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1年生山杏播种苗为试验材料,选用Φ13 cm×18 cm,Φ16 cm×20 cm,Φ18 cm×20 cm,Φ21 cm×21 cm,Φ25 cm×25 cm 5种规格的育苗容器,进行了山杏移植容器苗适宜容器规格的筛选试验。以苗高、地径、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为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培育1~1山杏移植容器苗。结果表明,规格Φ18 cm×20 cm的育苗容器既能满足山杏苗木生长,投资又相对较低,是筛选的适宜育苗容器。  相似文献   

2.
黄土丘陵区坡地林草间作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土丘陵区坡地林草间作土壤水分动态监测,结果表明:山杏林地土壤水分高于苜蓿地13.7%;苜蓿地土壤水分变化主要在0~40 cm;山杏林地土壤水分变化主要在60~100 cm。  相似文献   

3.
干旱地带应用DBOL保水剂营造山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连续三年利用DBOL保水剂对山杏裸根苗造林及幼林生长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山杏裸根苗造林保存率提高10.5%~14.5%;(2)山杏幼林高生长量增加41.3cm~53.0cm,地径生长量增加1.83mm~2.05mm;(3)山杏幼树提早15天左右萌动,延迟10天左右停止生长;(4)山杏幼树营养生长增强,生殖生长减弱。  相似文献   

4.
山杏(Prunus sibirica L.)是木本油粮树种,经济价值很高,杏仁是我国传统的出口物资之一。多年来,我县许多地方山杏采种掠青现象一直是个突出问题,为了搞清掠青对山杏种子质量的影响。我们做了山杏掠青对其品质的影响的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朝阳县胜利乡孙家店,属松岭山脉、海拔515m。山杏树龄15年,实生。试验地为阳坡、褐色土,土层厚度46cm,  相似文献   

5.
采用全部分层挖取法研究了银中杨(Populus alba×Populus berolinensis)、沙棘(Seabuckthorn)、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和山杏(Prunus arm eniaca)4个树种的根系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各树种之间根系的垂直分布差异显著,银中杨根系在0~120 cm土层中均有分布,林龄越大分布越深,但主要集中在0~40 cm的土层中,而且以直径小于7 mm的根系为主;沙棘根系分布较浅,在0~30 cm土层中,分布相对均匀;沙枣根系分布最深仅达20 cm;山杏的根系分布虽可达130 cm,但主要还是集中在10~50 cm土层中。根系总量分布由大到小依次是银中杨、沙棘、沙枣、山杏。  相似文献   

6.
山杏幼林兔害防治措施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1~3年生山杏幼林采取3种不同措施,连续2 a的兔害防治试验,分析比较了这3种防治措施的效果及对山杏幼林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多效复合剂涂干防治效果最好,与其他2种措施差异显著,涂干高度以50 cm为宜。  相似文献   

7.
以辽西阜新的山杏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的玉米秸秆覆盖厚度处理来探讨对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秸秆厚度的增加,土壤中的养分及酶活性都随之增加,并且上层土壤含量及酶活性高于下层土壤;在10cm和20cm处理中除了钾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有差异外,其余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所以,适合当地山杏的覆盖厚度以10~20cm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粉花山杏1年生枝为接穗,普通山杏1年生苗为砧木,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对粉花山杏的嫁接技术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粉花山杏嫁接成活率最大的因素是嫁接方法,采用劈接嫁接效果最好,成活率达到了85.9%,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次砧木规格和接穗处理方式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但砧木规格为d≥0.7cm和采用带顶芽梢头接穗进行嫁接时成活率分别达到最高。因此认为采用带顶芽梢头接穗、规格d≥0.7cm的砧木利用劈接的嫁接方法组合最佳。  相似文献   

