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舒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000-1002
[目的]研究近地层大气气溶胶中元素对环境的影响。[方法]采集了郑州市5个近地面1.5~2 m和60~80 m处气溶胶中的PM10,测定了其中的Ag、Al、As、Ba、Be、Bi、Ca、Cd、Co、Cr、Cu、Fe、Pb、Sb等26种化学元素,探讨了不同高度气溶胶中元素分布规律和部分污染物的来源,并用富集因子法分析气溶胶中的元素。[结果]2005年8~10月气象条件下,1.5 m和60 m高度的PM10中各常见元素浓度随高度发生变化。60 m处的As、Cd、K、Pb、Sb、Se、Sn、Tl、Zn等微量元素的浓度高于1.5 m处,而Al、Ca、Co、Cu、Fe、Mg、Na、Ni、Ti等元素的浓度则基本无变化。Cd和Ni等元素随高度变化无规律。富集因子分析表明,As、Cd、Cu、Mo、Pb、Sn的富集因子很高,K、Na、Ca、Mg的富集因子则不高。[结论]该研究为大气环境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藏东南冷杉原始林不同形态水的水质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对藏东南冷杉原始森林的林外雨、林内雨、树干径流、壤中流、河流、溪水等各种形态的水质元素含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林外雨的泥沙含量最少,为5.67mg/L;滑坡山体流出水的泥沙含量最高,达393.33mg/L;树干径流、林内雨中的泥沙含量高出林外雨94%和52%,林外壤中流的泥沙含量高出林内壤中流31%。冷杉原始林下土壤呈微酸性,河道中的水呈微碱性。降雨透过沼泽地土层后,除pH值未变,SO4^2-、C、P三种物质含量减少外,其余各元素及泥沙含量都大量增加,其中HCO3^-增加了20倍,Fe增加到1.5倍。整个冷杉原始森林生态系统中的HCO3^-、CL^-、N(硝氮、氨氮)、Na、Ca、Mg、Fe等离子和元素的输入量小于输出量,致使部分营养成分流失;SO4^2-离子、C、P、K、Cu、Zn等元素被土壤和凋落物层吸附、滞留,输出量小于输入量,营养成分积累。降雪中的各元素含量均表现为林外高于林内。  相似文献   

3.
以砀山酥梨为材料,研究了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叶片以及一年生枝条内各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在各器官间的相关性,以期为砀山酥梨合理适时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果实发育过程中,叶片内N、P、K、Zn、Cu、B含量呈下降趋势,Ca、Fe和Mn含量呈上升趋势,而Mg、S含量变化不显著;一年生枝条内N、P、K、Mg、S、Cu、Zn和B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Ca和Mn含量呈上升趋势,Fe含量呈波动性变化;果实内N、P、K、Ca、Mg、S、Mn、Cu、Zn和B含量呈先下降后稳定的趋势,Fe含量先显著下降,后呈现出波动性变化。叶片中N、P、K、Cu、Zn、B含量间均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Ca含量与K、B呈极显著负相关,Mn和N、P、K呈极显著负相关;1年生枝条中N、P、K、Cu、Zn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Ca与Fe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Mn和K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果实中Fe含量与B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其余各元素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中N、P、K、Zn、B和果实、一年生枝条中对应的矿质元素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砀山酥梨植株中营养元素的分配,随着生长中心的转移而变化,施肥时要根据矿质元素的变化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前施入。  相似文献   

4.
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研究其农田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与分布状况。采用ArcGIS中地统计分析模块研究土壤中重金属分布的空间变异性,应用Kriging方法进行空间插值作图。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除Pb外均已超出当地背景值,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变异系数较大的是Ni和Zn,其余重金属变异系数相对集中。空间分布上,Cu的空间相关性较强,Cr、Zn、Ni、Pb和Cr居中,而Hg较弱。插值结果显示,土壤中Cd污染由西向东加重的趋势,高含量区主要集中在东部的新泰市,Pb的污染范围比较广,Cu的含量由东向西逐渐增加,高含量区主要是新泰市,Cr的分布为西部和东部高而中部较低,即高含量区具体到新泰市和东平县,Zn和Ni的高含量区主要集中在东部的新泰市,Hg的分布趋势是由北向南逐渐增加,高含量区集中在南部的宁阳县。  相似文献   

5.
