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虾产品一直是日本进口水产品中进口金额最多的一类,一般占每年进口水产品总值的18%-22%。进口虾的种类原来从多到少的比例是:活虾、冰鲜虾、冷冻生虾、盐水虾、冷冻熟虾、熟薰虾、罐头虾、寿司虾。但近3年来,由于消费倾向和经济方面的原因,对活虾的需求量大大减少,消费者大多愿意购买冷冻带壳生虾和冷冻无壳带尾生虾,  相似文献   

2.
近江牡蛎(Crossostrea ariakensis Gould)俗称蚝,属低盐度河口滤食性贝类,营固着生活,以左壳固着于外物上,具有群聚习性,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和福建沿海。近江牡蛎是高蛋白低脂肪的优质海产品.素有“海底牛奶”之美称,其干品中蛋白质含量45%-57%.脂肪7%-11%.肝糖19%-38%,含碘量比牛奶和蛋黄高200倍:此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1、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D和维生素E以及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3.
虾夷扇贝的引进及其在我国北方增养殖的前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虾夷扇贝(Pecten yessoesis)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扇贝科,为扇贝科动物中个体最大(最大个体壳长16厘米、重450克)、产量最多的种类,其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贝柱部含蛋白质20.8%,脂肪0.8%,碳水化合物2.4%,灰分1.8%,贝柱部含蛋白质占软体部湿重量的35%。生长快,自采苗算起,养殖17-23个月的个本平均壳长可达10厘米,重140-150克。  相似文献   

4.
论坛紫菜壳孢子采苗时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9年以来的3年里,我省紫菜生产处在低谷,若以1988年的单产为一百,那么后续三年单产下降的幅度分别是44%、43.2%和32.1%。造成紫菜失收与减产,各地受害原因与程度均不相同;有的是壳孢子采苗不佳,有的是脱苗或烂苗引起,有的是赤潮为害。罗源县去年养殖3000多亩,获得收成的仅200亩,情况是严重的,若从受害时间分析,危害最严重时期在养殖前期,即采苗至剪收时间,在此时期遭受的损失,约占60-80%。所以,养殖前期、的工作是紫菜生产成败的关键,而壳孢子采苗时间是这关键的核心。  相似文献   

5.
于1999年9月-2000年6月对日本紫海胆进行了秋季人工育苗培育技术的试验研究。在整个海胆人工育苗全过程中,采取在换水量、投饵量、吸底清污次数及操作管理强度等方面均降低50%的情况下.受精卵孵化率达96.6%(比较组为95.9%),进入附着变态期的八腕后期幼体成活率为80%(比较组为74.4%)。稚海胆壳径达4mm左右进行剥离,成活率为100%,壳径达到10mm增养殖规格的海胆苗种时,其成活率为43.2%。  相似文献   

6.
软壳青蟹就是刚脱完壳的青蟹,蟹体呈柔软状态,肢体下垂无力,宛如豆腐一般。脱壳后的青蟹形体较原来可以增加一倍,体重可以增加40%以上,自然条件下6~7小时后其壳逐渐硬化,3~4天新壳全部硬化。在青蟹旺季时软壳青蟹市场价格达180-250元/千克,比普通青蟹的价格高出近一倍,比较效益十分显著,本文以其无公害培育技术要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扇贝养殖业目前主要靠人工育苗获得苗种。在人工育苗中室内幼虫培育和稚贝附着方面技术上基本过关,每米^3出池稚贝(壳高300-400微米)高达228万粒。但是,稚贝出池下海到商品苗(壳高1厘米左右)的中间育成过程中,生产技术上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育成率低(一般只有5%左右),单位水体出苗量少,仅3-5万粒/米^3。  相似文献   

