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桑橙瘿蚊(Diplosis mori)是大丰市桑树主要虫害之一,年发生6~7代,主要危害桑树顶芽,轻者顶芽弯曲,重者顶芽变黑霉烂,腋芽萌发.如此反复几次,桑树顶芽成扫帚状,枝条仅有正常枝条一半,严重影响中、晚秋蚕的饲养,造成蚕茧产量和质量的大幅度下降.桑橙瘿蚊发生期预报一般都是从5月中旬到6月上旬,每隔2d淘1次土,查囊胞幼虫和蛹的发育进度,其工作量十分繁重.  相似文献   

2.
周帅 《广西蚕业》2009,46(2):15-16
桑橙瘿蚊为害桑树顶芽,夏秋季成虫产卵于桑树顶芽内,幼虫孵化后,用口器挫伤顶芽组织,吸食汁液,使顶芽枯萎。连续为害后,桑树侧枝丛生,枝条短小,树形不整,造成夏秋季桑叶严重减产。笔者经过多年的虫情观察和防治实践,初步了解到桑橙瘿蚊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3.
<正> 1、什么叫桑树“封顶”?和环境条件有什么关系? 桑树“封顶”是指在自然气候下,晚秋季桑树即将进入休眠期时,顶芽停止生长,呈“止芯”状态。此时顶芽虽已不再萌发长出新叶,但由于白天桑叶还能进行光合作用,桑树的生长仅表现在枝条顶端原先形成的幼叶缓慢长大,枝条上半部节间略有伸长。如果留叶适当,对提高枝条木质化程度很有好处。  相似文献   

4.
程淑红 《四川蚕业》2011,39(3):44-44,51
桑橙瘿蚊具有传播快、为害大、防治难等特点。桑橙瘿蚊主要为害桑树顶芽使顶芽弯曲变形直至发黑腐烂,造成桑树封顶、腋芽萌芽反复多次后,桑树枝条短、侧枝丛生、叶片小、叶质老化,桑叶产量和质量下降。因此加强对桑橙瘿蚊防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桑橙瘿蚊是重点监控的虫害之一,它具有传播快、危害大、防治难等特点。桑橙瘿蚊主要危害桑树顶芽使顶芽弯曲变形直至发黑腐烂,造成桑树封顶、腋芽萌芽反复多次后,桑树枝条短、侧枝丛生、叶片小、叶质老化,桑叶产量和质量下降。1999年桑  相似文献   

6.
程淑红 《广西蚕业》2011,48(2):16-17
桑橙瘿蚊具有传播快、危害大、防治难等特点。桑橙瘿蚊主要危害桑树顶芽使顶芽弯曲变形直至发黑腐烂,造成桑树封顶与腋芽萌芽、桑树枝条短、侧枝丛生、叶片小、叶质老化,桑叶产量和质量下降。应采取翻耕除草、土壤撒药等措施加强防治桑橙瘿蚊。  相似文献   

7.
桑瘿蚊是危害桑树桑芽的主要害虫,1988年在南阳地区发生零星危害,到1991年在淅川、邓州、社旗等地区大面积暴发成灾。桑瘿蚊以幼虫寄生顶芽幼叶间,以口器锉伤顶芽组织,吸食汁液,造成顶芽弯曲、凋萎、黑枯、腐烂、脱落、枝条封顶。连续危害后,使桑树侧枝  相似文献   

8.
桑芽瘿蚊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正>桑瘿蚊根据其寄生桑树的部位,而分为根瘿蚊(又称黄瘿蚊)、叶瘿蚊、椹瘿蚊和芽瘿蚊等许多不同虫种,其中桑芽瘿蚊为害最为严重。桑芽瘿蚊以幼虫为害枝条顶芽、幼叶,用口器锉伤顶芽组织,吸食汁液,造成顶芽萎凋、变黑、脱落,枝条封顶,再生侧枝时,顶芽组织又遭为害,这样枝条连续受害,侧枝分层发生,枝条矮短。在枝条侧芽再生处被害部的皮部上可见多点状虫口斑(组织愈伤斑),  相似文献   