谷子主要性状间相关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夏谷 2号、红腿谷、九根齐、双绿谷、大同 14、黄软谷、晋谷 2 0、晋谷 2 1、晋谷 2 2、晋谷 2 7、晋谷 32、晋谷33、晋谷 35、豫谷 9号、大粒谷共 15个谷子品种为试验材料 ,研究分析了谷子主要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谷子营养生长期、穗粒重、倒三叶叶面积、穗重、倒二叶叶面积与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 ;穗重、穗粗、倒二叶和倒三叶叶面积与穗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 ;穗粗、倒二叶叶面积、生育期、营养生长期、倒三叶叶面积与穗重呈显著正相关 ,但穗长与穗重呈极显著负相关 ;各生物学性状除株高外 ,其它各性状间均呈正相关性。因此在谷子育种时宜选倒二叶叶面积大、生育期长、穗粒重高、穗短而粗的品种作为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6.
归纳总结了核桃树体器官主要营养元素的代谢规律,包括核桃叶片、营养枝和结果枝、根系、果实等器官,以及萌芽至落叶的整个生长期中N、P、K、Fe、Mn、Cu、Zn等主要营养元素的代谢规律;核桃主要器官在整个生长期N、P、K含量的变化规律,以春季萌芽期各器官中较高,至种仁充实期之前下降较大,到种仁充实期果实的含量急剧上升,而营养器官养分输送到果实使之大幅度下降;生产单位产量的干核桃至少需提供N、P、K的量,并根据核桃生长发育规律提出年度肥料分配方案;核桃种仁充实期和成熟期养分变化规律;种仁充实期应把K、N的作为施肥重点,P、Ca、Mg可以考虑少施或不施,Fe、Zn、Mn在土壤养分缺乏时需要施肥补充;核桃成熟期必须做到精准施肥才会有最佳效果,施肥量不足和过量施肥均会降低坚果重量和品质;必须充分成熟后采收,才能确保坚果重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影响,并对会计基础工作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产生问题的潜在原因,针对性提出工作建议,以便于相关单位提升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文章运用分析归纳的方法,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纳,结合工作实践经验对深层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建议.总体看,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后,科学...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暖已成为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通过对莒县1951—2005年55年间的观测资料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莒县70年代前和80年代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暖冬现象日趋明显,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干旱、洪涝、冻害、冰雹、连阴雨、大风、龙卷风、病虫害等农业气象灾害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干旱、大风、冰雹、病虫害等灾害增加、洪涝、霜冻、干热风、连阴雨、冻害等灾害减少。针对气候变化对农业气象灾害产生的种种影响,需要人们在防灾减灾中制定相应措施,通过实施植树造林,荒山育草、大搞农田水利建设、积极开展人影作业、加大治污力度、抓紧农气自动站建设、做好天气预报气象服务等工作,来达到趋利避害、保障生态环境的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珲春盆地农田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源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分析珲春盆地农田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来源,采集土壤样品分析其砷(As)、汞(Hg)、铜(Cu)、铅(Pb)、锌(Zn)、铬(Cr)、镍(Ni)和镉(Cd)含量,开展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和富集指数分析。结果表明,珲春盆地农田中As、Hg、Cu、Pb、Zn、Cr、Ni、Cd的平均含量分别为9.09、0.06、20.17、23.34、68.25、65.02、22.91、0.12 mg·kg~(-1)。按照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珲春盆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不明显,所有数值都小于Ⅱ级质量标准。按照吉林省土壤背景值评价,除Pb和Zn外,其余重金属的平均值都超过当地背景值,其中Hg较为严重,区域平均值为背景值的1.56倍。按富集指数评价,超过20%的样品Hg元素为重度污染,其他元素重度污染样品数都小于10%。研究表明:Hg具有明显的人为源特征,主要来源于电厂、居民煤炭燃烧、煤炭开采运输扬尘、农药化肥等。其他元素在区域上为自然源属性,Cu、Zn、Cd高富集区可能受工农业生产以及交通运输的影响,As受污水灌溉和农药化肥影响,Pb受交通运输车辆尾气等的影响,Cr受煤矿开采与运输以及煤炭燃烧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结合水利部门实际管理程序,经过实际的需求分析,采用已开发的管理系统软件进行水利部门的综合管理。主要包括基本信息、综合处理、查询、统计报表、数据处理、自动交换、系统7个方面,整个系统符合操作简便、界面友好、灵活、实用、安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苹果繁殖器官附生微生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不同生态条件下的苹果繁殖器官中的附生微生物,结果表明:①附生微生物的数量和组成与生态条件有关。②附生微生物以细菌为主,其次是真菌,放线菌最少,主要在冷凉干燥的地区检出。③生态条件不同,附生微生物类群不同。温暖湿润的生态条件下,主要附生微生物类群为Bacillus,固氮菌,Coniothyrium,Phyllosticta,Penicillium,Streptomyces;冷凉干燥的生态条件下,主要附生微生物类群为Bacillus,固氮  相似文献   

12.
