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研究了烤烟品种云烟97采收成熟度对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为凉山烟区推广该品种提供适宜采收成熟度参考。以打顶后时间设置3个采收成熟度处理,对比分析了采收成熟度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经济性状、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凉山烟区云烟97品种适宜的采收成熟度为:下部叶,烟叶打顶后7 d左右,叶面浅绿色,面积占全叶50%,主脉1/3变白;中部叶,烟叶打顶后21 d左右,叶面浅黄色,面积占全叶80%,主脉2/3变白;上部叶,打顶后42 d左右,叶面黄色明显,面积占全叶90%,主脉基本变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烤烟品种云烟97采收成熟度对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为凉山烟区推广该品种提供适宜采收成熟度参考。以打顶后时间设置3个采收成熟度处理,对比分析了采收成熟度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经济性状、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凉山烟区云烟97品种适宜的采收成熟度为:下部叶,烟叶打顶后7 d左右,叶面浅绿色,面积占全叶50%,主脉1/3变白;中部叶,烟叶打顶后21 d左右,叶面浅黄色,面积占全叶80%,主脉2/3变白;上部叶,打顶后42 d左右,叶面黄色明显,面积占全叶90%,主脉基本变白。  相似文献   

3.
[目的]针对吉林烟区的气候条件与生产实际,开展上部烟成熟度研究.[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吉林烟区烤烟上部叶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烤烟上部叶外观质量、经济性状与采收时间呈正相关关系,烟叶鲜干比、烟叶收缩率同采收时间呈负相关关系.化学成分和感官评吸质量方面,以8~9成黄采收处理表现最好.[结论]研究可为进一步提高吉林烟区上部烟叶的工业可用性、满足卷烟工业企业品牌配方需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上部叶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烟叶烘烤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决武平烟区上部烟叶存在成熟度不足的问题,本次研究以云烟87为本次试验材料,采用结果对比分析的方法对烟叶烘烤后的外观质量、主要化学成分及协调性、感官质量、经济性状进行了研究,探索武平烟区上部叶采收成熟度标准。试验结果表明,推迟采收达到9~10成成熟度采收烘烤后的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及协调性和感官评吸质量均最好,最符合工业企业需求,均价、上等烟比例、效益等经济性状最好。因此在生产上,结合天气、病害等因素,改变上部叶成熟度达到8~9成成熟度采摘的传统习惯,适当延长生育期,达到9~10成成熟度采收,提升上部烟叶品质以及烟农收益。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善烟叶上部叶质量,研究了采收成熟度和烘烤工艺曲线对烤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及外观等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采收成熟度的提高,极显著地降低了烟碱、总氮含量,显著增加了总糖、还原糖、淀粉含量。烘烤工艺曲线对总糖、还原糖、淀粉含量的影响大于采收成熟度,2种成熟档次烟叶均以TB1烘烤工艺曲线最佳。由此可知,南平烟区上部叶采收成熟度M_1(SPAD 20~25)极显著优于成熟度M_2(SPAD 25~30),TB1曲线是最适合南平烟区上部叶的烘烤工艺。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豫中烟区烤烟上六片适宜的成熟采收特征、成熟度与烟叶产质量关系,确定最有利于质量提升的成熟度标准,形成优质上六片烟叶成熟采收技术规程,以中烟100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采收梯度,在田间进行烟叶成熟特征描述和SPAD值测定,并对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和感官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延迟10~11 d采收的上六片烟叶呈桔黄至深桔黄色,烟叶厚薄适中,结构疏松,成熟度好,油分足,光泽强,色度浓,弹性好,经济效益较高,感官质量评价最好。此时,上六片烟叶的田间成熟特征为叶脉基本全白,叶片颜色为淡黄色,成熟斑较多,上三片和下三片相对应的SPAD值分别为5.4~5.7和6.4~6.9。因此,豫中烟区上六片烟叶应适当延迟10~11 d采收,此时可获得产质量均较好的优质上部烟叶。  相似文献   

7.
为了改善烟叶上部叶质量,研究了采收成熟度和烘烤工艺曲线对烤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及外观等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采收成熟度的提高,极显著地降低了烟碱、总氮含量,显著增加了总糖、还原糖、淀粉含量。烘烤工艺曲线对总糖、还原糖、淀粉含量的影响大于采收成熟度,2种成熟档次烟叶均以TB1烘烤工艺曲线最佳。由此可知,南平烟区上部叶采收成熟度M_1(SPAD 2025)极显著优于成熟度M_2(SPAD 2525)极显著优于成熟度M_2(SPAD 2530),TB1曲线是最适合南平烟区上部叶的烘烤工艺。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豫中烟区烤烟上六片适宜的成熟采收特征、成熟度与烟叶产质量关系,确定最有利于质量提升的成熟度标准,形成优质上六片烟叶成熟采收技术规程,以中烟100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采收梯度,在田间进行烟叶成熟特征描述和SPAD值测定,并对烤后烟叶经济性状、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和感官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延迟10~11 d采收的上六片烟叶呈桔黄至深桔黄色,烟叶厚薄适中,结构疏松,成熟度好,油分足,光泽强,色度浓,弹性好,经济效益较高,感官质量评价最好。此时,上六片烟叶的田间成熟特征为叶脉基本全白,叶片颜色为淡黄色,成熟斑较多,上三片和下三片相对应的SPAD值分别为5.4~5.7和6.4~6.9。因此,豫中烟区上六片烟叶应适当延迟10~11 d采收,此时可获得产质量均较好的优质上部烟叶。  相似文献   