9.
7.为什么晚秋不留叶的桑树枝条易发生冬芽秋发现象? 一般木本植物枝条上的顶端生长常占优势,当顶芽生长时,下面的腋芽就生长缓慢或呈休眠状态,如把顶芽摘去,最靠近顶端的腋芽就加速生长取而代之,这种现象即称为“顶端优势”。据试验证明顶端优势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枝条的顶端部分形成较多的  相似文献   

10.
桑瘿蚊发生规律调查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学奎 《四川蚕业》2014,(1):48-48,50
<正>桑瘿蚊是为害桑树顶芽的害虫,体型小,周期短、繁殖快,常因幼虫吸食顶芽汁液,造成新梢顶芽勾头、凋萎、发黑脱落、枝条封顶、侧枝丛生,严重影响桑树单株产叶质量,特别是对农村的冬季重剪桑树为害最重。该虫一旦发生,来势凶猛,短时间内很可能蔓延成灾。为准确掌握我区桑瘿蚊的发生情况,笔者于2011年对该虫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相关情况报道于后,以便准确预测和防治桑瘿蚊的为害。  相似文献   

11.
夏志松 《中国蚕业》2005,26(3):71-72
桑瘿蚊属双翅目(Diptera)、长角亚目(Suborder Nematocera)、瘿蚊科(Cecidomylidae).我国发生的桑瘿蚊有为害桑苗、幼年桑树根颈部的根瘿蚊(又称黄瘿蚊)、为害桑叶的叶瘿蚊(又称黑瘿蚊)、为害桑椹的椹瘿蚊、为害桑树枝条的桑枝斑瘿蚊和为害桑树枝条顶芽幼叶的桑芽瘿蚊等许多种,其中以桑芽瘿蚊分布最广、危害最重.  相似文献   

12.
1剪梢剪梢可以提高桑树发芽率,减少花果和病害,提高桑叶产量。剪梢要适时。一般在枝条顶芽停止生长之时,江浙地区在11月份进行,以水平剪梢为好,长势好的桑树1.8米以上的枝条应剪去;1.5米以下的枝条剪去3/10;封顶枝条不剪,病枝剪到病斑以下7~10厘米。2整枝逐株修除死拳、枯桩、病虫害枝以及细小无效枝条等。修剪时应紧贴枝条基部,剪口平滑,这样可以减少养分消耗,伤口容易愈合,增强树势。剪掉的枝条应集中带出田块统一烧毁。3清园将桑园内的残叶、杂草等收集起来制作堆肥或烧掉,消灭潜藏其中的病原菌和越冬害虫。4束枝与解束在桑树落叶后用稻…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我院桑园桑瘿蚊为害逐年有所上升。桑瘿蚊为害桑树顶芽,体型小,周期短,繁殖快,常因幼虫吸食顶芽汁液,致使桑树新梢顶芽弯曲畸形,为害严重的顶芽萎凋脱落,止芯封顶,造成枝条短小,如多次被害,侧芽萌发,层层开叉,呈"扫帚状",若几年连续被害,会造成树势衰败,叶型小,硬化早,产叶量低。现将我院桑园桑瘿蚊发生为害规律及防治措施报道于后,仅供参考。1发生为害规律1.1蔓延扩展快在调查中发现,桑瘿蚊成虫有较强的飞翔力。  相似文献   