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传统农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21世纪,传统农业面临着农产品供给紧张、食物安全陷入困境、品种品质改良滞后、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匮乏、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等方面的严峻挑战,与此同时,现代生物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农业、畜牧业、生态环保、资源开发等各个领域,特别是通过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克隆技术、分子标记、酶和发酵工程等现代高新技术对传统农业的育种、品质改良、病虫草害防治、生物资源开发等方面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13.
在信息社会的今天,省级公共图书馆既是知识的传播地,更是信息的集散地,其传播知识,共享信息的服务性更为显著,对多层次的、多文化的、多民族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保存、推介、利用,满足社会群体对多层次、多文化、多民族的信息需求应成为当今省级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如何展示公共图书馆知识与信息的多层次、多文化、多民族的特性也是省级公共图书馆网站必须思考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科学合理选择现代农业主导产业是实现农村产业兴旺、农村经济发展和带动农户可持续稳固脱贫致富的根本所在,对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加快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借鉴产业经济学有关理论原理,遵循主导产业选择基本要求、选择基准和构建原则,结合三峡库区农业实情,设计现代农业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AHP)与加权求和等方法,以重庆万州区为例对指标进行测算分析,探讨现代农业主导产业发展重点和培育方向。结果表明,在现代农业14类产业中,从单项指标看,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和单位产值增长率排名第二的中药材、产业产值增长率排名第一的羊肉,以及产业集中度、人均产值系数和区域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排名第四的猪肉等产业并非为优先培育;综合各项指标加权测度后,各产业选择评价结果先后排序依次为茶叶、烟叶、奶业、林业、油料、水产养殖业、粮食作物、中药材、猪肉、羊肉、水果、蔬菜、牛肉和家禽蛋类。因此,建议政府优先选择茶叶、烟叶、奶业、林业、油料、水产养殖业等6类作为现代农业主导产业重点培育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高原夏菜种植气候区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甘肃省高原气候条件下夏菜生产区农作物的种植结构,为提高高原夏菜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方法】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以县(区)为基本单位,利用甘肃省夏菜种植区26个县(区)1949-2000年的气象数据,选取热量、水分、光照等指标,对甘肃省高原夏菜种植区进行气候区划,并根据高原夏菜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生态条件的需求,确定各种植区适宜种植的高原夏菜种类。【结果】将甘肃省高原夏菜种植区26县(区)划分为8个种植区,分别为:耐热蔬菜干旱种植区,适宜种植苦瓜、冬瓜、丝瓜等蔬菜;喜温耐热蔬菜干旱种植区,适宜种植洋葱、番茄、辣椒、西葫芦、菜豆、甜瓜等蔬菜;喜温蔬菜干旱种植区,适宜种植黄瓜、辣椒、西葫芦、菜豆等蔬菜;半耐寒蔬菜干旱种植区,适宜种植豌豆、甘蓝、大白菜、花椰菜等蔬菜;喜温半耐寒蔬菜干旱种植区,适宜种植洋葱、番茄、辣椒、菜豆、大白菜、甘蓝、莴苣、胡萝卜等蔬菜;半耐寒耐寒蔬菜半干旱种植区,适宜种植甘蓝、西芹、大白菜、娃娃菜、花椰菜、大蒜、菠菜、香菜等蔬菜;半耐寒蔬菜半湿润种植区,适宜种植甘蓝、大白菜、花椰菜、大葱、胡萝卜等蔬菜;半耐寒耐寒蔬菜干旱种植区,适宜种植花椰菜、甘蓝、大白菜、生菜、西芹、胡萝卜、大蒜等蔬菜。【结论】甘肃省高原夏菜种植区气候区划结果与实际夏菜布局一致,反映了甘肃省夏菜种植结构的区域差异,对该区夏菜的生产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乔丽芳  李传霞  王珊珊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054-2055,2078
分析了《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的先进性,并以该导则为指导进行了新乡市地税小区环境景观设计。介绍了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的景观分区、游憩设计、场所景观设计、庇护景观设计、照明设计、安全控制、硬质景观设计、信息标志设计、模拟景观设计、高视点景观设计、种植设计、无障碍设计等专项设计。  相似文献   

17.