9.
曾宇 《浙江农业科学》2022,63(8):1847-1849
为探究不同采收成熟度对上部叶的鲜烟素质和烤后烟叶质量的影响,本研究以云烟87为材料,选取上部叶(倒3叶位)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成熟度烟叶的鲜烟素质差异和烤后烟叶质量的优劣。结果表明:随着烟叶成熟度的提高,上部鲜烟叶色素含量逐渐减少,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逐渐降低,自由水含量逐渐升高,束缚水含量逐渐降低,烟叶烘烤特性及烤后烟叶质量先变好后变差。上部烟叶适宜的采收成熟度外观描述为叶色浅黄,叶片落黄约60%~70%,主脉变白80%,SPAD值在18.5左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密集烤房烟叶烘烤中采收成熟度和编烟数量对烟叶质量的影响,为减少青杂烟叶比例、提高烟叶质量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在气流下降式密集烤房中,温度计挂放二棚,只改变每杆编烟数量,对云烟87品种下部、中部、上部不同采收成熟度档次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等级结构及均价进行了研究。结果:下部、上部烟叶编烟数量以T2处理和中部烟叶编烟数量以T1处理,在外观质量得分较高、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烟叶等级结构及均价最高,而T3处理烟叶等级结构和均价最低;下部、中部、上部烟叶均以采收尚熟烟叶均价、中上等烟比例、桔黄烟叶比例较高,低次烟叶比例较低,尚烟叶居中,过熟烟叶均价、中上等烟叶比例、桔黄烟叶比例大幅降低,低次烟比例、杂色烟叶和糟片烟叶大幅增加;过熟烟叶放顶层好于放底层,适熟烟叶、尚熟烟叶总体放顶层优于放底层,顶层烟叶质量总体优于底层烟叶质量。结论:采收成熟度和编烟数量对烟叶质量影响较大。下部、上部烟叶编烟数量以T2处理和中部烟叶编烟数量以T1处理,能够改善烟叶外观质量和化学成分协调性,提高烤后烟叶均价、中上等烟叶比例和桔黄烟叶比例,减少青杂糟烟叶比例;下部、中部、上部烟叶采收成熟度均以适熟烟叶烤后烟叶质量最好,尚熟烟叶居中,过熟烟叶最差;采收适熟烟叶能够大幅提高烟叶均价、中上等烟叶比例和桔黄烟叶比例,减少青杂糟烟叶比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成熟度与烟叶品质和可应用性的关系,为提高烤烟品质和工业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通过烟叶不同田间外观特征设置不同采收成熟度处理,分析不同成熟度对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感官质量等的影响。【结果】下部不同成熟度烟叶外观质量无差异,中部和上部成熟烟叶的外观质量较尚熟和过熟好;上部尚熟、中部尚熟或成熟及下部尚熟烟叶物理性状较好。3个部位不同成熟度烟叶总糖、钾离子、还原糖、氯离子、总氮含量及糖碱比、钾氯比均在较适宜范围,内在质量较好。感官评吸结果表明,上部成熟烟叶吃味醇和,刺激性和劲头较小,余味较好;中部成熟烟叶香气质最好,浓度、刺激、杂气、劲头较小;下部尚熟烟叶香气量好,浓度适宜,吃味醇和。【结论】景东地区烟叶下部尚熟及中、上部成熟时采收有利于提高烤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研究广元市烟区含水量较大和较小的特殊烟叶烘烤烘烤技术,【方法】采取云烟87上、中、下部位的特殊烟叶进行常规密集烘烤和密集烘烤优化工艺烘烤,对烤后的烟叶进行经济性状、内在化学成分、感官评吸质量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含水大的下部叶和中部叶,采用密集烘烤优化工艺的烤后烟叶品质好于常规密集烘烤工艺烘烤的烟叶,含水量大的上部叶经济性状和化学成分均以密集烘烤优化工艺烘烤的烟叶好于常规密集烘烤工艺烘烤的烟叶,感官评吸质量则表现相反;含水少的下部烟叶,采用密集烘烤优化工艺的烤后烟叶品质好于常规密集烘烤工艺烘烤的烟叶。【结论】含水量大的下部叶及中上部叶、含水量少得下部叶都更加适宜于密集烘烤优化工艺。  相似文献   

