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温对栉孔扇贝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低温下栉孔扇贝 (Chlamysfarreri)摄食、呼吸代谢、排泄及能量分配情况 ,为栉孔扇贝的反季节养殖提供生物学依据。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静水法 ,测定 3、5和 8℃时栉孔扇贝的能量收支。结果显示 ,在 3~ 8℃时 ,栉孔扇贝的耗氧率、排氨率、摄食率及生长率 (净生长率、毛生长率 )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时 ,栉孔扇贝虽然能摄食 ,但是生长率却很低 ;温度对能量分配影响较大 ,生长、排泄分配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呼吸、排粪的分配率与温度呈负相关。在能量收支方程中 ,生长能所占比例变化较大 ,为 17.61%~ 5 3 .2 7% ,代谢能为 2 1.4 8%~3 5 .91% ,排粪能为 2 2 .5 2 %~ 4 5 .99% ,排泄能所占的比例最小 ,低于 3 %。  相似文献   

2.
栉孔扇贝能量收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了在模拟自然条件下栉孔扇贝能量收支研究的实验结果。实验数据显示,在实验的温度范围内(8~17.2℃)栉孔扇 贝的个体耗氧率和个体排氨率随壳长的增大和水浊的升高而增大,呈下相关关系。栉孔扇贝的个体大小是影响能量收支各组分比例的主要因素。随个体的增大,扇贝的呼吸能增大,而生长能减小。在能量收支方程中,呼吸能占的比例最大(44.2%~51.7),其次是排粪能(31.4%~36.8%),第三为生长能(  相似文献   

3.
栉孔扇贝三倍体与二倍体的呼吸代谢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栉孔扇贝三倍体的基础耗氧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栉孔扇贝三倍体的基础耗氧率在18-20℃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其耗氧与温度的关系可用以下公式表示:0=0.017e^0-1945tr^2=0.943(2N-A),O=0.072e^0-0958tr^2=0.9955(2N-B),O=0.0492e^0.1185tr^2=0.9088(2N-C),O=0.049e^0.1282t,r^2=0.9882(3N-A),0=0.1265e^0.0802t,r^2=0.9512(3N-B),O=0.0927e^0.0063tr^2=0.9861(3N-C),(O为耗氧率,t为温度)三倍体栉孔扇贝的基础耗氧率存显的昼夜节律,在上午9:00-10:00达到最高,为1.301-0.823mg/(g.h),在夜间21:00-22:00最低,为0.0002-0.243mg/(g.h),其基础耗氧率和昼液节律均与二倍体没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温度变化对虾夷扇贝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为探索虾夷扇贝(Datinopecten yessoensis)夏季大量死亡的生理原因,模拟虾夷扇贝筏式养殖区夏季水温变化情况,采用室内控温实验,研究了温度剧烈和缓慢变化对虾夷扇贝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及其影响的差异性。实验设置10℃、15℃、20℃、25℃4个温度梯度,设计温度骤变(每小时升温5℃)和温度缓变(每天升温1℃)2种温度处理方式,测定升温前后耗氧率和排氨率。结果显示,温度变化对虾夷扇贝耗氧率和排氨率影响显著(P0.05)。温度缓变组耗氧率变化范围为1.910~2.722mg(/g·h),排氨率变化范围为1.499~5.003μm/(g·h),耗氧率(OR)和排氨率(NR)与温度(T)之间的相关方程为OR=2.303+0.425T-0.133T(2R2=0.941)和NR=-1.536+4.384T-0.893T(2R2=0.435)。温度骤变组耗氧率和排氨率大于温度缓变组,且温度骤变组耗氧率在15℃、20℃和25℃,排氨率在20℃和25℃与温度缓变组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低温对菲律宾蛤仔能量收支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继红 《水产学报》2002,26(5):423-427
在实验室内采用静水法,测定了在315和8℃下,菲律宾蛤仔的耗氧率和排氨率与体重的关系及其能量收支情况。实验数据显示,在实验的温度范围内,菲律宾蛤仔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都与体重负相关;温度对耗氧率的影响与体重有关。摄食率、生长率(净生长率、毛生长率)与温度正相关。温度对能量分配影响较大,代谢分配率、排粪分配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变化极其显著(P<0.01);生长分配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能量收支方程中,排粪能所占比例较大,在41.131%-60.69%之间,代谢能在23.37%-32.73%之间,生长能在6.13%-34.63%之间,排泄能所占的比例最小,低于3%。  相似文献   

