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鱼类等水产品因消费水平的提升而进入千家万户,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水产品受到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污染具有较长的生物半衰期和潜在毒性,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容小觑的风险.因此,研究人员也广泛关注水产品重金属污染检测及去除技术.文章阐述了重金属对水生生物和人类的危害,对现有检测技术的优缺点进行比较,也对开发快速检...  相似文献   

2.
水产品的药物残留问题,已经多次使我国养殖水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受到了社会舆论的关注。最近几年来,随着在养殖水产品中先后出现氯霉素、环丙沙星和孔雀石绿残留等问题,养殖水产品中的药物残留问题已经超越了水产养殖行业内人员关注的范畴,成为了涉及食品卫生与公共安全的热点问题。如前年在上海等地市售的大菱鲆,由于被检测到体内有多种药物的残留,导致我国许多地方对大菱鲆采取了“封杀”的措施,其结果不仅直接导致了大菱鲆主养地区出现大量养成水产品的滞销,养殖业者经济效益受到了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3.
微囊藻毒素(MCs)是蓝藻水华中产生的一类具有环境持久性的生物毒素,可对水环境生态系统造成潜在危害,水体及水生生物中的MCs残留经食物链传递最终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文章采用文献综述法,对MCs的毒性及其在水产品中的检测分析方法与污染状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MCs的检测技术开发与应用进行了展望。结果发现:1)MCs对水生动物肝脏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可通过改变免疫酶活性、降低淋巴细胞活力及免疫因子基因表达的方式影响水生生物免疫功能; 2)目前常见的MCs检测方法研究多针对游离态MCs,而结合态的MCs不易完全提取,因此,难以准确检测样品中MCs总量。开发高效、安全、环保和灵敏的MCs总量的检测分析方法,将是日后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3)全球地下水、地表水甚至海洋环境等水体中均检测到了MCs,多种淡水产品(如鱼、虾和贝)中广泛检出MCs,部分地区海产品中也发现MCs的存在,且MCs残留量与季节、品种和环境等因素相关。上述结果说明,水体及水产品中MCs污染不容忽视,应加强水体及水产品中MCs的残留监测及风险评估。[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9,9(2):32-43]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我国水产集约化养殖和规模化经营的快速发展,水产品的供应极大地满足了城乡居民的生活需求。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比如药物残留,水产品风味与品质下降、养殖成本上升,比较效益降低,这些问题是制约水产业发展的瓶颈;并与水产品的健康养殖密切相关。目前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倍受人们关注,许多国家开始致力于发展绿色水产养殖,以生  相似文献   

5.
稻渔综合种养是一种将水稻与水产养殖动物协调共作的复合型生态农业模式,多菌灵是一种常用于预防水稻稻瘟病的杀菌剂。本研究介绍了多菌灵的理化性质、毒性分析、迁移转化规律及其在水稻、土壤和田水中的检测方法、消解动态及在水生生物中的毒性研究。研究发现,食品中关于多菌灵的残留分析对象主要集中在水果、蔬菜及水稻等作物,而针对水产品中多菌灵的残留测定方法研究尚属空白。本研究可为开展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下多菌灵在水产品中的检测技术研究和该模式下多菌灵使用规范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9,9(4):64-70]  相似文献   

6.
海洋生物体多环芳烃污染残留及其健康风险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环芳烃(PAHs)主要来源于煤、石油等矿物燃料及其他有机物的不完全燃烧和裂解过程,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具有潜在致畸、致癌和致突变效应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AHs引起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已经被世界许多国家列为有机污染物的研究重点。海洋环境中的PAHs可以通过生物积累和食物链传递作用进入鱼类、贝类等海洋生物体中,不仅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繁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还会通过水产品影响人类健康。文章重点对近年来国内外鱼类、贝类等海洋生物体PAHs残留分析方法、残留水平的影响因素、来源解析以及人体暴露健康风险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同时指出了目前研究还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疗向。  相似文献   

7.
水产品中有害残留物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随着国内外对食品安全和卫生问题的重视以及高残留、高毒性、致癌、致畸等毒副作用的揭露.食品安全逐渐成为社会的广泛关注的一大热点。就此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水产品中孔雀石绿、河鲍素等有害残留物的性质、毒性及其检测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情况.并阐述了水产品病害防治的新型措施。意在为我国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一些相关信息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水产品兽药残留检测技术标准解析及能力验证工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水产品养殖面积和产量的不断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兽药残留,已逐渐引起消费者极大的关注,其重要性也愈发凸显。文章从水产品兽药残留常用的检测标准方法、方法操作要领和关键点以及做好水产品能力验证工作的建议入手,详细阐述了中国水产品药物残留监控重点项目的标准方法差异及注意事项,旨在为实验室的检测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力验证通过率的增加及检验质量的保证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镉(Cd)是水产品中常见的有毒重金属污染物,是水产品污染程度监测的重要指标。近年来的监测结果表明,贝类体内(以扇贝和牡蛎为主)的镉超标现象较为严重。镉在环境中迁移差,残留强,且具有累积和不易降解性,严重影响着水生生物产品安全,特别是贝类产品的质量安全。本文综述了镉的存在形态及其含量分布,其对贝类和人类的毒性效果,镉在贝类体内的吸收转运规律,以及镉的风险评估情况,为研究水产品中镉的安全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使用化学药物仍是防治水生动物病害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化学药物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毒性和残留。水产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上用于净化水质,可去除有机物。使水产品的养殖密度增加20%,同时提高水产品的品质。  相似文献   