9.
山杏嫩枝扦插繁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山杏的扦插生根效果,采用正交试验和对比试验方法,研究了混合激素、蔗糖处理插穗,插穗部位及不同无性系对山杏嫩枝扦插生根率、生根数量及根系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激素质量浓度配比和处理时间为影响山杏插穗生根的主导因子,蔗糖质量分数及插条部位对生根效果也有重要影响。正交试验中各处理间扦插生根效果差异显著,其中8号处理,即采用插穗下段作为扦插材料,以混合激素IBA 900 mg/L+NAA600 mg/L处理30 s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为83.1%,根系数量13条,根系长度9.3 cm。不同山杏无性系嫩枝扦插生根效果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辽宁东南部山杏产区山杏的产量和质量,尝试了山杏修剪试验,并对山杏修剪试验区与对照区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1.
针对内蒙古大青山干旱阳坡的特点,采用油松3年生容器苗、沙棘和山杏2年生裸根苗植苗推广造林66.67 hm2,平均造林成活率达90.6%,保存率在85%以上。在造林后4年,林分平均高为84.3 cm,平均基径达1.6 cm,当年高生长量平均达41.3 cm,对林地土壤肥力的改善十分明显。因此得出:在大青山干旱阳坡推广造林,应以油松、山杏、柠条等抗旱树种为主,采取小规模的鱼鳞坑和水平沟整地方式,造林以春季为主。采取株间混交方式,株行距2 m×3 m和2 m×4 m;混交比例以油松50%,沙棘、山杏为50%。造林当年的7~8月份松土除草1~2次,并加强对鼠害和兔害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2.
收集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的12个种源的山杏种子在齐齐哈尔进行播种试验,以研究山杏苗期对环境的适应性。结果表明:12个种源山杏的平均苗高为56.01 cm,平均地径为0.44 cm。万人欢种源的隶属函数的平均值最大,为0.55,适应性最好;讷河种源的隶属函数平均值最小,为0.41,适应性最差。选择万人欢、扎旗、龙江、七台河4个种源为优良种源,其中龙江19号隶属函数平均值最大,为0.65;七台河5号、万人欢6号、扎旗7号隶属函数平均值均为0.61;龙江山杏隶属函数平均为0.58。初步认定龙江19号在本地的适应性最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河北坝上地区白干土影响树木生长机理的分析 ,提出了该土壤适宜的造林技术措施是选择穿透能力强的白榆、山杏等树种造林 ,整地深翻 4 0cm以上 ,以及选择适宜的造林密度  相似文献   

14.
山杏不同立地类型生产潜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调查总结了晋东南地区山杏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产量,分析了影响山杏产量的立地因子,在此基础上,以单株产量为指标,提出了山杏生长的适生立地组合。同时对山杏大小年现象作了调查分析,评价了太行山区山杏发展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山杏开发与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植物分类学上根据现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结果,将山杏定为杏属植物。全世界杏属共有10个种。我国山杏主要有野杏、西伯利亚杏、辽杏、藏杏、紫杏等9个种,目前国内外山杏的开发利用主要有山杏油、山杏蛋白、苦杏仁甙、山杏种皮黑色素和杏壳活性炭等产品,提出了我国山杏的综合开发利用要解决如下问题:①确定山杏在中国的资源分布状况和分布规律;②加大对山杏综合开发利用的研究,研究和开发新产品,进行深度加工;③对现有山杏加强管理,提高其产量;④选择优良新品种;⑤进行种质资源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河北省是我国山杏重要产区之一,近年来山杏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文章对河北省山杏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山杏产业化经营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对山杏的生态生物学特性、生态作用及经济利用价值进行了简要介绍。由于这些特性使得山杏资源在北方各类生态工程建设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同时对低值的山杏林分改造技术措施进行概括总结和理论提升,为今后更好地开发利用山杏资源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8.
影响山杏产量的因子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朝阳县是山杏的重要产区,山杏资源十分丰富。提高山杏产量,对加速山杏基地建设,增加山区人民经济收入,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摸索影响山杏产量的因子,于2000年7月对朝阳县所辖8个乡(镇)的山杏林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调查材料的分析,找出影响山杏产量的主导因子,为该县的造林规划设计和经营好山杏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扎兰屯市天然山杏林资源,阐述了天然山杏林增产管护技术措施,对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天然山杏林资源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山杏的生物经济学特性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杏是我国传统的优良乡土树种,具有很高的生态防护和经济利用价值。本文对山杏的生物学特性及经济利用价值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山杏的发展前景,为山杏种属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和进一步利用提供了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