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甘蓝多抗性抗源筛选及抗病品种选配鉴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甘蓝种质材料815份自交系的主要经济性状和抗病性的初步选择,入选了比较优良的自交系612份。然后利用研究建立的甘蓝室内苗期TuMV、Br、CMV抗性鉴定方法,结合田间自然抗病性鉴定方法,鉴定筛选出H8501、B8502、J8806、B9505等4个抗源。并以抗源为母本,以经济性状优良,配合力高和抗病的另5个自交系为父本杂交18个组合。经对组合抗病性和主要经济性状鉴定分析,结果表现组合均抗病,同时优质性和丰产性均优良的有8个组合,其中4个组合参加品种区域试验并通过了省级和国家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2.
由于目前国内外甘蓝杂交种绝大多数均是利用自交不亲和系杂交而得,自交不亲和系留种十分困难,主要靠人工蕾期授粉,费工费时、成本高,且自交多代易导致生活力衰退、种子产量低、籽粒不饱满等,向来是制约甘蓝育种和大面积制种的问题。因此要提高甘蓝杂交种制种产量,必先进行甘蓝自交不亲和系繁种技术研究。本课题组历经3年试验摸萦,以自育品种黔甘系列甘蓝自交不亲和系a2-13、g47-4、E4-2等为试材,通过进行不同处理对克服甘蓝自交不亲和性的效果试验、根外追肥对提高甘蓝自交不亲和系结实效果试验、不同授粉方式对甘蓝自交不亲和系种子产量和…  相似文献   

3.
在甘蓝自交不亲和系的花期喷洒5%的盐水加0.3%的硼砂水溶液后使其花期自交,可克服甘蓝自交不亲和性,提高甘蓝自交不亲和系的结实指数及种子的生活力。  相似文献   

4.
李鹏 《种子世界》2010,(3):48-49
<正>甘蓝是十字花科利用自交不亲和系生产杂一代种子最有成效的作物之一,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在自交不亲和系利用上取得了突出成就,目前我国大面积推广了自交  相似文献   

5.
郭惊涛  潘学军  吴康云  邓英  孟平红 《种子》2012,31(3):114-115,118
利用自交不亲和系和高代自交系进行组合选配,获得的牛心甘蓝新组合15 N 10 JF-7×8 N 8 CF-1、15 N 10 JF-7×13 N 8 SG-4,具有早熟、株型紧凑、结球紧实、大小适中、抗病性较强等特点,适宜于作延迟晚秋甘蓝或早熟春甘蓝栽培.  相似文献   

6.
王建国 《种子科技》2006,24(4):64-64
惠丰3号甘蓝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的中早熟秋甘蓝新品种,是以从太原市小店区秋甘蓝种质资源中选出的自交不亲和系9203-4-3-11和从黑叶小平头中选出的自交不亲和系9117—7为亲本配制的一代杂种。2002年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7.
黔白3号大白菜是贵州省园艺研究所针对贵州夏秋、秋冬大白菜基地生产及消费习惯,用两个自交不亲和系互为父母本杂交育成的中熟一代杂种.2006年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黔审菜2006002),2006年10月列为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该品种在贵阳市乌当区经过两年的试验示范,表现出丰产、抗病、优质、符合消费者口味等特点.其一代种的生产是采用自交不亲和系配制而成,总结出其制种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8.
自交不亲和性是植物的自然机制,它可以防止自交,促进异交。甘蓝(Brassica oleracea)和白菜型油菜(B.campestris)具有这种自我识别的机制,但是它们的双二倍体后代甘蓝型油菜(B.napus)丧失了这种特性而为自交亲和的。自交不亲和性被成功地用作甘蓝杂交育种的授粉控制机制。自交不亲和性可以通过回交引入甘蓝型油菜中,或者通过其祖先——甘蓝和白菜型油菜杂交进行人工合成而引入甘蓝型油菜中。然而,自然条件下,油菜品种也偶尔会发生自交不亲和。Rudloff等从油菜育种材料中筛选到自交不亲和植株。  相似文献   

9.
商 9509甘蓝是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甘蓝课题组以从河南地方品种鸡心甘蓝的大群体中进行选优纯化,经多代自交分离,育成的性状稳定的自交不亲合系 9401与从武汉市郊区种植的圆形越冬甘蓝(品种不详)中经 5代自交分离和定向选择,育成的性状稳定的自交不亲合系 9408交配而成的一代杂交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抗源品种和育成品种的抗病性鉴定和筛选方法,指出多年多点鉴定、分菌系鉴定、混合菌系鉴定和特殊小种鉴定等多种方法前综合利用,能够准确地反映品种的抗病性,有效地筛选抗源品种和应用品种。应用这种鉴定和筛选方法已从云南粳型品种中选出一批可供抗病育种利用的新抗源。为了深入地了解品种的抗性,本文还介绍了抗病基因的推断方法及抗病基因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1.
摘要:以裂褶菌蛋为研究对象,用硫酸铵沉淀其蛋白,制成蛋白粗提液,研究其诱导烟草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抗性,和体外钝化烟草花叶病毒(TMV)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当蛋白浓度达到100μg/mL时,诱导烟草抗TMV的效果较好,侵染枯斑抑制率可达74.11%±3.7%,对TMV的体外钝化作用的枯斑抑制率为70.05%±1.25%,表明裂褶菌蛋白粗提液通过诱导抗病性和对TMV的体外钝化作用达到了控制TMV的作用;裂褶菌蛋白粗提液对辣椒病病毒(CMV)具有很好控制作用,用100μg/mL的裂褶菌蛋白粗提液处理辣椒植株后,其对CMV的平均防效为66.46%。  相似文献   