11.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水产品作为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安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进入“十二五”新阶段,福建省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防患于未然,持续不懈地抓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确保福建省水产品质量安全,为福建省渔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2.
水产标准编写的基本要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标准的必备要素包括封面、前言、名称、范围、正文.水产标准由渔业环境、资源、渔船、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渔具与渔具材料、渔业机械、仪器、渔用饲料、检疫防疫、渔药等标准组成,主要应用于水产品的养殖、捕捞、加工、运输、贸易等环节.介绍了水产标准编写中的必备要素及可选要素,提出水产标准编写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3.
水产资源低碳高效利用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我国是水产品生产大国,水产品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位,但加工利用率不高、资源浪费严重、污染较大。提高这些水产资源的利用效率,对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加工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全民消费水平、实现高效低碳的水产加工业均具有重要意义。对虾加工产生大量的虾头、虾壳废弃物,采用自溶技术高效回收蛋白质等内含物,低碱体系高效回收虾头壳中的甲壳素,污染低,产品附加值高,可实现对虾的低碳高效利用。对虾加工低碳高效利用技术已在多家企业实现产业化,经济效益显著,对其它水产品的低碳加工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论文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水产品低碳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我国渔业生态环境养护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良好的水域生态环境是水生生物赖以生存和繁衍的最基本的条件,是渔业发展的命脉。目前我国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渔业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正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根据全国渔业生态环境监测网2006年的监测结果和近年在渔业水域开展的生态环境养护研究工作,概要分析我国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养护研究现状,提出中长期内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应围绕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质量的诊断与评估技术、渔业污染生态学和环境安全评价技术、清洁养殖与退化水域生态系统修复技术、渔业生态环境质量管理技术等主要研究方向开展的重点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5.
水产养殖主体生产影响因素判别及其作用机理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条件下,水产养殖主体的生产行为是其自身养殖技术水平、水产养殖物资性价比、所处区域自然气候条件、养殖水域环境状况、养殖水产品商品化程度和水产市场价格体系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为保障我国水产品的安全供给,现阶段应增加财政支渔科技投入,鼓励和支持水产养殖物资科技创新,完善水产养殖自然风险防范系统建设,大力发展人工可控性水产养殖,保护养殖水域生态环境,完善水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水产养殖财政补贴制度,发展高端特色品牌水产品养殖和订单渔业,加快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引导和支持水产养殖主体经营模式多样化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董芳  方冬冬  张辉  危起伟 《水产学报》2023,47(2):029318-029318
长江是我国鱼类多样性最高的河流,同时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淡水渔业资源产区。然而,近几十年来受水域污染、水工程建设、湖泊围垦、航运发展、过度捕捞和外来种入侵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长江流域生态系统面临着逐渐衰退的困境,主要表现为鱼类种类数减少、鱼类濒危物种程度加剧、鱼类资源小型化趋势明显、鱼类资源呈衰退趋势和外来物种种类增多等。长江十年禁渔,对恢复长江水生态环境和保护水域生物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机遇。作者建议统筹协调长江生态保护与渔业发展的关系,创新流域管理体制与机制,根据长江水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变化,适时调整服务目标,其目的旨在实现对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水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中国加入WTO,农产品市场全面开放,提升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势在必行。水产品一直在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我国出口创汇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研究水产品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介绍了我国水产品在生产及贸易上的国际地位,通过计算相关指数进行实证分析,说明我国虽然在水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但是这种比较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竞争优势,因此,我国虽然是水产品生产大国,但却不是水产品贸易强国,最后总结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8.
渔业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优质动物蛋白,同时还关乎世界数亿人口的收入和生计问题。借助FAO统计数据,对2000~2009年世界主要渔业国家水产品生产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总体而言,全球水产品产量呈现增长率下降、年均增长量上升、产量与贸易结构稳定的态势;(2)在水产品产量位居前15位的国家中,一半以上国家的产量仍呈现增长趋势,其中产量居前六位的国家约占世界水产品总量的比重超过50%;(3)从不同结构来看,海洋捕捞水生动物产量呈现下降趋势,而养殖产量则呈现上升趋势,按照水产品进出口数量与价值的对应关系,认为日本和德国属于进口均衡型国家,而中国、挪威和西班牙属于水产品出口均衡型国家。  相似文献   

19.
养殖渔业的传统技术与科技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养殖渔业的主体是池塘养鱼,长期的生长技术经验积累形成了一套经济合理的生态养鱼法,它与多种经营相关甚密,是农业复合生态结构中的重要组合,当前,来自资源,环境和市场需求等方面的压力对传统养殖淦业提出了挑战,节水,环保,高值水产品养殖等要求越来越迫切,随着工业化养鱼的兴起,与养殖有关的各种现代科技必须加以应用,如生物工程,微生态,动物营养及饲料,健康养殖以及病害防治等,从而使我国的养殖渔业尽快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出口水产品的质量尤其是药物残留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水产品出口的瓶颈,建立出口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刻不容缓.出口水产品质量管理是一项从养殖到销售的系统工程.文章通过调研福建省的鳗鱼规范养殖体系、加工企业自检自控体系及官方监控体系,了解到有效的管理能降低出口鳗鱼产品药残水平,提高出口鳗鱼产品质量,促进鳗鱼产品的出口.其模式为其他水产品出口的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