生校园节约意识的培养对策,主要包括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学校的日常教育及制定节约管理体制、社会的大力宣传等。  相似文献   

17.
汉语是中华民族的母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高职学生的学业基础相对薄弱,汉语基础素质偏低,对学生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一定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高职学生的汉语基础素质现状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三千"计划,探索高职学生汉语基础素质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8.
主观幸福感研究对提高大学生生活质量、发挥他们的个人潜力具有重要的价值。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包括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内部因素包括人格特征、归因方式、应对方式、情绪智力等;外部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生活事件、生活方式、社会支持等。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策略要结合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综合考虑:一是大学生要从主观角度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设定科学合理的幸福目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二是高校要从客观角度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倡导和谐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广泛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9.
以土壤学课程为例,采用单因素变量和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高校专业课教学质量因素的教师因素和学生因素。结果表明教师因素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教学态度、教学风格与教学质量均呈现显著的相关性;学生因素中的学生年级、专业和对土壤学的了解情况与教学质量也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0.
通过教师领导方式的分类,对河北农业大学一年级女生8个排球专项班进行跟踪实验与观察,采取4种领导方式分别进行教学,根据考试成绩和学生反馈,分析和探讨不同的领导方式对课堂效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明确最优的教师领导方式,以期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教书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