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玉米穗粒腐病是玉米生长后期的重要病害之一,其发生蔓延快,危害严重. 一、症状 从果穗顶端或基部开始发病,大片或整个果穗腐烂,病粒皱缩、无光泽、不饱满,有时籽粒问有粉红色或灰白色菌丝体产生,其上密生红色粉状物,病粒易破碎.果穗病部苞叶常被密集的菌丝贯穿,粘帖在一起帖在果穗上不易剥离.  相似文献   

2.
玉米穗粒腐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症状从果穗顶端或基部开始发病,大片或整个果穗腐烂,病粒皱缩、无光泽、不饱满,有时籽粒间有粉红色或灰白色菌丝体产生,其上密生红色粉状物,病粒易破碎。果穗病部苞叶常被密集的菌丝贯穿,粘贴在一起贴在果穗上不易剥离。二、发病规律病菌在种子、病残体上越冬,为初侵染病源。病菌主要从伤口侵入,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温度在  相似文献   

3.
<正> 玉米1.干腐病 病粒部呈深褐色或黑色,病粒缩小,干腐,发芽时有白色霉状物包围。2.赤霉病 病粒表皮呈红色或粉红色,种粒发芽时长出微黄色及粉红色菌丝体。3.穗腐病 病害籽粒无光泽,上面密生黑色小点。4.圆斑病 被害果穗的籽粒和穗轴变黑色,形成穗病,最后籽粒黑腐干缩。  相似文献   

4.
一、玉米种子1.赤霉病。病粒表皮被红色或粉红色丝状物包围着,种粒发芽时常长出微黄色及红色的菌丝体。2.圆斑病。病穗的种粒和果穗轴呈黑色,籽粒黑腐干缩。一般果穗中部或项尖受害,病部凹陷,果穗弯曲,籽粒上长满黑色霉层。3.干腐病。病粒外部呈褐色或黑色,病...  相似文献   

5.
《农家致富》2012,(14):33
一、采收前管理1.修剪果穗首先剪去果穗最下端甜度低、味酸、柔软和易失水于缩的果粒。其次疏掉不易成熟、品质差的青粒、小粒,同时把伤粒和病粒及时疏掉,2.巧施磷、钾肥采前一个月用0.3%磷酸二氢钾溶液或0.4%硫酸钾溶液  相似文献   

6.
1玉米带病种子的鉴别 a.赤霉病病粒表皮被红色或粉红色丝状物包围着,种子发芽时常长出微黄色及红色的菌丝体. b.圆斑病病穗的子粒和果穗轴呈黑色,子粒黑腐干缩.一般果穗中部或顶尖受害,病部凹陷,果穗弯曲,子粒上长满黑色霉层.  相似文献   

7.
<正> 1 玉米 1.1 干腐病。病粒外部呈深褐色或黑色,病粒缩小,发芽时有白色霉状物包围。 1.2 赤霉病。病粒表皮呈红色或粉红色,种粒发芽时长出微黄色及粉红色菌丝体。 1.3 穗腐病。病粒无光泽,上面密生黑色小点。 1.4 圆斑病。被害果穗的籽粒和穗轴变黑色,形成穗病,最后籽粒黑腐、干缩。 2 高粱 2.1 北方炭疽病。感病籽粒产生微小的紫色或红色小斑点。  相似文献   

8.
带病种子怎样鉴别1.玉米种子(1)赤霉病:病粒表皮被红色或粉红色丝状物包围种粒发芽时常长出微黄色及粉红色的菌丝体。(2)圆斑病;病穗的籽粒和果穗轴呈黑色,籽粒黑腐干缩,一般果穗中部或顶尖受害,病部凹陷,果穗弯曲,籽粒长满黑色霉层。(3)干腐病:病粒外...  相似文献   

9.
1.玉米种子(1)赤毒病:病粒表皮被红色或粉红色丝状包围着,种粒发芽时常长出微黄色及粉红色的菌丝体。(2)圆斑病:病穗的籽粒和果穗轴呈黑色,籽粒黑腐干缩,一般果穗中部或顶尖受害,病部凹陷,果穗弯曲,籽粒长满黑色霉层。  相似文献   

