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草菇是人工栽培生长最快的高温型菇类,但产量低且不稳定.以稻草、棉籽壳为原料的,生物效率分别为10~15%和25%左右.为探索草菇的增产潜力,我们自1984年以来,用棉籽壳作原料,以筛选菌种入手,改进栽培技术,平均生物效率达40%.一、材料和方法(一)菌种与配料菌种有V_(23)、V_(20),引自广州微生物所;北京种,引自北农大;武昌种,引自武昌县微生物站.母种用PDA 培养  相似文献   

2.
传统堆式栽草菇,每50kg 稻草仅产4kg 左右,生物效率低。近年来,我县大面积推广室内二次发酵床架式栽草菇,平均每50kg 稻草产量达到9~15kg,比常规栽法增产一倍以上,是提高草菇单产的有效办法,现把具体做法介绍如下:(一)培养料的制备配方为稻草50kg,牛粪粉  相似文献   

3.
利用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菌糠栽培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和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并测定农艺性状、产量和营养成分,以研究利用刺芹侧耳菌糠栽培草菇和双孢蘑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用刺芹侧耳菌糠栽培草菇产量为6.34kg/m2,相比常规稻草栽培草菇增产49.17%,其蛋白质含量为27.9%,也高于稻草栽培草菇(24.9%);刺芹侧耳菌糠栽培双孢蘑菇的产量与稻草栽培双孢蘑菇产量相近,而蛋白质含量与氨基酸含量都低于稻草双孢蘑菇。  相似文献   

4.
研究草菇栽培技术,提高草菇生物转化率,是食用菌栽培者关注的问题.笔者研究了四种处理栽培草菇的生物效率.结果表明,覆土能提高生物效率,用预发酵原料栽培草菇,菌床温度平稳.菌丝长速快,现蕾早,是夏季栽培草菇防止杂菌的有效措施.材料与方法(一)供试菌株草菇V_(23),引自广东微生物所.(二)试验处理A.原料发酵;B.发酵十覆土;C.发酵+覆土+盖草;D.原料不发酵.重复二次.覆土材料为菜园土(黄豆粒状),经曝晒后,喷3%石灰水,湿度为60%左右,覆土厚1.5cm,覆盖稻草厚3cm.  相似文献   

5.
优质稻草高效栽培姬松茸蘑菇草菇及蛋白质转化效率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使福建省食用菌生产往高产高效优质方向健康发展,我们采用谷秆丙用水稻高蛋白优质稻草栽培姬松茸、蘑菇、草菇的效果试验,用目前生产上一般栽培方式作CK。经多次的试验结果表明,用优质稻草栽培的比CK生物效率分别提高22.85%-28.07%(姬松茸),11.00%-27.68%(蘑菇),33.68%(草菇),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同时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稻草蛋白质被草菇吸收利用,结果N转化率比CK提高19.03%。证实试验组比CK组菇的蛋白质含量提高17.9%(姬松茸)和32.74%(草菇)。  相似文献   

6.
麦秆栽草菇一般是沿用短稻草栽培法.由于此法费工、费时,难以大面积推广.1989年我所在吸取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特点,用长麦秆栽培草菇,经1990和1991年大面积试验,生物效率达20%以上,下面简要介绍该技术的要点.(一)菌种选择我们对三个草菇品种进行了比  相似文献   

7.
试验结果表明以红麻骨或红麻骨粉为主料栽培的草菇产量、生物学效率与稻草为主料的培养料相当,可替代稻草栽培草菇,是一种新的栽培草菇的优质培养料.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1986,(3)
草菇是目前世界上三大栽培菇类之一,历来用稻草栽培。近年来,北方棉产区广泛采用棉籽壳栽培草菇,产量比稻草栽培的高。为探索用棉籽壳栽培草菇的合理方式,我们于1985年6月进行了本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寻找稻草栽培草菇最佳培养料配方,进行了不同麸皮添加量对草菇产量影响的试验。试验结果在稻草培养料中添加适量麸皮可明显提高草菇产量,添加麸皮5%与添加麸皮10%间产量差异不明显。试验最佳配方为稻草76%,牛粪19%,麸皮5%。  相似文献   

10.
稻草在草菇栽培中综合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棉籽壳为培养料的草菇栽培中,加入适量稻草,不仅不影响草菇生物效率,而且对降低草菇生产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有一定作用。本项试验表明,培养料中掺入15%稻草,则1m2可降低生产成本060元,增加收入158元。  相似文献   

