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后,县级种子管理部门全面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各种子经营企业(委托代销、分支机构)及个体纷纷参与到种子生产经营中来,使基层种子经营空前活跃。种子经销网点的急剧增多,一方面方便了广大农户购种,另一方面种子市场出现散、乱、差现象。县级种子管理站作为基层种子管理部门直接面向农民,面向生产,要认真解决种子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除了加强种子管理外,要从源头上抓好种子流通环节,加强种子备案制度管理,确保基层种子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2.
<正>《种子经营与管理》立足于国家对于当前现代种业发展的新政策和更高要求,根据中国种业经营与管理的实际需要,由相关行业专家和学者在多年管理和教学经验基础之上编写而成。该书通过阐述国内种子经营市场的需求与供给状况以及市场营销与企业管理相关理论,结合种子商品和市场的特性、种业的演变及发展趋势,重点对种子经营与管理的主要环节、种子企业的系统管理、种子进出口及外资种子企业管理、种子生产经营的法律环境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和论述。全书将理论、政策、指导与实践有机  相似文献   

3.
种子市场的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市场不能简单地局限在种子经营上,它应包含种子的生产、检验、包装、销售,甚至品种管理、质量管理、市场管理等,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尤其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种子经营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种子市场格外活跃,发展势头迅速,打破了过去国营种子部门通过行政手段垄断种子市场的格局,一方面促进了我国种子经营企业的市场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出现了种子经营者的多元化,从业人员素质不一,加上管理不到位,这就为种子产业的发展、市场的净化留下了隐患。据南京地区调查,《种子法》颁布实施前二年种子经营户200家,而《种子法》颁布实…  相似文献   

4.
杨小鹏 《种子科技》2010,28(10):13-14
<正>随着种子市场的放开和种子经营主体的多元化,种子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加强种子管理,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行为,为广大农民提供放心种,对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提高农产品单产和品质、推  相似文献   

5.
《种业导刊》2010,(2):5-6
<正>随着种子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种子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种子市场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种子管理面临着新形势、新要求。为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行为,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农业部将进一步加强种子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1现状《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后,种子生产、经营市场逐步放开,种子生产、经营主体由过去的国有种子公司独家经营转变为国有种子公司、股份制企业、民营种子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多元化经营,形成农业科研、教学、推广部门和其他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多方参与并进的格局。近年种子市场管理由种子管理部门、农业综合行政执法联合执法,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复杂多样的种子经营市场。《种子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种子市场也非常活跃。如何加强种子管理工作,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值得深思。 1种子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种子经营准入门槛低 种子市场放开后,种子经营队伍逐渐扩大,各行各业的人开始进入种子行业,由于种子经营准入门槛低,  相似文献   

8.
种子领域行政执法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历次种子市场检查中发现.北京市注册的种子生产经营企业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种子生产经营档案的比例很小(尤其是中小规模的企业);二是市、部级发证的企业规模大,不出问题则已.一旦出现问题就是大问题;三是中等规模企业问题较多:四是有些企业在办理种子经营许可证后.频繁交换经营场所.致使种子管理部门在进行市场检查时无法找到该公司。  相似文献   

9.
管理与经营彻底分离塑造种子管理新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建国  徐斌 《种子科技》2004,22(5):274-275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正式施行后,品种选育和种子生产、经营、使用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轨道,打破了传统的种子经营格局,种子经营主体和生产经营的作物品种迅猛增加,种子市场非常活跃.一方面,激烈的市场竞争给农民带来价廉质优的良种,农民得到实惠;另一方面,各种不规范现象甚至违法生产经营种子给农民造成损失的事件时有发生,给农业生产安全带来隐患,也给社会增加了不稳定因素.为了维护全县种子市场秩序,真正体现公平竞争、公正管理,切实保护种子生产、经营、使用者利益,我县认真落实<种子法>关于种子行政管理必须与经营分开的有关规定,于2002年实现了种子管理站与种子公司的彻底分离,各自分设,使种子行政管理工作适应了改革开放的形势,为公平、公正管理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塑造了种子行政管理新形象.  相似文献   

10.
加强种子市场管理是维护种子正常经营秩序的前提,也是确保种子质量和安全用种的前提.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国有种子公司为主体的统一供种模式被完全打破,种子市场经营主体呈现多元化格局.如何加强种子市场管理,确保种子经营秩序,净化种子市场,为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提供合格种子是种子管理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亟需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喻志东  胡金林 《种子科技》2001,19(5):261-262
(一 )自从这个世界有了农业 ,就有了农业种子。但早期的种子是纯自然繁殖物 ,其主要作用是维持农业的延续。但其产量、品质以及社会化水平却相当有限。自从种子被赋予人类的智慧 ,从科学试验中走出来以后 ,种子的产量和品质都大大得到了提高和改善 ,相应地种子也就具有了社会属性 ,商品化市场化水平也逐步得到了提高。到现代 ,种子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价值也就越来越重 ,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同时也推动了种子公司的产生和发展。我国水稻的二次绿色革命 ,特别是 70年代中后期三系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和大规模投入生产 ,使我国的粮…  相似文献   