8.
免疫多糖在鲍育苗中应用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剥离后的杂交鲍苗配饵中,添加 5%的口服型免疫多糖(IPS)的整个试验过程、效果及其分析。平均壳高 2.75 mm的杂交鲍苗投喂添加 5%免疫多糖的配饵,经 3个月饲育平均壳高 13.5 mm,成活率 66%,分别较对照组提高1.55 mm和3.2%。  相似文献   

9.
一、现状和问题。 洞庭湖是我省渔业的重要基地,1983年养殖产量118万担,比50年增加116万多担、72倍,在鱼业总产中的比重也从4%上升到78%。池塘单产119.4斤,(十一个主要湖区县),养殖内湖单产31斤,81年在内湖浅水地带种植湘莲11.2万亩,产壳莲38332担,亩产34斤,83年产壳莲达56482担。  相似文献   

10.
水温、饵料对紫海胆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不同水温、饵料对紫海胆生长的影响.壳径15.5—19.0mm的紫海胆能忍耐10℃的低温,忍耐高温极限为34℃,在同等条件下28℃水温紫海胆壳径和体重的生长率分别是32℃时的1.4倍和1.3倍;对4种不同饵料,单独投喂石莼时,84d紫海胆的壳径和体重的生长率分别是33.9%和216.3%,分别是投喂海带的1.2和1.4倍、江蓠的2.2和3.5倍、羊栖菜的3.2和5.7倍.  相似文献   

11.
文蛤种苗规模化生产技术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育苗全过程在育苗土池培养,采取阴干流水法催产,性腺成熟亲贝,经阴干10小时以上,流水刺激4小时以上,受精卵孵化率达33%。以角毛藻、金藻及微型绿藻种,施肥繁殖基础饵料,培育浮游幼体,平均水温在27.38℃,浮游期7天,浮游幼体培育成活率达11.46%.初期稚贝经30天培育可长成壳长1.5mm以上幼苗(沙粒苗),沙粒苗成活率达42%。再经3个多月培育可长成壳长0.5-1.5cm以上的大规格商品种苗即移殖养成。  相似文献   

12.
合浦珠母贝2个野生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形态特征比较与同工酶电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产于我国部湾和大亚湾的野生合浦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贝壳形态方面,北部湾种群的平均壳长与壳高都略大于大亚湾种群,壳高与壳长呈乘幂相关,壳宽与壳长呈对数相关,大亚湾种群的壳宽指数,壳重指数和肥满度指标都大于北部湾种群,用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检测由26个位点编码的12种同工酶,2种群都显示出较高的多态性,北部湾种群多态位点的比率为38.46%,大亚湾种群则为46.15%,都表现出明显的杂合子缺失现象,北部湾种群的平均杂合度(0.0999)小于大亚湾种群(0.1243),2种群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159,本文还讨论了引种2种群杂合子缺失现象的原因,并认为生化遗传分析的结果与2个种群的形态特征是相关联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用乌贼内壳制备β-甲壳素和壳聚糖,结果乌贼内壳背楯提取甲壳素的最佳条件为:先用1.5 mol/L HCl浸24 h,再用1.5 mol/LNaOH于80℃浸3 h。产率为3.55%。从乌贼内壳周缘提取甲壳素的最佳条件为:先用1.5 mol/LHCl浸24 h,再用1 mol/L NaOH75℃浸3 h,产率为30%;产品用IR和XRD表征。实验结果还表明,加入相转移催化剂可提高β-壳聚糖的脱乙酰度。  相似文献   