6.
取体长分别为3和5cm栉孔扇贝(Chlymys farreri)置室内水泥池流水暂养1周后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栉孔扇贝96h的半致死温度为27~28℃,导致其耗氧率突然升高和滤水率急剧下降的温度为26℃,体内淀粉酶活性下和的温度为27℃。因此确定,栉孔扇贝的适宜极限高温为27℃。在水温27℃持续96h后,扇贝呼吸量迅速增大,随后减弱,摄食和消化能力逐渐降低;在27℃持续5d,死亡率为50%,7d时  相似文献   

7.
花尾胡椒鲷幼鱼的呼吸和排泄代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对花尾胡椒鲷Plectorhynchus cinctus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花尾胡椒鲷的耗氧率逐渐降低,耗氧率与放养密度的相关关系可用幂函数方程Y=8.1304X-1.0512(R2=0.9879)表达;排氨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排氨率与放养密度的相关关系可用二次方程Y=-0.0047X2+0.0542X+0.0776(R2=0.5806)表达.花尾胡椒鲷幼鱼的耗氧率和排氨率随着鱼体重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体重与耗氧率和排氨率的相关关系可分别用幂函数方程式Y=2.163X-0.8495(R2=0.9273)和Y=0.2394X-1.0344(R2=0.7794)表达.白天平均耗氧率和排氨率低于夜间值,耗氧率的低谷值为高峰值的89.19%,排氨率的低谷值为高峰值的22.01%.花尾胡椒鲷的活动耗氧率为基础耗氧率的1.19~1.39倍,活动排氨率为基础排氨率的1.23~1.96倍.  相似文献   

8.
取体长分别为3和5 cm的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置室内水泥池流水暂养1周后,进行盐度和pH变化对其存活、呼吸、摄食及消化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 栉孔扇贝96 h的半致死盐度为25.在不同盐度的海水中暴露24 h的实验结果为,栉孔扇贝随盐度的降低,出现耗氧率升高,随后逐渐下降,到盐度15时不再耗氧而死亡;滤水率和淀粉酶活性随盐度降低而降低,盐度为15时完全不滤水,淀粉酶完全失去活性.小个体栉孔扇贝耐低盐能力较大个体的略大些.pH降至7.8以下时开始对栉孔扇贝的存活产生影响,降至7.6时,48 h后死亡率为35%左右;7.2时达50%;降至7.0时扇贝不能存活.大个体栉孔扇贝对海水pH变化略敏感于小个体.  相似文献   

9.
体重和温度对方斑东风螺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室内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不同规格和温度对方斑东风螺(Babyloniaareolata)耗氧率(O)和排氨率(N)的影响。实验所用方斑东风螺规格为壳高(3 147±0 115)~(6 862±0 237)cm,软体部分干重(2 0145±0 12)~(11 0636±0 36)g。结果表明:(1)个体大小、温度以及二者的综合效应均对其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极显著的影响(P<0 01)。在实验温度范围内(13~33℃),不同规格的方斑东风螺耗氧率的总平均值为1 413mg/(h·g),排氨率的总平均值为217 05μg/(h·g)。(2)在实验条件下,方斑东风螺的软体部分干重(W)与耗氧量(R)之间的回归关系符合幂函数方程R=aWb,其中a的取值范围为0 9984~3 0128,平均值是1 7894;b值的范围为0 7692~0 8985,平均值为0 8430。在13~28℃温度范围内,不同规格的方斑东风螺的耗氧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温度升高到33℃时,耗氧率反而下降。(3)实验温度下,W与排氨量(A)也可用幂函数方程A=cWd表示,c值的范围为277 4091~405 3933,平均值为326 6857;d值的范围是0 4519~0 8864,平均值是0 6683。随着温度的升高方斑东风螺的排氨率呈上升趋势。(4)实验证实,高温将进一步提高方斑东风螺蛋白质的代谢水平,耗氧率和排氨率与温度(T)、W的二元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O=-0 521-0 038W+0 050T、N=-152 640-10 581W  相似文献   

10.
取体长分别为 3和 5 cm 栉孔扇贝(Chlymys farreri)置室内水泥池流水暂养 1周后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栉孔扇贝 96 h的半致死温度为 27~28℃,导致其耗氧率突然升高和滤水率急剧下降的温度为 26℃,体内淀粉酶活性下降的温度为27℃。因此确定,栉孔扇贝的适宜极限高温为27℃。在水温27℃持续96 h后,扇贝呼吸量迅速增大,随后减弱,摄食和消化能力逐渐降低;在 27℃持续 5 d,死亡率为 50%, 7 d时全部死亡;在相同温度下,个体小的较个体大的耐高温程度要强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