12.
“津优41号”是由自交系X20-1与M9-6-2-2配制而成的杂交一代黄瓜新品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丰产,耐热性好,抗霜霉病、病毒病、高抗白粉病、枯萎病。瓜条顺直、瓜把短,皮色深绿,有光泽,刺瘤中等,商品性好、品质佳,腰瓜长35 cm,单瓜重200 g左右。每666.7 m2产黄瓜5500 kg左右,适于春秋露地及秋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13.
为了引起植物遗传性的变异,快速地选育高产抗病优质新品种,开展了航天育种新方法研究。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空间诱变与杂交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育成的杂交水稻恢复系福恢673,它具有恢复力强,恢复谱广,配合力好等特点。并用恢复系福恢673与不育系天丰A配组育成了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天优673,多年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丰产性突出、抗稻瘟病、品质较优、生育期适中、制种产量高等优点。在福建省2年区试中,平均产量7.09 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达5.39%,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56 t/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29%,福建省区试稻瘟病室内鉴定2年均表现抗(R),2010年3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空间诱变与杂交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可成功育成高产抗病杂交水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陕西关中夏播玉米单产低而不稳,抗病性抗逆性降低,选育玉米新品种,应以多抗、广适、稳产、高产为育种目标。咸阳市农科所通过种质改良和系统选择,选育成功玉米杂交种隆玉五号。该品种夏播生育期95—98d。高抗大小斑病、穗粒腐病,抗茎腐病、弯孢叶斑病、黑粉病。籽粒含粗蛋白10.0%,淀粉71.0%,粗脂肪4.1%,赖氨酸0.258%,产量高、品质优良、抗病性好、抗倒伏、中早熟、适应性广,成熟时保绿性好。属于粮饲兼用型玉米杂交种。  相似文献   

15.
摘要:8063属半冬性甘蓝型油菜杂交种。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优点。其粗脂肪含量42.98%,芥酸含量0.31%,硫甙含量16.10µmol/g饼,品质达到国家对双低杂交油菜攻关的品质要求;产量与秦油2号持平略高,比常规双低优质油菜豫油2号增产5%以上,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6.
优质、抗病的大白菜新品种——秋白70是利用天津青麻叶为母体,进行游离小孢子培养,并结合人工接种鉴定技术于2002年育成功。该品种长势旺,成熟期70d,株型较直立,株高48cm,开展度51cm,外叶8片,叶形长倒卵形,叶色深绿,叶面多皱,绿帮;叶球长筒形,颜色绿,叶球内叶颜色浅黄,心叶拧抱,舒心;叶球高44cm,直径14cm,单球重2.2kg左右,净菜率82.3%。品质优良,口味佳。较抗霜霉病和病毒病。平均产量10.8kg/m2。  相似文献   

17.
Wan  Hsiung  Chen  C. H.  Wu  J. K. 《Euphytica》1984,33(1):17-25
Summary Breeding tobacco resistant to CMV using Holmes' resistant line was initiated in 1966. The resistance was controlled by five genes. N from N. glutinosa, rm1 and rm2 from Ambalema and t1 and t2 from T.I. 245. The genotype of Holmes' resistant line was assumed to be NNrm1rm1rm2rm2t1t1t2t2, which showed a few-small-late (FSL) lesion reaction to TMV. This reaction facilitates the selection of CMV resistant plants in a segregating population.Hicks Broadleaf was crossed to Holmes' resistant line and backcrossed to the susceptible varieties Vam-fen-Hicks, Kutsaga 51 and T.T.4. Two resistant lines, 418 and 470, were selected and tested for their CMV resistance, yield and agronomic characters in 1976–1979. The % reduction of infection rate when compared with a check was 41.8% and 52.7% respectively. The two lines outyielded the check and had slightly higher value/kg leaf tobacco and lower % midrib. They were also taller and later maturing. Line 470 showed slight leaf-wilting in the early growth stage, which disappeared after topping.Smoking tests showed that the two lines had better scores than check T.T.5. The nicotine and tar contents in the cigarette smoke stream proved that the leaf quality was acceptable. The lines 418 and 470 were registered as T.T.6 and T.T.7.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复交的方法,打破一些不利的连锁,把优质、丰产、抗旱、耐盐和强恢复基因聚集于一个品种之中,育成了适于水栽、旱种和做恢复系的多功能粳稻品种天津1244,并在天津、河南、山东等省市大面积试种成功.春播旱种比对照增产14.5%,麦后旱种比对照增产23.6%,做恢复系子一代结实率80.9—93.6%,比秀优57增产5—16.5%.  相似文献   

19.
“多穗型超级杂交稻”是一个新的育种模型,它要求中籼品种的有效穗数高于区试对照品种10%以上。本研究选用优异亲本,通过杂交育种方法,选育成强分蘖两系恢复系‘10P50’,用其与两系不育系‘隆科638S’配组,选育出多穗型两系杂交中籼稻新品种‘隆两优0078’,在2019—2020年区试中,有效穗两年平均比对照‘丰两优4号’增加15.4%,且结实率高、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好;分别在海南三亚、湖南长沙和贵州兴义进行了该品种的高产示范,探索出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在海南三亚和湖南长沙进行了该品种的制种技术探索,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储备了行之有效的种子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