14.
文蛤(Meretrix meretrix Linne)广西沿海群众俗称“车螺”。隶属于软体动物,瓣鳃纲,蛤科的一种。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据分析,肉含有蛋白质13.39%,还有脂肪、醣类、多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以及凝集素等。它的壳是高标水泥和紫菜壳孢子培养基的理想原料。它是广西沿海的主要经济贝类之一,分布广,资源丰富,在解放前已是捕捞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15.
为查明麦哲伦扇贝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等经济性状的影响,获得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目标群体,采用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分析麦哲伦扇贝壳长(L)、壳高(h)和壳宽(b)对活体质量(m1)、软体质量(m2)和闭壳肌质量(m3)的影响,建立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回归方程。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性状间的相关性均为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中壳长与壳宽之间的相关系数(0.977)最高,壳宽与壳高之间的相关系数(0.852)最低。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影响麦哲伦扇贝活体质量、软体质量和闭壳肌质量的主要因素均为壳宽,通径系数分别为0.536、0.387和0.435。对麦哲伦扇贝活体质量和闭壳肌质量间接作用最大的是壳长(0.869和0.702),对软体质量间接作用最大的是壳高(0.776)。壳宽对麦哲伦扇贝活体质量和闭壳肌质量的决定系数最大(0.287和0.189),壳高对软体质量的决定系数最大(0.208)。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形态性状对活体质量、软体质量和闭壳肌质量的回归方程:m1=-365.655+2.596h+...  相似文献   

16.
杂色蛤工厂化人工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8月15日-9月9日在如东县新兴水产品公司进行了省内首次杂色蛤工厂化人工育苗,90kg亲贝经催产,产受精卵40亿粒,选优后得D形幼虫35亿粒,孵化率87.5%,最后共育出平均壳长300μm的稚贝20多亿粒,成活率50%以上。  相似文献   

17.
螺旋藻粉在鲍鱼配合饲料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结果表明,用螺旋藻粉作人工配合饲料的添加剂能明显促进鲍鱼的生长,改善鲍鱼的营养配方,当鲍鱼壳长2.1~3.5cm和壳长3.5~4.5cm时,在其饲料中分别添加5%和10%的螺旋藻粉,均能达到理想的配方效果。  相似文献   

18.
2015年4月6日-10月26日,在桑沟湾海区现场研究了牡蛎壳粉缓释剂(Careshell)对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生长和存活的影响.按照缓释剂的重量比设置4个处理组,其中,魁蚶的初始体重均为160g/组,缓释剂的重量分别为0(对照组C0)、80 g(C1组)、160 g(C2组)和320 g(C3组).实验共进行200 d,每40 d测量各实验组魁蚶的生长参数(壳长、壳宽、壳高、湿重),计录死亡个体数,计算不同阶段(40 d间隔)魁蚶的特定生长率(SGR)及死亡率.结果显示,C3组魁蚶各生长参数显著高于C0组(P<0.05),但与C1、C2组差异不显著(P>0.05).经过200 d的养殖实验,C3组壳长、壳宽、壳高和湿重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0.34±0.01)%/d、(0.46±0.02)%/d、(0.39±0.01)%/d、(1.11 ±0.002)%/d,均极显著高于C0组(P<0.01),平均增加了17.9%、20.3%、18.1%、16.7%.C3组死亡率为(19.6±5.6)%,低于C0组的(26.1±2.5)%,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毕远溥 《水产科学》2006,25(9):468-470
2003~2004年6-7月投放2.5~3.0cm的栉孔扇贝苗种,养殖约5个月,12月份收获时平均壳高6.0cm以上,成活率90%,出柱率14%。2003年养殖10台筏,当年投资当年见利。2004年新增加了90台筏,当年基本收回投资。  相似文献   

20.
我省虾资源丰富,据初步估算年产虾约5000-60006t,且逐年呈上升趋势。近几年来洞庭湖区各县(市)掀起了用克氏原赘虾生产冷虾仁的加工热,但在加工过程中,占虾重85%左右的虾头、亮被废弃,以往是用作肥料或饲料,现以低廉价格500-1000元/t直接出售。这样既浪费宝贵资源又降低了它的利用价值.仅岳阳冷库1997年加工虾仁30余t,约有200多t虾头、壳未被加工利用。在全省范围内可利用废弃物头、壳量相当可观。为此,我所受湖南水产局的委托,开展了虾头。壳加工产品的研制工作,试制出下列几种产品:①虾调味品:用新鲜虾头为原料,经液化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