杉木种子园丰产的生理生化性状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以杉木一代种子园不同无性系为试验材料,分析优良种子和涩粒种子中蛋百质、淀粉、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游离有机酸、单宁、激素,以及二十个无性系植株的枝、叶中的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脱氢酶的活性、pH值、蒸腾强度、单宁、灰分、镁、钙、铁、硼、铜、锌等含量与种子产量质量的相关关系,揭示杉木种子败育的生理性状差异,认为可以通过调节微量元素含量、pH值、激素水平改变酶活性,调整代谢方向,从而提高种子园种子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8.
以黔东南州为研究区域,选取大于10℃积温、剖面构型、排水能力、耕层厚度、地形部位、灌溉能力、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p H、海拔、成土母质、抗旱能力这14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应用Arc GIS软件,利用各县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行政区划图确定评价单元,从评价单元中获取数据,计算所选因子权重,采用累加法等方法对各黔东南州耕地地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黔东南州耕地总面积425 806.1 hm2,分为8个地力等级,一级地面积16 605.2 hm2,占3.90%;二级地面积37 157.1 hm2,占8.73%;三级地面积57 481.5hm2,占13.5%;四级地面积81 065.4 hm2,占19.04%;五级地面积94 845.4 hm2,占22.27%;六级地面积941 405 hm2,占14.74%,七级地面积890 504.0 hm2,占13.94%,八级地面积16 524.3 hm2,占3.88%。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江苏省D市农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的实地调查,对农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的类型、特点、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得出了以下结论:纠纷的主要类型5种;其特点主要是纠纷具有阶段性、纠纷的总体数量大增长速度较快、纠纷具有复杂难解性;形成原因主要是政策的调整、征占用农民承包地增加、流转行为的不规范;仲裁、司法比较困难,基层能力的制约;相应的解决策略是加强对流转行为的管理、完善并登记已发生的流转行为、规范并登记今后的流转行为、建立流转台帐的同时大力宣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相关政策和法律制度、培育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强化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职能、完善相关法律、强化相关法律的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科学预测小麦黄花叶病在黄淮海地区的适生区,对控制该地区小麦黄花叶病扩展蔓延、保障小麦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基于小麦黄花叶病的分布和环境因子数据,对该病害适生区进行预测,并分析生态因子的贡献率与ROC曲线,探索影响小麦黄花叶病的主要生态因子。结果表明:ROC曲线下面积的AUC 为0.955,模型可靠,其中最干月降水量、最暖月最高温、海拔、黏土、最湿月降水量对该病害的分布具有重要影响;适生区主要分布在已发生地区(威海、烟台、青岛、潍坊、淄博、济南、泰安、日照、临沂、济宁、枣庄、平顶山、驻马店、周口、开封和阜阳)和预测地区(莱芜、菏泽、信阳、商丘、淮南、淮北、宿州、徐州、宿迁连云港以及蚌埠)。预测适生面积较广,建议增补小麦黄花叶病为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在高适生区设立疫情监测点,根据主要环境因子,加强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