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采用6种杀菌剂对链孢霉抑菌效果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对链孢霉都有明显的杀菌作用,但不同杀菌剂及不同稀释倍数对链孢霉的杀菌作用不尽相同,对链孢霉抑菌作用依次为克霉灵、链孢克星高效洁霉净、霉菌克星多菌灵百菌清,而克霉灵和链孢克星稀释100倍液对链孢霉抑菌作用较好,平板培养基表面无菌落长出。  相似文献   

2.
辽宁朝阳地区冬枣黑斑病发生与防治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调查,冬枣黑斑病是朝阳市新发现的一种严重危害大枣果实的重要病害,严重枣园发病率达100%,对枣的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该病主要侵染源为细菌的假单孢杆菌属(Pseudomonas sp.)、黄单孢杆菌属(Xanthomonassp.)、欧式杆菌属(Erwinia sp.)。在6-7月降雨较多、湿度较大的田间条件下暴发成灾。通过症状分析,此病害是典型的细菌性疮痂病,应该命名为大枣细菌性疮痂病。通过田间防治试验证明,使用20%噻菌铜SC 500倍液,2.3%克菌康WP 800倍,7月份开始间隔5-7 d喷雾防治,防效较高,建议在田间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草莓角斑病(Angular leaf spot of strawberry)是草莓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其病原菌为黄单孢杆菌属草莓黄单孢菌,属细菌草莓角斑病菌。1962 年首次报道于北美洲,草莓角斑病会引起产量下降,但一般不是毁灭性的。已有该病害发生的国家包括:欧洲的法国、希腊、意大利、葡萄牙、罗马尼亚、西班牙;非洲的留尼汪;美洲的美国、阿根廷、巴西、委内瑞拉;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我国将该病菌列入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在欧洲及地中海植物保护组织(EPPO)为A2 类检疫性有害生物。该病可随着草莓繁殖材料的引进而迅速传播,因此,必须采取严格的检疫措施,防止该病菌通过贸易传入我国。  相似文献   

4.
以六妹羊肚菌(Morchella sextelata)污染菌种中分离的病原性真菌为试材,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10种常见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并与生石灰进行复配,以期筛选出适合六妹羊肚菌菌种生产与人工栽培的复配杀菌剂。结果表明:羊肚菌菌种2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分别为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与卵孢单端孢(Trichothecium ovalisporum);在10种杀菌剂中,百菌清的抑菌效果最好,0.25 g·L-1百菌清对绿色木霉与卵孢单端孢的抑制率分别为85.71%和64.16%;0.25 g·L-1百菌清与1.2 g·L-1生石灰制成的复配制剂对2株病原菌的抑制率均高于单剂处理,分别为93.25%、72.73%,而对六妹羊肚菌无显著抑制作用,或可应用于相关病害防治。  相似文献   

5.
食用菌链抱霉病绿色化学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链孢霉为试材,采用在室内进行抑菌毒力试验和室外菇棚化学防治试验的方法,研究100%克霉先锋等6种药剂对链孢霉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食用菌链孢霉都具有明显的杀灭作用,同时施用于香菇菌丝,香菇菌丝也能正常生长;进一步于菇棚进行防治试验,校正防效都达到93%以上。说明6种药剂都可在生产上用于防治香菇链孢霉病,其中菌绝杀、克霉先锋、高效绿霉净和水杨酸效果较好,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四种杀菌剂对双孢蘑菇菌丝及霉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平板试验就四种杀菌剂对双孢蘑菇及霉菌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筛选出了有效的杀菌剂及使用浓度。结果表明,氢氧化铜在使用浓度为0.359g/L时,既能抑制霉菌的生长,又对双孢蘑菇菌丝的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甚至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在双孢蘑菇栽培中使用。  相似文献   

7.
梨叶灰霉病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叶灰霉病由富氏葡萄孢盘菌[Botryotinia fuckeliana(de Bary)Whetzel.]引起。病原菌在20~25℃条件下生长快。该病在潮湿多雨条件下发病重。室内杀菌剂抑菌试验表明: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和40%杜邦福星杀菌剂乳油8000倍液抑菌效果最好,其次为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和扑海因悬乳剂8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剂6000倍液和20%铜天下松脂酸铜乳油1000倍液也有一定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8.
杀菌剂对蘑菇疣孢霉病的防治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菇房中11种杀菌剂对蘑菇疣孢霉病防治效果和对双孢蘑菇生长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1种杀菌剂对蘑菇疣孢霉病防治效果和对双孢蘑菇生长影响有明显差异,其中特克多45%悬浮剂500倍液无论是覆土处理或转潮时喷雾覆土处理,均对疣孢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效率分别达93.7%和89.1%,且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无不良影响.其它杀菌剂综合表现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9.
以湖北贝母病样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明确了湖北贝母灰霉病病原菌的种类,研究了不同杀菌剂对该病原菌的影响,以期为病害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湖北贝母灰霉病的致病菌属葡萄孢属(Botrytis sp.),是一种尚未报道过的新种。病原菌BMXTX2菌丝生长的最适pH为4,最适温度为20℃,最适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牛肉浸膏。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430 g·L-1戊唑醇悬浮剂、8%氟硅唑微乳剂和500 g·L-1氟啶胺悬浮剂3种化学杀菌剂的抑菌效果较好,EC50值分别为0.15、0.48、0.98 mg·L-1;1%蛇床子素水乳剂和80%乙蒜素乳油2种生物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菌效果较好,EC50值均小于10 mg·L-1,也可作为备选药剂。该研究首次明确了湖北贝母灰霉病的病原菌,并筛选出5种有较好抑菌效果的杀菌剂,为湖北贝母灰霉病的田间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苹果免套袋生产已经成为苹果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然而去袋后,主要由胶孢刺盘孢和尖孢刺盘孢侵染引起的苹果炭疽病会引发烂果、落果,严重影响苹果产量和品质,且面临果面农药残留的问题。为此,筛选可用于防控上述病害的生物源杀菌剂至关重要。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首先测定了8种生物源杀菌剂对2种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50亿cfu/g多粘类芽孢杆菌、1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300亿cfu/g解淀粉芽孢杆菌对2种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好,对胶孢刺盘孢的EC50值分别为1.489×10-5、5.911×10-1、1.717×10-5μg/mL,对尖孢刺盘孢的EC50值分别为2.810×10-4、1.302×10-1、1.110×10-2μg/mL。进而分析了上述药剂与常用化学药剂43%戊唑醇的最佳复配比,结果表明,1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与43%戊唑醇按1∶1比例复配时,对胶孢刺盘孢的抑制效果最好,增效比为...  相似文献   