13.
摘要:成熟度是烟叶质量的核心要素,明确红大适宜成熟度采收对提高红大烟叶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烤后烟叶质量评价的方法,对红大不同采收成熟度的烤后烟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成熟度间外观质量差异不显著;内在化学成分上,随采收成熟度的增加,下部叶氮代谢趋于合理,碳代谢逐步加深,以6-7成黄采收碳氮代谢比较平衡,化学成分相对最协调;中部叶碳氮代谢及各品质指标主要呈抛物线变化,化学成分以8-9成黄采收最为协调;上部叶碳氮代谢加剧,主要化学成分向有利于烟叶品质的更深层次的代谢进行,化学成分以9-10成黄采收最为协调;感官评吸的结果与化学成分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4.
周东波  蒲文宣  杨威  易建华  杨会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027-10028,10058
[目的]研究不同采收成熟度对湘西烤烟(Nicotiana tabacum L.)烟叶质量的影响,为提高湘西烟叶产量和工业可用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供试烤烟品种为K326。试验共设9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99 m2。选取上中下3个部位的烟叶分别挂牌标记。每个部位烟叶都分3种不同的成熟度,每个成熟度3次重复,烟叶采收后采用菲莫烘烤工艺进行烘烤。[结果]不同成熟度烟叶在叶绿素方面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欠熟、适熟、过熟烟叶叶绿素相对值含量均表现为下2棚叶腰叶上2棚叶,同部位烟叶叶绿素含量均值变化均为欠熟叶适熟叶过熟叶。从产值及均价来看,下2棚叶按欠熟和适熟标准采收,腰叶按适熟标准采收,能够提高单叶重和收购均价;上2棚叶按过熟标准采收,对单叶重影响不明显,但能显著提高烟叶收购均价,促进烟农增收。从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的分析结果来看,下2棚叶按欠熟标准采收,腰叶按适熟或过熟标准采收,上2棚叶按过熟标准采收,化学成分较协调,烟叶香气质及香气量充足,劲头和刺激性适中,焦香和甜香均有,余味舒适。[结论]从保障烟农收入和满足工业生产原料需求两方面考虑,下2棚叶按欠熟标准采收,腰叶按适熟标准采收,上2棚叶按过熟标准采收,较适合湘西地区烟叶生产,既能有效增加烟农的经济效益,又能使烟叶化学成分更为协调,评吸质量更高,有效提高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5.
烟叶不同部位成熟度与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研究不同部位烟叶成熟度与烟叶质量的相互关系,以确定田间烟叶成熟度标准和直观的量化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上、中部烟叶烘烤前后的鲜干比有随成熟度提高而降低的趋势;不同成熟度处理对烟叶烤前和烤后长宽比的影响没有明显规律;从中上等烟比例、均价、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及评吸结果来看,下部烟叶7~8成黄处理最好,中部烟叶8~9成黄处理最好,上部烟叶8~9成黄处理最好。  相似文献   

16.
以红花大金元烤烟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打顶后不同程度断根和环割对烤烟叶片厚度、叶面积、光合特性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下部叶采收后环割和两侧断根能促进鲜烟叶叶面积增加,较对照不环割、不断根分别增加18.01%和9.29%,叶片分别变薄7.20%和1.88%,显著提高了上部叶开片程度;烟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下降快,烟叶成熟落黄迅速;上中等烟叶比例分别增加6.73%和4.75%,烟叶均价分别提升11.12%和5.44%,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中部叶采收后环割,对上部叶叶面积和叶片厚度影响小,但可显著促进上部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的下降,促进上部叶提前落黄采烤,对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较小;一侧断根可提高烟叶的抗逆性,抑制烟叶净光合速率下降,延缓烟叶采烤时间。下部叶采收后环割可作为促进中上部叶成熟落黄、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的一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不同成熟度对烟叶内在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不同成熟度对烤后烟叶内在品质的影响,以长春烟区柳河县烟草主栽品种吉烟9号的3个部位不同成熟度烟叶为材料,进行化学成分检测和感官评吸。结果表明,下部尚熟烟叶(提前采收)、中部成熟烟叶(正常采收)和上部完熟烟叶(推迟5~7d)的各项化学成分适中,化学成分比值协调,香气物质含量比较高;评吸结果香气量足,青杂气轻,刺激性小,余味干净、舒适。因此,烟区烤烟的烟叶成熟采收标准为下部叶适时早收,中部叶成熟稳收,上部叶成熟后推迟5~7d采收。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红云红河保山基地红花大金元品种不同成熟度对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和感官质量的影响,为保山烟区该品种质量提升提供适宜采收成熟度参考。对比了3个田间采收成熟度处理烤后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和感官质量。结果表明:随着红花大金元烟叶田间采收成熟度的提升,大部分香气前体物降解产物及特征致香成分含量增加,各致香成分变化的幅度不一致。结合感官质量评价结果,烟叶大田采收成熟度标准为下部叶,打顶后14天左右,烟叶叶面黄绿色面积50%~60%,主脉变白1/3以上。中部叶,打顶后34天左右,烟叶叶面黄绿色面积70%~80%,主脉变白2/3以上。上部叶,打顶后48-51天左右,烟叶叶面黄绿色面积80%以上,主脉变白3/4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