14.
桑瘿蚊是一种以幼虫寄生于桑树顶芽吸食汁液为害桑树的微体害虫.该虫体形小,发生周期短,繁殖速度快,一旦发生,来势凶猛,蔓延迅速,为害严重,防治难度大,易暴发成灾,属于夏秋季桑园主要害虫中危险性最大的虫种,桑树受害后多以顶芽萎凋,变黑掉落,枝条提前封顶致使腋芽萌发,侧枝丛生,条短叶黄,夏秋叶减产28%~50%;再因桑树枝条封顶,叶质硬化变劣,还影响秋蚕张种产茧量;此外,因侧枝多,叶形小,剪采桑叶用工量增加一倍多.这几年,笔者通过定点系统调查,田间观察记载等方法,基本摸清了桑瘿蚊在本地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现将调查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 我省夏、秋季的气温高,雨水多,是桑树生长旺盛时期。据调查:在6~8月间水、肥条件好的情况下,桑树生长较快,枝条每天增长平均达2~2.5厘米,在两天左右开1片叶。若夏、秋遭遇干旱天气影响,桑树顶芽极易停止生长,严重的叶片硬化或脱落,不但直接影响当年桑树生长和桑叶产、质量,也会影响来年桑叶的产、质量。现提出加强桑树夏、秋季的培护管理技术措  相似文献   

16.
陈丽 《江苏蚕业》2010,(3):13-14
淮安市淮阴区位于江苏省北部,地处淮河中下游平原,属于南暖温带和北亚热带的过渡带,全年降雨的65%集中在5~9月份,主要降雨是6月底的梅雨季节,桑瘿蚊在多雨潮湿季节更容易繁殖生长,从而成为危害淮阴区夏秋期桑树生长的主要害虫。该虫虫体虽小,为害却极大。轻者造成顶芽弯曲成鱼钩状,重者造成顶芽变黑凋萎,以后侧芽萌发,仍会连续多次受害,造成桑树侧枝丛生呈扫帚状,致使桑树枝条短矮而减产,叶质硬化变劣。同时,  相似文献   

17.
桑橙瘿蚊属双翅目、长角亚目、瘿蚊科,是以幼虫吸食桑枝顶芽汁液的微体害虫。危害轻时(每芽1~2头虫),顶芽歪曲,生长受阻;危害重时(每芽3头虫以上),顶芽黑枯、腐烂,枝条层层分叉,严重影响桑叶产、质量。该虫自1987年首次在睢宁县发生危害以来,曾多次暴发,是睢宁县桑树主要害虫之一,也是目前为止最难预测、最难防治的桑园害虫。  相似文献   

18.
危害桑芽的瘿蚊有桑芽吸浆瘿蚊(Contarinia sp.)和桑橙瘿蚊(Diplosis mori Yokoyama),这两种瘿蚊均属双翅目、瘿蚊科,是以幼虫寄生桑枝顶芽幼叶间,以口器锉伤顶芽组织,吸食汁液,造成顶芽弯曲、萎凋、黑变、脱落、枝条封顶。危害我县桑园的瘿蚊是桑橙瘿蚊,该虫自1987年首次在睢宁县发生危害以来,曾多次暴发,是我县桑树主要害虫之一,也是本地区目前为止最难预测、最难防治的桑园害虫。  相似文献   

19.
魏艳  李芬 《广西蚕业》2010,47(1):14-17
桑橙瘿蚊属双翅目、长角亚目、瘿蚊科,是一种以幼虫吸食桑枝顶芽汁液的微体害虫。危害轻时每芽分布1~2虫,顶芽歪曲,生长受阻(但仍可继续生长);危害严重时,每芽分布有3头虫以上,顶芽黑枯、腐烂,枝条层层分叉,严重影响桑叶产量和质量。该虫自1987年首次在我县发生危害以来,曾多次暴发,是我县桑树主要害虫之一,也是本地区目前为止最难预测、最难防治的桑园害虫。  相似文献   

20.
桑瘿纹是目前危害桑园的三大害虫之一,在我县发生面积大,危害程度重,仅悦庄、徐家庄两乡镇受害面积就达40%以上.桑瘿纹的发生时期正值桑树旺盛生长期,它的幼虫危害桑芽,使得桑树顶芽枯萎、枝条缩短,严重影响了中晚秋蚕的产量和来年春蚕的饲育量.一般减产在30%,是制约桑园单产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