11.
应用50%轮纹宁可湿性粉剂400~800倍液防治冬枣果实黑斑病和枣果浆烂病。结果表明,50%轮纹宁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对果实黑斑病和枣果浆烂病都有较高的防效;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400倍液、50%多茵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和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对枣果浆烂病有较好的防效,但防治黑斑病效果很差。建议生产中应用50%轮纹宁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防治冬枣黑斑病和枣果浆烂病。  相似文献   

12.
实验室分离到1株对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有明显抑制作用的菌种,经18SrDNA鉴定为木霉属,命名为Trichoderma sp.G2。采用固体和液体培养法对菌株G2抑制香蕉枯萎病菌的生长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对峙试验的平板上,7d香蕉枯萎病菌完全被G2的短绒状菌丝及分生孢子梗丛覆盖;在拮抗平板上,G2发酵液的平均抑制率约为90.4%,挥发性物质平均抑制率达68.3%,可见挥发性物质对抑制病原菌的生长起了重要的作用。在浓度为1.0×107cfu·mL-1香蕉枯萎病菌液体培养中,按体积比为20%接种G2,10d后镜检发现病原菌的菌丝及孢子大部分出现融解,表明菌株G2对香蕉枯萎病菌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5种杀菌剂对西瓜和黄瓜枯萎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多菌灵和氟硅唑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毒力最高,其EC50分别为2.6280 mg/L和3.3268 mg/L;多菌灵和苯醚甲环唑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毒力最高,其EC50分别为0.6660 mg/L和1.9343 mg/L.此外,2种病菌对多菌灵和氟硅唑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14.
不同发酵条件对苹果轮纹病拮抗细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株苹果轮纹病细菌No.1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了探索,确定了其最佳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单因素发酵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含酵母浸膏5g、蔗糖20g、蛋白胨10g的1000mL液体培养基中,菌体生长量最大;细菌生长所需的最佳碳源为淀粉,最佳氮源为酵母浸膏和蛋白胨;当温度为28℃,pH7.0,在250mL三角瓶中装40mL液体培养基,接种量体积分数为5%,培养时间96h时,菌体生长量最大;在酸性条件下(pH4),细菌几乎不生长。  相似文献   

15.
猕猴桃黄腐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于2003—2005年对福建省建宁县新发现的猕猴桃果实病害黄腐病进行了研究,从病果上分离到拟茎点霉(Phomopsis sp.),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其为该病的病原菌;明确了该病的侵染循环和发生流行规律;筛选出异菌脲、世高等几个较好的化学防治药剂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采用浸渍山药饲喂法测定了46株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对厉眼蕈蚊的活性。初步筛选结果表明,部分菌株对厉眼蕈蚊7日~8日龄幼虫具有一定的活性,其中BRC-LLP29和IPS82毒力相对较高,处理后48 h幼虫校正死亡率可达87.93%和70.21%。复筛得出二者的LC50(96 h)分别为1.182×108 cfu.mL-1和1.977×108 cfu.mL-1。  相似文献   

17.
较全面地阐述了鸡菌的生物学特性以及鸡菌人工驯化等方面的研究现状 ,为鸡菌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猕猴桃多倍体诱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美味猕猴桃品种秦美和中华猕猴桃品种琼露在组培和田间条件下,用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的秋水仙碱、8-OH喹啉和对二氯代苯,进行诱导多倍体试验,发现200mg·1-1秋水仙碱、300mg·1-18-OH喹啉、500mg·1-1对二氯代苯连续处理一周左右诱导效果较为理想,可达到较低的死亡率和较高的诱变率。3种处理可用膏剂代替水剂,遮光可以增强处理效应的稳定性。诱导出的多倍体均为嵌合体,需要及时采取器官、组织或细胞的分离方法提纯。  相似文献   

19.
朱锦文  倪跃元 《园艺学报》1997,24(2):175-179
研究了宿根性阔叶补血草(LimoniumlatifoliumO.Kuntze)和里海补血草(L.caspiumGouan)各植株间花粉和柱头的异型性,采用异型授粉方法进行种间杂交,克服了同型杂交不孕的困难,获得了种间杂种。通过染色体组型分析确认了杂种的真实性。入选的里海补血草×阔叶补血草杂种F14号株性状优良,可通过组培繁殖形成无性系,作为补血草新类型推广。试验也为我国补血草野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杂交育种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高秀宏  郝伟  李敏 《北方园艺》2019,(6):151-156
通过ITS序列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对贺兰山紫蘑分离菌株进行了分子生物学鉴定,并比较了液体发酵菌丝体与子实体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分离到的8株菌均为丝膜菌属真菌,液体发酵菌丝体在主要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粗纤维和灰分)、氨基酸、主要矿质元素(铁、钙、钾、磷、镁和锌)方面的营养价值优于或与子实体营养价值相当,可作为深度开发相关产品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