12.
甜瓜种子老化对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人工老化处理的方法对当年采收的甜瓜种子进行48h~216h中8个时间段的处理,加对照、1993和1986年种子,经恒温发芽、低温发芽、TTC测定和田间出苗试验,结果显示:甜瓜种子活力随人工和自然老化的时间延长而降低,其中短期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出苗率下降不太明显,而反映发芽速度、幼芽生长状况的相应指标出现变化提前。长期处理的种子上述几种指标均有明显下降。种子活力越低,种子的适应性越差。POD、CAT活性随种子老化程度的加重而降低;MAD含量则随种子的活力降低而升高。认为室内选用发芽率与发芽速率或幼芽生长指标相结合的方法能够较为实际的反映出种子的活力。  相似文献   

13.
搞好种子认证提高种子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丽 《种子科技》2002,20(6):321-322
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 ,质量制胜战略将是新世纪的必然抉择。同其他产品一样 ,种子的竞争已从单纯的价格竞争发展为以质量竞争为主要手段的全方位的竞争。因此 ,提高种子质量总体水平已成当务之急。为了满足新世纪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应对加入 WTO的挑战 ,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种子质量管理体系的成功经验 ,推行种子认证制度。1 种子认证概述种子认证是控制种子质量的一种制度 ,是“依据种子认证方案 ,由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识来证明某一种子批符合相应的规定要求的活动”。种子认证主要是通过三方面的一系列活动来确认种…  相似文献   

14.
袁双孝 《种子科技》2009,27(9):37-37
杂交水稻是我国南方地区的第一大粮食作物,把握好杂交水稻种子贮藏关,对提高种子生产企业经济效益,解决制种丰产和歉收年矛盾,确保大田生产用种安全显得尤为重要.现根据我地实际情况,浅谈杂交水稻种子贮藏阶段应掌握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种子安全贮藏及延长寿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种子入库 1.1分等贮放 种子入库前虽然经干燥、清选等加工处理,由于种子产地不同,收获季节不同,含水量与纯净度等均有差异,因此入库前不但要将不同品种的种子严格分开,必须分别堆放,做到"五分开",即品种好坏、干湿、新陈、有虫和无虫分开,入库的种子必须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6.
1 存在的问题 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实施,对种子管理人员的要求更高、更严,专业性、技术性更强。种子管理部门必须更新观念,要求种子管理人员不仅要掌握种子专业技术知识,而且对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也能熟练掌握。过去在“三位一体”的体制下,大都忙于经营,重视经营管理,而忽视了种子行政管理,对管理的这篇“文章”没有做好。种子管理部门对《种子法》学习不透彻,理解不够深入,  相似文献   

17.
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科学有效地调控种子市场,保障农作物种子供应对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我国种子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种子市场主题及企业的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原国有种子公司实行了事企分离和政企脱钩,一大批具备资质的集体和个人股份制种子公司相继成立,种子市场形成了国有、集体和个人共存的多元结构,  相似文献   

18.
为维护广大农民消费者的权益不受侵害,提高种子企业的信誉度,种子企业应订立种子购销制度,把好种子准入和退出关.首先,所调的种子应是通过国家或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品种.其次,应根据种子品种的特征特性、栽培要点、适宜种植区域和公司及农户的需要,参照各种子的产地和各公司的调拨价,择优选择正规渠道的良种场或公司.  相似文献   

19.
陈银华 《种子》2008,27(4):109-110
种子管理是规范种子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与农业部相关种子管理规定,上海市种子管理总站受上海市农委的委托承担了种子生产、流通领域的质量管理与行政执法职能。近年来,市、区(县)种子管理部门通过加强对种子市场的管理和对生产、流通领域质量监督,在规范种子市场秩序、保证农业用种安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以下简称《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我国种业形势发生了极大变化,种子市场越来越开放、竞争越来越激烈,违法违规行为越来越隐蔽、手段越来越高明。作为商品经济主要特征之一的广告宣传,其重要性也越来越被种子企业所认识,越来越成为种子经营推广的利器,对种子市场起到了越来越大的导向作用,对农民购种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在这种形势下,行业主管部门应主动出击,重拳打击虚假广告和违法宣传,占领品种推广、企业推介的主导地位,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