11.
草菇是一种耐碱性较强的食用菌,目前普遍采用棉籽壳加石灰法种草菇,其产量比传统的稻草料种草菇要高多倍。我们在用棉籽壳种草菇时,除了拌料要加2%左右的石灰外,在出菇管理时还加了一些草木灰,增产效果更显著。现以82、83年6~8月的六次试验为例,每次投料400斤,以不加草木灰为对照。结果加草木灰组的平均生物效率为53.1%,只有少量小鬼伞菌发生,未见虫害:而未加草木灰组的平均生物效率仅29.8%,鬼伞菌重复发生,有蛆蚊危害,有的菌床只出1~2批菇,质量差。  相似文献   

12.
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又称“包脚菇”或“广东菇”或“中国菇”,是一种生长周期短、生产简便、见效快适合夏季栽培的食用菌。草菇一般习惯于稻草栽培,但生物效率较低,仅及12—20%,江苏很少栽培,棉籽壳栽培虽然生物效率有明显提高,但近年来由于棉籽壳货源短缺,价格上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草菇的发展。为此,我们进行了棉籽壳与稻草不同配比的栽培试验,以寻找低成本、高效益,易栽培的培养基质为城郊大面积栽培草菇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3.
草菇(Volvariella volvaeea),又名苞脚菇、麻菇、贡菇、秆菇等,在欧美国家被称为稻草蘑菇、中国蘑菇[1]。草菇喜温、喜湿,因自然发生于稻草上而得名[2]。生产实践表明,与其他食用菌相比,草菇菌种最容易发生变异。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14.
<正>草菇,又名兰花菇,属高温型食用菌,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高,口感极佳,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多以废棉、稻草、玉米芯等农产品下脚料做为主原料床栽草菇,生物学转化率低,基本在10%~25%,其中废棉的最高,达到20%~25%,稻草和玉米芯次之,仅为10%~15%。栽培草菇影响因素太多,因而产量不稳定,虽然有人利用稻草为原料进行熟料栽培草菇提高了生物学转化率,但因为人工操作、用工大,难以普及并实现工厂化栽培。随着草菇和其他食  相似文献   

15.
孙育红  章超 《食用菌》2014,(1):58-59
<正>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是著名的食用菌,起源于我国南方,人工栽培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草菇栽培原料由稻草、棉籽壳、甘蔗渣、药渣和废棉等。人工栽培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几乎停留在草堆式栽培状态,产量很低,生物转化率仅在7%左右,70年代后改进了栽培方式,如采取袋栽和床栽的方式相应提高了一些产量,但产量还是较低且很难稳产,故当前草菇主要栽培原料为废棉,大生产很少用稻草栽培草菇。如何使稻草栽培草菇产量达到稳产?笔者从2010年起,进行稻草栽培高产技术的试验,并获得了成功。现将稻草栽  相似文献   

16.
江西信丰县栽培草菇有较长的历史,草菇产量一直名列江西省前茅。80年代末以前,由于种菇采用室外堆沤栽培方法,每100kg稻草产鲜草菇只有6~10kg。1991年以来,该县种菇能手康遇庆探索出稻草袋栽草菇新技术,从而跃入每100kg稻草平均可产鲜菇25~...  相似文献   

17.
巴氏灭菌床栽草菇高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玉华 《食用菌》1992,14(3):36-36
草菇一般都是在野外堆栽,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产量不稳定,经济效益低.为了探索草菇高产栽培新技术,我们利用塑料蘑菇菇房对培养料进行巴氏灭菌栽培草菇试验.一般每100kg稻草可产菇16~30kg,经济效益显著.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利用金针菇、杏鲍菇废菌渣栽培草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燕萍 《蔬菜》2010,(12):42-43
将金针菇、杏鲍菇废菌渣处理后作栽培基质,用于草菇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经过简单处理的菌渣栽培草菇,与传统的稻草栽培配方相比,产量高、成本低,其中金针菇、杏鲍菇菌渣栽培草菇的生物转化率分别达到22.9%和22.0%,比传统稻草栽培料高,说明菌渣用于生产草菇菌种是可行并有良好效果的。  相似文献   

19.
草菇的传统栽培是利用稻草,产量低而不稳。60年代末,台湾省吴培烟首先利用废棉栽培草菇,生物效率达50%,轰动了当地的种菇业。广东、香港、上海等省市和地区,先后用废棉和棉籽壳栽草菇获得成功,生物效率在20~35%。现将废棉、棉籽壳栽草菇的技术介绍  相似文献   

20.
草菇培养料中添加猪、牛粪、尿素等,可提高草菇产量,但处理不当产生的大量氨气会抑制草菇菌丝生长,诱发喜氨的鬼伞菌发生,而导致草菇减产.笔者于1989年6~9月进行了草菇培养料添加消氨物对鬼伞菌的抑制试验,取得了明显效果,现简报如下.(一)试验材料供试菌种为V_(35),引自湖南省食用菌所.培养料配方为稻草78%、干牛粪粉10%、干猪粪粉10%、石膏2%.消氨物为市售的明矾和甲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