10.
正葡萄白腐病在北京地区6月下旬田间初见病穗或病粒,以后发生日见增多,从7月下旬至采摘期病穗呈直线上升态势;篱架栽培葡萄,果穗越近地面,发病越早,以后向架面上部发展;发生严重葡萄园产量减少60%~70%。现介绍葡萄白腐病在北京地区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1修剪果穗小粒、伤粒和病粒不仅影响果穗的外观,而且是贮藏期间的传染源。因此,必须在采前完全、彻底地剪除。  相似文献   

12.
玉米穗腐病严重为害以1261、478自交系为亲本的制种田。特别是在玉米灌浆成熟阶段,遇到连续阴雨天气,可以造成约50%的果穗发病,对病穗、病粒进行切除和挖除,亩损失种子102.1千克左右,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3.
1)修剪果穗首先去软尖,剪去果穗最下端1/4~1/3部分的甜度低、味酸、多汁、柔软和易失水的果粒?其次疏粒,疏掉不易成熟、品质差、糖度低的青粒、小粒、伤粒和病粒。  相似文献   

14.
1.修剪果穗。①去软尖。剪去果穗下端1/4—1/3部分的甜度低、味酸、多汁、柔软和易失水的果粒。②疏粒。疏掉不易成熟,品质差、糖度低的青粒、小粒。同时.把伤粒和病粒疏掉。  相似文献   

15.
1 症状 白腐病主要为害果穗,也为害新梢、叶片等部位.果穗受害一般发生在接近地面的果穗尖端,首先在小果梗或穗轴上发生浅褐色、水渍状、不规则病斑,逐渐蔓延至整个果穗;果粒发病,先在基部变淡褐色软腐,迅速使整个果粒变褐腐烂,果面密布灰白色小点.严重发病时全穗腐烂,果梗穗轴干枯缢缩,受震动时病果甚至病穗极易脱落;或失水干缩成有棱角的僵果,悬挂枝上.  相似文献   

16.
葡萄保鲜法     
㈠采前管理1.修剪果穗⑴去软尖。剪去果穗下端1/4—1/3部分的甜度低、味酸、多汁、柔软和易失水的果粒。⑵疏粒。疏掉不易成熟、品质差、糖度低的青粒、小粒。同时,把伤粒和病粒疏掉。2.巧用肥料为了提高糖度和耐贮性,采前一个月主要以磷钾肥为主。3.防治病害在果实开始着色时,  相似文献   

17.
一、白腐病 主要为害果穗、果粒,严重时蔓梢,叶片也受害.果粒先从基部发病,发病初期,先在小果梗或果穗上产生褐色不规则水渍状病斑,逐渐向果粒蔓延.果粒基部先软腐,随后全粒变褐腐烂,表面密生白色粒点,病果易脱落.干缩后僵果不落.  相似文献   

18.
稻曲病田间分布特点及对水稻产量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调查,田边四周稻曲病发病严重,田中间发生较轻;一般仅发生于单个稻穗,很少有几个稻穗共同发病.稻曲病主要发生在稻穗的中、下部,少数发生在稻穗的上部.每穗稻曲病粒数以每穗1~6粒最多.在不同感病程度的品种中,单穗病粒数与千粒重、穗实粒数、穗重之间分别存在着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单穗病粒数与秕粒率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权重系数表明稻曲病对水稻危害损失主要是通过减少千粒重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9.
<正> 1 小麦腥黑穗症状 小麦腥黑穗病是一种由真菌浸染引起的病害,受病植株抽穗前症状不太明显,主要表现在植株穗部,等小麦灌浆后.病穗略呈暗绿色,直立颖壳张开,露出病粒,病粒较健粒粗短,外包灰白色薄膜,内部充满黑色具有鱼腥味黑粉。(即厚垣孢子) 2 发病规律 2.1 种子带菌传染 小麦收获后,病穗与病健穗混合脱粒,病粒破碎后散出黑粉(厚垣孢子)附在种子上;或未破的病粒混在种子中成为当年的浸染来源,并随种子调运进行距离传播,使种子带菌传染。  相似文献   

20.
一、大豆霜霉病的防治 大豆霜霉病危害幼苗、叶片和子粒.当第一片真叶展开后,沿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块.成株叶片表面呈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不清晰的黄绿色星点,后变褐色,叶背生灰白色霉层.病粒表面黏附灰白色的菌丝层,内含大量的病菌卵孢子.病菌以卵孢子在种子上和病叶里越冬,成为来年初侵染菌源.每年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8月是发病盛期,多雨年份常发病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